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村史 > 商洛历史
+

商洛市镇安县历史大事记

2015-5-29    作者:代峰\编辑    来源:镇安县志    阅读:11159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分丰阳县(今山阳)西部地区始建安业县(今镇安),属商州。
    乾元元年(758),安业县更名乾元县,属京兆府。
    永泰元年(765),甘、青、川等省羌族农民起义军占领县城,县衙迁西北60里处。长庆二年(822)复迁原址。
    贞元十四年(798),修建龙头山朝阳观,结草为庵。明嘉靖十六年更为土木结构。南京户部尚书卢绅,兵部尚书刘储秀撰碑文。
    大中元年(847),妙达禅师奉敕扩建云盖寺。明嘉靖十年(1531),主持清潭、无碍师徒募化重修。
    光启二年(886),黄巢起义军余部将领秦宗权率部驻乾元县与唐军战斗三年之久。县衙迁西皇峪,龙纪元年(889)复迁原址。
    五 代
    后汉乾佑二年(949),乾元县更名乾佑县,县衙设夜珠坪(今柞水县下梁乡)。
    宋(金)
    嘉佑六年(1061),县令王衢为都家碥(今药王碥)立碑,上刻:“药王神迹”四字。“文化大革命”中被毁。
    绍兴十六年(1146),乾佑县与丰阳县同时割予金,金降乾佑县为乾佑镇,入樊川县。大定二十一年(1181)咸宁复设后入咸宁县。
    元
    至元十三年(1276),改乾佑镇为乾佑巡检司,隶奉元路商州。
    至元二十九年(1292),废乾佑巡检司,复设乾佑县,隶兴元路金州。
    至元三十一年(1294),乾佑县再废。
    明
    洪武八年(1375),再设乾佑巡检司,隶咸宁县。
    洪武二十一年(1388),山西一批移民来镇安县定居,后称“本地人”,亦称“山西大槐树人”。
    景泰三年(1452),废乾佑巡检司复置县,命名镇安。县城初设夜珠坪,天顺七年(1463)二月迁治谢家湾(今址)。初属西安府,成化十三年(1477)改属商州。
    天顺七年(1463),建城隍庙。弘治十一年(1498)、十六年(1503)和清顺治七年(1650),道光二十六年(1846)均有重修扩建。
    是年,创建文庙,日久倾圮。正德六年(1511)知县俞鼎捐建。同年始建县学于县城西北隅。
    成化二年(1466),修建兴隆寺庙,住僧法勤募化集资在旧司街置庙田20.7亩。
    成化六年(1470),农民起义军刘通部将李原、王彪控制襄阳地区,西抵镇安。
    成化十二年(1476),晋阳右副都御使原杰,巡抚、大理少卿吴道宏率兵40万屯鄂、豫、陕三省地,往返镇安、山阳及白河等县镇压刘通、王彪起义军。
    成化十五年(1479),镇安县编户15里,74甲。
    弘治六年(1493),县民张全偕众重修汉建石佛寺(今熨斗乡政府后山)。
    弘治十年(1497),县衙扩建正堂。
    弘治十六年(1503),知县仪凤正修建县衙。
    正德七年(1512),知县俞鼎扩修县城,改土墙为砖墙,增修城壕池。
    正德十六年(1521),设五郎坝巡检司,顺治中期废。
    嘉靖四年(1525),知县杨永清在县城东北隅增修月城一里七分,并建永安(西)门、永庆(东)门和永丰(南)门,建飞楼二座。
    是年,回龙二台子铜矿由县衙官办开采。
    嘉靖十四年(1535),都事郝锦山修建启圣祠,四川按察使谢乾宜撰碑文。
    嘉靖三十四年(1555)冬季,地大震。
    万历十三年(1585),知县苏某在城东绣屏山前修建文昌阁。
    万历十七年(1589),在城西县河与大西沟交汇处修建三官庙。
    万历二十二年(1595),镇安人李垂街中进士,分任顺天府香河县知县。为此,二十六年在西门内建“黄甲开先”牌坊,以示表彰。
    万历二十五年(1597),修建塔耳山(今名塔云山)金顶庙。
    万历二十八年(1600),知县刘养念动用库银百两于五郎坝(今宁陕县辖)置学田三段,年征租银二十两。
    万历三十一年(1903),知县张凤翼捐俸扩建县学,人称“恺悌君子”。
    同年,知县张凤翼筹资重修大成殿五间,全高20米,四坡九脊歇山顶。
    万历四十一年(1613),县境茅坪、阳山观等地回民因反民族歧视起义,占领县城后东进抵山阳漫川被阻,复退守镇安,后被朝廷招抚。
    崇祯六年(1633)十二月,李自成与邢红狼(旧志作行横狼)、一斗谷、扫地王、满天星(高汝砺)等先后率10余万人与官军激战,一部往返于镇安。
    崇祯七年(1634)正月,镇安通天柱、王之臣、王刚等营众800余人投李自成。同年秋,农民军回师陕西,一部驻镇安。
    崇祯八年(1635)二月,高迎祥率部由河南回师商州,一部往返镇安等地。一斗谷屯聚于木王坪马鞍山。
    崇祯九年(1636)秋,李自成继任闯王后,领兵七八万人据商州、镇安、山阳、上津、郧西等地游击整休。
    崇祯十一年(1638),李奎在木王坪组织当地农民起义军与李自成义军相策应,活动于镇安、安康等地。
    崇祯十三年(1640),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几经县城,县衙被毁,知县罗某逃走。县衙迁居龙首山(一名县寨)。清康熙十年(1671)迁回原址。
    同年,镇安因战乱频繁,人口外迁,全县缩编为2里18甲,丁民仅有8038丁。
    崇祯十四年(1641),知县赵断庭来镇安赴任行至西皇峪被农民义军擒获。
    清
    顺治元年(1644),农民义军李奎、王希荣占领镇安县城,毁县衙。
    是年,达仁河刘姓从安徽迁移时带茶种在象园(今象园乡)种植,即今镇安“象园茶”。
    顺治三年(1646),农民义军王希荣被捕。义军夺走了知县的县印。
    顺治五年(1648),蒋昌印来镇安任知县,途中被农民义军阻击,仓惶逃跑。
    顺治七年(1650),知县胡明垣配合清军围攻农民起义军。全县农民深受其害,逃亡者达七千余人。
    顺治十八年(1661),镇安人曹玉珂中进士,分任山东省寿张县知县。
    康熙六年(1667),知县许沺纂修《镇安县志》,其后知县丁鹏增修,今轶。
    康熙十四年(1675),吴三桂叛清由云南起兵,部将汤某经安康取镇安。
    康熙十五年(1676),杨文端在谷城叛清,率兵三千余人踞镇安。
    康熙三十一年(1692),知县耿晋光重修县衙,衙署由县寨还城。
    康熙三十八年(1699),云盖寺住僧性喻募化银两置庙田18.86亩。
    康熙四十六年(1707),知县卢跃龙捐资建修常平仓两座。
    康熙五十一年(1712),清政府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恢复农业生产。镇安招抚流民,但回籍很少,继从鄂、湘、皖、赣等省招客民,“夏湖人”(亦称下河人)第一次大量入镇安落户。
    康熙六十年(1721)三月,降冰雹,小如茶杯,大如碗口,人畜有伤亡。
    雍正四年(1726),知县武维绪纂修《镇安县志》。次年武维绪因与县民不甚相惬,为里民所控,奉文押解刑部究问。
    乾隆元年(1736),知县杨华动用库银109两兴修县衙文房。
    是年,裁宁羌镇,设陕安镇统领军事,镇安在其统属内。
    乾隆三年(1738)六月,秦岭楼子石暴发山洪,沿途冲毁土地房舍,人畜伤亡甚多。知县杨华申报免征粮,赈灾民,对重灾赈济四个月。
    乾隆四年(1739)四月,县城发生火灾,烧毁八十多户民房。
    乾隆五年(1740),知县唐庆修建明伦堂。
    乾隆八年(1743),唐庆率众在城东先农坛植桑树4.9亩。
    乾隆十四年(1749),知县聂焘重修崇圣祠。
    乾隆十五年(1750),聂焘捐养廉银107两,修建南社仓(今东坪乡)一座三间,贮京斗谷678石。次年,又捐养廉银106两,修建北社仓(今柞水县夜珠坪)一座三间,贮京斗谷678石。
    乾隆十七年 (1752),聂焘督建永庆门瓮城一座,飞楼三间,塑魁星于上,名魁星阁。
    乾隆十八年(1753),聂焘纂修《镇安县志》。
    乾隆十九年(1754),知县聂焘捐俸银、绅士刘九如等捐资在东关外筹建义学——“启秀山房”,亦名“毓秀义学”。
    是年,清政府迫迁长江下游灾民来陕南各地山区定居。这是“夏湖人”第二次大批入镇安县。
    乾隆三十年(1765),知县杨城域重修城墙,内土外砖,周长475.28丈,高1.5丈、下宽2丈,上宽1.5丈,建城楼三座。
    乾隆四十八年(1783),陕西巡抚毕沅上奏:分镇安县东北部,长安县秦岭东南部和蓝田县部分山地置孝义厅于大山岔;分镇安县西北部,长安县秦岭以西和周至、石泉、洋县等山境置五郎厅。
    乾隆五十三年(1788),建奎星楼于绣屏山下,占地五分。道光十七年、同治十二年、民国十八年皆有重修。
    嘉庆元年(1796)十二月,镇安白莲教首领郭荣联合安康林开太、冯德仕响应襄阳白莲教总首领王聪儿反清起义。清政府派陕西巡抚秦承恩为统帅,五省兵马总统德愣泰为都统,广州将军明亮为先锋,调兵四万围剿镇安。县城危机,义军投书郧西求救王聪儿。
    是年,在县城东门外创建安业书院。
    嘉庆二年(1797)正月,王聪儿派姚之富率义军5千人驰援,姚右臂中箭。四月王聪儿亲率义军2.5万人,军分十队由郧西县开赴镇安,在峪沟口展开激战,连营几十里,杀了拦路助战的固原右营游击将军巴、都司李等六员勇将和伤官兵乡勇千人。统帅秦承恩畏逃西安,军心大乱。义军白莲教获胜。
    嘉庆三年(1798)正月,王聪儿由湖北进军镇安,在岩屋寨与清军激战,杀死团总李昌谟及其兄弟九人。又经北阳山、甘沟走关坪河去郧西县时,清兵提督赛冲阿从山阳县扑来。乡兵首领方开宗(西沟口人)从后追剿,义军四面受敌,在仗口(今关坪河)与清军决战,杀死官兵乡勇数千人,埋四十冢,后人称仗口为“万人坑”。
    嘉庆八年(1803),孝义厅迁址旧县关后,原厅驻军迁驻镇安县城。秦岭驻防把总升任镇安千总。
    嘉庆十九年(1814),夏旱秋雹,粮食减收,农民大饥。
    嘉庆二十二年(1817)五月二十三日,暴雨加雹,雹块有重十多斤的,房上瓦碎,禾苗无存。
    嘉庆二十五年(1820),县衙在查家沟置学田两段,年征学租铜钱23串80文。
    道光五年(1825),知县李希泉迁建安业书院于东门内。
    道光十三年(1833),灾荒大饥,野多饿殍。
    道光十四年(1834),春旱秋霪,大水成灾。
    道光二十二年(1842),在三官庙前修筑河堤,水患稍息。
    道光二十六年(1846),增建常平仓九座,知县徐昆倡捐谷五百石。富绅刘朗捐谷六十石。
    道光二十七年(1847),知县徐昆在五郎坝筹建义学二所,教授识字,当地绅民多次续修。
    咸丰三年(1853),镇安人胡子才中进士,分山西省任知县。
    咸丰九年(1859),关中回民孙四五等率领农民300余人起义,经孝义厅入镇安茅坪,本县回民魏全发等起而响应。
    咸丰十一年(1861),知县马毓华用公款续修安业书院。
    同治元年(1862)四月,太平军由赖文光、梁成富率部入武关,一部入镇安,烧毁县衙。
    同治二年(1863)四月,四川农民起义军蓝大顺(旧志为蓝二顺)、蔡昌林等率部万余人经孝义厅攻入镇安县城。六月蓝军自兴安、旬阳经青铜关,复占镇安县城,焚毁县衙,破洞寨,擒斩守营游击金震西。
    同治三年(1864)正月,太平军陈得才、蓝成春率军五六万人由西安至镇安,直取兴安、汉中,途经木王坪,破黄龙洞,杀死五品蓝翎军功陈之振、行师闵。典史沟一战,击毙千总马进喜及乡勇47人。
    同治十二年(1873),本县监生程秉钧捐资在旬河贾家坪修船义渡,方便行人。
    光绪二年(1876),镇安人晏安澜中进士,初任户部山东司主事,继任苑榷司司长、盐政院院丞, 四川盐运使。
    光绪六年(1880),知县谭光黎重修县衙,建房百间。
    光绪十二年(1886),知县李天柱建常平仓,重修马房河“乐善桥”,设官渡。
    光绪十七年(1891),游击祝签延筹修游击署,建房50间。
    是年,镇安人杨洪勋中进士,分任山西省浑源州知州。
    光绪十九年(1893),知县陈斯炳督众加高三官庙河堤石矶。设金汤局筹款集资。
    光绪二十七年(1901),知县李麟图监办二台子铜矿和黄龙铺铁厂。历时六年,批解紫铜5.8万斤,炼铁10万斤。
    是年,陕西布政使司选镇安程家川“岭沟米”进贡,慈禧太后封为“贡米”。
    光绪二十八(1902),知县李麟图在县城修建义学两处。
    光绪二十九年(1903),金汤局重修三官庙河堤。
    光绪三十一年(1905),安业书院更名为镇安县高等小学堂。
    光绪三十二年(1906),县城义学更名初等小学。知县刘林立续修高等小学堂。
    光绪三十四年(1908),李麟图纂修《镇安县乡土志》,助资修建高等小学堂。同年,设巡警局。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
    2月,县衙改称县署,知县改称知事。
    3月,设立镇安县邮政信柜。旋改为邮寄代办所。
    5月,成立镇安县商务会,张国珍任会长。
    是年,县署在铁厂铺开铁矿2处,炼铁质佳,畅销湖北、河南及本省部分县。
    县署收兴隆寺庙租14石,由学务局用作办学经费。
    民国2年(1913)
    镇安、山阳、商南等县同时改属汉中道。
    县城及各乡(镇)的义学均更名为初级小学校。
    民国3年(1914)
    3月1日,河南省“公民讨伐军”首领白朗率兵3万余人,一部由山阳入镇安,后经凤镇(今属柞水县)北去柞水县。
    5月,“公民讨伐军”由甘肃返回,一部途经东川、云盖寺、县城、铁厂铺、岩屋河向山阳东进,途中破苇园寨、青泥沟洞。
    民国4年(1915)5月,县知事汪锡瑞因不理民事,积案甚多被劾。
    民国7年(1918),县知事赵祯元督办黑窑塘火纸厂,年产火纸700万张。
    民国8年(1919),县境磨里寨等地夏禾遭雹灾,雹大如拳,打坏房屋,死伤牲畜甚多。
    民国9年(1920),西一区(今柴坪一带)地震三次,房屋多有倾斜。
    民国10年(1921)
    3月,天降黑霜,麦苗枯萎。
    5月,霪雨,山洪成灾,县城西关外10余户民房被冲。秋季多暴雨,粮田遭灾,农民大饥。县知事雷振东呼吁兄弟省县援济20万缗赈济灾民。
    民国11年(1922)
    10月,北洋军驻陕军阀刘镇华派郭金榜率3千余人从山阳进入镇安的凤镇、云镇、大坪及县城等地驻防三年零九个月,镇压神团,残害百姓。
    民国12年(1923)
    4月,县知事于炳瀛组织团丁460余人到处搜捕镇压大刀会。岩屋河大刀会首领张朝东等联合山阳县九里坪何元娃共400余人,由米粮川经公馆河、青铜,在长哨河烧毁团总高仰峰和豪绅黄龙榜的房屋。
    5月23日,狂风暴雨,校场沟、冯子沟发洪水,冲毁西关和小北街。
    11月,神团转战石瓮子(今属柞水县)击溃自卫团,杀团总张尚哲,复攻县城,毁县署,放出囚徒47人,县知事于炳瀛逃走。
    是年,镇安县共设12个区(其中3个分区)、30个保。
    民国13年(1924)
    县知事刘养维迁县署到武衙门(今公安局驻地)。
    4月8日利用城隍庙会,号召男子剪长辫子。
    民国14年(1925)
    2月22日,军阀刘镇华被赶出陕西,统治镇安三年之久的军阀郭金榜同时被赶,民心大快。
    9月,县知事滕仲黄改县署三班六房为一、二、三科。
    秋季,霪雨连绵,冲坏房屋、土地。
    劝学所改称教育局。
    民国15年(1926)
    4月,军阀刘镇华来陕报复,被杨虎城部队击败。溃逃时途经镇安,农民再次受害。
    是月,天降黑霜,山果不实,麦苗枯萎。
    夏季,天大旱,农民受饥,畜生疫,米价飞涨。
    是年,县知事滕仲黄成立采访局,编纂《重修镇安县志》, 筹资2000元购石印机一台,县志印完后由刘青秀开设“含章石印局”,后易名“志成石印馆”。
    民国16年(1927)
    崇家沟义士黄群霸从外地返乡,组织当地饥民抗粮抗捐被诱捕,杀害于县城西门外。
    5月,刘伯承受共产党中央派遣在四川发动顺泸起义失败后,偕参谋长韩伯诚、参谋周国淦等化装为商人,突出重围,进入陕南。由紫阳毛坝乘小木船抵安康,经旬阳,在镇安梅花铺投宿后进入县城,结识了镇安县商会会长,沿库谷道直奔西安。
    民国17年(1928)
    4月,镇安茅坪回民吴丰山、王永现与白河县鲍弼臣等人以回民为主体扩军2000余人,同孙长林(回民军)联合抗官府,攻打保甲民团,抗粮抗税。
    10月,在县城南门外用地23亩建苗圃,姚炳南任苗圃经理。
    10月,县署改称县政府,县知事改称县长。
    是年春、夏大旱,持续百日,乾佑河、西川河断流,井水干涸,人口逃亡甚多。
    民国18年(1929)
    3月,在曹家坪(今属柞水县)用地88亩建农棉试验场,徐焕新任经理。
    是年,镇安秋粮丰收。关中 大旱成灾,来镇灾民甚多,有不少人卖儿卖女换取粮食。
    国民革命军五十一旅赵寿山率部驻防镇安,防剿土匪王三春。
    10月,镇安县改区、保制为区、乡制,全县共设12个区,50个乡。
    县政府派建设局长吴岳门督修魁星楼,改木质结构为砖木结构,楼高10丈、围8丈,占地五分。“文化大革命”中被毁,遗址尚存。
    民国19年(1930)
    2月,回民军攻破联家寨、黄龙寨,没收土豪劣绅粮食300石,白洋1万多元,作部队生活给养。
    3月27日,县境西北冰雹成灾。
    是年,县政府在县城后街创办镇安县女子改良小学校,姜惠茹被聘任为教师。
    民国20年(1931)
    4月,陕西驻安康警备第二旅旅长张飞生派团长沈玺亭率部600余人攻打镇安县城,孙长林领导的回民军主力撤驻茅坪。6月8日沈玺亭追袭孙长林于茅坪明垭口,孙部伤亡甚重。
    4月4日,米粮地区黄沙猛降,次日晨霜满地,树芽垂萎。翌年,农民饥饿。
    7月初,降大雨六昼夜,河水暴涨,冲毁土地、民房甚多,死难1200余人。
    民国21年(1932)
    国民党陕西督军冯玉祥从汉中调王志远一个连驻防镇安。
    2月,中国工农红军贺龙军长率红三军2万余人,南下湘、鄂、川、黔边界开辟根据地,途经茅坪、腰庄,在镇安播下革命火种。国民党派刘湘部队尾随追击。
    国民党镇安县长苏光壁率保安团“围剿”抗粮抗捐的大刀会、红枪会、红带会、黄带会等农民起义军。
    民国22年(1933)
    是年,撤销道、州制,由省直接领县,镇安亦属省直辖。
    镇安县改区、乡制为区、联保、保制,共编14个区,30个联保,234个保。
    民国23年(1934)
    县境米粮川、西沟河等地农民李春秀、毛仪斌、谢世成、文世绪、解吉三等人与常道仙(关中人)为大刀会首领,组成千余人的抗捐军,开展抗粮抗捐斗争。
    民国24年(1935)
    1月9日,红二十五军攻克镇安县城,歼灭保安团一部,救出阮仕春、项能汉等120余名抗捐军,颁布《中国工农红二十五军为占领镇安县告群众书》。
    1月中旬,红二十五军二二三团政治处主任陈先瑞派苏金汉带工作队在白塔柿园子成立米粮川农民抗捐军,毛仪斌任总指挥。2月10日改编为鄂陕五路游击师,毛仪斌任师长。
    2月14日,红军主力由县城西进,夜宿木王坪,就地 惩处国民党军队副官周宇坤、区长马勋儿、团总马金华和马金德等七人。
    同月,中共鄂陕特委奉命在白塔滑水河洞河塬首次成立中共镇安县委,白明俊任县委书记(本县第一名共产党员)。同时宣布成立镇安县苏维埃政府,常驻店垭子。李明德(一说李贵)任主席,阮仕春、刘蔚瑶任副主席。
    7月,国民党东一区联保主任卢崇烈受县长苏光壁指使带民团百余人搜捕白塔苏维埃主席肖登科、副主席朱启瑞、张胜喜和战士张学祥等19人。后萧登科等相继被杀害。
    8月,镇安县改属陕西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领导。
    是年,推行小学义务教育,改高等小学校为乡(镇)国民中心学校。
    12月6月,陈先瑞率红七十四师到店垭子、米粮川与三、五、七路游击师会合,西进青铜关与国民党四十军的三个营在月西沟激战两小时,击毙敌营长以下官兵百余人,缴获长短枪70余支、轻重机枪五挺。
    是年,国民党四十军军长庞炳勋率一一五旅驻防镇安县城、大坪等地阻截北上抗日的红二十五军。
    民国25年(1936)
    8月,红七十四师消灭国民党镇安县驻云盖寺保安团之后,返回东江口收编何振亚起义军一个连。
    是年,西安事变后杨虎城派军需办事处主任何亮之任县长。红七十四师五团驻防镇安县城,组建镇安县抗日民主政府,发动群众抗日救国。
    民国26年(1937)
    国民党镇安县政府派员督修城区街道,改土石路面为石板路面。
    9月,筹建中国国民党镇安县党务指导员办事处,李兰亭任指导员。28年改组为国民党镇安县党部,王文楼任党部书记长。后由郝海瀛、妙尚义、史尚义、汪鹤亭相继任书记长至镇安全境解放。
    民国27年(1938)
    春季大旱,秋季霪雨48天,洪涝成灾,县城房屋倒塌数十间。
    9月,国民党镇安县长李慧亭派保安队200余人到西沟口镇压抗捐抗暴的黄带会。黄带会队长武宗瑞被杀害。
    民国28年(1939)
    春、夏大旱成灾,农民以蕨根、榆树皮、观音土等代食度日,死亡2500余人。蒿坪乡五龙山有灾民八人同行乞讨,数日未获一粥,有一姓侯的行将饿毙,竟被同行人肢解烹食。
    5月30日,镇安县长袁德新电报第四区督察专员公署告急求赈,并动用长安运来的仓麦赈灾,在县城、云镇、木王等地设立施饭场赈济三个月。
    秋季暴雨,冯子沟、校场沟、大西沟山洪从西城泄入,东关倒塌民房数十间。
    国民党预备第一师师长谢辅三率第二、三两团驻防镇安,剿俘土匪王三春。
    是年,成立三青团镇安县区队,刘承恩任区队长。30年更名三青团陕西省团部镇安县分团筹备人员办事处。34年更名为三青团陕西省镇安县分团干事会,赵瑞麟为第一任干事长。
    国民党镇安县长袁德新废县政府“三班”、“三科”,设立民政、财粮、教育、建设、兵役五科。
    民国29年(1940)
    元月,成立镇安县土产供销合作社,集资万元。
    2月,镇安县改区、联保、保制为乡(镇)保甲制,全县共设14个乡(镇),116保,2148甲。
    7月,县政府改孤儿所为孤儿教养院,收容孤儿40余名。
    12月25日,设立镇安县仁和(乡)邮政箱。
    是年,成立戒烟科。
    民国30年(1941)
    2月18日,成立镇安县劝储支会,县长兼主任委员,会址设邮政局。
    7月,全县清查登记枪支,计公有枪210支,民有枪266支。
    8月,成立镇安县小麦种子改良推广协会,各乡(镇)成立分会。
    县政府发动东关高小学生拆除城隍庙的泥像神龛,筹建镇安县初级中学。各乡(镇)保毁庙建国民中心小学和保国民小学。
    是年,在确定镇柞地界时,镇安县将原金井乡所辖的曹家坪、沙沟划归柞水管辖引起纠纷。镇安县长袁德新带随行10余人前往做群众工作并办移交事宜。行至沙沟娘娘庙处,被四面山头保甲鸣枪遏阻,夺去警士武器,迫使袁德新答允不划曹家坪、沙沟给柞水后,事态方息。
    民国31年(1942)
    3月12日,全县植树节植树9万多株,成活5.6万株。
    4月降黑霜、冰雹,全县11个乡(镇)受灾,禾苗枯萎,斗米价高百元。
    10月,在县城南门外开办农场,设场长1人,工人3人。有耕牛4头,土地50亩。
    11月,柞水县督学徐冠三谬改县图,将镇安所辖石瓮子、赤脚坪、夜珠坪计1800户划入柞水。该县县长史恒信率众500余人越境闹事;镇安县县长袁德新率乡练数百人堵截,事态延两年。徐冠三被省逮捕入狱后,纠纷方息。
    是年,成立镇安县矿业公司,在铁铜、回龙、朝阳开采矿点三处。
    镇安县创办县立初级中学,校址设在原城隍庙,占地18亩,校舍60余间。王冠周为第一任校长。
    民国32年(1943)
    7月,创办《新镇安》报。教育科长雷动天负责发行。
    7月22日,成立镇安县商务会,卢云珊任会长。
    8月8日下午5时倾盆大雨,山洪暴发,冲毁平沟、月西沟、水田沟、龙胜沟等四个保的大片土地。水田沟有8户20余人被洪水冲走。
    9月10日,成立镇安县农会委员会。次年2月12日召开会员代表会议,正式选举产生农会,阮炎南任理事长,会员发展到13980人。
    是年,全县进行人口复查。总人口为115394人,其中男性61699人。
    民国33年(1944)
    1月,成立镇安县农业推广所,编制5人。
    2月12日,成立镇安县教育会,会址设在民众教育馆,刘承恩任会长,有会员76人。
    3月12日,镇安县电话局同镇安县邮政局合并。
    3月,国民党成立秦岭中部守备区镇安县第九大队部,辖14个乡中队、116个保分队。赵占瑞任大队长,各乡(镇)保长分任中队和分队长。
    3月,镇安县第一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在县中大操场举行。400多名运动员参赛。
    5月,镇安县抗战优待委员会筹捐款3万元,慰劳中原抗日战士。
    6月,县长袁仲玉卸任时贪污合作社食盐两万斤,县参议会虽有议案上诉,但国民党陕西省政府未究。
    11月,开通县城至柴坪、木王坪、达仁河及直达宁陕太白庙的邮路。
    同月,国民党发起十万知识青年从军运动,镇安县有60余名青年参军,送往西安后编入国民党部队二○七师。
    中国佛教协会陕西省镇安县支会在兴隆寺成立,设理事长1人,常务理事长2人,理事3人。
    成立镇安县卫生所。
    民国34年(1945)
    1月7日,成立镇安县临时参议会,由15名参议员组成。大会推举瑚燮阳为临时参议长,艾则先为副参议长;大会还通过向全国抗日各战区将士的致敬电。
    3月,镇安县三民主义青年团筹备处召开第一次干事会,到会干事有赵文斌、赵瑞麟、瑚燮阳、刘南辉、史文敏等。
    4月1日,镇安县青年篮球赛在民众教育馆后操场举行,县中学生获冠军,青年队获亚军。
    6月,镇安县财务委员会第五届会议改组,刘南辉任主任委员,柯秀山任副主任委员。
    8月15日,日本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县城机关、居民敲锣打鼓隆重庆祝抗战胜利。八年抗战全县共出壮丁15630人。
    11月1日,镇安县参议会在县城成立,由20名参议员组成。大会选举李维翰为参议长,瑚燮阳为副参议长。
    是年秋,镇安县立初级中学首次附设简师班,学制三年,招生62名,毕业34名。
    镇安县司法室更名司法处,张毓珍任司法承审。
    民国35年(1946)
    1月,国民党镇安县政府命令各乡(镇)组建反共宣传队。
    6月16日,镇安县妇女会成立,张文轩任会长。
    7月,汪鹤亭任国民党镇安县党部书记。
    同月,国民党镇安县长孙浚伯指挥成立五个“清乡督导组”,县级党政军负责人分别任组长,督导全县“清乡剿共”。
    8月2日,中原解放军三五九旅旅长王震率八、九两团解放镇安县城。国民党镇安县长赵文斌带自卫团逃往青铜、柴坪等地,后被国民党撤职入狱。
    8月8日,中原人民解放军十三旅旅长吴世安在七里峡张蕴山院子开会,宣布成立中共镇(安)郧(西)旬(阳)县工作委员会、镇郧旬县办事处和镇郧旬支队(亦称第三支队)。秦振任工委书记,张昕任办事处主任。
    8月10日,中原军区干部旅旅长张文津、政治部主任吴祖贻、军区干部毛楚雄等奉命以三十二小组联络员名义由当地农民萧善义作向导赴西安同国民党谈判。从镇安杨泗庙出发,行至宁陕县东江口,遭胡宗南六十一师一八一团秘密杀害。
    8月下旬,中原军区干部旅政治委员张成台、中原局组织部交通科长李其祥、中原军区后勤部供给部长吴先元及其爱人供给部干部闵汉清化装转移,途经朱家沟(今文家乡辖),被国民党保长殷克明、陈尤均等杀害。
    9月初,豫鄂陕边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吴世安奉命率部在商县林岔河组织商(县)山(阳)蓝(田)镇(安)柞(水)中心县委员会,曾焜任书记,徐达三任副书记。
    9月,人民解放军第十三旅以三十八团三营七连为主体成立镇旬游击大队。黄铭章任大队长,徐霁远任政委。
    9月22日,中原五师十三旅三十八团转战镇安,途经大坪乡,敦促国民党乡长瑚百璋率部投降。
    10月上旬,豫鄂陕边区第一地委副书记萧元礼在茅坪组建中共茅坪工作委员会,高振华任书记,韩伯启任副书记。
    10月中旬,日本投降后不愿回国的“日本反战同盟”第五支部盟员森曾太郎,自愿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随同三五九旅于1946年8月2日进入镇安县城,8月7日化装后行至杨泗庙双河湾,因双脚溃烂被留在当地农民胡启成家,9月10日被木王乡长马宅安派警备班拘捕,10月中旬被押送到县警察局。第三日晚森曾太郎饮弹自尽,遗体安埋在观音堂(现粮站)后乱葬坟。
    是年,国民党镇安县成立森林保护协会,汪鹤亭任理事长,发展会员845人。
    胡宗南部一三五旅一个团、二十四师一个团进驻镇安,追剿三五九旅王震部及镇安县游击大队。
    国民党镇安县政府根据豫鄂陕第一战区颁布的情报网哨及响导组织办法,全县普遍建立三网(情报网、交通网、巡逻网)、四哨(递步哨、盘查哨、巡逻哨、守望哨)组织。
    民国36年(1947)
    5月1日,国民党镇安县长孙浚伯带武卫冲进县参议会,枪杀县参议长李维翰、秘书万武英等5人。孙浚伯被解省入狱。镇安县参议长由王阴棣接任。
    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二旅从三十六团各连调一个班组建镇安县独立营。许得荣任营长,孙启太任教导员。
    11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二旅三十六团解放镇安县城,宣布成立中共镇安县委、镇安县人民民主政府,希庄任县委书记,王德甫任副书记;李中正任县长。同时宣布成立镇安县农会。后因战局的变化,县委、县人民民主政府随军迁往郧西县泗峡口。
    11月30日,国民党镇安县长宁一先在县城大肆搜捕,农会干事贾跛子(正名无考)、杨海水、袁文志等人遇害。
    民国37年(1948)
    1月21日,人民解放军镇安县独立营到铁厂铺夜袭国民党陕西省保安九团,歼灭一个连,击毙30余人,俘虏80人,缴获轻机枪3挺,步枪80余支。
    1月,国民党镇安县三青团干事长齐昌海竞选国大代表获胜。3月,去南京参加国民代表大会。
    同月,根据中共豫鄂陕边区第四地委决定,成立镇安县武装运动委员会,县长罗占山兼主任,武长茂任副主任。
    2月,镇安县人民民主政府公安队在湖北泗峡口成立,编二个排、四个班,共52人。
    同月,国民党陕西省保安三团进驻镇安,同县保警队百余人到铁厂、大坪、米粮等地清乡搜捕,农会干部郭志富、明安仁、杨志海和一名解放军伤员被杀害。
    3月8日,镇安县独立营一连在北阳山青岩头与国民党鄂保四团激战,敌伤亡20余人、被俘10多人,缴获机枪2挺,步枪30多支和弹药一部。
    4月,镇安县人民民主政府在郧西泗峡口成立镇安县山货产销合作社,解决群众食用油盐和山货购销等困难。
    同月,国民党陕西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司令、反共救国军第四纵队司令袁德新在镇安组织“戡乱建国大队”,派方之向任组长,清查共产党组织,搜集解放区情报,并作反共宣传。
    同月,国民党镇安县第二届春季中小学生体育运动会在县城举行。县中学获蓝球、乒乓球冠军,东关小学获体操表演冠军。
    6月,国民党镇安县成立“戡乱建国委员会”,县长郑效仁任主任委员。
    是年,中共镇安县委、镇安县人民民主政府在泗峡口成立镇安县公安队,编制2个排、4个班,属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制。1953年改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镇安县公安局武装警察中队。
    民国38年(1949)
    1月5日,国民党镇安县成立青年运动委员会,瑚燮阳任主任委员。
    2月,国民党镇安县增设自卫营,编制650人。
    2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官团(亦称新八旅)在七里峡红岩山与国民党胡宗南部六十五师展开激烈战斗,上官团击毙胡宗南部100余人,缴获六○炮、轻机枪、步枪百余支(门、挺)和弹药军用物资一部。
    3月,镇安县人民民主政府更名镇安县人民政府,6月改属商洛专员公署领导。
    春季,中国佛教协会陕西省镇安县兴隆寺支会发出开期传戒“报单”。湖北、山西、河北、浙江、安徽、福建、甘肃、四川和陕西等12省32个县82个寺院的佛教徒,从古历二月初九日开始,历时二十四天,由得戒本师大和尚印州(俗名王雅轩)主持,为180名受戒和尚、尼姑和居家教徒授了法名,颁发了《护戒牒》,并汇编有《同戒录》。
    7月,商县、山阳两县解放。国民党第四行政督察专员袁德新,山阳县长姜泽春等率残部 一千余人溃逃镇安,抢劫民财,扰害百姓。
    8月1日,国民党镇安县自卫大队第二中队队长郝杰带领400余人起义,后整编为解放军安康军分区独立十三团。
    10月,国民党四区专员袁德新和镇安县长徐东光将镇安县自卫团及各乡公所保甲改编为反共救国军。
    1949年秋冬,镇安全境即将解放前夕,除原国民党胡宗南部一三五旅、陕保四团和鄂保四团驻守镇安外,国民党陆军第三军盛文部从柞水涌入镇安县城,四区专员袁德新及其警卫营、山阳县长江泽春及其自卫团、保警队以及蓝田县保警队等残部1000余人先后溃逃至镇安。派粮款,抓民夫,四乡扰害,民无宁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至12月
    10月11日,镇安县人民政府由县长王德甫主持,在七里峡召开靖边、大坪两乡的15个保34名公务人员会议,为收复县城作准备。
    11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咸阳军分区独立八团收复镇安县城。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商洛军分区独立五团和镇安县独立营在张家坪枫香园一举歼灭国民党千余名溃军,镇安全境解放。
    11月25日,中共镇安县委、镇安县人民政府从七里峡迁驻县城。
    11月27日,国民党镇安民众自卫队第一中队队长、柴坪乡乡长祝迪卿率部投诚。
    1950年
    2月27日至3月1日,镇安县首届各界人士代表会议在县城召开。有工商、教育、少数民族、驻军和党政部门48名代表出席。会议选举产生了镇安县各界人士代表会议筹备委员会及其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县委书记张少林任主任,柯秀山任副主任。
    3月1日,镇安县人民政府通令决定:党政干部每人每天节约一两粮, 每人开荒0.5亩,自给三个月;区干队和县公安队每人开荒1.5亩,自给六个月,以度春荒,减轻人民负担。
    3月11日,中共商洛地委通知由张少林、王德甫、罗洪远(军队)、刘兆英(军队)四人组成中共镇安县委员会。
    3月18日,镇安县第二届各界人士代表会议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32人。会议安排布署进一步搞好剿匪、军民协作、部队供养、群众运输等项工作。
    3月21日,中共镇安县委、县人民政府召开三级干部会议,部署春季生产自救、剿匪肃特、减租退押、反霸和废除保甲制度、建立人民乡村政权等项工作。
    是月,在调整行政区划中,镇安县将原金凤区所辖的仙人庙、狮子口、牛槽沟、野猪沟、穆家庄、瓦房口和原乾佑区所辖的下梁、东坪、石瓮子等乡划归柞水县;木王区的手攀岩(后池乡)划归宁陕县。
    是月,成立镇安县妇女联合会筹委会。1953年选举产生镇安县妇女联合会。3月,改名为镇安县民主妇女联合会。
    4月,中国人民银行镇安县支行成立。
    6月,镇安县人民武装部成立,县长王德甫兼任部长,县委书记白生彩兼任政治委员。
    6月4日,中共商洛地委通知由白生彩、张文秀、高鹏、魏子玉四人组成中共镇安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
    7月13~15日,镇安县第三届各界人士代表会议在县城召开。到会代表108人。大会选举出镇安县各界人士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白生彩任主席,柯秀山任副主席。
    同月,镇安县人民法院成立,县长王德甫兼任院长。
    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镇安县工委。1957年7月改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镇安县委员会。
    8月,全县完成对国民党的党、团登记工作。计有国民党员921人、三青团员835人。
    10月9~13日,镇安县第四届各界人士代表会议在县城召开。会议讨论了解放一年来县政府工作总结和当前工作任务。
    11月27日开始,以20天时间,在大坪、龙王(今大坪乡辖)两乡进行减租退押、反霸试点。翌年5月,全县反霸工作结束,共清算恶霸地主101人。
    是年,镇安县人民政府成立冬学委员会,开展对农民的扫盲识字教育。
    1951年
    1月,中苏友好协会镇安县筹备会成立。
    3月,全县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依法逮捕反革命分子514人,其中112人罪大恶极被判处死刑。
    是月,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帝侵略委员会镇安县分会成立。全县622名爱国青年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全县捐款1142万元(旧币),慰问品2万多件。全县有13.9万人签名“拥护缔结和平公约,反对美帝武装日本”。
    4月,全县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7月,土地改革试点工作在城关区新民乡进行。
    9月23日,召开全县农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镇安县农会委员会。
    10月15日,全县第一期土地改革工作在铁厂、城关、凤镇、云镇等四个区,40个乡,159个行政村,498个自然村进行,12月结束。
    1952年
    1月,第二期土地改革工作在靖坪、仁坪、青铜、柴坪、达仁、木王等六个区,53个乡,181个行政村,549个自然村进行,3月底结束。至此,全县完成了土地改革任务。
    2月22日,镇安县首次劳动模范大会在县城召开。
    是月,县级机关干部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12月区、乡级“三反”运动集中在县城进行。共查出有“三反”问题的干部56人,其中受刑事处分4人,行政纪律处分25人。
    镇安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暨镇安县卫生工作者协会成立。
    镇安县示范繁殖农场在典史沟口成立,共有耕地83.92亩。
    8月,县级机关干部由供给制改为工资制。
    9月1日,镇安县人民检察署成立,苏毓秀首任检察长。
    9月23~25日,镇安县第五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209人。这次会议是由各界人士代表会向人民代表大会过渡的一次会议。会议代行了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分别选举产生镇安县第五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及其常务主席1人、副主席3人,县人民政府县长、副县长和人民政府委员。王德甫当选为县长,王世玉当选为副县长。
    9月25~30日,中国共产党镇安县第一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40人。大会选举产生13人组成中共镇安县第一届委员会,白生彩任书记。
    10月1日,全县阅兵仪式在县城举行,3310名民兵代表接受检阅。
    11月,全县进行查田定产运动,次年二月结束,给农民颁发了《土地证书》。
    镇安县扫盲委员会成立。
    1953年
    1月13日,镇安县工商业联合会成立,会址设县城前街贾家巷。
    3月,成立镇安县农业技术指导站,4月更名为镇安县城关农业技术指导站,1955年又更名为镇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
    是月,全县开展新《婚姻法》宣传运动月,废除封建的包办、买卖婚姻制度,提倡婚姻自主的新婚姻制度。
    4月9日,建立茅坪、观上两个回民自治乡。
    是月,全县开展取缔“一贯道”活动,三千余名受骗群众声明退道。
    5月,全县农村宣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号召农民组织起来,走农业合作化道路。
    6月,镇安县第一个信用合作社——庙沟区贾坪乡信用社成立。
    8月,全县统筹劳力,整修西(安)康(安康)驮运路镇安段,1955年竣工。
    9月,根据调查统计全县有佛、道教寺院43座,和尚50人,道士23人,尼姑41人;伊斯兰清真寺 14座,阿訇7人。
    10月,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农民踊跃出售余粮,支援国家建设。
    12月,镇安县第一个“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城关区永乐乡“镇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廖祖典当选为主任。
    是年,按照全国统一部署,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工作。
    1954年
    2月,柴坪区松柏乡发生山林火灾,燃烧50多小时,烧毁林木千余亩。
    2月,根据全国统一布置,镇安县第一次普选工作全面展开。按照《宪法》规定,分别召开选民大会和乡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乡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和出席县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5月30至6月4日,中国共产党镇安县第二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80人。大会选举13人组成中共镇安县第二届委员会,黑汉章任书记。
    7月10~13日,镇安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176人。会议选举产生县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和出席省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王德甫当选为县长。
    是月,全县进行行政区划调整,调整后共辖15个区、100个乡。
    10月,成立镇安县花纱布公司,1956年改称镇安县百货公司。
    镇安县解放后的第一条灌渠——米粮双龙渠建成,可浇田400亩。
    镇安县首届中医药人员代表会议在县城召开,23名代表出席会议。
    是年,县人民政府驻地由前街迁往后街新建的百间四座大院,初步改善了办公条件。
    1955年
    2月14日,全县人民反对使用原子武器签名运动委员会成立。14.7万人签名,反对使用原子武器。
    3月,全县首次发行经济建设公债41981万元(旧币)。
    4月,镇安县人民政府更名为镇安县人民委员会。
    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商洛专署分别授予栗扎乡为“无森林火灾乡”称号。
    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通知:将人民币百、千、万元的票面,改换为分、角、元。旧币1万元等于新币1元的值。
    7月,全县在城镇工商业中开展反贪污盗窃、反铺张浪费、反官僚主义、反偷税漏税、反行贿受贿的“五反”运动。
    8月16日,本县回民代表王永庆、周文卿、杨恩莲(女)随陕西省少数民族参观团赴北京参观。
    9月,中共镇安县委、县人民委员会召开三级干部会议,部署粮食“三定”(产、购、销)和棉布棉花实行计划供应工作。
    12月,全县宣传贯彻《兵役法》,实行义务兵役制。全县第一次征义务兵245名。
    1956年
    1月,根据《镇安县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全县行政区划调整为9个区、4个直属乡、61个区辖乡,编制行政干部216人。
    是月,全县开展内部肃反工作,到1959年结束,定性为反革命分子147人,坏分子12人。
    3月,镇安县首次扫盲积极分子代表会议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225人。
    陕西省农业厅首次调给镇安县“金皇后”玉米种5万公斤、胜利仙水稻种2.4万公斤、东北大豆种1500公斤。
    3月31日至4月5日,中国共产党镇安县第三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97名。大会选举第三届委员会,由11人组成。吴文礼任书记,赵沛帆、马春山任副书记。。
    4月,镇安县从陕西省供销社购进双轮双铧犁90部、山地犁559部。经过多次示范不宜山区推广使用。
    春季,县人民委员会召开“掀起农业生产竞赛高潮”动员大会,奖励劳动模范、生产积极分子150名,奖励丰产单位40个。共颁发奖旗20面,奖状489张,奖章100枚。
    7月,区、乡干部改供给制为工资制。
    8月,陕西省卫生工作队86人来镇安县普查地方病,共查出有砂眼、性病、麻风、黑热病、甲状腺肿、大骨节病等患者11.4万多人。
    8月1日,《镇安报》创刊。1962年6月在国家暂时困难时期停办。
    11月1日,结合政治攻势,给一贯表现好的404户地主、富农改变了成分;批准1274名地、富分子为候补社员。
    11月15~18日镇安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139人。大会选举县人民委员会组成人员,乔占忠当选为县长,吴俊水、刘建华当选为副县长。
    陕西省林业厅授予“镇安县甲等无森林火灾县”称号。
    12月,全县完成对48个私营工商业单位、541个手工业个体户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和合作化。
    同月,成立镇安县工会联合会。1963年11月改称镇安县总工会。
    1957年
    4月,中共镇安县委在贯彻中央关于“精简机构,精减人员”的指示中,批准55名干部下放到基层,其中19人分别担任乡党委书记、乡长,31人任农业社党支部书记、主任和会计,有5人直接参加农业生产。
    4月30日,县级机关开始党内整风,12月转入“反右派”阶段,次年春结束。全县共划定右派分子23人,中右143人。1978年根据中央指示予以平反。
    6月,全县连降暴雨,洪水泛滥,冲毁桥梁5座、渡船4只。
    6月27日,晓仁河洪水猛涨,余师铺商店、卫生院被冲,农民钟先琦1户8口被洪水冲走。全县644间民房被毁,38人死亡。县人委派工作组赴重灾区救灾,发放救济款13万多元。
    10月21日,全县人民遵照毛泽东主席商洛“每户种一升核桃”的指示,直播核桃200多万窝。
    是月,镇安县气象站成立。站址初设都家山顶(北城坡垴)。1982年迁址日几山顶。
    是年,永乐街小学附设幼儿班。1959年与小学分设,更名为镇安县幼儿园。
    1958年
    3月9日,中共镇安县委布置在全县开展“反浪费保守,反官僚暮气”的“双反”运动,从此进入全面“大跃进”时期。
    5月20日,为维护地方治安,全县统一行动,收容审查流散人口和黑人黑户342人。
    5月29日至6月1日,镇安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180人。大会选举出席省人代会代表和县人民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乔占忠当选为县长,吴俊水、刘建华、彭多英当选为副县长。
    7月6日,县委、县人委派工作组赴铜关、红庙、腰庄等地调查发现患浮肿病560多人,其中20人死亡,立即采取了医疗和救济措施。
    8月,全县开展社会改造工作,对有破坏活动的地、富、反、坏分子批准逮捕183人。以乡为单位对懒汉二流子、小偷小摸、巫婆神汉、虐待父母、遗弃子女等重点人进行集训。
    8月30日,镇安县首届全民运动会在县城举行。159名运动员共参赛13个项目。
    9月,全县实行“人民公社化”。先以乡为社,12月改以区为社,乡为管区,高级社更名生产大队,下设生产队,入社户数占总农户的99.83%。
    人民公社在极左路线的指导下大办公共食堂,先实行“吃饭不要钱”,后改为“指标到户,粮食到堂(食堂),凭票吃饭,节约归已”。全县90%以上农户在食堂吃饭。边远户到食堂吃饭有往返十多里的,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群众很反感。公共食堂于1961年全部解散。
    9月26日,镇安县召开三级干部会议,部署开展大炼钢铁运动。各地普遍建起炼铁炉,农民弃田,工人停产,学生停课,各行停业。全县毁林11万多亩,烧毁木材132.8万立方米,无偿平调农民的大量劳力,损失极大。
    10月20日,山阳至镇安公路建成通车。
    11月18日,镇(安)、柞(水)合县会议在县城召开,12月1日正式办公。1961年9月分县,并将原镇安所辖的凤镇区划归柞水县,原柞水县所辖的东川区划归镇安县。
    12月1日,镇安县广播放大站成立。
    是年,镇安县立中学增设高中班,首届招生30名。
    1959年
    2月,全县开展以工具改革为主的“大办工业生产运动”。人民公社、管理区办综合厂,要求“农村车子化”、“高空运输化”、“粮食加工机械化”。由于盲目冒进,既无设备,又无技术,中途停办。
    3月21日,镇安县召开2350多人参加的四级干部会议,纠正在人民公社化工作中的“一平二调三收款”的错误。后给群众退赔平调资金200万元。1961年在贯彻《中央12条指示信》中又退赔204万元,挽回了不良影响,密切了党群关系。
    6月,崇家沟、贾坪等地发现50余条恶狼成群出没,伤亡19人,抢食猪羊98头(只)。一时人心惊慌,路断人稀。
    9月29日,商洛汽车运输公司首次给镇安县放客运班车。
    10月,回龙公社龙脖子改河工程动工,全社千名劳力突击十个月告竣,增地250亩。这是全县有史以来第一个大型改河工程。
    10月23日,由旬阳至柴坪街的旬河段经过疏通后正式通航。不久,因航道无人管护而停运。
    11月3~12日,中共镇安县第四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231人。大会选举产生第四届县委会,由24人组成。吴文礼任第一书记,杨春林、马春山、杨恩宏、赵中统任书记处书记。
    11月,县公安局破获取缔张家和云镇两个管区103人参加的反动道会门“黑虎团”。
    12月,全县开展“反右倾”斗争,县长乔占忠、统计局长孙连民等以所谓抹煞大跃进成绩被定为“严重右倾思想”错误,免职到农村劳动。党内民主遭到严重损害。
    1960年
    1月,我县第一座装机40千瓦小水电站——西菜园电站建成投产。
    7月25日,镇安县第三届全民运动会在县城举行,10个代表队186名运动员参赛。
    10月15日,县公安局破获青铜公社梅花管区以李仕武为首的“英雄党杰义救国军”反革命暴乱组织。
    镇安县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
    全县招收矿工60名去回龙二台子铜矿用土法开采、冶炼紫铜4000公斤。
    12月,全县宣传贯彻毛泽东主席《关于养猪的一封信》。各地大办养猪场,由于条件不具备,工作中有强迫命令,中途停办。
    1961年
    3月6~8日,镇安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214人。大会选出县人民委员会委员25人,徐忠堂当选为县长,刘建华、彭多英当选为副县长。
    3月16月,县人民委员会作出《关于对浮肿病、妇女病(子宫脱垂、闭经)患者免费治疗的决定》。
    是月,镇安县千坪农场建立。后因地处高寒不宜农作物生长而停办。
    陕西省粮食厅调镇安县国库粮食774万公斤,支援青海、甘肃灾区。
    9月,镇安、柞水分县。人民公社改为以乡为单位建制。全县设9个区工委和4个直属公社党委,为县委派出机构。
    9月,县委决定开展“三个一”运动,即每人储备一百斤干菜、一斗炒面、一斗淀粉,立足抗灾度荒。
    12月12~15日,中国共产党镇安县第五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举行,出席代表280名。大会选举第五届县委会,由正式委员19人、候补委员4人组成。张东任第一书记,赵中统、吴俊水、杨恩宏、徐忠堂任书记处书记。
    是年,国家对部分商品实行高价政策,每市斤点心由0.8元提高到4元。
    1962年
    5月,县人民委员会发出保护水生资源的通知,严禁炸鱼毒鱼。
    同月,经商洛专署批准开放石景山、龙洞川、程家川、熨斗、观上五个清真寺。
    11月,县委召开县、区、社三级书记会议,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
    12月1日,中共镇安县委召开扩大会议,为在“反右倾”中被错误批判的干部甄别平反。
    是年,在克服国家暂时困难的“精兵简政”工作中,动员288名职工退职回乡支援农业生产。
    1963年
    3月,县委派工作组在两河公社永丰大队进行林权发证试点工作。8月底全县发证结束。
    7月19日,县委抽调135名干部去云镇公社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试点,10月5月结束。11月1日,社教工作团扩大到508人,赴青山、大坪、三义、灵龙、岩屋5个公社进行第一期社教运动,历时87天。在运动中错整了许多基层干部,挫伤了基层干部和农民的积极性。
    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决定“镇安县为黄牛生产基地县”。
    7月25~29日,镇安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170人。选举县人民委员会委员21人,侯金福当选为县长,徐忠堂、段凤岐当选为副县长。
    9月,对40%的职工调整提高工资。
    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豁免镇安县贫瘠户贷款120余万元。
    9月16~22日,中共镇安县第六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154人。大会选举县委委员18人,候补委员5人,组成第六届委员会。魏艾任书记,吴俊水、赵中统任副书记。
    1964年
    3月12日,对城镇12个工商企业和129户个体商户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3月12日,第二期社教运动在回龙、峪、城关、结子等4个直属公社进行,中途停止。10月抽选100名干部去长安县参加当时西北局所进行的社教运动试点。
    7月20日,镇安县第四届全民运动会在县城举行。14个代表队740名运动员参赛。
    10月1日,茅坪公社红光大队队长王永余(回族)赴北京参加建国15周年国庆节观礼,国家领导人与其合影留念。
    11月,全县开展所谓“打尖子”运动,把一些犯有一般错误的基层干部、群众错定为“现行反革命分子”,后在贯彻《二十三条》中平反。
    1965年
    1月6日,镇安县第一次贫下中农代表会议在县城召开。会议选举贫协筹委会委员25人,魏艾任主席。
    9月,贯彻毛泽东主席“农业学大寨”的指示,《陕西日报》连续报道锡铜公社农田基本建设的经验。商洛地委发出《学大寨、赶锡铜,建设新山区》的决定。
    1966年
    1月5~8日,镇安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159人。遵照陕西省人民委员会的通知,会议作出《关于太平、紫荆两个公社划归安康管辖》的决议(翌年3月正式办理交接手续)。大会选举县人民委员会委员20人,侯金福当选为县长,刘克家、周树华、屈新荣当选为副县长。
    2月2~7日,中共镇安县第七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198名。大会选举县委委员19人,候补委员3人,组成中共镇安县委第七届委员会。宁志德任书记,杨占森、王海军、杨正芳任副书记。
    4月,为控制和根治甲状腺肿病,全县普遍供应食用碘盐。
    陕西省卫生厅派出西安职工医院由10人组成的医疗队分赴柴坪、达仁巡回医疗,并给柴坪、达仁、庙沟卫生所赠送药械价值14万多元。
    5月25日,中共镇安县委召开17级以上党员干部会议,宣读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16条)和中央文化大革命五人领导小组《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从此,全县“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
    7月,根据中央军委“统一军事建制”的指示,将县武警中队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制,称镇安县中队,隶属县人民武装部领导。次年1月镇安县中队恢复原隶属建制,由公安局领导,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镇安县武警中队。
    同月,召开全县教师整训会,贯彻《十六条》,清理教师队伍中所谓的“牛鬼蛇神”。
    9月16日,全县开展毁灭性的“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立四新”(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活动,毁掉大量名胜、书籍、古董、寺庙、碑坊等,千名无辜者挨批斗。城镇、农村名目繁多的造反派组织相继产生,烧起“文化大革命”的烈火。
    10月,镇安县医院购买救护车一辆,是全县自有的第一辆汽车。
    11月5日,县委召开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会议号召大揭“阶级斗争盖子”,开展“革命大串联”活动。
    1967年
    3月1日,造反派罢免中共镇安县委副书记杨正芳、副县长周树华、公安局长王维熙的职务。县级单位和区、社开始揪斗“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简称走资派)。
    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三支”(支左、支工、支农)“ 两军”(军管、军训)工作开始,并介入“文化大革命”。
    7月1日,在反“二月逆流”的影响下,造反派接管中共镇安县委、县人委的党政财文大权。
    9月1日,造反派组织召开大会,宣布“砸烂公、检、法”,政法机构陷于瘫痪。
    10月7日,公安局局长王维熙在“造反派”追查所谓的“黑材料”中被迫自杀。
    12月10日,造反派接管县广播站。县人民武装部军库枪支弹药先后5次被抢。
    1968年
    1月2日,两派武斗队在凉水泉武斗,19日和2月13日在北城坡气象站和县城又两次武斗,双方各有伤亡,损失惨重。
    4月,全县先后发生山林火灾38起,毁林1200多亩,烧毁房屋120间、粮食1.6万公斤。800余人患流行脑炎病,46人死亡。
    9月8日,成立由军队代表、造反派群众代表和领导干部代表组成三结合的镇安县革命委员会和镇安县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
    12月23日,镇安县革命委员会全部收缴了两派群众组织拥有的武器。军宣队、工宣队、贫宣队分别进驻工厂、机关、学校领导斗、批、改,直至1973年春撤离。
    1969年
    1月,镇安县第一批90多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东川、峪等地插队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4月,镇安县以生产队为单位建立起合作医疗站283个。
    5月,县革命委员会在峪中学召开走“五·七”道路现场会议,实行开门办学。
    6月,全县集中2000余名劳力兴修鱼洞峡电站,总投资195万元。1974年4月建成投产,装机500千瓦。
    10月,城关镇首家购回工农—11手扶拖拉机一台。
    11月,铁道兵5760和5761部队筹建栗扎、杨泗林场。镇安县配给脱产干部38名,民兵(民工)3000名,以军事化建制采伐木材,支援襄渝铁路建设。三年共伐木10万立方米。
    1970年
    3月,《镇安县兵要志》办公室成立,于1971年5月脱稿付印。
    4月,县畜牧站引进来航鸡良种4000余只,经过试养产蛋率高,很快推广到全县。
    6月3日,镇安县军事机关管制小组在县城召开宣判大会,对“刘总师反革命组织”中的24人判处死刑,执行枪决,判处死缓5人,无期徒刑1人,有期徒刑29人,戴反革命分子帽子42人,定为案犯89人,反革命成员172人,管制1人,造成骇人听闻的特大冤案。
    8月,县城至木王坪公路竣工通车。
    9月,陕西省暨商洛地区医疗卫生部门下放41名医务人员来镇安,加强基层医疗力量,为人民治病。
    10月9~13日,中国共产党镇安县第八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435人。大会选举31名委员组成中共镇安县第八届委员会。宁志德任书记,李树民、叶桂棠、杨正芳任副书记。
    12月,商洛地区集中2000名劳力兴修镇(安)旬(阳)公路。翌年6月20日竣工通车。
    冬季,在中央北方农业会议精神的推动下,县上组织各级干部去昔阳县大寨大队参观,掀起“农业学大寨”高潮。
    1971年
    县畜牧站从浙江省引进金华种猪4000多头,在全县试养成功。
    5月1日,镇安县第五届全民运动会在县城举行,13个代表队400名运动员参赛。
    7月,镇安县举办县区乡三级党员领导干部参加的“批陈(陈伯达)整风”学习班。
    8月,镇安县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规定,废除升学考试制度,实行“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升学制度,召收“工农兵”学员,降低了教学质量。
    10月19月,中共镇安县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按照中央指示,揭发批判“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罪行。接着三批(批极左思潮、批资产阶级派性、批无政府主义)一清(清查“516”分子)运动开始。
    1972年
    2月,表功铺大桥由省公路管理局投资36万元动工修建。翌年10月竣工通车。
    3月,县革命委员会从河南请来农民红薯栽培专家在全县传播“红薯下蛋”技术。虽能增产,但由于投工多,需肥量大,未能大面积推广。
    是月,县革命委员会组织干部去湖北省英山、罗田县参观学习后,作出《大办集体养猪场的决定》,全县掀起大办养猪场的热潮,后因饲养管理不善而停办。
    7月,伏旱后骤降暴雨,有15万多亩农田受灾,冲毁水利工程32处,死亡72人(包括栗扎林场死24人),水毁公路50余公里。
    9月,全县推广小麦、玉米套种。经试种后,在海拔800米左右的半山区能获增产,群众乐意接受。
    是月,调整干部、工人工资。为了缩小工资差别,对22级及其以上职工的工资未予调整。
    12月30日,县革命委员会撤销办事组、政工组、生产组,成立县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农工部、监委会、妇联会、工会、贫协会及县革委会办公室、公安局、法院和有关局、委、办等办事机构。
    镇安县民兵常年农田基建队成立,共有劳力1.2万人。
    冬季,全县抽调干部335人,组成“路线教育宣传队”,每期半年。全县402个大队到1977年普遍进行了一至二次路线教育。
    1973年
    1月25日,镇安县革命委员会作出《关于大搞公路建设的决定》,到1984年7月全县区区通班车、社社通公路。县境公路总长达870公里。
    7月20日,镇安县板栗“栗食象”防治现场会在云镇公社召开,中国林科院、西北林学院、陕西省林研所和商洛地区林业局分别派专家到会指导。通过现场参观,采集标本,经中国林科院鉴定为“雪片甲”。
    9月7日,镇安县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成立。
    9月27日,镇安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立。
    全县第一座钢筋混凝结构的四层楼房——镇安县服务楼建成。
    10月7日,县委作出进一步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实现一二三(县级干部每年劳动100天,区、社干部200天,队干部300天)的决定。
    12月3日,中共镇安县委发出《关于深入开展计划用粮、节约用粮和每户储备100斤代食品的决定》。
    12月7日,秦岭东部15县护林联防会议在镇安县城召开,通过了《关于秦东护林防火暂行办法》。
    1974年
    2月26日,镇安县委部署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批林批孔运动。
    11月,县广播站购进第一台黑白电视接收机,翌年9月在南门坡建起电视差转台。
    11月6日,镇安县第六届全民运动会在县城举行,120名运动员参赛。
    12月1日,镇安县被评为陕西省“农业学大寨”先进县,省委、省革委会授予“镇安县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锦旗一面。
    12月,县剧院修建竣工,交付使用。
    1975年
    2月16日,中共镇安县委扩 大会议制订了县委常委的“约法八章”。
    5月22日,全县出动1100名干部,对县境内流动人口进行清查,有607人被收容审查。
    7月,镇安县“五·七 ”大学在结子公社铁铜沟成立。
    10月30日,县委根据达仁区的报告批转全县各级党委必须尽快解决农民居住茅庵、石洞的问题。
    1976年
    6月,西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派医疗队到柴坪、木王等区巡回医疗,并帮助整顿合作医疗站。
    是月,县革命委员会在木王区四海坪建立农牧场,发展养牛事业。后因气候不适而停办,损失8万元。
    9月9日,镇安县城万人冒雨在东关剧院悼念毛泽东主席逝世。
    10月14日,全县机关、农村纷纷集会,热烈庆祝党中央一举粉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的胜利。
    11月3日,镇安县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议在县城召开,表彰先进单位330个、先进个人336名。
    12月,县委书记董孝先、锡铜公社书记萧绪文出席全国第二次农业学大寨先进代表会议。
    1977年
    1月8日,县级机关干部职工在东关剧院集会悼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一周年。
    3月28日,镇安县“工业学大庆”会议在县城召开。
    5月,西口龙头电站投资43万元动工修建。1979年10月竣工投产,装机2×200千瓦。
    6月5日,镇安县养猪先进代表会议在县城召开。
    7月,废除“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升学制度,恢复升学考试制度。
    12月21日,中共镇安县委派工作组在锡铜公社鸳鸯池大队、城关公社农科站进行基本核算单位过渡试点。全县有675个生产队将基本核算单位过渡到以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后因“穷过渡”破坏了生产力,农民不愿接受而停止。
    1978年
    1月18日,镇安县“农业学大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会议在县城召开。大会奖励了先进公社18个、生产大队74个、生产队690个、标兵10名、劳动模范368名。
    3月,柴坪粮管所干部雷问政以试制核桃取仁机的先进事迹,出席全国科技大会。
    镇安县畜牧兽医工作站采用黄牛冷冻精液试管配种,在城关公社庙坡大队试验成功。
    镇安县枣园水电站投资264万元动工修建。1982年9月竣工投产,装机2×500千瓦。
    6月3~6日,镇安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388人。会议审议通过了县革命委员会关于1976~1985年国民经济十年规划。
    7月,镇安县各界人士致台湾同胞回归祖国的一封信在福建前线广播电台播发。
    7月7日,县委书记阎庆华、银行行长史克刚、面粉厂党支部书记关兴华出席全国财贸“学大庆、学大寨”先进代表会议。
    8月6日,县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柴坪、木王两区毁林开荒4000余亩,破坏生态植被的通报。
    8月8日,镇安县教育工作先进代表会议在县城召开,表彰先进单位67个、先进教师129人。
    陕西省粮食厅授予镇安县“四无粮仓先进单位”锦旗一面。
    是年,镇安县立中学被列为陕西省108所重点中学之一,定名为陕西省镇安县中学。
    1979年
    2月,中共镇安县委、县革命委员会召开四级干部会议,重点讨论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问题,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
    7月28日,镇安县对“文化大革命”中制造的高河公社“反革命组织”假案宣布平反。
    9月1日,镇安县医院针灸医生李德强随同中国援助苏丹医疗队出国,为苏丹人民 医治疾病。
    1980年
    1月,全县掀起“落实农业生产责任制”高潮,1576个生产队划分各类作业组4084个,包产到户的有1537户。
    5月,省、地派普查组协助镇安县普查猕猴桃资源,查出全县有成林面积1万亩,猕猴桃年产约100万公斤。
    7月28日,县委决定开放茅坪公社的观上、寨湾和程家公社杨家垭清真寺。
    8月,镇安县科技干部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领导小组成立。止1983年底共评出中级职称52人,初级职称183人。
    9月7~11日,中共镇安县第九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301人。大会选举委员26人、候补委员4人组成第九届委员会。任兴哲当选为县委书记,王敦智、汪效常、刘世艮当选为副书记。
    9月19日,镇安县革命委员会在东关剧场召开万人(四个分会场)大会,对“文化大革命”中由极左路线造成的全省骇人听闻的“镇安县刘总师”大冤案公开平反,全案涉及549人。
    9月23~28日,镇安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339人。大会决定将“镇安县革命委员会”恢复原称——镇安县人民政府,主任恢复为原称县长 。大会选举产生镇安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兴哲当选为县人大常务会主任,王敦智当选为县长。
    是月,镇安县师范学校改称镇安县教师进修学校。
    10月,中华医学会陕西省镇安县分会成立。
    11月2日,镇安县农业区划委员会成立,汪效常任主任,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为办事机构。
    1981年
    3月8日,全县开展落实林业“三定”(权属、自留山、责任制)工作,森林采伐一律实行采伐证。
    4月8日,县委召开会议讨论纠正镇安县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推行穷过渡、分配上的大锅饭、浮夸风等方面的问题。
    6月,县畜牧局从合阳县第一次引进安哥拉长毛兔1900只。后因销路不畅,饲养量大减。
    是月,中共镇安县委、县人民政府发出《关于扩大社员自留地》的决定。
    7月20日,县委召开区、社书记会议,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和完善各项生产责任制,全县包产到户的队占全县总队数的72.4%。生产关系的调整,调动了农民劳动生产的积极性。
    是月,镇安县剧团团长王奠—出席全国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副团长刘文华出席陕西省先进企业、先进集体和模范个人大会。
    8月,成立中共镇安县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县委副书记汪效常任组长,下设办公室。先后整理出版了《镇安苏区史料汇编》《豫鄂陕边区镇安史实》《镇安解放》三书,约86万字。
    8月4日,镇安县木王林场收归商洛地区林业局直属管理。
    8月29日,镇安县各级“贫协会”的办事机构全部撤销。
    9月,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常黎夫来镇安县视察工作,索阅《镇安县志》后写出《实心为民造福》一文,称赞清朝知县聂焘的政绩,刊于1982年6月6日《人民日报》。
    12月23日,镇安县首次“五好家庭”代表会议在县城召开,与会代表200名。
    1982年
    2月,商洛地区行政公署授予镇安县“兴桑养蚕致富之道”锦旗一面。
    2月10日,镇安县绿化委员会成立。
    3月21日,镇安县第八届全民运动会在县城举行,13个代表队、338名运动员参赛。
    4月17日,中共镇安县委、县政府布署在全县范围内“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的工作。
    8月,镇安县人民政府由后街迁驻前街新建的四层大楼(老衙门口)。
    8月5日,镇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立,县委副书记汪效常任主任,下设县志编纂办公室,属科级事业单位。
    秋季,全县霪雨连绵,山洪暴发,有16.4万亩农田受灾减产,倒塌民房930间,5人死亡。县人民政府发放救济款7万元,建房款10.8万元。
    11月8日,县委副书记、县区划委员会主任汪效常出席全国农业区划、规划12个重点县座谈会议。在会上作了《应用区划成果,搞好规划工作》的发言。
    11月,商洛地区行政公署授于“镇安县1982年出口板栗做出优异成绩”奖旗一面。
    11月21日,中共镇安县委、县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奖励向国家交售万斤(市斤)粮的回龙乡村民李安义的决定》。
    12月,镇安县广播站1982年工作成绩优异,荣获陕西省广播电台三等奖,黄艳芳获优秀播音员二等奖。
    12月19日,陕西省农业区划应用成果现场会在镇安县召开,推广镇安县农业区划经验。
    镇安县开展第三次人口普查,以本年7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间登记。全县共有57639户263959人,其中男性占53.71%。
    1983年
    1月24日,镇安县精神文明与劳动致富“双先”会议在县城召开。大会奖励了“状元户”、“标兵户”各10名,先进单位290个,先进个人574名。
    2月1日,镇安县人民武装部第一政委任兴哲受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的通报表彰。
    2月9日,锡铜公社农民手工纸匠马远朝应邀赴日本参加17国手工造纸技术交流会,在京都、奈良、大板作技术表演。
    3月8日,镇安县物价局荣获国家物价局授于“镇安县物价局先进集体”奖状一面。
    3月,全县开展第一个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秩序、讲卫生)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活动。
    同月,国务院交通部授予镇安县汽车站为“最佳车站”称号。
    镇安县首次飞机播种造林在岩屋公社阴坡山试播成功,共播油松、漆树种1.32万亩。
    4月,中共镇安县委、县人民政府表彰文明先进单位58个、团结和睦队50个、和睦院落116个、五好家庭1.4万户。
    6月6日,县医院妇产科主任、省劳动模范王金平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出席大会。
    7月3日,县人民法院依法判处东河公社农民柳世全猎捕国家保护珍贵动物羚羊罪有期徒刑二年,罚款70元。
    7月19日,降大暴雨,河水猛涨。20日22时30分乾佑河洪峰流量达1230立方秒米;旬河21日○时30分最高洪峰达2690立方秒米。是秋,全县9个区58个公社普遍受灾,有18万多亩农田严重减产,洪水冲毁桑树和护堤林245万株,倒塌房屋9848间,损失折价2900多万元,9人死亡,8人受重伤。其中柴坪街机关、居民房屋被冲134间,甘岔河乡梁家庄出现大滑坡,412万立方的沙石堵谷截河,形成容水150万立方的自然水库,迫使附近20余户农民搬迁。
    10月27日,镇安县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镇安县计划生育实施细则》。
    11月2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镇安县委员会成立。
    12月,国务院批准镇安县列为全国一百个农村电气化试点县,从此展开了大规模的小水电建设。
    同月,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部给镇安县颁发“核桃仁出口产品品质优良”荣誉证书。
    1984年
    1月,陕西省体育运动委员会授予铁厂文化站“农村体育先进集体”称号。
    是月,孙家碥电站工程指挥部成立。设计总装机2500千瓦的电站动工兴建。
    2月,县级机关全面完成机构改革任务。
    5月28日,镇安县落实知识分子政策领导小组成立。从六月起对全县1760名知识分子的有关政策问题,进行检查落实。
    是月,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协调小组奖给镇安县“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单位”锦旗一面。
    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奖给中共镇安县委“发扬党管武装传统,加强后备力量建设”锦旗一面。
    8月,全县完成政、社分设任务。对原公社、大队、生产队分别改称为乡、行政村和村民小组。
    8月,根据著名作家贾平凹编著的长篇小说《鸡窝洼人家》,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改编《野山》电影开拍仪式在镇安县城举行。
    8月16日,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下文批准镇安县为“革命老区县”。
    9月19日,中共陕西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茅坪、程家两个民族乡。
    11月29至12月4日,镇安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243人。大会选举汪效常为镇安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刘平为镇安县人民政府县长。
    1985年
    1月18~22日,中共镇安县第十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330名。大会选举第十届委员会由委员25人、候补委员5人组成。华成久任书记,刘平、赵聚祯、张永奎任副书记。
    1月,镇安县与兵器工业部庆华电器厂合资在西镇乡联办陕西省镇安大理石公司,次年7月建成投产。
    3月,全县抽调586名干部下农村蹲点一年。同时,省、地派61名干部来镇安农村蹲点。其中省公安厅派50人,由一名副厅长带队。
    7月,瑞士联邦理工大学教授、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海洋地质委员会主席许靖华(华裔)一行4人,在丹凤、商县、镇安就地球板块构造与秦岭等问题作了考察。
    9月10日,中共镇安县委、县人民政府在东关剧院召开大会庆祝第一个教师节,给25年以上教龄的老教师颁发了荣誉证。
    镇安县永乐镇城关村第四组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研究所合资,在碾子弯联办陕西秦岭大理石公司并建成投产。
    10月5日,由县委打击经济犯罪办公室主持,卫生、工商等部门配合,在东关体育场当众销毁19种价值8.8万元的假冒商品。
    12月28日,镇安县人大常务委会、县人民政府召开机关职工大会,第一次给县政府系列各局、委、办的正、副职,人大常委会机关和检察院、法院的科、庭长以上干部共200余人颁发任命书。
    是年,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授于《镇安县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三等科研成果奖,并给有功人员颁发了《奖励证书》。
    是年,对职工的工资进行改革前的理顺工作,实行基本工资和工龄补贴相结合的工资制度。
    同年,在群众集资办学活动中,永乐镇个体商户葛万章、葛金良父子为兴建永乐中学捐献人民币1000元。镇安县人民政府奖给“集资育才”匾额一面。
    1986年
    1月23日,中共镇安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全县职工中广泛开展为振兴镇安经济“创业立功”的活动。
    3月7日,中共镇安县委发出“减轻农民负担的十条规定”。
    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镇安县人民武装部由军队建制改为地方建制,更名为“陕西省镇安县人民武装部”,属副团级建制。
    5月13日,商洛地区青少年运动会乒乓球比赛在镇安县体育场举行。
    5月14日,木王林场大弯垴林区被文家乡村民周均林等人偷伐枯林时引起火灾,延烧46小时,毁林57亩,损失木材200多立方米。 
    7月30日,镇安县普法领导小组对县级机关职工的普法学习进行考试,共有136个单位1962人参试,95%以上的考试成绩优良。
    8月,成立中共镇安县委组织史资料征编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副书记宋改义、侯丰厚先后任组长,下设办公室,完成了40多万字的送审稿。
    8月,镇安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严厉打击拐卖人口犯罪和有效制止妇女盲目外流问题的决定》。
    8月22日,一座由国家拨款和干部、群众集资兴建的永乐中学教学大楼竣工并交付使用,缓解了城区居民子女上中学难的矛盾。
    是月,全县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商品观念教育活动,受教育农民达十万之多。
    9月18日,镇安县中学附设民族高中班举行首届开班典礼,柞水、宁陕等县统战、教育部门的领导参加祝贺并赠送纪念品。
    9月27日,二台子金矿采用氰化钠提金工艺试产成功。首次提炼成品黄金5.42公斤。
    10月8日,南门坡杨家山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站建成试播,复盖10平方公里。
    是月,鱼洞峡电站电器修造厂生产的双功率多用电灶和熟铁电炒锅,经省产品质量监督所检验合格,投放市场。城镇电热用户发展到5200余户。
    11月,在全省文明卫生县城检查评比中,镇安县荣获“文明卫生城市建设检查第一名”的锦旗一面。
    11月,省、地组织普教检查验收,镇安县824所小学普及初等教育合格。检查组代表省委、省政府颁发锦旗一面,奖金4万元;商洛地委、行署颁发锦旗一面,奖金2万元。
    12月15日,县人民政府颁布施行《镇安县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管理试行管理办法》。
    12月29日,镇安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公布《镇安县实施〈陕西省计划生育条例〉细则》。本《细则》共7章34条,自1987年3月1日起施行。
    1987年
    1月,城南虹化山改河工程破土动工。设计开挖土石方总量为13.87万立方米,增加城建用地40多亩。
    5月25~29日,镇安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167人。大会通过《关于加强土地管理制 止乱占耕地》《认真贯彻矿产资源法》的决议;连选汪效常为人大常委会主任,宋改义为县人民政府县长。
    6月5日,云镇、永乐两个区在三小时内降暴雨57毫米,有60个村、4000余户、2万余亩农田受灾。民政部发来慰问电。
    6月12日,虹化山改河工程在水电部西北勘察设计院施工处技术人员的现场指挥下,实施一次装药50吨的多药室松动大爆破。由于设计的原因留下48个哑炮,成为后来施工的隐患。
    陕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授予镇安县人民政府“文明卫生县城建设成绩显著”奖牌一面。
    1988年
    1月26~30日,中共镇安县第十一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190名。大会选举由23名委员和4名候补委员组成中共镇安县第十一届委员会。李元虎当选为书记,宋改义、张彦福、余良印当选为副书记。
    2月10日下午6时45分,虹化山改河工程在清渣中误触一个装有1067公斤炸药的哑炮起爆器而爆炸,造成民工7人死亡,数千间房屋的窗户玻璃震碎,损失巨大。
    3月,解放军某部工兵团副团长王文轩、参谋长王炜奉命率地炮二连22名排雷骨干前来支援虹化山改河工程,排除了所有哑炮。2000余名民工日夜奋战,主河道于5月6日正式通水。
    7月,省、地文物普查工作队80余人,对镇安县文物进行全面普查,境内田野共有文物305处,馆藏文物千余件。
    10月,镇安县投资126万元用7个月时间接通西北大电网,35千伏线路由柞水县下梁接至镇安县城,共30.3公里。
    11月14日,镇安县由国家投资775万元的孙家碥电站竣工投产。装机2×1250千瓦,年发电量1500万度,缓解了镇安县工业用电的紧张局面。
    12月,回龙二台子金矿由于采用氰化钠提取法炼金,金的回收率、产量都达到或超过原设计水平,年产黄金91公斤,实现利税150万元,人均产值12040元。
    12月14~18日,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暨商洛地区地方志领导小组对新编《镇安县志》稿进行了评审。
    1989年
    7月下旬,崇家沟、高河、东河、庙沟、栗扎、朝阳等7个乡、47个村、132个组,有2082户的生猪发生瘟疫,死亡2647头,并波及到周围乡村。县人民政府抽调百名技术干部深入疫区及时扑灭了疫情。
    9月26日,冷水河大桥竣工。经县人民政府组织工程技术人员验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10月1日,中共镇安县委、县人民政府在东关体育场隆重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焰火晚会。
    11月,镇安县电影放映大楼破土修建。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 相关评论
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陕ICP备08105594-2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