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村史 > 汉中历史
+

陕西汉中市历代历史大事记

2015-4-3    作者:代峰\编辑    来源:汉中市志    阅读:8534

    据《禹贡》记载:禹封其子为褒君,名曰“有褒”,是为“褒国”。古褒国在今本市张寨乡骆驼坪。
    西周
    周幽王三年(前779),幽王伐褒,有褒献褒姒媾和。
    春秋
    秦武公十一年(前687),置南郑县,为南郑建县之始。
    战国
    贞定王十八年(前451),左庶长(官名)修筑南郑城,为南郑筑城之始,其城在今城东北二里。
    贞定王二十八年(前441),南郑反秦附蜀。
    考王十五年(前426),大冰雹,汉江冰,牛马死。
    安王十五年(前387),秦伐蜀夺回南郑。
    赧王二十一年(前294),任鄙为汉中郡守,后六年(前288),任鄙卒。此为汉中郡守姓名见于史者第一人。
    赧王二十八年(前287),秦昭襄王来过汉中。
    赧王五十四年(前261),秦昭襄王来过南郑。
    秦
    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汉中郡为其中一个,本市属汉中郡。
    西汉
    汉中郡治西城,辖十二县,本市属之。
    汉元年(前206),“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立沛公(刘邦)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史记·高祖本纪》)。同年四月,刘邦由子午道来南郑就汉王位。八月,用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策,由故道出散关,渡陈仓,定“三秦”,逐鹿中原,五年灭楚,统一天下,建立朝号,仍延“汉”字,故名“汉朝”。
    丞相萧何留守汉中,创修山河堰,发展农业,供民食军需。
    高后(吕雉)三年(前185)夏,汉江水溢,四千多户被淹。
    高后八年(前180)夏,汉水猛涨,淹六千余户。
    武帝元狩中(前122—117),张中为汉中守,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余里。
    新莽天凤中(14—19),公孙述自立为蜀王,都成都,遣其将延岑据汉中。
    淮阳王(刘玄)更始二年(24),汉宗室大将刘嘉打败延岑。刘玄封刘嘉为汉中王、扶威大将军,都南郑。
    东汉
    光武帝建武二年(26),延岑复反,围攻南郑。刘嘉败走,延岑据汉,称武安王。公孙述积粮汉中,筑宫南郑。
    六年(30)四月,光武帝遣将李通、侯进、王霸等率兵击败盘踞汉中的延岑。并将汉中郡治由西城迁至本市。
    明帝永平六年(63),汉中太守鄐君,率众整修褒斜栈道并凿石门。九年(66)开通。刻《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于石门南口山崖间。
    安帝永初二年(108),先零、滇零攻汉中,杀汉中太守董炳。
    四年(110),滇零又攻汉中,烧邮亭,掠百姓。汉中太守郑勤移屯褒中。滇零复攻褒中,郑勤及主簿段崇、门下吏王宗、原展及兵卒三千余人战殁。
    元初元年(114)六月,先零攻汉中,五官程信击退之。
    桓帝建和元年(147)十一月,外戚权奸梁冀杀害忠臣太尉李固。李固弟子南阳人董班扶柩归葬南郑故里(李固墓在柳林镇李固庙村,1958年柳林镇划归城固县)。同年,汉中郡功曹赵子贱杀害李固长子李基、次子李兹于南郑。
    献帝初平二年(191),益州太守刘焉,遣督义司马张鲁与别动司马张修攻汉中。张修袭杀汉中太守苏固和南郑豪强赵嵩。张鲁又袭杀张修,改汉中郡为“汉宁郡”,断绝褒谷阁道,建立“政教合一”政权,都南郑。实行保境安民政策。
    建安十六年(211),关中发生战事,百姓从子午谷来汉中避难者数万家。
    二十年(215)七月,曹操征张鲁,败张鲁弟张卫于古阳平关(今勉县老城东关),张鲁从米仓道奔巴中。曹操入汉中,见府库珍宝完好无损,遂招降张鲁,并封为阆中侯。又改汉宁郡为汉中郡,以夏侯渊行都护将军,率张郃、徐晃等镇守汉中。十二月,曹操班师北还。
    二十一年(216),魏将张郃由米仓道进兵,袭取宕渠(今四川渠县),为蜀将张飞所败。张郃带余部十多人从间道退回南郑。
    二十三年(218),刘备从成都率兵北上,攻取汉中。翌年(219)正月,蜀将黄忠斩魏将夏侯渊于定军山。曹操于三月自长安来汉中,驻褒谷南口外一带,刘备按兵不动,曹操攻而不克,亡者日多,不得已于五月退回。刘备遂于七月在沔阳(今勉县旧州铺)设坛,立为汉中王。刘回成都时,命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汉中太守,驻南郑。
    三国
    蜀后主建兴五年(227)春,丞相诸葛亮出屯汉中。
    六年(228)诸葛亮领军攻祁山。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马谡指战失宜而败。诸葛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
    八年(230)蜀后主封魏延为南郑侯。
    十二年(234),马岱斩魏延于褒谷南口至汉中途中。同年,蜀以左骑将军吴懿为车骑将军,假节督汉中。
    延熙元年(238)十一月,蒋琬率诸军屯汉中。
    六年(243),王平为镇北大将军,驻守汉中。
    十一年(248)五月,大将军费袆出屯汉中。
    炎兴元年(263)秋,魏将钟会率十余万人,从斜谷、骆谷攻入汉中,败蜀军,入川灭蜀。
    魏元帝景元四年(263),魏荡寇将军浮亭侯李苞,将中军兵、石、木工二千人,修复褒斜阁道。十二月十日刻《李苞通阁道》摩崖于石门北口外西侧崖间。
    西晋
    晋武帝秦始二年(266),分益州,立梁州,治南郑。
    晋咸宁三年(277)六月,汉中瀑水,死人甚多。
    泰康六年(285)三月,梁郡天旱。
    泰康十年(289),立濮阳王司马迪为汉王,汉王受封,更汉中为“汉国”。
    惠帝元康七年(297),梁州陨霜杀秋禾。
    惠帝永兴元年(304),李雄据蜀,自称成都王,遣李国、李云等率众二万攻取南郑,强迫汉中人民迁去四川。汉中人勾方、白落又率去川人民返回南郑。
    怀帝永嘉元年(307),秦州邓定、訇氐等二千余人,流入汉中,抢劫百姓,梁州刺史张殷派巴西太守张燕进讨。邓定密结成都李雄出兵破张燕,张殷被迫弃汉而逃。
    五年(311)二月,梁州刺史张光收复汉中。
    愍帝建兴元年(313),李运、杨武等,自襄阳攻入汉中,梁州刺史张光战殁。
    二年(314)正月,杨武大掠汉中,梁州人张咸等起兵反抗,并率众投靠成都王李雄,汉中归李雄。
    成帝咸康二年(336),建威将军司马勋镇守汉中,为梁州刺史。司马勋断(南郑)小城东面三分之一,为梁州汉中郡南郑县治。
    穆帝永和七年(351)四月,梁州刺史司马勋与前秦苻健战于五丈原,勋败,退归南郑。
    哀帝隆和元年(362)四月丁丑,梁州地震。
    哀帝兴宁三年(365),梁州刺史司马勋反东晋,桓温遣朱序讨伐,擒勋而杀。
    孝武帝宁康元年(373),梁州刺史杨亮与前秦苻坚战败,秦军攻占汉中。苻坚以毛当为镇西将军,镇汉中。从此,汉中归前秦。
    太元九年(384),前秦梁州刺史潘猛,弃汉中,奔长安,汉中复归于晋。
    十五年(390),汉江大水成灾。
    南北朝
    南朝宋文帝元嘉十年(433)十一月,氐王杨难当攻占汉中。
    十一年(434)春,宋将肖思话讨杨难当,杨大败而逃,肖思话驻守南郑。
    十八年(441),杨难当又攻汉中,遣其将符冲出东洛(四川昭化),梁秦刺史刘正道击斩之。
    同年汉江泛溢,农田受损。
    南朝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十月,氐王又攻梁州,刺史王远邈讨平之。
    武帝永明十年(492),氐王杨集率众攻汉川,梁州刺史阴智伯击退之。
    南朝梁武帝天监三年(504),梁州刺史夏侯道迁以汉中之地投靠北魏。
    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509),刻《石门铭》摩崖于石门内东壁。
    延昌元年(512),分南郑县北部(今汉中市武乡一带)置武乡县。分南郑县西南部(今南郑县濂水乡一带)置濂水县。至梁大同年间(535—546),撤销濂水县,其辖区又并入南郑县。
    西魏文帝大统初年(535),梁州皇甫圃、姜晏等率众反魏归梁,梁将蓝饮若率兵接应,从此,汉中大部又归南梁。
    东魏孝静帝兴和三年(541)三月,梁州人公孙贵宾聚众起义,自号“天王”,反对东魏,被魏夏阳镇将打败。
    西魏废帝三年(554),改南郑县为“光义县”,移理郡东光义府。改武乡县为“白云县”。
    隋
    文帝开皇元年(581),废梁州与汉中郡,改为“汉川郡”,仍治光义县。
    炀帝大业元年(605),改光义县为南郑县,废白云县,其辖区并入南郑县。
    八年(612),移南郑县城于郡西。城南临汉水,即今之城区。
    唐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改汉川郡为梁州,仍治南郑。
    三年(620),分南郑县北部置“白云县”,九年(626),废白云县,其辖区并入城固县。
    太宗贞观元年(627),分全国为十道,汉中属山南道,道治襄阳。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扩十道为十八道,山南道分为东西两道,山南西道与梁州同治南郑。
    武则天垂拱元年(685)五月,汉中旱灾。
    德宗兴元元年(784),朱泚、李怀光反唐,德宗于三月经骆谷来梁州躲避。六月,德宗回朝时,特下诏书改梁州为“兴元府”,开我国历史上用帝王年号命府名之先例,升南郑县为“赤县”,与京兆长安同。并免汉中赋税、徭役一年。
    文宗太和二年(828),兴元府尹王涯奏:“本府南郑县,两税饯额素高,每年征科,例多悬久,今请于管内四州均摊,代纳二千五百贯文”。勅旨:“宜付所司”。
    四年(830)二月,兴元军哗变,杀节度使李绛,朝廷派温造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兼兴元尹,温造到汉中擒杀兴元军教练使邱铸及官兵千人。
    武宗会昌元年(841)七月,蝗灾。
    僖宗广明元年(880)十二月,黄巢破京师长安,僖宗离京躲避。于次年(881)春逃到汉中,六月又逃往成都,至光启元年(885)三月,返回长安。次年(886)三月,李克用进攻京师,僖宗由骆谷到汉中躲避。文德元年(888)二月,返回长安。
    昭宗天复二年(902),前蜀王建占据兴元,南郑遂归前蜀。
    五代
    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张筠从郭崇韬伐蜀,蜀平,张筠任河南尹,徙镇兴元,驻南郑。
    后唐闵帝应顺元年(934),孟知祥据蜀称帝。是为后蜀。山南西道节度使张虔钊举兴元(汉中)、武定(洋县)两镇地投归后蜀。自此,南郑归后蜀。
    宋
    北宋初,废道置路,以秦岭以南、三峡以西置“峡西路”,首统兴元府,路、府均治南郑。至真宗咸平三年(1000),分峡西路为“夔州”、“利州”两路,利州路治南郑。
    太祖乾德二年(964),蝗灾。
    太祖乾德三年(965),派王全斌代蜀,后蜀主孟昶让、山南西道节度使韩保正,弃兴元(治今汉中市),保西县(今勉县),宋军进占南郑。
    淳化二年(991)七八月,汉江水涨,死人甚多。
    真宗祥符中(1008—1015),兴元知府许逖,广采木石,修复山河堰,农业收成好。
    祥符九年(1016)八九月,褒河暴涨,水毁栈阁。
    庆历年间(1041—1048),在城东南一里设郡学。
    仁宗嘉佑中(1056—1063),史炤奏请朝廷,制定渠堰管理办法,刻石于山河堰上。
    神宗熙宁十年(1068),朝廷特设茶马司于南郑,在汉中收购茶叶,运到熙河(今甘肃临洮)换马。
    南宋时,汉中为西北抗金前线重镇,兵源、粮饷皆由汉中筹集供给。
    绍兴三年(1133)二月,金撤离喝偷袭饶凤关(在今石泉县),宋将吴玠闻讯由河池(今凤县)驰援,大挫金兵。适有内奸导敌由间道攻关背,吴玠军溃,退保西县。兴元知府刘子羽坚壁清野,焚兴元城,退驻三泉县潭毒山(今宁强县境内)。撤离喝入兴元,仅存空城,瓦砾一片,食宿无着,只得移驻中梁山。月余率兵北归。吴玠邀击于武休关(今留坝武关河),全军大败,死伤数千,尽弃辎重而逃。
    四年(1134),分南郑西部置“濂水县”,后至理宗绍定中(1228—1233),废濂水县,仍并入南郑县。
    六年(1136),利州路大饥,米斗四千,路饥枕籍。吴玠调兵派将,整修山河堰,民知灌溉有望,数万户归家种田。
    十年(1140),杨政任兴元知府……守汉中十八年,修复六堰,兴灌溉之利,民得实惠。
    十四年(1144),分利州路为东西两路,东路治兴元(今汉中市),西路治兴州(今略阳县)。以后,分合多次,合则治兴元。
    十五年(1145),汉水决溢,漂荡庐舍。
    二十八年(1158)九月,连降大雨,汉江水涨,水冲民庐,坏桥栈,死者甚众。
    孝宗乾道元年(1165),吴璘到汉中,修复山河堰,灌田数千顷,农业丰收,民皆称赞。
    六年(1170)闰五月,阎苍舒为李固墓立神道碑一通,上刻“汉忠臣太尉李公神道”,碑今尚存。
    七年(1171)吴拱知兴元府,修六堰,营大小渠65道,灌田二十三万三千亩,万民高兴。
    光宗绍熙四年(1193)夏,褒河大水,山河堰尽决。
    五年(1194),兴元府尹章森主持修复山河堰,南郑县令晏袤撰《山河堰落成记》,刻于石门南口外山崖间。
    宁宗开禧二年(1206),程松为四川宣抚使驻南郑。松闻驻兴州的宣抚副使吴曦降金,即于十二月二十九日,由米仓道逃往巴州。
    金祯祐四年(1216)五月,汉中蝗灾,七月又旱。
    嘉定十二年(1219)二月,金人破兴元府。沔州都统张威,遣统制石宣等邀击金人于大安军,大破之,金人遂离兴元府。十二月筑兴元府城。
    理宗绍定三年(1230)。蒙古兵长驱直入汉中。
    四年(1231)八月,蒙古拖雷围攻兴元,军民散走,死于沙窝者数十万。
    宝祐六年(1258)二月,元遣参知政事刘太平括兴元户口。四月,元宪宗(蒙哥)伐蜀,军四万(号十万),分三路而进,蒙哥由阶州入散关。九月进驻汉中。
    元
    世祖至元元年(1264),元河西凤翔屯田军,迁驻兴元。二年(1265),移秦蜀行省于兴元。
    至元六年(1279),迁郡学于城内西南角。
    元初,改兴元府为“兴元路”,上属陕西中书行省。这是汉中隶属陕西省之始。路设总管府,仍治南郑县。
    泰定帝泰定四年(1327)兴元地震。
    顺帝至正二十三年(1363),明玉珍起义军大将明二(即万胜)攻打兴元府,不克。二十五年(1365),明二再攻兴元府,攻克后,据兴元府。
    至正二十八年(1368),六月地震,十月又震。
    明
    太祖洪武三年(1370)四月,大将军徐达遣裨将金兴旺、张龙,由凤翔入连云栈合兵攻兴元,守将刘思忠、知院刘庆祥迎降,汉中归明。
    同年六月,改兴元府为汉中府,仍治南郑。
    五年(1372),汉江暴溢,巨木蔽江而下,打捞木材甚多。创建汉中府文庙(文庙地址,今汉中行署地址)。
    八年(1375),改建南郑县衙于府文庙之北(今汉中地委机关地址)。又重修东关净明寺(今汉中市工商联地址)。同年,创建县学。
    十五年(1382),方孝儒任汉中府学教授。
    二十九年(1396),褒河暴涨,水淹打钟坝民舍。
    景泰元年(1450),陕南大旱。
    英宗天顺元年(1457)元旦,褒城西北云务寺僧人王斌(法号悟贞),领导农民数千人起义,即日攻占褒城县城,宣布国号为“极乐”,年号为“天绣”。三月,攻打汉中府城时,王斌战败身亡。
    宪宗成化六年(1470)八月,汉水猛涨,城郭居民俱淹。
    成化九年(1473),重建县学于文庙右侧。
    成化二十二年(1486)六月天旱,鼠食禾稼,受灾大饥。
    弘治八年(1495)十一月乙亥,汉中府地震,有声如雷。
    弘治十四年(1501),陕南大旱,又大风成灾。
    武宗正德四年(1509),四川农民起义军鄢本恕、蓝廷瑞、方四、麻六儿、廖麻子等率众入汉中。五年(1510),明廷遣都御使史蓝章、总制洪钟来汉“会剿”。六年(1511)六月,起义军首领三十余人被俘牺牲,起义失败。
    五年(1510),连年天旱,战乱、田荒人饥,民多流移。
    十五年(1520),康海撰《拜将坛记》,刻碑立于坛旁,后遗失。
    世宗嘉靖七年(1528),汉中饥荒,人相食。
    十二年(1533),汉中地震,声如雷。
    十六年(1537)春,汉中、南郑地震。
    十八年(1539)二月,褒城地震。七月,汉江水涨,淹没民舍。
    二十三年(1544),汉中府同知张良知纂修《汉中府志》十卷本刊行。
    二十四年(1545)春,南郑地震声如雷。
    三十四年(1555)十二月,地震,地裂泉涌,或房屋陷入地中,或平突成山,一日连震数次,累日震动不止。
    隆庆二年(1568)三月十五日戍时,南郑发生五级地震,裂度6度,东北城角倒塌。次日又震,西城垛头倒塌。
    神宗万历四年(1576)九月初七日,大雪盈尺,庄稼受害。
    万历二十九年(1601),神宗封其第五子朱常浩为“瑞王”,建藩汉中。开始在汉中城内北校场营建瑞王府。为扩大基址,将北城墙向外扩展二丈十步。历时二十六年,王府落成。朱常浩于天启七年(1627)来汉中“就国”。
    毅宗崇祯六年(1633),南郑席家营人席增光中解元,
    七年(1634)二月,农民军张献忠部凡三十营,入汉中,冬十月歼明将杨芳。是年六月连阴雨四十天。
    九年(1636),汉中发生5.5级地震,城垣尽倾,伤人甚多。
    十年(1637),小红狼起义军围汉中,瑞王朱常浩告急,洪承畴率贺人龙兵,从甘肃两当来救,义军解围而去。
    十二年(1639),汉中夏旱,秋蝗,禾苗俱尽,大饥。次年(1640)又旱,草木皆尽,人相食。
    十六年(1643)十一月,朱常浩闻李自成破西安,仓皇逃往重庆。次年十二月,张献忠由湖北西上,破重庆,俘杀朱常浩。朱常浩逃离汉中后,瑞王府被当地官府、寺观、豪家抢拆大部。
    十七年(1644)五月,李自成退出北京,回据长安,遣帅田见秀破汉中,令其将贺珍据汉中,抗清兵。
    清
    世祖顺治三年(1646)正月,贺珍率兵反清,攻长安不克,退回汉中一带,持续抗清数年。
    顺治四年(1647)八月,暴雨两日,汉水泛涨,田禾受损。
    五年(1648),吴三桂驻兵汉中,八年(1651)还北京,九年又来汉中。十五年(1658)春,由汉中进发云南。
    十年(1653),汉中发生五级地震,城垣圯四十丈。次年五月初八,日夜地震。
    十二年(1655)三月初四,汉中黑霜杀麦,年饥。
    十三年(1656),汉中知府马达道,根据明代崔应科的《汉中府志》残版,重修《汉中府志》六卷本刊行。
    圣祖康熙二年(1663),汉江大水,又雷雨,大风拔树。
    康熙三年(1664),陕西巡抚贾汉复主持大修连云栈道。完工后,名士宋琬作《栈道平歌》,书法家沈荃书丹,摩崖八方,刻于本市褒河乡的万年桥,因而易地名为“八个碑”。今淹于石门水库中。
    五年(1666)三月,汉中府大风,扬沙蔽日,褒河岸有坏船长二丈许,飞覆民屋。四月冰雹,大伤禾稼。六七月发生畜瘟,牛尽死。同年,在县衙前设汉阳驿,掌管驿递。
    十年(1671),汉中知府钟锈用瑞王府余房建兴元书院。为汉中建书院之始。
    十三年(1674),陕西提督响应吴三桂反清,击毙清军经略莫洛,并截断栈道。清贝子洞鄂骑兵被迫离汉。汉中遂为吴三桂步将王屏藩、吴之茂占据。至十八年(1679),吴三桂死,王、吴等乃率众去川北。
    二十八年(1689),汉中知府滕天绶重修《汉南郡志》(即府志)二十四卷本,刊行。
    四十三年(1704)八月三十日,午时地震。
    高宗乾隆三年(1738)四五月,霪雨连旬,庄稼仅收五、六成。
    乾隆四年(1739),副使岳礼、知府朱闵圣、南郑知县侯天章等倡导创建汉南书院。
    五十九年(1794),南郑知县王行俭创修《南郑县志》十六卷本,刊行。
    仁宗嘉庆五年(1800)八月,白莲教起义军歼清汉中府游击苏某于城北郑家坝。
    六年(1801)八月初旬至九月末,汉中霪雨连绵。
    十八年(1813),汉中知府严如煜,重修《汉中府志》三十二卷本,刊行。并建三台阁于东南隅城墙上,阁北临饮马池。
    文宗咸丰二年(1852)七八月,大水从南门进城,房屋倒塌,淹死兵民3400余人。
    穆宗同治二年(1863)二月,太平天国扶王陈得才、端王蓝成春、尊王赖文光、启王梁成富、主将马融和等率兵攻入汉中。初六围城。八月二十二日,攻入城内安饥民。次年(1864)正月初九,调兵东下,回援天京。
    德宗光绪二年(1876),夏秋禾苗受雹灾,歉收。次年(1877)四月十五日,又受雹灾,雹大如鸡卵。又遇旱灾,田地无收,大饥。
    光绪五年(1879)正月初十地震。十二日寅时又大震。
    光绪六年(1880),县令罗诚之创办天台书院。
    光绪十三年(1887),东关商人开办第一家递送民间信件的民信局。
    光绪二十年(1894),县监税官孙万春重修《南郑县志》十六卷本,刊行。
    光绪二十三年(1897),清查户口,全县共29825户,114072人。
    二十九年(1903),用“燕子砭教案”部分赔款五万两,修建汉中城内天主教堂,并立石碑于天主堂内。是年,汉水暴涨,大水淹至镇江楼,为数十年罕见。
    三十年(1904),南郑开办邮政局,列为二等。
    三十二年(1906),改汉南书院为“汉中中学堂”;改天台书院为“县立高等小学校”。
    宣统三年(1911)八月十九日(公历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陕西响应。唯清朝的汉中镇总兵江朝宗负隅顽抗。十一月初四,陕西民军统领邓占云率兵由斜谷入汉,初六,邓军进驻本市十八里铺,江朝宗见大势已去,化装逃走。留知府吴廷锡与管带李光辉维持汉中残局。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
    2月6日,汉中宣布反正,撤掉清朝的龙旗,换上中华民国的国旗。
    3月11日,四川援陕军统领刘荫西在汉中开会时枪杀清朝管带李光辉,随后率部回川。汉中防务由张宝麟的秦军第一军接管。
    8月,“汉南中学堂”改名“联合县立汉中中学校”,“初等实业学堂”改名“乙种农业学校”。
    9月,在本市城内设陕西省第二女子师范学校。
    官绅合办工厂,本市开始用机器织布。
    官绅合办印书馆,购置了机器及设备,为本市铅印业之始。
    民国2年(1913)
    废府设道。汉中道辖陕南25县,道治汉中。
    秦军第二师驻汉。4月25日晚,二团一、三营兵变,抢劫商号,事后,将一营营长张绍吾处决,两营解散。
    选举锺允谐为国会议员。
    省属第二监狱在本市设立。
    废劝学所,县署设教育科。翌年改为学务局。
    民国3年(1914)
    创办民营广智石印局,为本市石印业之始。
    郭云利带领“正乐社”由北京来汉演出,京剧传入本市。
    民国4年(1915)
    陕西巡按使吕调元来汉,密令镇守使张钫诱杀反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革命党人张肇基。
    汉中电报局成立,首任局长夏晋缙。
    陕西高等审判庭汉中分庭成立。
    开征烟酒税,本市每年上解3万余元。
    创办县立女子高等小学校(今中山街小学),首任校长蓝培源。
    民国5年(1916)
    省上规定增收粮银,原正赋一两增至二两二钱。
    民国6年(1917)
    1月,郑继武在本市创办益汉火柴公司,220多名工人,月产火柴80箱。
    符少初开办兴记镶牙照像馆,本市始有照像业。
    民国7年(1918)
    四川督军刘存厚、师长钟体道等率部溃退汉中。川军熊克武部吕超率军尾追。12月5日夜攻城不克,围城17天后退去。
    刘存厚部用尽库存两万担谷粮,强令农民遍种鸦片,以征税筹军饷。
    陕西第一高等审判厅、检察厅在本市成立分厅。
    民国8年(1919)
    官税增多,计有烟酒税,契税、屠宰税、畜税、斗税、牙税等,每年征收3.7万元。
    民国9年(1920)
    民国汉中道署组织铲烟处,下乡铲鸦片烟苗,在新民寺被川军枪杀19人。
    县署设局续修《南郑县志》。由前任知事郭凤洲和时任知事柴守愚总纂,蓝培源主修,次年完成,共7卷32目。
    官办《汉中日报》出版,以后陆续办有《新汉》、《汉中》报,私营的有《民智》报,均为石印。
    民国10年(1921)
    5月,直系军阀阎相文占据西安,皖系军阀陈树藩退驻汉中。11月直系的吴新田率第7师来汉,任陕南边防总司令。陈树藩率部入川。
    10月,《共进》(半月刊)南郑分社成立,为陕西籍北京进步学生创办,以提倡桑梓文化,改造社会为宗旨。
    吴新田部来汉后,开办军械修理所。
    民国11年(1922)
    汉中道尹王丙坤调整机构:设陕南清乡局、善后讨论会,赈灾会,停办租石捐,设征收总局筹办临时借款,开办道立第一单级师范及第二届道立自治讲习分会,摊派烟亩款筹军饷,设陕南矿务局(后无成效停办)。
    县知事阮贞豫倡立“贫民教养工厂”。
    汉中联立中学聘请龙文前往直、鲁、豫、晋、浙、沪等省市考察学务。
    民国12年(1923)
    汉中地方审判厅、检察厅及看守所在本市成立。
    县参议会、参政会成立。
    2月,东门桥发生火灾,延烧数十家。冬月,川主庙街又发生火灾,街房几乎烧尽。
    民国13年(1924)
    况正阳等在本市筹办第一织染厂,汉中道拨款1000元作为官股,次年建成投产。
    西安“易俗社”部分演员来汉,成立“易俗分社”,为本市第一个秦剧戏班。
    民国14年(1925)
    省立第五师范学校在汉中建立。
    县立第一高级小学改为县立初级中学校。
    重刻《汉中府志》刊行。
    商办益秦工业社建立,除织线袜、毛巾外,还生产肥皂、雪花膏,生发油等化工产品。
    民国15年(1926)
    段祺瑞政府任命吴新田为“陕南护军使。
    汉中设兴元银号,吴新田部队的军需处长宋章伯任经理,发兑换券8万元(纸币)。
    9月,中国共产党党员孙绍亭(汉中市人)等,从上海艺术大学毕业回汉,带回《共产党宣言》等书,开始在汉传播马克思主义。
    本市成立天足会,提倡妇女放足,使缠脚陋习逐步革除。
    汉中各界人士捐款兴修哑姑山宝峰观道院,以名书法家王世镗(住本市莲花池畔)之《藁决》石刻嵌于道院南厦。
    民国16年(1927)
    联中学生沙兆豫(又名吴江)、宋元浑组织“青年励进社”,发行周刊,批判封建主义的政治和教育。
    “四·一二”蒋介石背叛革命后,在外地求学的共产党员谢佐民、赵綍生、段荪、龚子瑞、瞿宝珊等返汉,成立中共南郑小组,谢佐民被选为组长。
    4月,王子明(中共地下党员)奉国民党陕西省党部指示来汉,建立国民党南郑县党部。
    10月19日,中共陕西省委决定成立陕南特委,任命刘甲三为书记。是年冬,刘来汉,将中共南郑小组改为支部。
    汉中各校师生在联中举行李大钊同志追悼会。
    北洋军阀战败,吴新田部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16路军。
    社会团体“同善社”、“红卍字会”、“理门会”在本市相继成立。
    民国17年(1928)
    “汉中道”撤销,本市直属省管辖。
    陕西高等法院在汉设第一分院(后改为南郑分院)。本市设地方法院。
    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8师驻汉,设西北银行汉中分行,此为汉中银行之始。
    吴新田背离冯玉祥(第2集团军总司令),向李宗仁(第4集团军总司令)靠拢,所属各师向安康、老河口转移,原汉中道尹阮贞豫及本县知事张鸿藻随吴军逃往白河。
    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13军第8师师长张维玺率部驻汉。
    民国18年(1929)
    商会为收回原兴元银号的兑换券,发行油布钱票。
    省立第五中学在本市首办高中,招收一班学生。
    5月,“汉中学生联合会”在文庙成立,开展反帝、反封建活动。
    7月19日,中共陕西省委派陈范(陈乃先)来汉开展党的工作。
    10月10日,在中共党组织领导下,汉中各中学几百名师生上街游行,砸了压制学生会活动的教育局,并将督学白干丞游街示众。
    秋冬,省立第五师范学校进步学生组织马列主义研究小组。
    废除团总制,改设区长制。
    本年发生罕见的旱灾,庄稼多旱死,灾民以草根、树皮为食,有些饿死。城内四关设粥场,赈济灾民。
    民国19年(1930)
    张维玺率部东下,参加冯(冯玉祥)、阎(阎锡山)倒蒋(蒋介石)活动。9月本市各界成立讨逆委员会。
    杨虎城派38军军长孙蔚如驻防汉中,旅长赵寿山任汉中绥靖司令。
    惯匪王三春、李刚五等在本市横行城乡,危害人民。
    8月,中共陕西省委特派员梁益堂来汉工作,11月任中共陕南特委书记。本市的杨杏生、黄勉初、何宪章等为委员。
    民国20年(1931)
    1月,省立五师学生会出刊《前驱》周报,宣传革命思想,抨击当时统治者的腐败。
    陕西省银行南郑分行成立。
    绥靖司令部在江西会馆(今汉中卫校址)设立铜币铸造厂,铸造“陕西省造”一、二分铜元。
    4月,中共陕南特委书记梁益堂被捕,经营救获释后调省,张继华接任。
    7月,中共党员亢学诗回武乡发展王子谋等8名党员,在邵家湾成立中共牛尾泉支部,亢被选为书记。
    9月,“九·一八”事变后,本市各学校成立“汉中学生抗日外交后援会”,在中共党组织领导下,游行示威,声援平津学生南下请愿,宣传抗日救国。
    翁少华、牛桂珊创办申光电影院,在本市首映无声电影。放映《走江湖》等影片。
    秋末,中共陕西省委特派员贾拓夫来汉检查指导工作,后任特委书记,领导地下党的活动。
    10月1日,民众教育馆在文庙成立。
    民国21年(1932)
    国民党第1集团军第1师师长胡宗南率部驻汉。
    2月,武乡地下党组建了“穷人会”(后改为农会)、共青团、游击队等,并与城固文川地区的党组织建立了中共南、城、褒(即南郑、城固、褒城县)边区委员会,亢学诗任书记。
    3月,政府加征营业税,引起商界强烈反对,地下党组织商人游行示威,罢市3天。各校学生支援,斗争获胜。
    中央银行及中南银行来汉,发行大量纸币流通市面。
    汉中共立中学(联中)学生会创办宣传革命思想的刊物《孤灯》,中共陕南特委领导人陈浅沦撰写发刊词。
    黄河水利委员会派水利专家李仪祉来汉,由安汉陪同沿汉江视察,并与有关人士讨论整修汉江的初步规划。
    本市各校工友组织“青工会”,开展革命活动。
    冬,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进军川北,路过汉中,地下党组织各校学生义演募捐,支援红军。红军留给部分武器、弹药。此时,城区各校成立了“红军之友社。”
    国民党政府为给汉中驻军空投军饷及军用物资,先在城内北教场扩建空投场,后在城北十里村占地417.8亩修机场。8年后,机场作废,土地归还农民耕种。
    中共陕南特委负责人陈浅沦等在汉台、东关等处开会讨论筹建红29军问题。
    民国22年(1933)
    胡宗南部移防天水。孙蔚如率38军驻汉,并开办“裕汉钱庄”发行布币。
    3月,中共陕南特委决定,成立中共南郑县委,任命张书行为书记,7月由胡居仁接任书记。
    5月,红29军第三游击大队在本市武乡、天台一带开展革命斗争。杨维三任大队长,张明远任政委,佘定周任政治部主任。
    6月,驻军孙蔚如与红四方面军达成“互不侵犯”协议,汉中共产党组织把军事情报、通讯器材、医药、日用品等送至川陕根据地,这被人们称为“红色交通线”。
    9月,中共陕西省委特派员汪锋来汉,指导党的地下工作,兼任陕南特委军委书记。不久省委调张德生来汉协助工作。
    民国23年(1934)
    2月,红29军第三游击大队被迫撤离本市武乡一带。
    省教育厅改第五师范为省立汉中师范,改第五中学为省立南郑中学,改第二女子师范为省立汉中女子师范。
    汉中著名画家陈次石与其女陈瑾芳(女师美术老师),在民众教育馆举办本市首次国画展览。
    7月,国民党38军“陕南肃反委员会”派特务营营长王云山清乡,在天台乡蚂蝗沟逮捕并杀害第三游击大队侦察队长刘光义。
    10月,汉中白色恐怖,革命处于低潮。
    12月,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来汉视察。并参加了在三里村举行的宝(鸡)、汉(中)公路土方工程开工典礼。
    民国24年(1935)
    年初,为使红军顺利长征北上,红四方面军一部,围攻汉中城牵制敌人。孙蔚如部将中共南城褒边区区委书记亢学诗及共产党员王子谋等杀害。
    2月,红军围攻汉中期间,帮助龙江乡谭堰村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将地主的100多石粮食分给农民。
    汉中卫生院成立,李恒德任院长。
    国民党废除区长、首事、团头、乡约制,改为乡镇保甲制。
    东亚航空公司在汉中设站,每周一次航班。
    12月,宝汉公路通车,市境内长28公里,为本市通行汽车之始。
    民国25年(1936)
    国民党陆军第13师万耀煌部驻汉。
    汉中开始有收音机:专员有1台,联中劳作室自装1台。
    中国农民银行南郑办事处成立,詹巍任经理。
    省举办中学生会考,汉中为第五会考区,汉师、省南中、联中、女师等校学生参加。
    12月,本市学生和市民举行盛大集会,声援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兵谏”的抗日爱国行动。
    民国26年(1937)
    国民党陆军第51师王跃武率部来本市驻防。
    王质生筹办的有声电影院开业。
    7月1日,本市西郊机场动工修建,翌年2月竣工。1945年5月进行扩建。
    “汉中同学会”成立,选举尚锡铭为主席,开展爱国抗日活动。
    日军侵占华北,平津流亡学生剧团来汉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等抗日戏剧。
    9月,省委派杨永昶回汉任中共汉中工委书记。恢复和重建中共组织,开展革命活动。
    民国27年(1938)
    2月6日,交通银行汉中办事处成立,经理王寿颐。
    日本侵犯中原,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由河南洛阳迁本市石堰寺,主任祝绍周。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省医专相继迁来本市。西北联大后迁城固。西北医学院迁本市黄家坡。
    3月,中共汉中特委恢复,余洪远任书记,12月改为中共汉中地委,李铁轮任书记。
    3月13至14日,日本飞机轰炸汉中机场,机场油库一部分被焚。炸毁民房和汉师校舍。
    3月15日,中央银行汉中分行成立,经理王思礼。
    4月,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召开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代表会,成立汉中地方民先支队,尚锡铭任队长。8月民先队组织遭破坏,尚锡铭等一批党、团员被组织送往延安。
    汉中天主教堂创办私立明德女子中学。
    汉(中)白(河)公路全线通车。
    8月,国民党中央赈济委员会西北儿童教养院迁至本市凹口寺。智澄任院长。
    12月,中国银行汉中支行成立,莽鸿逵任主任。中国保险公司汉中代理处附设于中国银行汉中支行内。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在汉中设立事务所,建立各种合作社50多个,社员达六、七百人。
    民国28年(1939)
    2月,中共南郑市委员会成立,陈元方兼任书记。
    5月,建立中共汉中学校工作支部,书记为唐树人。
    5月16日,日机15架,空袭本市城区,投弹百余枚,次日又12架投弹50余枚,居民有伤亡。
    由于日机频繁轰炸,城内机关学校迁往农村。
    9月,褒惠渠工程处成立,次年全面动工修建,1942年6月通水。
    秋,中共陕西省委派赵希愚来汉组建中共汉中工委,赵任书记。传达了省委巩固组织、隐蔽精干、秘密活动等指示。
    10月,民国政府长江资源委员会开办汉中电厂,12月6日本市居民开始用电灯。
    10月,中共陕西省委派何生彦(即江硖)来汉,接替赵希愚任中共汉中工委书记。
    10月25—26日,日机16架次轰炸北关、东关、七里店、吴基庄等处,死近百人,伤者甚多,炸毁民房数百间。
    民国29年(1940)
    民国政府在北教场修建忠烈祠(今为市文化馆址)暨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将汉奸汪精卫、陈璧君夫妇石雕跪像置于碑前,并在十里村建抗日阵亡将士陵园。
    10月,本市中共党员戴树人,被国民党杀害。
    10月—12月,民工万余人,修筑城区至15个乡镇的主要道路。
    民国30年(1941)
    省广播电台迁本市,在磨子桥建发射台。
    省立民众教育馆在本市北教场成立,同时各乡镇设民众阅览室。
    三民主义青年团南郑分团成立。
    县政府设田赋管理处,按新赋额开始征粮,每赋1元,征收军公粮7市斗。
    4月,实行新县制,改局为科,精减人员,合署办公。废除联保制度,改设乡镇公所。
    9月,监察院长于佑任来汉视察,在仁园(现为长途电话台址)向中学师生发表讲话。
    9月21日(农历八月初一)日全蚀,中午天黑,明星满天。
    9月底,西北地区第一个游泳池在本市北教场建成。
    中共党员李华春、张书行、梁志宇、穆春发、李长青、王勃兴、刘彩凤、胡海澄等人被国民党杀害。
    民国31年(1942)
    元月,在建国门外建立县农业推广所和县农林场。
    省农业改进所陕南农场,由城固迁至本市赵寨乡凹口寺。并在中山街大碗巷设陕农所第6区农业推广辅导站。
    建国门外设新市场。1949年6月发生火灾被毁。
    成立三民主义青年团汉中区团,傅鹤峰、刘济生先后任总干事。
    由祝绍周、毛虞岑合资兴办的三泰面粉股份公司,由三原县迁至本市周寨村,年底投产。为本市机器磨面之始。
    国民党后勤慰问团团长杜月笙来汉,警备司令祝绍周陪同游览,杜出资2000元维修拜将坛。
    汉中警备司令部在本市举办秋季运动会,汉中、安康两地1326人参加。
    民国32年(1943)
    祝绍周及县长孙宗复诬陷农林部黎坪垦务局局长、留法博士安汉私种鸦片,安被杀害于西关,激起汉中各界的公愤。
    私立太原平民中学迁至本市山西会馆(现为汉师附小址)。
    秋,常香玉豫剧团来本市演出五个多月。
    9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汉中行营成立,李宗仁任行营主任。翌年3月8日来汉赴任。
    本市画家在汉台举办画展,义展半月,收入4万余元,汇往河南支援灾区。
    中华卷烟厂由河南迁至本市龙江乡柏乡街,为本市机器生产卷烟之始。
    12月15日,私立汉兴中学成立,校址设本市河南会馆巷(现为市二中址)。
    民国33年(1944)
    南郑临时参议会成立,蔡杰丞任临参会参议长。
    宋邦荣接任汉中警备司令。
    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移驻汉中,司令陈诚,常住本市张寨。
    3月9日,将汉中天主堂意籍教士14名集中于略阳县管理,翌年2月9日返汉。
    5月上旬,蒋介石来汉,主持中央军校一分校毕业典礼。
    由戏剧家戴涯领导的“中国旅行剧团”一行10余人,由西安来汉中演出话剧《雷雨》、《日出》、《清宫外史》、《赛金花》、《蜕变》、《虎符》等,对汉中话剧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私营金城、大同、华侨、合作金库等银行先后在汉成立分行。
    日机轰炸频繁,从9月8日至10月7日,空袭3次,共8架次投弹71枚。
    秋,美国空军驻汉,日机空袭减少。美军横行霸道,酗酒闹事,侮辱妇女,激起民众公愤。
    11月,蒋介石发起10万知识青年从军运动,汉中成立青年从军招待站,诱骗青年学生参军。青年军206师驻本市。
    民国34年(1945)
    民国政府农林部在本市北团结街开办西北骨粉厂。
    4月16日,成立汉中水利发电厂工程处,在武家沟建设水电站。翌年6月3日建成发电。
    7月2日,下午5时刮大风约50分钟,不少房屋被毁,损失严重。
    8月14日,日本投降,城乡欢腾,鞭炮齐鸣,庆祝抗战胜利。
    9月3日,汉中军民在北教场举行盛大集会,李宗仁为大会主席并致词。全城张灯结彩,城乡的龙灯、社火、彩船竞演。庆祝抗战胜利。
    9月8日午,汉江中渡发生沉船事故,死40余人。
    10月10日,蒋介石、李宗仁、白崇禧、贺耀祖、罗卓英、魏德迈、蒋经国在丁家营检阅驻汉的青年军206师官兵。
    10月26日,撤销汉中行营,李宗仁离汉。
    10月31日,南郑参议会成立,赵葆如、陈绍藩分别任正副参议长。
    10月,中共西北局重建汉中工委,派伍力为书记,高秦生为副书记,领导地下党员黄河崑等积极开展革命工作。
    民国35年(1946)
    国民党青年军206师创办《昆仑日报》。后移防河南洛阳。
    陕西师范专科学校在本市东大街(现为市公安局址)设陕南分校,龙文为主任。
    陕西省立工业职业学校由褒城迁汉中城内天爷庙,校长傅立吾。
    西北儿童教养院更名社会部陕西第一育幼院,智澄任院长。
    民国36年(1947)
    民国政府在汉中设师管区司令部,到处拉兵(抓壮丁),人民深受其害。
    国民党政府为加强统治发国民身份证。
    本市选赵葆如为国大代表,汉中区选刘次枫、刘楚才为立法委员。
    三民主义青年团陕南分团部在汉中成立。
    青年军203师移防汉中。
    民国37年(1948)
    青年军203师调离,川军罗文广部移驻汉中。
    胡宗南部第3军军长盛文率部驻汉,兼任西安绥靖公署汉中指挥所主任。
    8月20日,本市正式发行金元券(法币300万元兑换金元券一元)。
    10月,国民党陕西省保安司令部直属1团团长黄一甲从汉中率部到安康参加对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牛蹄岭战役,黄被解放军击毙,全团被歼。
    民国38年(1949)
    国民党决定汉中为18绥靖区,曹日晖任司令,潘元任政务处长。
    4月,国民党陕西省高等法院迁汉,11月又逃往四川。
    5月,国民党陕西省政府及所属单位逃来汉中,强占部分学校,社会混乱,人心惶惶。
    撤销18绥靖区,设汉中警备司令部,冯龙任司令。
    6月,中共西北局城市工作委员会派共产党员张天鲁(谷岸)来汉,开展工作,迎接解放。
    胡宗南将汉中地方团队及帮会组建为“反共救国忠义军”,郑汝平任司令。
    秋,霖雨40多天,农历八月二十八,河水暴涨,汉茳两岸一片汪洋,房屋倒塌,人畜伤亡,灾害惨重。
    9月8日,中共地下党负责人罗煜等18人被国民党抓捕押至四川绵阳杀害。
    金元券贬值,改发银元券,金元券5亿元仅兑换银元券1元,引起物价暴涨,群众怨声载道。
    中共西北局统战部派傅鹤峰回汉争取陕西省政府主席董钊起义,被国民党逮捕,杀害于四川新津。
    11月28日,胡宗南逃往成都,令副主任裴昌会代理指挥各军。令冯龙率49军随各军之后入川,并炸毁汉中电厂及鸡头关、河东店等桥梁。
    12月4日,城内国民党军、政机关,仓皇溃逃。
    12月5日,中共地下工作人员组织商会人员和居民群众,维持地方秩序。
    12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人们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欢庆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
    12月6日,中共陕南区委员会、陕南行署驻本市。
    12月8日,南郑市军管会成立,接管市区76个机关、事企业单位。
    12月10日,国民党保安第4旅旅长谭化初率部1000多人投诚。
    12月12日,市人民政府对外办公。
    12月14日,各界群众在北教场(今人民会场)举行大会,庆祝解放。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兼陕南军区军政学校,设万仙桥(今工农桥,汉中纸厂处)。录取学员500多人。
    12月26日,陕南公学迁本市石堰寺。
    1950年
    1月13日,成立市总工会筹备委员会。
    1月15日—19日,召开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2月5日,军管会布告:国民党党团骨干和特务人员到指定地点登记。
    2月5日—4月底,完成基层人民政权建立,全市设城区、东塔、社坛、虎桥4个区,居民代表会47个,居民小组428个。
    2月16日,人民电厂重建竣工,开始发电。
    4月15日,召开一届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选王立人为市长,杨永昶为副市长。
    5月1日,举行庆祝“五一劳动节”大会。中共陕南区党委书记张邦英讲话,号召工人阶级克服暂时困难,积极生产建设。
    7月31日,一届三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决定,进行减租减息,至11月结束。
    1951年
    1月9日,南郑人民医院成立。
    1月10日,举行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决定严厉镇压反革命和取缔一贯道,开展反霸斗争。5月19日公审镇压反革命分子××人。
    3月,市工商联筹备委员会成立。陆续建立同业公会27个。
    6月11日,市级机关开展“查工作、查思想、查历史”的“三查”整风,7月底基本结束。
    8月中旬,召开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选举王希侠为市长。
    8月24日,市土地改革委员会成立。10月中旬全市进行土地改革,至1952年4月底基本结束。秋天,本市第一个农业互助组——杨久安互助组建立。
    9月10日,以北大街搬运业为试点的城市民主改革开始。
    市广播站成立,对外播音。
    10月18日,市政府在北教场召开群众大会,宣布取缔反革命组织“圣母军”,驱逐意籍汉中天主教主教孟守道、南国光等人。
    12月24日,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工商系统开展反行贿受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次年6月中旬结束。
    1952年
    2月20日,本市开始在城区进行人口普查,至1953年7月1日,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标准时间,全市总人口22.11万人。
    3月初,市政府在人民会场召开大会,朝鲜友好慰问团作慰问报告。
    8月初,严厉打击烟毒犯全面开展,9月初结束。
    9月25日,召开首次共产党员大会。
    9月大雨,汉江河堤5处决口,毁房1986间,淹没秋田1572.6亩。
    11月10日,土改复查和查田定产工作开始,1953年元月底结束。
    民主改革在市内街道全面展开。次年1月上旬结束。
    1953年
    3月2日,《婚姻法》公布,本市开展宣传贯彻运动,4月上旬结束。
    4月28日—5月6日,在拜将坛举行第一次物资交流大会,外地代表89人参加,成交总额52.9万元。
    5月底,取缔“一贯道”工作结束,6751名道徒全部退道。
    西北五省(区)水上运动会在本市举行,200多人参加比赛。
    8月18日,杨久安互助组第一个转办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1月13日,省政府通知,南郑市更名为汉中市。翌年1月1日起对外宣布、执行。
    11月18日,召开三级干部会议,贯彻粮食统购统销和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4年
    3月28日,以杨伯伦为分团长的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第二总团二分团到市,次日举行大会,慰问驻汉部队。
    5月16日,本市首次体育运动会开幕,800多名运动员参赛。
    6月13日,召开首届共产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汉中市委员会。
    6月30日,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开幕,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并选举6名出席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7月14日,召开第一次手工业代表大会,贯彻“积极领导,稳步前进”方针,宣布加工订货32个品种,129亿元(旧人民币)任务。
    9月7日,棉布实行计划供应,棉花计划收购政策。
    9月23日,苏联水利专家及中央水利部水利勘察团23人来市勘察汉江。
    12月25日,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本市40名青年应征入伍。
    是年,在15个手工业行业中建立合作社22个。
    1955年
    3月1日,1∶1万元的11种新人民币在本市开始兑换使用。
    3月19日,市一届二次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市人民委员会。姚宜民当选市长。
    7月29日,市委召开党员代表会议,批判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选举市监察委员会委员和出席汉中专区党代会代表。
    8月28日,市油厂动工兴建,11月26日试车投产。
    11月10日,召开三级干部会,贯彻中共七届六中全会决议。在全市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1956年
    1月13日,汉中电厂扩建工程动工,4月完成,供电能力提高一倍多。
    1月15日,召开首届供销社社员代表大会,市供销合作社正式成立。
    1月27日,市内私营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小商小贩敲锣打鼓庆贺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
    65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转办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占总户数的97.17%,耕地占91.5%。
    3月7日,改东塔等4个行政区为东关、东大街、中山街、汉中路、望江街办事处和石马、汉水乡、塔儿巷回民自治区。
    4月3日至年底,修建汉江河堤7.79公里。
    5月2日,第一个拖拉机站在张寨乡成立,有拖拉机6台。
    9月14日,市人民代表换届选举工作开始,11月2日召开二届一次会议,选举新的市人民委员会。
    11月12日,市第二届共产党代表大会讨论制定出农业发展12年规划,选举了新的委员会。
    1957年
    5月16日,汉中专区戏剧观摩会演在市三个剧场举行。
    7月15日,市级机关直属单位开展整风运动。8月20日转入反击右派斗争,本市错划右派分子××名。
    11月25日,历时17天的市、乡、社干部会议后,开展全民整风,同时整党,翌年2月底结束。
    1958年
    1月30日,开展消灭麻雀、老鼠、苍蝇、蚊子的除“四害”运动。
    2月2日,陕西省12市、县少年篮球锦标赛在本市举行。
    2月20日,专区和本市联合举行5万多人参加的农业生产大跃进誓师大会。晚上在人民会场放焰火,退场时踩死6人,伤24人。
    5月,汉中师范专科学校开始筹建,同年11月改名汉中大学。1979年改名汉中师范学院。
    6月5日,召开贯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誓师大会。
    7月1日,汉中市报创刊发行,1961年2月下旬停刊。
    8月21日,市郊农民敲锣打鼓,欢庆高级合作社合并为人民公社。
    是年,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开始,干部、学生、居民到汉江淘铁砂。各单位都建炉炼铁,又组织2000人的“钢铁野战团”,到留坝县大坝沟伐木、开矿、炼铁。
    9月24日,开展“全民皆兵,大办民兵师”活动。
    10月16日,褒河水库一期工程陆续开工,次年冬停工。
    10月28日,省政府通知,调整市、县建置。原褒城、留坝县、黎坪区部分地区和南郑县并入本市。12月,合并后的市政府对外办公。
    是年,八里桥水库工程动工,次年春建成。
    12月19日,召开市、县合并后首次农业会议,贯彻中共中央《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
    1959年
    1月2日,市委组织万人检查团,对农村工作进行大检查。
    2月16日,首次先进教育工作者代表会议闭幕,表彰31个中小学和146名先进个人。
    3月25日,召开有生产小队以上干部参加的五级干部会议,学习贯彻人民公社管理体制和若干政策规定。
    4月10日,地、市委派工作组在褒河公社进行帐目清理,总结算帐退赔、纠正“共产风”的经验。
    6月1日,市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播音,1963年3月撤销广播电台。
    7月22日,开始精减职工,至9月底精减职工4937人。
    8月21日,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选举王立岗为市长。
    9月,聋哑学校成立。
    10月25日,共青团陕西省委副书记惠庶昌来市,向团员、青年传达世界青年与学生第七届联欢节盛况。
    11月23日,全国群英会文教系统代表报告团向本市文教职工作报告。
    1960年
    1月31日,市委决定,2月为技术革新、技术革命突击月。全市掀起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热潮。
    3月16日,汉中专区水稻现场会在市举行。
    4月6日,市制革厂被评为全国厂际竞赛红旗单位。省制革工业现场会在市制革厂举行,并颁发奖旗。
    4月18日,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田秀娟率全国春季爱国卫生西北检查团来市检查。
    石马公社张万营民兵营长晏伟民,赴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民兵代表大会。获奖半自动步枪一支。
    5月1日,市内5个街道办事处改建为城区人民公社。
    5月31日,年产3.2万吨的市水泥厂建成投产。
    6月3日,市屠宰厂工人柳志德以1分54秒剥一头猪皮的速度,进京参加技术革新表演大会。
    6月20日,省垒球锦标赛在市体育场结束。西安、汉中、延安获前三名。
    7月11日,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在市级单位和中、小学中展开。
    10月,城市压缩商品粮供应,全民实行“低标准,瓜菜代(代粮食)”。
    11月25日,贯彻中央关于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紧急指标信的五级干部会议结束。进一步纠正“共产风”。
    12月,东大街北面扩宽改造完成。投资24万元。
    1961年
    4月14日,市委学习、贯彻中央《关于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即“六十条”)的工作会议结束。同年,调整人民公社规模,将13个公社分改为87个。
    4月25日,市四届人大会议选举谭克智为市长。
    5月20日,全市纠正和处理“一平二调”问题基本结束,各级退赔给公社、大队、生产队和社员的金额共606.23万元。
    8月29日,市县分设,汉中市辖城关镇、褒河、铺镇、武乡区,24个公社,26.9万人。
    11月19日,褒河、武乡、铺镇区成立党的工作委员会。
    12月上旬,市民主同盟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贯彻中共对知识分子的政策。
    12月中旬,市民革召开大会,选举成立民革汉中市委员会和出席省民革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代表。
    1962年
    1月27日,中共汉中市四届二次会议闭幕。选举张树诚为第一书记。
    对1958年后在“三反”、“五反”、“反右倾”、“改造三类队”运动中受处理的464人,开始甄别平反。
    6月20日,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决定,本市调整核算单位工作展开,5月底基本结束。
    6月中旬,本市首次利用飞机喷撒农药,防治水稻二化螟。
    7月下旬,连降大雨,汉江洪峰9430秒立方米,8个公社、27个大队、132个生产队受灾严重。
    10月10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商业工作若干规定》工作大体完成,恢复被取消的供销社、集市贸易。
    1963年
    3月24日,市、社人大换届选举开始。5月3日,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闭幕。选举9人为省人大代表。
    3月,响应毛主席号召,全市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
    4月13日,开展反贪污、盗窃活动,翌年6月结束。查处有贪污盗窃、投机倒把等问题65人。
    6月3日,市计划生育指导委员会成立,开始宣传,提倡计划生育。
    6月4日,市委在新民公社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试点,9月30日结束。接着,在铺镇区开展首批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8月23日,对部分干部、职工进行工资调整,年底结束。40%的人晋升了一级工资。
    1964年
    3月6日,市委、市政府召开表彰大会,表彰先进单位116个,先进个人53名。
    3月14日,学解放军、学大庆运动在全市展开。
    4月6日晨,位于铺镇公社的汉江普陀渡口发生沉船,溺死7人。
    5月10日,进行第二次人口普查。总人口26.61万人。
    5月16日,市公共汽车站成立。市至褒河、铺镇营运开始。
    6月5日,据国务院通知,撤销汉中市,设立汉中县。
    8月上旬,城镇第一批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市属43个单位展开。
    11月初,县委书记张树诚、副书记王世清带领200多名干部赴西乡,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翌年4月底结束。
    1965年
    1月中旬,召开县贫下中农代表会议,成立县贫下中农协会筹备委员会。选举出席省贫下中农代表大会代表。
    2月19日,中共陕西省委第一书记胡耀邦来县视察,召集农村干部座谈会,在县五级干部会上提出农业要两手抓,双丰收。
    5月1日,省广播电台汉中转播台在县广播站内设立。
    6月8日,汉水公社分为汉水、石马公社,汉水为蔬菜专业社。
    8月1日,粮食统销价格提高,对职工实行粮差补贴。
    航空工业部012基地在北环路(后改劳动路)筹建。到1971年,境内设安中机械厂、朝阳机械厂、宏峰工具厂、千山电子仪器厂、中原电测仪器厂、腾达安装公司等。
    8月28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即23条)。
    10月,汉中专区农科所技术干部赵志杰指导新校二队生产,使110亩水稻亩产1022斤,首次实现亩产过千斤。
    省属汉江油嘴油泵厂在西关筹建,共占地500多亩。
    11月,全县展开战备宣传,城镇开始修建防空工程。
    1966年
    1月26日,机械工业部属汉江机床厂、汉川机床厂、汉江工具厂、汉江铸锻件厂在本市张寨和宗营筹建。
    4月14日,有5600多人参加的省、地“社教工作总团”驻县,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全面展开。
    5月15日,批判所谓“三家村”活动在本县城乡开展。
    5月28日,第一座汉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
    6月初,贯彻中央“5·16”通知,社教团派工作组在城内中学开展“文化大革命”,不久撤离。
    8月13日,开始把“社教运动”纳入“文化大革命”运动。(见汉中市“文化大革命”始末)
    8月20日,城内各中学红卫兵围攻县委、县政府,揪斗领导干部。
    10月10日,各院校1100多名学生在人民礼堂(现汉中歌剧团)举行大会,成立“红卫兵司令部”。会后,红卫兵开始到全国各地串连。
    10月24日,县委“文化大革命”领导小组成立。不久即停止工作。
    11月3日,本县900多名红卫兵在北京接受毛泽东主席第六次接见。
    1967年
    1月27日,在上海“一月风暴”煽动下,“造反派”向县广播站、印刷厂等单位夺权。接着,各单位均被“造反派”把持。
    2月下旬,县武装部成立抓革命、促生产领导小组,指挥全县革命和生产工作。
    6月,两派在汉中汽车保养厂门口以棍棒武斗,死2人,伤10多人。从此,双方开始集结人员,准备器械,使武斗升级。
    8月19日,12时15分,汉中汽车运输公司新建的一座三层楼被“造反派”炸毁,当场死亡29人。
    9月12日,两派在北大街、中山街武斗,死5人,伤多人。
    12月9日,公安局、法院、检察院被军事管制。
    1969年
    3月2日,县、区、社、大队368名干部,分二批到昔阳大寨大队参观学习。
    4月18日,两派在汉台武斗,死5人。
    5月31日,位于东南城墙角的“三台阁”被“造反派”炸毁。
    6月8日,两派在赵寨村武斗,死伤34人,烧毁房屋13间,炸毁28间。
    6月13日起,两派组织武斗升级,汉中城内群众逃往农村,持续48天。
    6月28日,汉中钟鼓楼被武斗人员炸毁。
    6月28日和7月3日武斗人员两次抢银行现金290.19万元,白银、沙金和公债券3万多元。
    7月初,两派武斗中烧炸南关、南大街、北大街、中山街房屋1.9万余间。
    7月24日,中共中央制止陕西武斗的“七·二四”布告发表。汉中军分区及驻汉部队强令两派于8月初停止武斗。
    9月2日,汉中县革命委员会成立。
    9月8日,县革委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79名委员到会。确定县革委会设:办事组、政工组、生产组、人民保卫组,通过了进一步全面落实中央“七·三”、“七·二四”布告的决议。
    8月,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在本县流行,先后死亡30多人。
    11月13日—12月1日,召开共产党员代表会议,贯彻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精神,部署清理阶级队伍工作。
    12月31日,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至1980年,全县共到农村17187人,先后被招工、招生、参军,安排了工作。
    1969年
    1月21日,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并确定张码头、新校等9个大队为重点。
    5月8日,县革委会决定,全县按大队建立合作医疗站,医生治病记工分,社员看病不出钱。
    7月,原县委、县人委机关干部“斗、批、改”基本结束,一批干部下农村劳动。
    8月10日,“石门水库”工程动工。本县承担的26公里公路改线工程同时动工,并于1972年夏完成。
    12月2日,本县组建万人民兵师,投入修建阳安铁路,于1972年夏,先后完成分配在县内和宁强、西乡段的修建任务。
    本年大旱,137个塘库干涸,褒惠渠一度流量只有0.44立方米/秒,11万亩水稻未插秧,已插的干死1.5万亩。
    1970年
    3月,开展“一打三反”运动(打击反革命分子破坏,反贪污盗窃、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15日,一次拘捕125人。
    3月19日,拘捕11名公社领导干部,以后陆续释放平反。
    6月1日,位于北街口的第一幢四层营业楼——“东方商场”竣工开业。
    7月1日,阳平关至城固段铁路建成,在火车站举行通车典礼。
    12月15日,县型沙厂在沥水沟矿区建成投产。
    12月16日,中共汉中县第六次党代会开幕,选举新县委,慕生桂为书记。
    12月26日,汉中电视转播台在东方商场第一次试播中央电视台节目,为本市收看电视之始。翌年10月1日正式开播。
    从1969年秋开始的整党建党工作结束。恢复党支部291个,纳新党员244名,“吐故”51名。
    1971年
    5月31日,中共中央公布陈伯达反党罪行。县委以20天时间分两批举办公社以上领导干部参加的学习班后,在全县开展批陈整风。
    9月28日,县缫丝厂建成,试车投产。
    10月17日,县委召开1122人参加的党员干部会议,传达林彪叛党叛国事件,接着向干部群众传达。
    12月3日,共青团汉中县第八次代表大会开幕,选举了新团委。
    1972年
    2月20—3月7日,召开四级干部会,进一步声讨林彪的反革命罪行。
    4月5—16日,举行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学习中共中央12号文件及毛主席视察外地同沿途各地领导的谈话纪要。
    5月6日,撤销县革委生产组,成立计划委员会、农林办公室、工交办公室、财贸办公室、文卫办公室。
    大专院校恢复招生。本县37人上大学。
    是年,全县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农村人口增长控制在15‰,城镇10‰以下。
    1973年
    1月13日,召开劳模大会,表彰“学大寨”中的先进。
    1月16日,召开汉中县第八届妇女代表大会,选举新的一届妇女联合会。
    2月7日,中共中央委员,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陈永贵来汉,向党、政、军2000多名干部作报告。
    6月23日开始,分两批举办深入批林整风学习班,揭发清查与林彪集团有牵连的人和事,联系实际,纠正所谓搞资本主义的不正之风。
    7月3日,自来水公司开始筹建,1976年建成供水。
    8月31日,撤销县革委人民保卫组、公检法军事管制小组,恢复公安局、人民法院。
    1974年
    1月29日,“评法批儒”在全县展开。
    2月1日,铺镇、武乡、龙江三个集镇开放粮食市场,允许社员在征购任务完成后上市交易。
    4月4日,撤销县革委办事组、政工组,设中共汉中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办公室。
    7月6—24日,召开县革委常委会、全委扩大会,联系实际批判林彪效法孔子搞“克己复礼”和所谓的“否定文化大革命”,“敌视新生事物”的“右倾复辟”表现。
    7月16日,集资兴建氮肥厂,1978年9月建成投产。
    8月初,本县首次利用飞机为山林喷药,防治松毛虫。
    10月1日,西安——汉中航班开航。
    1975年
    2月,贯彻中央通知精神,对工业、农业、财贸、文教等各条战线进行全面整顿,恢复正常的工作、生产和社会秩序。
    3月20日,召开乡镇企业表彰会,表扬石马等先进单位。
    12月底,长7公里多的褒惠渠—支渠(古山河堰)改建工程竣工通水。
    是年,县火葬场建成,实行火葬。
    1976年
    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全市人民沉浸在悲痛之中,群众自发组织悼念。
    2月20日,贯彻党中央要求,全县开展所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5月1日,石门电站建成发电。
    8月16日,四川松潘地区发生地震,本县有震感;加之唐山地震,城乡人民搭防震棚住宿,9月中旬解除。
    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机关单位普设灵堂悼念;15日在北教场举行5万人参加的追悼会。
    10月6日,粉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反党集团的消息传到汉中后,城乡沸腾,地、县举行庆祝大会,游行欢呼。
    1977年
    1月17日,召开有生产队长以上4200人参加的五级干部会,深入揭批“四人帮”,部署建设“大寨县”任务。
    8月21日,20点10分,六级大风(局部地方达八级)。骤降冰雹7—13分钟,最大如鸡蛋。
    大、中专院校恢复招生考试制度,本县被录取大学生133名,中专生178名。
    县苗圃被农林部授予先进单位称号。
    本年试种杂交水稻194亩,平均亩产539公斤。
    1978年
    2月12日,汉中县被评为“学大寨”先进县。石马公社被命名为“大寨式公社”。
    3月初,中共中央委员、兰州军区政委肖华来汉视察。
    4月,石门水库配套工程——原褒惠渠滚水坝(古山河堰首)改建为陕西省第一座橡胶坝,竣工使用。
    县工农兵医院、城关镇医院合并为汉中县传染病医院。
    县水泥厂、制鞋厂被中共陕西省委、省革委会命名为“大庆式企业”。
    7月28日,举行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贯彻全国五届人大会议精神,选举了新的一届革委会,赵康庆任主任。
    8月,全县清理、检查、纠正加给农民的不合理负担452.6万元。
    9月,县白板纸厂建成投产。
    10月12日,对几次社教运动中补定的地主、富农分子进行复查,翌年10月前全部纠正。
    12月初,组织区、社70多人到湖南参观学习种植杂交水稻经验。次年推广5万多亩。
    县啤酒厂建成投产。
    1979年
    2月2日,四级干部会议、劳模大会相继召开。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
    5月6日,开始对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进行评审,到10月底,给2899人摘掉帽子。
    6月18日,晚9时,降冰雹约40分钟。张寨、宗营、武乡、白庙、汉王、望江等229个生产队35950亩已熟小麦、蔬菜、瓜果、烟叶遭严重毁坏。
    联合国粮农组派专家来县考察武乡林场的油橄榄种植情况。
    11月下旬,武乡区东村小学教师桑施茵被全国总工会、妇联等单位誉为“先进儿童工作者”。1980年桑与中山街小学陈凯玉同获特级教师称号。
    是年开展“一对夫妇终身只生一个孩子”的宣传教育,到1981年4月,有10664对夫妇领了独生子女证。
    1980年
    1月23日,县委、县革委召开劳模大会。向亩产800公斤的71个生产队和亩产1000公斤的6个生产队颁发奖金42080元。
    3月10日,农村有177个生产队实行以生产队或组联产计酬、“三包一奖”等不同形式的生产责任制。秋天发展到930个生产队,占总队数63%。
    4月1日,物资交流大会开幕。27个省、市、自治区1800名代表应邀参加,签订购销合同532份,成交2267万元。
    7月2日,沿褒河、汉江的6个公社遭洪水袭击,冲毁渠道40条,淹没庄稼1.4万多亩,倒塌房屋431间,700多名群众被洪水包围,经全力抢救脱险。7月3日副省长白纪年和地委、行署领导到灾区视察慰问。
    8月17日,国务院决定,撤销汉中县,恢复汉中市。
    9月4日,召开市第七次党代表大会,决定进一步放宽政策,搞活经济;选出第七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出席省的第六届党代会的10名代表。
    11月28日,357人获初级和中级技术职称。
    12月1日,本市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开始,翌年底完成。
    本年,由公社供销社经营的146个代销点下放给生产队。区、社新办27个贸易货栈、供销公司和17个大队商店。农村经济开始活跃。
    1981年
    1月10日,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政协第六届委员会同时举行。改县革委会为市政府。首次选举产生市人大常委会。同时,选举产生市政府、市法院、市检察院主要领导人。
    5月初,全市1534个生产队,有1509队建立起不同形式的生产责任制。
    8月,本市间断大雨、暴雨47天。18日汉江河多处决口,损失严重。
    10月初,国务院副总理杨静仁、省委第一书记马文瑞,省长于明涛、地委书记周雅光等先后来市看望灾民,指导抗灾救灾。
    11月初,220多个单位为灾民捐款1.4万多元,各种衣物5.7万多件。两个月内修复段家营等主要堤防及8000多亩农田,建房380多间。
    本年种植杂交水稻10.08万亩,占总面积59%,平均亩产1129.5斤。
    1982年
    2月1日,从上年7月开始的稳定山林权属,给社员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工作完成。
    4月30日,开始打击经济犯罪活动,至年底,共查获贪污、走私赃款3.33万元,以及电视机等实物。
    6月30日,进行第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36.98万人。
    7月,省政府决定本市对外部分开放。1986年11月30日公布本市为对外开放城市。
    9月20日,西北五省有关专家来市鉴定被列为全国的生猪新品种——汉白猪。颁给证书。
    9月22日,省委副书记周雅光到武乡区视察。
    10月7日,市委举行全委扩大会,讨论通过到2000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规划。
    10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来汉考察,与中、小学音乐工作者进行座谈。
    11月5日,原文化部长、中顾委委员黄镇、兰州军区司令员杜义德,参观古汉台和“石门十三品”,黄镇题词“国之瑰宝”。
    11月27日,本市第一所职业学校成立,设于东关一小东院,设烹饪、缝纫两个专业班,招收60名学生。
    12月6日,有250多人参加的专业户、重点户代表大会开幕,市委、市政府号召各方面大力支持,使广大农民尽快地富裕起来。
    12月中旬,本市孤山汉江大桥破土动工。翌年11月10日建成通车。
    本年全市1549个生产队,实行大包干的1352个,联产到劳的99个。
    1983年
    3月4日,市委、市政府公布调动科技人员建设“四化”积极性的10条规定。
    3月5日,财贸系统进行改革,市委公布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7条意见。
    3月14日,市委、市政府批转以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中心的供销社体制改革意见,供销系统改革全面展开。
    3月28日,省政府代国家验收石门水库枢纽工程,副省长刘庚宣布:质量良好,交付使用。
    4月1日,举办市经济、技术协作交流大会,与23个省、市、区395个单位洽谈成交3077万元(其中销售2295万元)。
    7月1日,政社分设试点开始。人民公社体制改革为乡党委,乡政府、乡经济委员会。生产大队为村,生产队为村民小组。8月底完成。
    8月18日,开始在全市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分子。
    8月18日,国务院副总理万里、李鹏来汉中视察。万里誉汉中为“名城名地”。
    11月12日,市级党、政机构改革开始,1984年1月20日结束。
    本市被农牧渔业部授予节柴改灶先进单位,并颁发奖旗一面。
    1984年
    4月1日,由市实验剧团创作的“独一无二”话剧,由北京计划生育中心改编为电视剧“汉水情”,摄制组来市开拍,著名演员张连文、李秀明主演。
    4月30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立。
    5月5日,年产1万吨啤酒瓶生产线在市晶江玻璃厂建成投产。
    6月27日,市政府邀集驻市中央、省48个单位座谈,为振兴汉中恳谈献策。
    7月29—31日,召开第九届人民代表会议。
    11月6日,市委公布全面整党方案,分两期进行,1987年3月结束。
    12月19日,市丝绸厂与丹东市丝绸厂联合,举行投产仪式。
    12月25日,经省、地教育检查团检查验收,本市普及初等教育合格。
    12月28日,本市第一幢安装电梯的七层大楼——市工人文化宫落成、开放。
    1985年
    3月27日,日本书道美术院评议员富永秋山和白扇书道会长种谷扇舟参观市博物馆,题词“汉中石门,日本之师”。
    3月27日,本市举办经济技术协作物资交流大会,成交总额4420.9万元。
    4月1日,改粮食统购统销为合同定购。
    5月11日,应日本东野贸易株式会社和大富纸机株式会社邀请,市委书记李展纬、副市长牟全录随同地委领导访日。
    5月17日,“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第二次研究会开幕。省内外80多名专家学者发表35篇学术论文,选出了研究会的理事机构。
    7月4—27日,全国16届协作杯篮球分区赛在市体育场举行。
    7月,市电石厂生产的电石销往苏联、美国、印度、巴基斯坦和南亚各国。
    8月12日,日本“中国古代石刻文字研究访华团”一行15人来市进行学术交流。团长牛丸好一在市博物馆参观后,挥毫留墨:“观水下石门心潮翻滚,抚褒斜石刻归我夙愿”。
    9月4日,召开市归国华侨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9月1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第一个“教师节”大会,表彰300名优秀教师,给有30年教龄的教师颁发“荣誉证”。
    10月11日,美籍华人刘锡纯博士回市探亲。
    10月,市五中、焦山庙中学分别改为工业和农业职业高中。
    12月,新建的前进路东段开工,1987年夏建成。
    1986年
    3月1日,城关镇人民政府获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称号。
    3月21日,本市举办物资交流大会,与458名省内外代表成交5864万元。
    3月,市水泥厂在全省水泥质量评比中获第一名。5月,被国家建材局命名为“全国建材行业先进标兵”。
    4月1日,日本著名教授中田勇次郎率书法交流代表团45人,参观市博物馆“石门十三品”,并与市书法界交流书法艺术。
    4月23日,市武装部由军队建制改归地方建制,举行移交仪式。
    6月4日,中顾委委员张邦英,原省人大副主任林茵如来市视察,并到白庙、汉王乡访问,为《汉中市志通讯》题词。
    7月21日,市委召开第二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会议。
    8月23日,经市民投票决定,“汉桂”为市树,“栀子”为市花。
    9月6日,卫生部顾问、著名医学博士马海德等来市视察。
    9月16日,国务委员陈慕华等一行来市视察并参观古汉台。
    省、地市科技部门在市举办柑桔保鲜及加工技术培训班。美籍华人、柑桔专家丁锡文教授讲课。
    9月17日,国际著名古生物地质专家,英国剑桥大学地学科学系英里斯博士来汉考察,在工人文化宫作学术报告。
    9月26日,本市与新疆吐鲁蕃市结为姊妹市,在市政府举行签字仪式。
    10月8日,农工民主党汉中市委正式成立。
    10月10日,国家航运考察团来汉进行决策性考察。审定通过疏通汉中至白河段航道报告。翌年9月,联邦德国交通水工与港口工程专家博斯摩斯布鲁格一行5人,来汉考察汉江开发工作。
    10月27日,长安国际书法年会的86名书法家来市参观“石门十三品”。
    10月29日,拜将坛整修工程落成。将台拓宽,汉白玉围栏,北台亭翻新,增勒“登台对”石柱。
    11月13日,市政府邀请省内外17所高等院校的60多名专家、教授、学者进行“求贤友好协作恳谈”。有10所院校与市有关单位建立了协作关系。
    12月27日,本市完成第一次城镇房屋普查,被评为全国房屋普查先进城市。
    本年,由于淫雨和油菜品种推广不当,夏粮减产三成以上,油菜损失一半左右。
    1987年
    2月4日,天台林区发生火灾,延续3天,毁林1680亩。
    2月7日,召开三级干部会,贯彻本市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4月15日,在市体育场举行有12个省区、264名运动员参加的全国女子棒球冠军赛,北京队获冠军。
    5月1日,拓宽汉白路,至1988年5月1日完成人民路口至牛家桥段,并改名为“兴汉路”。
    5月5日,全国和平杯青年足球赛在市体育场举行。
    5月23日,汉中中学高三班学生刘顺先获全国青年摔跤锦标赛81公斤级冠军。
    5月,陕西省财政厅拨款200万元,将本市八里桥水库改建为兴元湖公园。1988年5月1日对外开放。
    6月14日,市水泥厂、制革厂、缫丝厂、东方商场实行企业承包制。
    6月,驻陕外国专家、教授、留学生参观团一行66人来市旅游参观3天。
    7月31日,城关镇、水泥厂、晶江玻璃厂等47个机关、厂矿单位被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
    8月2日,荷兰工党副主席杨·龙普科一行4人来市参观。
    8月3日,本市对城乡82个书摊进行清查,收缴非法出版物650多本。
    8月22日,西班牙共产党中央执委书记、安达鲁西亚大区总书记费利佩·阿尔拉斯长·马萨特夫妇在中央和陕西省有关领导陪同下抵市访问,参观游览汉台、拜将坛、市缫丝厂等。
    8月31日,钢材市场开业,全国307家物资部门、钢铁厂代表参加,3天成交3850万元。
    9月10日,市政府召开扶贫工作会议,拨出32万元,帮助800个贫困户发展生产。
    9月12日,西北、华北10省市(区)生产资料服务公司第九次联网会议在市举行。
    10月1日,北街口广场游园落成开放。
    10月20日,从幺儿拐至汉江大桥的汉江路竣工使用。路长1034米,宽30米,投资157万元。
    10月23日,由团长宇留野清华率领的日本第五次中国书道研究会访问团20人,专程来市举办学习班,考察《石门摩崖石刻》。
    10月26日,本市开展“敬老活动周”,市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分赴区、乡看望“五保户”、“老寿星”,给70岁以上老人颁发“寿星证”。
    11月16日,本市获第三次文明卫生城市检查陕南片第一名。
    12月29日,石马坡铁路立交桥扩建工程竣工。
    12月,本市卫星电视地面收转站在石马坡建成。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开通。
    1988年
    1月4日,国家文物管理局和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来汉拍名胜古迹电视片。
    3月2日,省长侯宗宾来市视察,在地、市干部大会上就改革开放作重要讲话。
    3月25日,本市被列为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市之一。
    4月20日,市长牟全录赴联邦德国考察城市建设与管理。
    4月20—23日,举行第三次石门研究会,参加会议的有全国12个省市160人,日本国20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会上发表论文40余篇。
    5月13日,特级教师陈凯玉参加陕西省中、小学优秀教师赴美考察团赴美考察。
    5月16日,由驻市中央、省、地108个单位集资修建的火车站广场竣工使用。
    5月18日,火车站饭店一级厨师曹永胜在全国烹饪技术比赛中获金牌、铜牌各1枚,省政府颁给奖金1.1万元。
    6月11日,本市颁发《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
    市平板玻璃厂产品出口西非,创汇1350万元。
    6月15日,全国足球乙级队联赛在本市举行。河北队获第一名。
    8月30日,本市与新疆奎屯市结为友好城市。
    8月30日,市政府出资32万元,选送150人到8个大专院校学习,为企业培养人才。
    9月27日,市家俱厂厂长陈秀云、环城食品厂厂长阎维佳、汉江水泥厂厂长秦世忠、石马黄板纸厂厂长蒋枫被省政府授予“农民企业家”称号。
    10月5日,由陕、川、甘3省62个酿酒、副食生产厂家、公司组成的“陕西省汉中糖酒副食企业集团”在本市成立。
    11月22日,兰州军区司令员赵先顺在省军区司令员王希斌陪同下,来市视察民兵预备役工作。
    市政府组织100多名科技人员下乡,对水稻、油菜、小麦、果园、养鱼等22个项目进行大面积技术承包。
    12月31日,在全国“星火计划”科技成果展览会上,市环城食品厂的黑米快餐粥获金奖;板金厂的复合材料民用火炉获银奖;科技市场的稻草全价饲料应用获荣誉奖。
    是年,本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获省二等奖和汉中地区一等奖。
    1989年
    1月5日,市政府召开大会,表彰奖励1988年获省优质产品、新产品及地、市优质产品、新产品的37个单位,颁给奖金10万元。
    2月25日,市政府召开“经济承包合同”兑现大会,对1988年完成承包任务的22个区、乡和21个企业进行奖励,未完成合同任务的8个乡和企业进行了处罚。
    3月24日,市第三建筑公司生产的“彩色花式地面砖”获国家专利权。
    3月30日,本市被中共陕西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评为创建文明城市先进集体。
    4月10日,市黄板纸厂、汉江水泥厂、日用化工厂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先进企业”。
    4月20日,全国棒球联赛第一阶段比赛在市体育场举行。
    5月1日,市水泥厂党委书记余明祯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9月,同全国售粮模范、赵庄乡农民冯忠成一起出席全国劳模大会。
    5月4—19日,北京、西安等地出现动乱后,市区内的少数院校和部分中学生上街游行,张贴大字报。
    5月20日,本市与安康市结为“友好城市”。
    6月10日,市自来水公司新建两口井启用,日增供水4000吨。
    6月17日,市委召开会议,传达邓小平同志在军以上干部大会上的讲话,并对维护社会秩序做出贡献的公安干警进行表彰。
    7月22日,市电石厂发生电石爆炸事故,死3人,重伤11人。
    8月1日,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徐祥林赴美参加世界第二次心脏病预防大会后返汉。
    8月16日,市皮鞋厂女工熊秋燕被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妇联授予“边海防优秀军人妻子”奖章。
    9月26日,本市查封一批违禁出版物、录音带、录像带等,并严肃处理了有关负责人。
    9月30日,本市举办第二届图书、篆刻、新闻摄影展和温洪源(市文化馆干部)的“百虎图展”。
    10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乔石、陕西省委书记张勃兴来市视察。
    10月28日,兰州军区纪委书记裴九州中将等视察市武装部。
    11月11日,全国建材质量会议在市召开。
    12月6日,本市举行各界人士座谈会,庆祝汉中解放40周年。
    12月10日,省体委评定本市为体育先进市。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 相关评论
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陕ICP备08105594-2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