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村史 > 商洛历史
+

洛南县县域、县城(清乾隆地图)

2014-12-9    作者:霸主哥哥    来源:洛南县志    阅读:1647

   洛南县位于陕西省东南,秦岭东段南麓,洛河上游。介于北纬33°52′00"—34°25′58″、东经109°44′10″—110°40′06″之间。北依秦岭与华阴、潼关县相邻,南凭蟒岭与商州市、丹凤县毗连,东与河南省灵宝、卢氏县接壤,西同华县、蓝田县、商州市交界。东部有近百里长的省界线,延伸于秦豫边陲。
    县城与相邻县距离为:西经葡萄岭距商州市区72公里,西南经胡河妗子沟距商州市区45公里,南经杨洞距丹凤县城71公里,北经黑彰距潼关县城72公里,东南经箭杆岭距河南省卢氏县城135公里,西距西安市155公里,东北经河南道距首都北京1200公里、经山西道距北京1100公里。素有“陕西东南门户”之称。


县 域
    自西汉至后魏,洛南隶属上洛县。后曾两置拒阳县,不久即废。从隋代始建洛南县后,迄今未变。
    上洛县为西汉所置,治所设于今商州,辖境相当今洛南、商州二县(市)之地。
    西晋分上洛县北部另置拒阳县,不久即废。北魏时又设拒阳县,至隋时改为洛南县。隋至明代,县域基本固定。
    据《畅志》载:清代洛南县域“西商州,北华州、华阴,南商南,东灵宝。西北渭南、蓝田,东北阌乡,东南卢氏,各相去200里,独西至商州地缩仅100里。南北宽为270里,东西长为360里。”
    依据《范志》所载:清乾隆时洛南县域东西长为360里,南北宽为270里,东至兰草河接卢氏界120里,东北至扇车峪接阌乡界100里,北至潼峪岭接潼关界100里,西北至樊家街接华州、渭南界110里,西至火烧寨接商州界30里,西南至药子岭接商州界20里,东南至老鹳岩接商南界200里。民国时期,县域基本固定。
    洛南县域以县城为中心,其四境距离为:南到丹凤界33.9公里,西距商州市界18.1公里,东南距卢氏界60.1公里,北距华阴界48.1公里。东西最长85公里,南北最宽约64公里,总面积原为2562平方公里,1983年测定复核为2791.3平方公里,折合418.7万亩。其中农用耕地面积49.57万亩。

县城
    城廓变迁 据《范志》载:“金兴定二年(1218),怀远大将军粘割子仁行洛南事,始筑土城。”当时城墙低矮,城池狭小。明正统年间(1436—1449),县令张玑修城浚池并营造县衙。成化十七年(1481),县令王琪拓为周围三里三分的城池,墙高1.7丈,池深5尺。嘉靖十三年(1534),县令杨士元又筑为石城。后县令徐旭在城北及东西处各修护城敌台1座。同时在城门左右各筑护城敌台两座,台上各为二重飞楼,并增修县衙前鼓楼,以居高临下远眺四周,利于防守。万历二十一年(1593),县令洪其道又易外墙之小石为大石,用石灰砌成,内墙改沙土为粘土,较前更为坚固。当时有城门3座,东名“长春门”,西称“永靖门”,南日“朝阳门”,北因靠山未建门,又在南门西边辟筑“恒庆门”,也叫“禹门”。万历四十七年(1619),久雨城塌,墙及石基俱为洪水所冲毁,县令贺贡改石墙为砖面砌墙,明末又被洪水冲毁,至清顺治十六年(1659),县令畅体元修复,用砖和石灰砌成,使其更加坚固。康熙元年(1662),又对南门及禹门再次修葺。自后历任县令胡永祚、吴良谟等均有修补。康熙五十九年(1720),城墙又塌,县令范理重行修补。乾隆八年(1743),由于霪雨连绵,城墙毁损十分之四,又进行了修补。同治六年(1867),城廓倒塌十之八九,知县张国钧三易寒暑,将城墙增高3尺,底宽增至两丈,砌水道36处,增筑炮台5座,修缮旧护城敌台5座。
乾隆十一年
    附图一
洛南县县域、县城(清乾隆地图)
乾隆十一年
    附图二
洛南县县域、县城(清乾隆地图)
   明初,划全县为12里,一处墙廓颓废,各里皆动员民工修复,秩序混乱。万历年间(1573—1619),县令洪其道将全县划为21里,按里平均徭役,明令如有冲毁,分段修筑。并刻碑记实。
    民国时期,兵燹为患,沧桑多变。城内有名建筑多数毁于兵火。城池因年久失修,日渐颓废。民国14年(1925),大水冲毁城东南角20余丈,知事靳毓英当即拨民夫修补。民国18年(1929),东城角被兵患所毁,又予重修。
    洛南县城系滨河而建,历代水患较为频繁,不仅背高临深,不利于防守,而且河水逼城,危害居民。自明万历年间,即在南门外兴修河堤,名为护城堤。于堤南拓修园地20亩,植桑养蚕,专修一亭名曰“课桑亭”。崇祯三年(1630),亭地被洪水冲毁,县令畅体元动员民众予以修缮。至康熙四十年(1701),县令陆肇昌征集各里民众垒石为堤,长40丈、上宽7尺、底宽1丈、高1丈,并在堤内外栽植杨柳树,以保护城廓安全。乾隆十一年(1746),整个县城骨架基本固定,民国时期屡冲屡建。建国后,五十年代在县河两岸筑南北大堤,堤外植树,路堤结合,一举两得。
    明洪武年间,建县衙于中街北侧,居于城正中。正统年间县令张玑增葺,正德年间县令赵琮增新。此后杨士元、高绶等县令相继举修,明末毁于兵燹。清初县令徐徵凤重新建成。民国14年(1925),知事靳毓英重建木坊,上书“建身坊”。坊前为仪门,左右设角门。民国17年(1928),县长田芝芳在大门左右建阅报室,拆除原照壁墙,修建新式大门。
    原城内有东、西、南3条街道,东西街长1里多,南街最短,自西而东计有禹门巷等大小巷道14条,街房鳞次栉比,内夹数座祠庙、戏台。城外有东关、西关、南关3厢。明初,东关至文昌祠,西关跨桥至三官殿,居民聚居,几乎和城内相当。南关至岸头,禹门口至河沿,附城而居的居民较多。明末遭受兵灾匪患后,西关只剩寥寥数家,南关仅留几座破屋,东关荡然无存,清时相继恢复,至民国才有发展。城内除行政机关聚居外,且建有高级小学、初级中学、女子学校。民国30年(1941),计有商店、钱业、山货业等总计128家。农历三、六、九日逢集,商业较前兴旺。
    现状 建国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在“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合理改造老城,以节约资金,缩短时间”的原则下,1952年先拆除南城墙,用城墙土填平城壕,拓建成今之华阳东路(当时作为农贸市场,称为“新市场”)。1953年又开始拆除西、东城墙,扩建为西、东新街。1970年拆除北城墙,建成环城北路。城区范围不断向西寺村、刘墹村和以南扩展,城北各沟岔也出现了很多居民新村,整个城区有4层以上楼房249幢,县河上建起大桥2座,人行便桥1座。从1993年2月起,县城进行全面改造,拆除旧房,拓宽街道,建设新街。截止1995年,拓宽取直道路5条,铺改水泥道路16条,安装路灯156盏。同时建成县城水厂和县城中心广场。洛南宾馆、中国银行洛南支行、中国建设银行洛南支行、中国农业银行洛南支行等一批高层建筑环绕广场,相继落成。县城建筑面积81.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31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8.2平方米,整个县城面貌焕然一新。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 相关评论
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陕ICP备08105594-2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