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村史 > 商洛历史
+

商州曲子眉户(迷胡)戏

2016-3-27    作者:代峰\编辑    来源:秦之韵文史原创    阅读:1170

商州曲子眉户(迷胡)戏

 

商州曲子亦名眉户(迷胡)戏。早期的“眉户”只是单一的民间小曲,如《绣荷包》、《银纽丝》、《哭五更》等。之后,经过长期实践,将许多唱曲接连组成套曲,一人或多角唱奏一个完整的有情节的故事。这种形式文人称之为“清唱”,群众俗叫“地摊曲子”。清咸丰、同治年间(1862~1874)传入商州、洛南,在拓展中揉和了地方樵歌、牧歌、情歌、童曲,曲调缠绵抒情,感染力强。民国时期,商县三十里铺、石鸠河、夜村、北宽坪、板桥、麻街一带,广兴曲子戏,民间班社亦多,常有秦腔、二黄不敢同曲子对台演出的情况。至今民间还流传有“一曲(曲子)二黄三桄桄(秦腔)”的说法。该剧种传统剧目有《张连卖布》、《张古董借妻》、《石榴娃烧火》、《老配少》、《打灶君》、《刘全进瓜》等,新创作的有《梁秋燕》、《桑园人家》、《拆墙》、《槐树庄》、《箭杆河边》、《红梅岭》、《三进桃峰》、《张连卖妻》等。剧情生动有趣,人物诙谐幽默,语言通俗,词格自由。    
    曲子戏是最具大众化的表演形式,富有优美、淳朴、幽雅的地方特色,大本戏少,生活小戏多。内容多是劳动人民自己歌唱自己的生活故事,表演程式也极为大众化。所以,有善于表现现代题材的特点。   
    新中国建立初期,商县的机关、学校、军队、群众业余文艺宣传队,为配合减租反霸、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粮食统购等运动而排练演出的文艺节目,大都采用曲子戏形式,对鼓舞群众生产斗争起了很大作用。商州文工团和一些农村业余剧团,整理、改编的优秀现代眉户剧有《飞雪迎春》、《山花》、《朝阳沟》等。 
    民国时期,商县秦腔、二簧、曲子、花鼓、道情班社有24个,小戏(皮影、木偶)班社有40多个。较有影响的戏剧班社有: “石佛爷”戏班,创立于清末民初。以大荆塬底乡郭塬村一绰号“石佛爷”者为开山箱主而得名。相继担任箱主的有大荆孟村的王老绪、赵斌,黑龙口的曹林,寇村的王益山,周村的周培云,大荆的周兴权等。该戏班主唱秦腔,班底约50余人。每年正月初全班,夏收前散班,是为前季;六月中旬复全班,直至冬月方散,是为后季。较有名的艺人有许高鹏、郭德斌、崔槐(蓝田人)、乔伶仙、华美丽(临潼人)、白彩英、小秃子、青衣凡凡(蓝田人)和雷紫喜等。剧目以“列国戏”为主,兼有“三国”及杨家戏等。1949年散班。    
    同顺科班创立于民国18年(1929),是一所二簧戏剧学校,班址在腰市三官庙内,班主为大荆人屈湘南,有学生36人,学徒期3年。总管黄亮子负责学生的识字正音;教习李全银负责基本功训练;教习王广翠负责唱功。学生入班后均以“同”字取名,如华县的郭同成,长安的辛同焕,商县的黄同来等。学校订有严格的班规,如不准议论吃穿,不准喝酒吸烟吃辣子,不准打架赌博,3年期满1年谢师等。排演的剧目有《八蜡庙》、《冀家山》、《大封王》、《破洛阳》等。民国22年(1933),同顺科班届满结业,学生们可自由搭班演出。该班培养出来的学生,后均为商洛各县二簧班社中的骨干演员。    
    三十里铺曲子班,民国初也称“同顺班”,后因箱主屡易,班名屡更,遂无定名。作过箱主的有于忠才(即“老连长”)、古世珍、罗金山等。该班初创时为本乡自乐班,人员仅有10余人。以后,外乡艺人前来搭班者日多,最盛时艺人有60多人。著名艺人有刘玉堂、任公礼(欢子)、王艺林(银牙)、林生财、陈宏林、郭福禄、张成俊、南保娃、王吉元等。曲子班多唱社戏,上演剧目有《白蛇传》、《八件衣》、《小姑贤》、《打灶爷》、《阴公闹馆》等20多本,折子戏40多个。演出地域主要是商县境内,间或也去山阳、洛南、商南等县,最远还到过河南。    
    东乡“十大股”,创立于民国20年(1931)左右。为商县东乡较大的秦腔班社。发起者为洛旗河豪绅麻春芳,社名本为“德化社”,因其董事会为十股凑成,故以“十大股”名社,以至“德化社”之名久而不为人知。十大股实力雄厚,人才众多,各行当一般都有2~3人。全班人员约60余人。名艺人有郭德斌(净角)、赵艺全(须生)、邓老幺、姚振华(生角),杨易中、刘冬至、王崇奎(旦角)、张彦成(丑角)等。演出地域较广,东至河南卢氏、界牌,西到关中,南走湖北郧阳府,北抵洛南、华阴、华县。主要活动地点是县境东乡一带及县城周围。经常演出的剧目有70多本,境内凡逢会演戏,十大股戏班必到必演。解放战争中散班。    
抗建剧团,创建于民国30年(1941),隶属“商县社会服务处”,演出剧种为“汉调二簧”。民国31年(1942),为进一步活跃地方文化生活,士绅王廷飏、王寿亭、侯自安联名发起并担任董事,集资扩建,招募艺人,使剧团声名大振。演出场地初借十字口老戏楼售票演出,后将北门内山西会馆改建为露天戏园。除赶会演出外,平素每天午、晚演出两场。著名艺人有吕庆华(净角)、陈胜志(须生)、吕耕山(旦角)、张庆鸿(丑角)、徐有宝(小生)、来娃子(老旦)等。剧团管理较为严格,规章制度多仿效西安易俗社,崇尚艺德,严禁赌博吸毒,不许外宿酗酒,奖励认真演出者,分配制度也公平合理。为配合抗战,鼓舞民众斗志,剧团移植改编《花木兰》、《史可法》、《戚继光》、《岳母刺字》、《王佐断臂》等爱国主义剧目,还自编《从军保国》、《捐献支前》等宣传抗日救亡的现代戏。豫西战事紧迫时,剧团赶赴前线进行慰问演出,并组织抗日募捐义演活动,深得社会各界好评。抗战胜利后,剧团更名为“建国剧团”。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驻军占驻戏园,艺人们无演出场所,随即散班各谋生计。1955年5月,人民政府召集流散于民间的汉剧艺人归队,组建“商县新生剧团”,使二簧戏获得新生。1956年6月,商洛专署文教局决定,将新生剧团移交山阳县,此为今山阳县剧团前身。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 相关评论
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陕ICP备08105594-2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