陕西村史 > 安康历史
+

旬阳县城概述及古旬阳县治辨

2014-12-20    作者:天地熹宝    来源:旬阳县志    阅读:2353

旬阳县城位于县境中部旬河与汉江汇合处。老城为一狭长山梁,东、南、北三面临水,西以骆驼项与黄坡岭相接,因长期受汉江、旬河曲流河段的侵蚀,天然裁弯取直不断演进,以致形成“金线吊葫芦”的特殊地貌。新城区位于下菜湾、上菜湾、小河北和火车站一带的旬河沿岸,依山傍水,地势平缓。旬阳县人大常委会及旬阳县人民政府机关于1989年夏由龚家梁原址迁至上菜湾莲花池。
    明初以来,洵阳县治所在今县城,已有大量文献资料为证。但明以前洵阳县治所究在何处,旧志说法不一。或说在水田坪,或说在小河北。诸说相左,莫衷一是。近年通过对文物普查资料及有关历史文献的综合分析,推定明代以前洵阳县治所一直在今县城一带。(说详附录《古旬阳县治辨》)
    据《隋故使持节同大将军昌国惠公墓志铭》记载,洵州(治今旬阳县城)长史寇奉叔在其任内“砌石为城,营构楼堞”,是为洵阳县治有城垣之始。(见《北周地理志》卷四)。此前,县治凭藉天然地势,依山为城,阻水为池,并无城隍。
    明洪武三年(1307)复置洵阳县后,明代首任洵阳县令李肃在原洵阳巡检司署旧址,建洵阳县署,县署位于今县城东门外。成化十年(1474),汉江涨溢,县署倾圮,遂迁于龚家梁(今旬阳县委院内)。此时,北周所筑城垣早已无存,洵阳县治仍“倚山为城,阻水为池”,仅常平仓和钱币库周围“以石墙”,并在龚家梁险要之处建筑四门(名称、位置无考),另有小巷、小门13个(俱见雍正本《洵阳县志》)。崇祯八年(1635)二月,为防御农民起义军,始修筑城墙,至同年十月竣工。此城周长五百九十四丈,近似椭圆形。东段和南段各高二丈二尺五寸,西段和北段各高一丈九尺七寸;墙体底厚一丈八尺,共有垛墙三百九十八堵,平均高三丈,厚二尺,在险要处建有敌楼。共开四门,东日“东作”,西日“西成”,南日“阜财”,北日“拱极”,另在濒临旬河的西北段开一门为汲水通道,名为“水洞门”,又名“水西门”。官署、庙宇、民居大部在城内,仅东西二关(东门、西门外)有少量店铺住户。主要街道除城内十字街外,只有东关的东街和西关的西街。
    清代,属洵阳里在城铺辖,县署驻地未变。前期城区保持明代规模。嘉庆六年(1801),为抵御白莲教起义军,在西门外黄桴岭(今黄坡岭)下修炮台一座和通道数十丈(由西门至炮台)。乾隆三十六年(1771)在龚家梁邻汉江一面修筑河堤一道,同治二年(1863),又改建东门楼,并修补了黄坡岭炮台。清代末年,因汉江航运迅速发展,县城经商户骤增,始形成西关商业区和罗家套草房街。
    民国时期,县署仍在原址。县城初属中区在城铺辖,民国二十七年(1938)改属高城乡联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更属洵安乡第一、二保。当地解放以前,除个体经商者和少数富户在城内外建造少量房屋外,县城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民国二年九月十五日(1913年10月14日),凤翔变兵王生岐部途经洵阳,对县城破坏极大。民国二十三年十月,国民党洵阳县政府出于反共防共需要,曾驱使民众用青砖、青石对城墙作了修补。到民国二十四年(1935),县城河街西段逐渐形成新兴商业区,城区略有拓展。民国二十五年(1936)后,四乡土匪出没无常,商人骤减。及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四月,西关发生大火,店铺、民居延烧40多家。从此,县城一度凋零。(详见图1—2)
1940——1949年洵阳县城略图
    图1—2
旬阳县城概述及古旬阳县治辨
    1948年3月3日至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解放县城,国民党洵阳县党部、县政府机关撤至闾河、神河一带,到8月返回县城。
    1949年11月26日洵阳县城解放,中共河阳县委及洵阳县民主政府机关进驻县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在县城设河街、城街两个街公所;1952年8月,改设城内、城外两个街公所;1953年5月,城内、城外两个街公所合并为城街乡政府;1954年7月,设城关街;1956年改设城关镇,1958年7月设城关管理区,1962年恢复城关镇建制,1985年7月改乡级镇为区级镇,1989年8月恢复乡级镇。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因县城建设需要,陆续拆除了部分城门、城墙,修复和加固了部分地段的河堤,并将庙宇、祠堂改为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用房。除机关单位、居民部分住房有所翻新外,其规模仍限于炮台以东0.32平方公里之内。1956年,全镇共有居民783户、3782人。七十年代初,旬阳通汽车、火车后,城区规模迅速扩展,1979年,城区扩至小河北、下菜湾、上菜湾、火车站一带,面积达0.92平方公里。截止1990年底,面积扩大到2.5平方公里(包括境内河流、沙滩、坡地),辖第一、二两个居民委员会,19个居民小组,下菜湾、鲁家台、小河北3个村民委员会,5个村民小组。主要街道有滨江路(炮台隧道口至东门)、滨江北路(东门至北门西)、人民路(西门至北门西)和振旬路(洞口至涧沟)。(详见图1—3)
1989年旬阳县城略图
    图1—3
旬阳县城概述及古旬阳县治辨


古旬阳县治辨
 明代以来的洵阳县治所在今旬阳县城,这在旧《洵阳县志》中是有明载的。但明代以前的县治究在何处,说法很不一致。
    以往影响较大的说法是水田坪或两河关。主要依据是清光绪二十八年《续修洵阳县志》。该志卷四《建置·旧城遗址附》云:“洵阳旧县。按《水经注》‘旬水又东迳旬阳县与柞水合’,旧治当在今两河关上水田坪地方;《注》又云‘旬水又东南迳旬阳县南’,似又当在今之两河关”。这种说法纯系误解《水经注》行文所致。若以县境北部的荒僻之地水田坪或两河关为旬阳县治,不仅不符合一般建置规律,于近年文物调查中,也找不到实物证据。故此说似不可相信。
    近年来,比较常见的说法是小河北。据《舆地纪胜》引《元和郡县志》:“洵阳县因洵水以为名”。依照古时“山南为阳,山北为阴;水南为阴,水北为阳”的传统说法,既然县名旬阳,治所当在旬水北岸,即今县城北面小河北地方。《中国历史地图集》将古旬阳县治标在小河北,大概就是以此推断的。这种说法于理可通,但无证据。一是无文字资料可以佐证;二是经过近几年文物调查,在小河北除发现大面积的战国秦汉墓群外,从未发现古代建筑遗迹。故此说亦不可信。
    古旬阳县治究竟在什么地方呢?看来仍在今旬阳县城。
    据《汉书·郦商传》:秦末,郦商“遣别将攻旬关”。颜师古注:“汉中(郡)旬水上之关也”。此旬关无疑在今旬阳县城。汉初设县,当以旬关为基础,故县治决不会舍去形势险要的旬关旧址而另择无险可守的旬河北岸或其它地方的。
    又据今人王仲犖《北周地理志》:汉建安“二十年,分汉中(郡)之安阳、西城为西城郡,后地入蜀,蜀西城太守申仪降魏,魏文帝使复守之,因改为魏兴郡,移理旬口”。可知今县城所在的旬口,在三国时期,是曾一度作为郡治的。据同书:“洵阳郡治洵阳”,又云:洵阳县治在“陕西洵阳县汉江北岸”。亦据此可知,今县城所在的汉江北岸,在南北朝后期,既是洵阳郡治,又是洵阳县治。
    最有说服力的是文物调查资料。八十年代前后的多次文物调查证明,今旬阳县城范围内,从旬河口以西、汉江以北,直至位于县城之巅的文庙院内,均有秦汉时期的瓦砾层。这些出土的秦汉遗物,为古时县治在今县城提供了可信的实物证据。
    看来古代以水为名时,虽然通常是水北为阳,水南为阴,实际上并非都是如此。比如,旬水在流入汉水时,连续拐了几个大弯,河流的方向几经改变,以致河岸的方位呈现出比较复杂的情形,很难确定何处为“阳”,何处为“阴”。从现状看,旬水在流入汉水时,基本上保持着向东、向南的趋向。在与汉水交汇处,出现了同汉水与长江在武汉三镇汇合的形势完全相似的情形。既然汉水与长江的交角历史上称之为“汉阳”(汉水之阳),那么,趋向与形势完全相同的旬水与汉水的交角,也就可以名为“旬阳”(旬水之阳)了。既然今旬阳县城可以称为“旬阳”,那么古旬阳县治即今旬阳县城,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张沛,原载《旬阳文物志资料》第10集)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 相关评论
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陕ICP备08105594-2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