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村史 > 安康历史
+

安康紫阳县民俗风情

2015-7-17    作者:西安峰哥    来源:秦之韵文史原创    阅读:1643

一年的传统节日中,本地群众最为注重的是春节,其次是端阳节和中秋节,再次是清明节和七月半。旧志对于年节记载太略,今据调查详介如下。
    (一)春节
    本县群众称春节为“年”;民国推行公历纪年以后又称“阴历年”,以与元旦(阳历年)相区别。民国后期任紫阳县国民党党部书记长5年之久的雷声光(陕西华县人),在其数十本日记中记录了紫阳历年节日的喜庆情况,其中不少是关于春节的。如民国三十三年(1944)1月24日(农历腊月二十九 日)记:“今日是阴历年最后一天,老百姓忙着贴对字,挂灯笼,兴高采烈。看起来数百年的农历,真不易打破。他们对于过年,尤其是这里,满没有一种困难现象的样子。”抗战期间尚且如此,和平时期更可想而知。
    从农历腊月二十四日开始,有一整套“过年”的喜庆活动:
    打扬尘 腊月下旬,家家户户清扫室内积尘,其日期多在二十三、四两日;也有二十四日忌“打扬尘”的——传说此日系老鼠嫁女日,屋内须安静。如打扰了老鼠嫁女,它将闹你一年。“打扬尘”时,家家扫尘,户户整洁房舍,人人洗澡净身,故又称为“三净日”。对于农家,则趁时积肥。将除过的杂草、垃圾、脏土积在屋旁烧一堆烟火,名曰“埋烟堆”。俗话说:“二十四五清尘土,二十七除病疾,二十八洗邋遢。”
    过小年 明清时,腊月二十三以饴糖(即包谷熬出的糖汁)祭灶王爷;次日,摆设馔食祭祀祖先。后来,浑化相沿为二十四过小年。俗谚云:“长工短工,腊月二十四满工”。当天,官府封印,师生放假,长工结帐,染房封缸……标志一年劳动、工作、学习的终结。
    腊日三十 以户为单位的喜庆活动最为隆重。主要内容有:1)贴字画。千家万户,焕然一新。名门望族和殷实之家讲究更多,除门联外,其它地方还贴、挂有关内容的屏对、禧吊子、条幅。各家的对联,还时常反映出户主的经济地位,文化素养和思想情绪。如民国三十一年(1942)正月初一(2月15日)雷声光日记:“出了门到东关而下,走到穷人住户那儿,看到一幅对联,倒使人惊奇,是这样写的:‘穷得很无非讨口’;‘饿不死总得翻身’。顶额我记不清了。从这对联,我便猜到这是一群穷人窝。但从这幅对联,也可以知道他们也有争气的日子。”2)换写家神,贴堂屋正中墙上,内容一般是:天地君亲师位及上下额。执笔写家神时,写“位”字一定要正襟危坐,否则,“家神”不归位,全家四季不宁。3)祀神接灶。供品为猪头、猪尾及菜肴、酒,在家神位前举行。敬祀天地鬼神毕,再迎敬灶神。附近如有土地庙,给土地爷献上1方块肥肉(称为“刀头”)和1块豆腐。4)吃团年饭。团年饭须尽量做得多,要吃饱后还有剩余,以祈年年有余。豆腐亦不可少,常言道“今年能吃上过年豆腐了”。(“腐”与“福”同音)吃鱼,也是祈求“年年有余”。坐席时,尊长或客人坐上席,孙子辈坐下席,儿女媳妇坐在左右两边。吃团年饭,人越多越好,即使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也要赶回家团年,合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吃团年饭时,即使素不相识的过路人,山区的农家也要拉他来坐席吃饭、向他敬酒。吃团年饭的时间,多在傍晚;但原籍湖北黄州的居民,都在半夜团年,有谚语说:“鸡不叫,狗不咬,半夜团年黄州佬”。在任河一带,“团年饭”最重要的菜是“蒸盆子”。富裕人家的“蒸盆”必有猪肘、整鸡、整鸭、蛋饺、墨鱼、海参等蒸在一起,放在席的中央,周围摆设炒菜和凉盘。菜摆好后,对着家神焚香烧纸,敲四下磬,小儿叩头,大人口里叫道:“天官赐福” 。这时放大炮,全家人围桌吃“团年饭”。5)守岁。团年罢,男女老少洗澡,换新衣,晚辈向长辈叩头“拜年”,大人给小孩“压岁钱”。接着烧火守岁。俗谚“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灯。”每家场院中积一堆柴草杂屑,点燃,任其徐徐冒烟,谓之“煨岁火”。室内则烧起炭火或柴火,越旺越好,高山地带习惯烧“疙蔸火”——挖取树桩及主根部,放入方形火塘中燃烧。讲究疙蔸要大,预兆来年猪肥大。当夜,全家围炉烤火,力争不睡觉,谓之“守岁”。万一瞌睡难支,要说“挖窖”(意为挖金银窖)代替“睡觉”。
    打财神 此俗一直延袭至紫阳解放前夕。除夕之夜,一些民间艺人扮作黑虎财神赵公明和童子,手执彩旗,于二更左右去商号、店铺和财主家中贺新年。所到之家,主人必须敞开“财门”,点燃檐灯、鸣放鞭炮,把打财神的艺人迎入堂屋,焚香叩拜。“财神爷”便用戏剧道白腔调说道:“吾当来在某府,府内真乃福气,童儿!(有!)打开宝库; 将金银撒满福地。愿某府生意兴隆、财源茂盛一年四季,大吉大利!”童儿便展开彩旗把旗内所卷的纸钱抖落满地。主人随即给“红包”(钱),有的还设宴招待。
    送财神 民国末年以前,盛行“送财神”。由民间艺人或端公,将红纸裁成16.5公分长、10公分宽的纸块,上写“福禄财神”或“增福财神”4字,逐户送去。每至一家门口便唱:“财门大大开,金银财宝滚进来。滚进不滚出,滚到满堂屋。堂屋四角方,银子用仓装。堂屋四只角,银子用撮箕撮。恭喜!恭喜!发财!发财!”主人即送给“红包”。
    送、迎灶神 传说灶君是古代管火的神,腊月二十四是他上天庭向玉帝奏本的日子。故普通春联都是腊月三十贴,而独有灶神对联应在二十四日晨贴。人们希望灶君上天多说好话,所以还特地设宴为他及其夫人饯行,有的还请两位过往神作陪。普通人家做4盘菜,摆两双筷子一壶酒;富人家做8盘菜,摆4双筷子一壶酒。不论贫富,都少不了敬献“灶糖”,其意在粘住灶君的嘴,以防上天乱说。所以,穷人对于催租逼债的地主爪牙,常以“你当个活灶神吧”为求情之辞。此俗于紫阳解放后废除。
    送穷 腊月三十夜,要把家中的垃圾、脏水倒净。新年的头3天不能扫垃圾、向外恻脏水。待到初四或初五,扯下门联横额下贴的尖角黄表纸烧掉,连同前几日所存脏水、垃圾一并倒出门。此习现已不多见。
    出天行 除夕夜,家家都提前准备,只等半夜鸡叫,便对天摆设桌案,焚香烧表放炮,送玉帝回天宫,迎接诸神和灶君返回人间。1983年春节出天行时,毛坝关下街钟、吴二姓对门竞赛放炮,持续达7小时之久。此习相沿至今,仅保留放鞭炮一节,且将时间定在半夜零时,其本义已为年轻人所不知。出罢天行,人们见面即喊:“拜年拜年,恭喜发财!”甚至平日有龃龉、不搭言的人,这次见面之后也开了口。
    三朝年 惯例:“初一不出门,初二拜家门,初三姐家行”。3天中忌说不吉祥的话,做不吉祥的事(碰破碗碟之类也算不吉利)。初一早饭多吃水饺,晌午则吃三十晚的剩饭。“三朝年”过后,才可串门走亲戚。出门一定要看个好日子,名日“出行”。人们对“三朝年”极重视,所谓“叫化子也有个三朝年”。3天及正月十五以前,人们见面总要说“年过的闹热!”回答则 必为:“年在你们那里!”
    年关 紫阳解放前流行“富人过年,穷人过难”一说,称“年关”为“难关”。县城地处山坡,居民吃水须去汉江中或山上城隍庙后井中担,故而以卖水为生者不少。每到除夕日,他们上下数百级石梯挑“银水”卖,以图多挣几个吉利钱度年关。吹鼓手们则在过节期间沿街吹奏拜年,讨赏钱,混饭吃;不少要饭的叫化子则打着“莲花落”(竹板)沿门念诵吉利的顺口溜,乞得一点施舍。午夜“出天行”时,有的叫化子趁主人叩头之机,抢走祭天的猪头。主人怕他说不吉利言语,只好任其为之。正月十五以前,城乡都盛行“磨盘会”。无论穷富,轮流作东。八道河有一穷苦农民,轮到他请客时,无以为计,向人借得一副羊杂碎,不小心被狗叼去,急得直哭。最后只得将洋芋粉煎饼待客,被人耻笑。
    元宵节 主要活动有3项:一是吃汤圆,二是观灯,三是玩社火。社火自正月初十开始,十五形成高潮。内容有狮子、龙灯、彩莲船、高跷、竹马、金钱棍、推车等。因大放鞭炮,火纸碎屑满街,四处弥漫火药、硫磺气味。据说哪年正月鞭炮放得多,当年就不流行瘟疫。
    游百病 正月十六、十七两日,城镇居民多结伴去郊外漫游,观景取乐,意图驱除百病。以县城为盛。
    春节习俗沿革 源远流长的年节风俗习惯很多,随着社会的变革和人民文化的提高,其中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部分,被逐渐淘汰:一些富于积极意义的节日传统,诸如有关改善生活、活跃节日气氛、有助于健康娱乐、表达美好祈望等方面的,至今仍在盛行。“文化大革命”前,吃腊八饭、打扬尘、过小年、贴春联、吃团年饭、初一吃饺子、放鞭炮、互相拜年、玩社火、吃汤圆等风俗,仍继续沿袭。变化较大的有:(1)春联的内容与旧社会迥然不同,如“拥护共产党,歌颂毛主席”;“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全靠毛主席”;“走合作化的道路,过共同富裕生活”。(2)堂屋贴家神的地方换上了毛主席画像;灶王爷神龛见不到了;门神画印的是解放军或古代民族英雄像。(3)屋墙上贴的新年画,多是胖娃娃抱大鱼、和平鸽、四季花鸟屏之类。(4)机关团体实行团拜,单位提前一两天会餐,然后各自回家团年。(5)社火的扮相也有所变化,彩莲船的唱词多是革命内容。解放初两年,还增加了扭秧歌,节目内容全新,反映革命和建设。(6)城镇举行春节文艺晚会,演戏剧、放映电影。端公、叫化子 消失;1958年县城修建自来水道后,卖银水的也没有了。(7)城镇居民互致祝贺词,不再时兴“吉利”话。“文化大革命”期间,有积极意义的风俗习惯亦被强迫剔除。一度勒令群众贴“忠”字画、跳“忠”字舞,“早请示晚汇报”,神堂敬领神石膏像,农村有的人家还在像头上搭红布。群众和干部要过“革命化” 春节,劳动到大年三十晚上,大年初一又要接着放石炮修“大寨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春节习俗逐渐恢复,但消费水平大为提高,大吃大喝的陋习又有抬头。
    (二)其他节日
    1)惊蛰 农村普遍时兴炒包谷花,又为“炸虼蚤”(跳蚤),传说这天炒了包谷花,一年不长跳蚤。不少人家至今仍讲究。
    2)清明节 明清时,各户人家上坟扫墓,添加新土,将白纸剪成象铜钱和布缕样的长条,挂在坟头及四周,叫做“标墓”。后世把这种纸缕称作
    “清明吊子”,并以红绿作点缀,将其系在木棍上插在坟头。极少数富户为显示富有,做“清明吊子”的原料为白绫。这些习俗除“文化大革命”期间受禁止以外,一直沿袭至今。紫阳解放后,县城的中小学生,每逢清明节都要在老师带领下上神峰山烈士陵园为革命烈士扫墓,向为紫阳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牺牲的革命烈士敬献花圈。
    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这一日,禁忌烟火,只准吃冷食。过去,为少数士宦之家所过,一般农家和居民过的很少。今已废除。
    3)端阳节 主要活动有:吃粽子(高山不产糯米,不吃),喝雄黄酒,插菖蒲艾蒿避邪,戴香荷包,打露水等;最隆重的活动赛龙舟,但限于县城和汉王城、洞河2镇,内容为龙舟竞渡和抢彩。民国年间每年举行一次。解放后基本停止,仅1956年举行过一次,盛会空前。因竞赛需要,各镇均有业余龙舟队,仅城关,就有上河坝的“黄龙”、中河坝的“白龙”、下河坝的“红 龙”、教场坝的“金龙”、任河嘴的“青龙”、小河坝的“草把龙”,以及往来船帮的“混江龙”。多则10数只,各有各的特色。它们都有“龙舟会”,选有会首。每年农历四月下旬,便开始筹集资金和租赁船只(因紫阳地区无固定龙舟,均为临时租船用,经过加工改制而成)。一般租用“小摆江”、“老鸦船”,以小巧灵活为宜。为了加快船速,船头接水面处钉上人字形木板,叫做“分水”。先将船身晒干后,涂抹桐油和鸡蛋青,然后在中舱上部系一面鼓,按龙头颜色插两面彩旗,安上艄浆和龙头龙尾,即成龙舟。五月初一为接龙“点水日”,由谷会首带人去庙宇中将龙接往河滩,安在船头上,鸣炮焚香,划船“点水”。接着进行4天预赛,初五正式比赛。比赛时,船头站立“踩头的”,手执小旗任指挥。 当各龙舟划至距彩船不远时,即进行“抢彩”:由彩船鸣炮,将鸭子投入江内,各龙舟上的水手即跳水捕捉,捉得者至彩船领奖。比赛结束后,各自将龙头送回庙中,等待来年再用。
    4)六月六 俗谚:“六月六,晒棉绸。” 人们翻箱倒柜,大晒衣物,以防霉烂虫蠹。至今亦然。因紫阳山区多阴雨,室内潮湿,故十分重视晾晒衣物。农历六月正值旱季,日照充足,为晒物佳期。
    5)七月七 旧时妇女夜设酒果,祭祀牛郎织女,并对月穿针,向七仙女乞巧:一次将线穿上者为 巧得。此俗至民国中后期即逐渐消逝。
    6)中元日 俗称“七月半”,又称“亡人过节”。主要活动内容:烧包祀祖。先将火纸用钱钻子打印,用白皮纸封成若干方包,外写各个祖人的名讳及祭祀人的名字和年号,在家里供奉1~3日,“包”前献酒菜。七月十四日晚,将“包”拿到河边或野外焚烧。同时,还在各处烧些零散“钱纸”,让孤魂野鬼享用。放河灯,制做各种形状的纸灯,灯底的纸板涂以桐油或漆蜡,灯内燃蜡烛或蜡捻,于十三日至十五日晚,一般在十四日晚放于河中,随水波流下,纸船明烛,如点点流萤。意在使屈死、溺死之冤鬼随灯到扬州赶“盂兰盆会”,早日超生,免害活人。
    7)中秋节 夜晚月圆时,人们在院坝设一小桌,上摆月饼及核桃、板栗等干鲜果敬月。旧时,贫苦农民吃不上月饼,更无此雅兴;但仍要设法吃一顿好饭菜。
    8)重阳 九月九日,富有人家相约携酒登高,观赏秋色。民国中期以后,逐渐消逝。
    9)腊八 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出家时,曾饿晕在地,幸得一民女用多种粮食做成的稀粥喂他,立即精神焕发,便于腊月初八日成佛。故此,民间即于此日以各种豆类加豆腐丁、肉丁熬成稀粥,谓之“腊八饭”。吃饭时,先按人各盛一碗置于桌上,经约5分钟“请神”(即敬佛爷),而后全家就食。有时稀粥刚端上桌,大人不注意,小孩端上就吃。大人一面气得鼓眼睛跺脚,一面不住地念:“南(ná)无(mó)南无,小儿有过。忏悔忏悔,消灾增福”。孩子有时提出疑问:“年年敬佛爷,家里怎么还是穷?”大人就用《西游记》的故事来支吾说:“孙悟空一个筋斗能打十万八千里,打不出佛爷的手掌心。如果不吃腊八饭,明年会更穷。”所以,不论穷富,家家都吃“腊八饭”。现在城乡仍时兴吃腊八饭,而敬佛仪式已废除。
    民国《紫阳县志》载:“十月一日,墓前化楮,谓之送寒衣。”“十一月冬至日,标墓。一如清明。”这两项习俗,均已消逝。
    (三)迎春接福
    过去紫阳民间的迎春活动,作为一种群众集会,比春节还要隆重。活动内容分“迎春”、“打春”、“送春”3项:
    “立春”日,由县官带领全城百姓去汉江河滩(上河坝)迎接“春官老爷”。扮春官者,多为本地有名望的士绅之流,年龄一般50~60岁。俗谚: “春官老爷再大,只管三天。”迎春时,“春官老爷”头戴没有“顶子”的“冬帽”(清代官帽),身着长袍短褂,脚穿双梁鞋,手捧木雕春牛,等候在上河坝。迎春队伍到后,县官先祭拜天地,再将“春官老爷”让进自己的大轿,自己则坐小轿,列队游街。队列依次是:扫街婆(摇旦)、 驱邪汉、衙役、香童、“春牛”(4人抬)、“春官老爷”、县令及生员、民众。人人都着新衣,手执纸扎的迎春花。队伍到处,家家燃放鞭炮,门前贴“迎春接福”条幅。游遍全城后,再到东郊文昌宫举行耕地式:文昌宫外有一块义地,约亩许,专供每年一次的耕地式用。县官先拜天地,然后扶着事先准备的犁头,由1名农夫赶牛,犁3犁后由农夫接过犁头继续向前走,县官和“春官老爷” 则跟在后面绕地1圈,迎春即告结束。人们把轿子和所带家什放进文昌宫,各自散去。
    第二天是“打春”。原班人马又集中在文昌宫,由县官先到香案前叩拜天地,用小树枝将纸牛打烂;接着,再到城外游一次街。这次游行,县官乘坐自己的大轿;“春官老爷”则改乘小轿,且反穿皮袄,意在提醒人们谨防“反春”(即春寒)。游街完毕,仍将所用器物送回文昌宫。
    第三天是“送春”。众人仍到文昌宫,陪县官再次祭拜天地后,在锣鼓、鞭炮、唢呐声中将“春官老爷”送出文昌宫,表示返回人间,整个活动即告结束。
    “春官老爷”回家以后,立即分发“春牛帖子” 。此帖由县衙粮房事先印制,上有年、月、日、辰:四季节令和春牛图——人们认为牛在牧童前农家则忙,在后则闲,牧童骑在牛背上更闲。“春官老爷” 以每张1~2文钱的价格将“春牛帖子”全部买到手,各里各甲又派人以每张2~3文的价格买回,转售各家各户。随贫富不同,每张收费不等:最少3~4个麻钱,富有而大方之户可给10~20文;还有以粮、肉代钱的。送帖子的人,怀抱一只木雕小春牛。每到一家,先诵一段顺口溜:“春官进门来,四季广招财。老者得福寿,少者得安怀……”诵读得越好,钱就收得越多。一直到正月十五日后,送帖才停。
    迎春接福活动延续到辛亥革命前后即逐渐消逝。




交 际
紫阳民风淳朴,人与人的交往十分注重礼貌。但也不乏繁琐礼节,亦有不少陋习和封建礼教,至今尚有遗存。
    (一)称呼
    紫阳人无论何时见面,有事无事,总要打个招呼:早上说:“你早”,晚上说“你还没睡觉哇?”其余时间则互问:“吃饭没有?”非亲属关系的人见面称呼是:老头叫“爷爷”,老太太叫“婆婆”,中年男子为“伯伯”、“叔叔”,中年妇女叫 “伯娘”、“婶婶”,男青年叫“大哥”,女青年叫“大嫂”、“大姐”。
    旧时女性无名,多依出生先后呼大女子、二女子、三女子。女多盼儿者,则另取厌恶她们的小名,如“来错”、“换弟”、“引弟”、“掉儿”、“不爱”等。结婚后,夫妻之间不呼名,多随孩子叫,如:“他爹”、“他妈” ;或说“平口话”(省略称呼),如“饭好了吧?”“啊,听见了没有?泡碗茶来!”对亲友也可跟着孩子叫,如:“张爷爷”、“李婆婆”、“王姐”、“三姑”、“幺叔”等。但只能随晚辈叫;绝不能随长辈叫,把姑叫姐,把伯叫哥。新社会男女平等,妇女已有名,但不少人至今仍惯于旧俗。
    (二)交往
    路遇 民国中期以前,绅士及江湖上人路遇,互相打恭;民国后期,互相点头致意。一般人至今见面,一方随问:“吃了没有?”一方随答“吃了。”即使明知远离吃饭的时间,也问此话。
    如果熟人路遇,又属同方向而行,一方总要把另一方让在自己前面走,以示敬重;但如果不相识,又是行走在山崖小道上,自己则抢在前面走,让对方在后,以示放心对方是正路人。如若相反,就是表示你不放心人家,怕人家走在后面,猛不防推你下崖,谋财害命。
    接待客人 有人从门前过,不论相识与否,主人都要说:“到屋坐!”如属久违的熟人,主人便说:“你才是稀客!”对来人的问候话作回答时,首先要带一句“把你操心”的感谢话。如问:“你今年体子么样?” 答:“把你操心.还好。”一年四季,客人到屋后,主人往往先打一盆温水,请客擦汗洗尘,客人谦让后再洗。洗毕后,主人抢着将洗脸水端出倒掉。若是冷天,主人便请客人在炭炉旁或四方形的火塘边围坐,并将火拨旺。无论亲朋故友,还是素昧平生,客人到家后,主人总要先泡茶,再递烟(旧时为旱烟叶,现部分改为纸烟)。遇有多人路过歇息时,主人则只泡一大杯(或数杯)茶,请众人“转到喝”。先喝者在给下一人前,将茶水倒出少许,以冲洗自己嘴唇接触过的茶杯边沿。非茶区的人家因无茶招待,便在开水中放花椒或姜片。若遇主人吃饭时,即是路人经过,主人也往往强邀吃饭。紫阳农民因劳动强度大,不爱吃稀饭。对客人更是如此。新社会,对下乡工作的干部,均热情招待。 1959~1961年严重自然灾害时期,有个干部到重灾区社队安排生活。一家农民借了一碗包谷米给他做干饭吃,自家的人背着吃糠皮野菜。可是在给这家安排救济粮时,这位干部却说:“他家不缺粮,我昨天在他家还吃的是干饭。”次日,他又到这家时,主人便给他煮观音土吃,使他深受教训。60年代以后,各级规定下乡干部不准吃农民的好东西,要求同群众同甘共苦。农家主妇有时将鸡蛋和肉片埋在糠菜下招待干部,使他不好再推辞。
    邻里相处 农村同院人吃饭,常喜蹲在一起,互相交换碗中的菜肴;互将饭碗端至他家吃菜,遇有好菜还常带一碗回家与家人品尝。谁家有果树,收获时,先用筛子端上若干,挨家挨户送去“尝新”。
    请客作客 客人进门,先喊“恭喜!恭喜!” 坐定后,先向长者问候,再摆家常。接烟接茶均伸出双手。洗罢脸的水,要争着自己去倒。谈话时须讲究正坐,不得翘“二郎腿”或席地打坐,更不准象赌徒那样,蹲在坐凳上。主人不宜从客人面前走动;不得已时则边走边致歉:“对不起客客!从你面前过”。旧时,客人到家,年轻妇女要避入睡房或灶房,不得出现在堂屋、客屋里。吃饭时,亦不得入席作陪。农村至今有此陋习。坐席时,先让客人入上座。就座后,先上酒和下酒菜;酒足后再上米饭和下饭菜,饭快吃完时再上汤。端饭、接饭均应为双手,单手为失礼。盛饭不可太满,太满为“待长年(长工)”。先吃毕者要端起空碗向其他人打招呼:“都请消停!”并在座上恭候;主人则在碗中留少许饭菜,待最后一位客人吃毕再散席。
    骂笑 俗语:“不说不笑,死了阎王不要。”人们在劳动和生活中,常以骂笑来 消愁解闷,用“骂”的方法获得“笑”的效果。骂笑不分性别、年龄,但一般是在异姓熟人中进行,以同辈男性之间最为普遍。也有不分班辈“乱骂”的;还有少数同姓人也骂笑的。但骂笑的对象范围再大,也不能进入直系亲缘以内。骂笑的类型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
    ①回绝式。如:主人送客人出门时,骂道:“你慢走慢摇啊,莫在路上害青苗啊。”客回笑说:“好话,骂人的。”
    ②对骂式。如:甲见乙提着东西出远门,说:“你就是这么走了(当地人把“死”称“走”)吗?没给家里人说些啥(意思是遗嘱)?”乙答道: “我要说的,早就给你们说了。”再如,某人见某女手提一块肉,便道:“回去把肉焖快些,我一会就要来过门的哟。”女子回道:“你来嘛!猪圈门、牛圈门,都给你安置倒的!”
    ③串接式。甲乙见面,甲问乙:“你从牢(哪)里来?”乙回:“我捞了几天都没把你捞到。”甲又说:“我坐在你们的神龛上的,你哪门捞得到!”乙又回说:“哦,怪不得香炉边上有老鼠屎。”
    ④白话式。先说一个白话(故事),用故事情节吸引大家都来听,用末尾的话语使听众挨骂。
    ⑤定则式。如:大伙儿坐着歇气,有人提议:“这伙烟不许哪个说话,大家看咋样?”众人一齐说:“好!”接着便有人提出一条规定:“一把升子一把针,哪个舅手先出声。”大家顿时屏声静气,安静下来,连嗽也不敢咳。可总有人沉不住气,不是一笑,就是一咳,大家便“哈哈”大笑,一齐喊“舅子。”
    骂笑一般都讲求“背虎眼。”这“背” 是“避开”的意思,“虎眼”即:自己亲生的“上人”或“后人”。父母要避开儿女,特别是对方的儿女,弟兄要避开姐妹。对方是女性,要“背过”她的父母及族人。旧时骂笑多粗言秽语,亦有不看对象,不背“虎眼”乱骂笑的,常常招致吵嘴打架。近些年,骂笑语言渐趋文雅、风趣。
    (三)男尊女卑陋习
    紫阳民间过去有许多男尊女卑陋习,许多老人至今严格遵守,并不断向后人传授。比如:家用洗衣盆(称脚盆)分大、小。所谓大、小并不完全指其容积,主要指其用途:大脚盆用于洗男人衣物、被子及妇女上衣、头巾,男人洗澡;小脚盆专洗妇女用品、褥子,妇女洗澡,男人洗脚都不用它,平时放在床下或黑角落里。晾衣竿也分大小:大衣竿是晾被子和男人的衣裤、袜子、包脚布的;妇女只能在上面晾上衣,但女衣的后襟不能对着男衣的领口,可以领口对领口、后襟对后襟,但女衣的领口不能对男衣的后襟。小衣竿专供妇女晾裤子、袜子、脚布及床单、垫褥等物,男人的袜子、脚布都不晾在上面。小衣竿也不能支挂在高处,通常是低低地安晾后院或背人的角落里。哪怕它是空竿,男人也不能从竿下经过,手也不接触它,否则就不走“运气”。装衣物的箱柜,同样也分大小:大衣箱、大衣柜,装男人的衣物和被子,妇女只能放自己的上衣,但必须放在最底层;装妇女鞋袜、裤子和床单、垫褥的小衣箱、小衣柜,男人家的鞋袜都不放在里边。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 相关评论
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陕ICP备08105594-2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