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村史 > 铜川历史
+

铜川市历代区域划分

2014-9-20    作者:霸主哥哥    来源:铜川地方志    阅读:5568

    明初,全县划分为22里:同川、东阳、南阳、西阳、北阳、上官、常宁、长乐、神水、丹青、柳池、修文、忠孝、永安、安阳、资惠、集贤、雷平、永受、阜厚、和丰;其中1里名称,旧县志失记。
    明弘治十二年(1502),并为13里:同川、东阳、上官、神水、南阳、丹青、修文、忠孝、常宁、永受、资惠、安阳、集贤。
    明崇祯八年(1635),并为8里:同川、永受、修文、忠孝、东阳、安阳、资惠、集贤。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并为6里:同川、东阳、修文、忠孝、安阳、永受。
    清乾隆(1736~1795)时,全县划分为6里:
    同川里(领县城及116村):河东坡、孙家坪、桑皮头、王家老池、党家塔、寇村、尖角里、鹿台村、孙家匾、红土坡、菩萨里、洞子沟、北神阁、姚家嘴、蒲池王、官洒铺、桃园里、苏家庄、神武村、前渠村、后渠村、公家原、寇家原、松林村、孙家河、张村、郭家河、圪堵村、南雷村、郑家河、白家河、马家河、灰堆坡、王益村、十里铺、雷家沟、枣家沟、枣庙村、前匣子、后匣子、二十里铺、沙家原、县口村、蒲落村、深沟村、太子庄、吕居村、高窑窠、安乐村、党家原、梁家原、武家原、顺河村、王家坡、柳湾村、罗圈里、走马梁、花庄子、石塌里、草店子、金锁关、仲家山、姬家塔、寨里坡、桐树圪涝、边家庄、霸王庄、李家沟、半截沟、火眼头、金牛庄、余蒿沟、渠赤铺、杨家坪、侯家崖、嘴儿头、花石崖、蒲家山、何村、山底里、上官山、庙山里、常家河、周家河、王家庄、湫沟里、马家村、刘家埝、毕家庄、慢坡里、安家坡、冯家河、习家峁、化圪塔、细嘴梁、双山上、庙山子、王家梁、高桥村、白家峁、牛家庄、棉花坡、崔家山、麻窠里、宋家峁、杨家散岔、姚家湾、韩家峁、北塌里、寇家峁、白家窑窠、西村、庙嘴里、泥古村、阿古村(疑为修文里村名)西坡里、崖窑里。
    东阳里(领180村):刘村、柏庙村、程家原、桥子上、麻家庄、炭家庄、漆家庄、罗家山、祈家沟、南鳌背村、雷家坡、潘家河、周家沟、观音堂、北鳌背村、陈家河、车湾沟、狗儿村、彭家山、新庙塌、武家塌、铁龙沟、租子沟、坡石村、邵家沟、上店镇、簸箕掌、麦长河、祁家塔、杨家庄、景家坡、魏寨、肖家塔、枣园村、庞家河、太和寺、店子上、萧家渠、西王家、东王家、乌泥川、高家湾、同家原、南斜里、何家沟、甘枣园、南神阁、宁家沟、徐家河、官庄原、冯家原、萧家堡、羊安领、萧家河、李家湾、水沟里、山照河、嘴儿头、相陵儿、灰堆里、孺子河、狗槽里、葛条塌、瓦窑领、小棋盘、检蒲村、鸭回领、南斗村、杨家河、雷家圪塔、南要弦、北要弦、南古寨、北古寨、元树村、三门寺、甘沟凹、洞子沟、后槽里、原领沟、武家河、马家原、孟家塌、纸房村、王家原、官地里、神周村、草沟里、冯家村、艾卜村、景家庄、马人沟、六极塌、赵家塌、后老庄里、钮家嘴、惠家沟、蒋家岭、寺背后、三棱圪塔、普崖、大庄窠、膺家地、庞家塌、枣园里、杨家庄、南堡子(清代县志失记1村名)。
    修文里(领80村):赵家原、赵家河、王家河、蔡家原、磨活村、刘寨嘴、庙底下、胡芦泉、避难村、崔家坡、南头村、龙尾村、西头村、活龙村、上演家池、阿来村、青龙村、故贤村、石柱原、下演家池、京兆村、木长村、铁龙头、上安村、上白石、光明村、沟西村、上官村、克坊村、下白石、开府村、元古庄、马原村、东古庄、上来兴、西古庄、王益堡、杨家原、李家嘴、下来兴、僧寅村、吕村河、安里河、郝家坳、上西古村、西吴村、梁寨村、龙首村、焦寨村、下西古村、桃源村、、杨庄村、南楼村、北楼村、寺上村、同德村、吴庄、丈二沟、牛角湾、史村、白原村、马家原、现头村、阎家岭、穆家原、姚家原、南庄、李家渠、范寨村、前胡家峰、修文村、铺子里、渠家庄、后胡家峰、黑古庄、北村里、枣园子、边家河、化沟村、红崖圪塔。
    忠孝里(领39村):黄堡镇、大老池、梁家原、韦家原、文明圪塔、土桥子、董家河、党家河、冯家桥、卢家原、南村、吕家原、韩古庄、柳池堡、王家匾、新村、石凹里、王家原、石坡原、金圪、崭头原、东韩家原、马嘴里、桃叶坡、金马庄、蒿长里、曾家坳、腰节里、张家村、木瓜沟、沙锅楼、杏林村、张家岭、党家原、朱家窑窝、铁门庄、赵家渠、凤池村、西韩家原。
    安阳里(领35村):丰禾村、庙背后、史家原、罗寨村、东十里步、高平原、孙家坳、南韩家原、黑池原、墙下村、马村、北雷村、孝慈村、仓房坪、上屽峪村、李家沟、官地里、何家原、孟家原、下屽峪村、周原村、嘴头、安阳村、西义兴、贺家楼子、吕村凹、塌泥河、范家寺、梨园庄、三十六条、翟家庙、赵家匣、宋家峁、北窑窠、萧嘴塌。
    永受里(领15村):小豆村、高家原、店子上、鸭口岭、川口河、东义兴、苜蓿店、枣儿村、永受村、马家窠、陈炉镇、立地镇、路家原、安河沟、北沟里。
    与此同时,还设有4乡75堡:东乡17堡99村,南乡19堡65村,西乡19堡120村,北乡16堡108村。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同官县设置的镇有:黄堡镇、上店镇、陈炉镇、立地镇;当时设乡8个,辖大村83个、中小村319个。各乡所辖大村情况如下:
    东乡:河东坡、红土坡、北神阁、柏庙村、陈家河、雷家坡、萧家堡、乌泥川、冯家原、庞家河、太和寺;
    南乡:新村、大老池、王家砭、董家河、党家河、梁家原、冯家桥、韦家原、东王益村、西王益村、东十里铺、西十里铺、李家沟、史家原、孟家原;
    西乡:蒲池王、南雷村、阿姑村、王家河、磨活村、上演家池、下演家池、避难村、上龙尾村、下龙尾村、阿来村、活龙村、石柱原、故县村、僧寅村、上官村、克坊村、曾家坳、金圪、韩古庄、腰节里;
    北乡:顺河村、金锁关、柳湾村、冯家村、甘沟凹、杨家河、三门寺、后槽里;
    东北乡:水沟村、孺子河、小棋盘、北古寨;
    东南乡:马家窠、店子上、黑池原、庙背后、安阳村、马村、高平原、韩家原、墙下村;
    西南乡:石凹里、东柳池、西柳池;
    西北乡:苏家庄、冯家河、郭家河、松林村、孙家河、范寨村、铺子里、李家渠、赵家渠、铁门庄、张家岭、沙锅楼。
    清时,乡村普遍设联。数村编为一联。
    民国元年(1912),因袭清代乡村设联的制度。当时设联情况是:中区有12联、15社;南区有南8联、北10联;西区有沟东联、沟西联;东区有东8联、西8联、铁炉联;北区有纸坊等6联;东南区有陈东联、陈西联、东合联、保安联。
    18年(1929),将各联归并,全县划分为6区(每区领若干村,村领2排,排领5甲或10甲,甲领10户:中山区(原中区,由附城各村及城外15社、37村组成)辖12村、24排;同阳区(原南区,由黄堡镇所辖56村组成)辖10村、22排;人和区(原西区,由石柱镇所辖193村组成)辖19村、38排;利民区(原东区,由红土镇所辖99村组成)辖16村、32排;兆丰区(原北区,由金锁关所辖156村组成)辖10村、20排;保安区(原东南区,由陈炉、立地、上店各镇所辖67村组成)辖13村、26排。
    23年(1934)下半年,实行保甲编组,全县共划编为13联保、81保、910甲(当时规定10户为甲,10甲为保,6保至12保为联保)。
同官县民国23年(1934)保甲编组统计表

┏━━━━━━━━━━┳━━━━━━━━━━━━━━━━━┳━━━━━┳━━━━━━┓
┃    区    别        ┃    联保名称                      ┃  保  数  ┃  甲    数  ┃
┣━━━━━━━━━━╋━━━━━━━━━━━━━━━━━╋━━━━━╋━━━━━━┫
┃  第一区(中山区)  ┃  中山镇联保  博爱乡联保          ┃    12    ┃    126     ┃
┣━━━━━━━━━━╋━━━━━━━━━━━━━━━━━╋━━━━━╋━━━━━━┫
┃  第二区(同阳区)  ┃  黄堡镇联保  梁原乡联保          ┃    11    ┃    131     ┃
┣━━━━━━━━━━╋━━━━━━━━━━━━━━━━━╋━━━━━╋━━━━━━┫
┃  第三区(人和区)  ┃文明乡联保 石柱镇联保 民治乡联保  ┃    19    ┃    210     ┃
┣━━━━━━━━━━╋━━━━━━━━━━━━━━━━━╋━━━━━╋━━━━━━┫
┃  第四区(利民区)  ┃  红土镇联保  忠义乡联保          ┃    16    ┃    183     ┃
┣━━━━━━━━━━╋━━━━━━━━━━━━━━━━━╋━━━━━╋━━━━━━┫
┃  第五区(兆丰区)  ┃  金锁镇联保  纸坊镇联保          ┃    10    ┃    104     ┃
┣━━━━━━━━━━╋━━━━━━━━━━━━━━━━━╋━━━━━╋━━━━━━┫
┃  第六区(保安区)  ┃  陈炉镇联保  民新乡联保          ┃    13    ┃    156     ┃
┣━━━━━━━━━━╋━━━━━━━━━━━━━━━━━╋━━━━━╋━━━━━━┫
┃    合    计        ┃     13                           ┃    81    ┃    910     ┃
┗━━━━━━━━━━┻━━━━━━━━━━━━━━━━━┻━━━━━┻━━━━━━┛


    25年(1936)2月,对保甲组织进行了调整。全县有13联保、78保、801甲。
    26年(1937)8月,将原有保甲组织调整为13联保、81保、797甲。
    27年(1938)底,全县13联保、77保、797甲。
    28年(1939)秋,将原有保甲组织缩编为中山、黄堡、石柱、文明、红土、陈炉、金锁7个联保、49保、825甲。
    29年(1940)上半年,将联保改称乡镇。全县设置7个乡镇、49保、880甲。
    30年(1941)3月,对乡镇保甲组织再次进行调整。全县设置7个乡镇、48保、840甲。
    31年(1942)下半年,恢复乡镇建制,将中山镇五、六、七保管辖区域内的同官煤矿及陇海铁路员工家属编入所在地的保甲之内。全县设置6镇1乡、49保、880甲。
    33年(1944),全县设置6镇1乡、49保、881甲。中山镇公所驻南寺沟,辖7保;黄堡镇公所驻寨城,辖7保;文明乡公所驻干桥庙,辖5保;石柱镇公所驻开福寺碉堡,辖10保;红土镇公所驻镇堡内,辖7保;陈炉镇公所驻盐店匾,辖7保;金锁镇公所驻纸坊,辖6保。
    37年(1948),全县设置乡镇7个、保47个、甲961个。

新中国政区

1940年7月以后,石柱镇的第六、七、八、九、十保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占领。嗣后,国民党军队又攻占六、七两保。
    1940年9月,同官原(今耀县安里乡龙首、韩家原、白原、吴庄村一带)获得解放。10月,同官原被划为三区,归陕甘宁边区政府东行政区办事处管辖。
    1948年5月,同官县政府在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斗争活动的红土坡游击区组建后,陆续设置了红土、广阳、陈炉、金锁4个区政权和13个乡政权。
    1949年2月,广阳区(辖5个乡)划归蒲城县。
    1949年6月5日,耀县将文明、石柱两区归还同官县。在此以前,因为国民党军队的分割占领,同官县被割裂为东西两部,处于西部的文明、石柱两区暂由陕甘宁边区耀县政府管辖。至此,全县民主政权的建立已经完成:共设区7个、乡46个、行政村175个、自然村481个。
铜川县1949年12月18日行政区划表

┏━━━━━┳━━━━┳━━━━━┳━━━━━┳━━━━━┳━━━━━┳━━━━━┳━━━━━┳━━━━━┓
┃  区  别  ┃        ┃          ┃          ┃          ┃          ┃          ┃          ┃          ┃
┣━━━━━┫城关区  ┃  红土区  ┃  陈炉区  ┃  黄堡区  ┃  石柱区  ┃  文明区  ┃  金锁区  ┃  合计    ┃
┃  项  目  ┃        ┃          ┃          ┃          ┃          ┃          ┃          ┃          ┃
┣━━━━━╋━━━━╋━━━━━╋━━━━━╋━━━━━╋━━━━━╋━━━━━╋━━━━━╋━━━━━┫
┃  乡(市)┃     8  ┃     7    ┃     7    ┃     7    ┃     5    ┃     6    ┃     6    ┃    46*   ┃
┣━━━━━╋━━━━╋━━━━━╋━━━━━╋━━━━━╋━━━━━╋━━━━━╋━━━━━╋━━━━━┫
┃  行政村  ┃    32  ┃    31    ┃    24    ┃    25    ┃    15    ┃    24    ┃    24    ┃    175   ┃
┣━━━━━╋━━━━╋━━━━━╋━━━━━╋━━━━━╋━━━━━╋━━━━━╋━━━━━╋━━━━━┫
┃  自然村  ┃    41  ┃    106   ┃    92    ┃    89    ┃    29    ┃    52    ┃    72    ┃    481   ┃
┗━━━━━┻━━━━┻━━━━━┻━━━━━┻━━━━━┻━━━━━┻━━━━━┻━━━━━┻━━━━━┛


    *其中包括相当于乡的三个市:城关市、五里市、黄堡市。
    1950年6月,省人民政府通知:将区公所按地名称谓一律改为按数序排列称谓:城关区为第一区,金锁区为第二区,红土区为第三区,陈炉区为第四区,黄堡区为第五区,石柱区为第六区,文明区为第七区。
    1952年10月,增设第八区。区公所驻今城区三里洞,管理城市工作。
    1954年4月,将原第八区公所改为城关区人民政府,原第八区的五里市、七里市、十里市、城关市分别改为五里、七里、十里、城关居民委员会;将原黄堡市人民政府改为第五区黄堡街人民政府。
    1956年7月,恢复区公所按地名称谓的名称,即城关区、文明区、石柱区、印台区、金锁区、红土区、陈炉区、黄堡区。
    1955年3月13日,铜川县人民委员会决定重新调整区乡行政区划:城关镇辖高坪乡和城关、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王家河5个街道办事处;金锁区辖东塔、淌泥河、楼子、何家原、金锁关5个乡;红土区辖红土镇和三丈河、麦章河、南斗村、西庙塔、刘村、雷家坡6个乡镇;黄堡区辖黄堡镇和孟家原、西柳池、屽峪村3个乡;石柱区辖青龙、吊咀、演池、郑家河4个乡,直属乡镇有陈炉镇、王家贬乡、何家坊乡。
    1956年4月,将高坪乡从城关镇划出,改为县直属乡。
    1957年,金锁区金锁关乡改称金锁关镇,红土区西庙塔乡改称南堡子乡。
    1958年8月29日,在黄堡区和王家贬乡的基础上,成立了全市第一个“乡社合一”的机构——红旗人民公社。9月14日,全市农村实现人民公社化,建有红旗、星火、跃进、东风、幸福、燎原6个人民公社。
    1958年9月24日,决定撤销原铜川市所辖的城关镇人民委员会和黄堡、红土、金锁、石柱4个区公所;设置6个乡(镇)人民委员会:黄堡镇人民委员会,管原黄堡镇、柳池乡、孟家原乡、罗寨乡、王家贬乡、吊咀乡、青龙乡;城关镇人民委员会,管辖原城关办事处、何家原乡、高坪乡、楼子乡、刘村乡和原五里铺、七里铺办事处所属的农业社;红土镇人民委员会,管辖原麦章河乡、南斗乡、南堡子乡、西庙乡、红土街乡和雷家坡乡的王石凹农业社;陈炉镇人民委员会,管辖原陈炉镇、雷家坡乡、罗寨乡的立地坡和东山农业社;王家河镇人民委员会,管辖原王家河街道办事处、郑家河乡、演池乡和楼子乡原属文明区的村庄;金锁关乡人民委员会,管辖原淌泥河乡、东塔乡、金锁关乡、何家坊乡。同时,撤销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办事处,设置五一路(包括五里铺、七里铺一带)、红旗街(包括十里铺、二十里铺一带)办事处。
    1958年11月1日,中共中央批准:富平县、耀县及宜君县的焦坪、四郎庙、哭泉一带约3乡个划归铜川市。
    1958年12月18日,将原市属的6个公社合并为3个公社,即黄堡人民公社,包括原红旗人民公社,社址在黄堡镇;城关人民公社,包括原东风、幸福、跃进、星火4个人民公社,社址在城关镇;金锁人民公社,包括原燎原人民公社及宜君县的焦坪、四郎庙、哭泉一带约3个乡,社址在金锁关。同时,将两个办事处合并为市区办事处,所属地区包括原五一路、红旗街2个办事处,办公地址在十里铺。至此,全市(包括原富平、耀县地区)共有人民公社12个。
    1959年2月21日,将黄陵县所属的原宜君县焦坪公社的部分地区划归铜川市。其具体界线是:东至柳树台、东西马武、寺坪、前后烈桥、焦坪街、北台,西至保庄、榆林、桥上、玉华、背山分水岭,南至原耀县所辖边沿;北至保庄。
    1960年5月1日,成立红旗人民公社。5月9日,撤销市区街道办事处。
    1961年2月25日,为使流曲、刘集两个公社在语音上有所区别,将刘集公社改为华阳公社。
    1961年5月10~15日,经过调整后的公社先后开始对外办公。当时,全市公社有50个。其分布情况是:
    铜川地区:城关公社、高坪公社、红土公社、陈炉公社、石柱公社、金锁公社、焦坪公社、黄堡公社、云梦公社、王家河公社、周家陵公社、王家贬公社。
    耀城地区:城关公社、寺沟公社、孙原公社、稠桑公社、柳林公社、安里公社、瑶曲公社、小丘公社、白瓜公社、照金公社、阿子公社、楼村公社、下高埝公社。
    富平地区:莲湖公社、老庙公社、底店公社、淡村公社、曹村公社、到贤公社、吕村公社、宫里公社、觅子公社、卤阳公社、怀阳公社(华朱公社)、齐村公社、留古公社、华阳公社、刘集公社、美原公社、薛镇公社、玉岭公社、流曲公社、白庙公社、雷村公社、庄里公社、长春公社、东上官公社、王寮公社。
    1961年6月10日,铜川市委批准:将全市原来97个规模较大的(平均296户)生产大队调整为230个生产大队(平均125户)。至此,全市共有生产大队648个,比原有生产大队315个增加333个;共有生产队2992个,比原有生产队2679个增加313个。当时,生产大队的调整情况是:
    原富平、庄里、流曲、华阳、美原5个公社的50个大队调整为119个大队。
    原耀城公社:稠桑大队调整为稠桑大队、麻子村大队;崔家坡大队调整为崔坡上堡大队、崔坡下堡大队;水峪大队调整为郝家堡大队、水峪大队;墓坳大队调整为相潭大队、南墓坳大队、北墓坳大队;中高埝大队调整为中西堡大队、中老堡大队;下高埝大队调整为白家庄大队、萧家大队;咀子大队调整为咀子大队、跃进大队;苏家店大队调整为原上大队、河里大队;王睹大队调整为小王大队、王睹大队;丁家沟大队调整为齐家坡大队、丁家沟大队;文昌大队调整为文昌大队、石马岭大队;寺沟大队调整为南堡大队、中堡大队、北堡大队。
    原柳林公社:刘村大队调整为中合大队、刘村大队;背阴大队调整为背阴大队、金原大队;白社大队调整为沟西大队、白社大队;王益大队调整为王益大队、西古大队;红二大队调整为区南梁大队、红二大队;春林大队调整为春林大队、衣社大队。
    原小丘公社:中原大队调整为中原大队、坳底大队、丘党大队;牛村大队调整为牛村大队、豹村大队、上楼村大队;华原大队调整为华里方大队、白里大队、草坡大队;田峪大队调整为黑田峪大队、苇原大队。
    原城关公社:王益大队调整为王益大队、灰堆坡大队;孝慈大队调整为孝慈大队、西头大队;陈家河大队调整为陈家河大队、李家塔大队;川口大队调整为川口大队、二十里铺大队;寇家原大队调整为寇家原大队、郭家河大队;萧家河大队调整为萧家河大队、水沟大队;楼子大队调整为楼子大队、西村大队;演池大队调整为堡子大队、上龙村大队、东村大队。
    原黄堡公社:罗寨大队调整为周家村大队、罗寨大队、屽村大队;跃进大队调整为黑池原大队、杜家原大队、李家沟大队;五星大队调整为五星大队、石坡大队、王家原大队;王家贬大队调整为王家贬大队、土桥子大队、长畛大队;青龙大队调整为青龙大队、石柱原大队;韩古庄大队调整为上安村大队、韩古庄大队;柳池大队调整为东柳池大队、西柳池大队;立地坡大队调整为东山大队、立地坡大队、安村大队、枣儿村大队、合口大队;红旗大队调整为董家河大队、冯家桥大队、党家河大队、乱屹崂大队。
    原金锁公社:何家坊大队调整为半截沟大队、范市大队、何家坊大队、姚家湾大队,金锁关大队调整为花庄大队、高崖底大队;关帝大队调整为花坊大队、蔡里坡大队。
    原焦坪公社:烈桥大队调整为烈桥大队、柳树台大队;袁家山大队调整为袁家山大队;徐家沟大队;崾崄大队调整为崾崄大队、马场大队;寺坪大队调整为寺坪大队、高庙大队。
    1961年8月,将红旗人民公社划分为五一、红旗两个城市人民公社。五一公社同时悬挂市区第一街道办事处的名牌,管理三里洞以南至小河沟以北地区的行政事务;公社下设傲背、焦坪两个办事处。红旗公社同时悬挂市区第二街道办事处的名牌,管理小河沟以南、后洞以北及王家河地区的行政事务。
    1961年8月30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发出通知:将铜川市划归渭南专区领导:恢复富平、耀县建制。
    1962年3月14日,恢复市红旗街街道办事处和市五一路街道办事处,同时保留红旗、五一公社名称,管辖区域与公社一致。
    1964年1月14日,撤销高坪、周家陵、王家贬3个公社。
    1965年5月初至6月初,根据国务院1965年3月12日关于批准铜川市行政区划调整的意见,对全市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给耀县、宜君、蒲城、富平4县划出生产大队73个、生产队303个。铜川市保留生产大队109个、生产队363个。当时,划归耀县、宜君、蒲城、富平4县的社队情况如下:
    划归耀县的有:石柱公社、王家贬公社和王家河公社的刘寨、孝慈、南头、西头、吕村凹、寇家原、寇家坳、莫火村、避难村、演池、上龙、神湫、郑家河等13个大队及冯家河大队党家原生产队、常家河大队蔡家原生产队和范村大队范村、李家渠两个生产队,共计38个大队、168个生产队;
    划归宜君县的有:云梦公社和金锁公社的淌泥河、太子庄、杨家坪、仓房坪、东塔、李吉村、甘沟凹、金牛庄、范市、花庄、寨里坡等11个大队,焦坪公社的焦坪、寺坪、高庙3个大队和先锋大队的东湾、黄蒿窝生产队,城关公社的县口、梁家原、许家峁等3个大队,红土公社的原树、桐家原两个大队,周家陵公社的南古寨大队,共计28个大队、114个生产队。
    划归蒲城县的有:红土公社的冯家原、肖家河、肖家堡、水沟、北神沟、甘草原等6个大队,包括18个生产队;
    划归富平县的有:红土公社的铁炉大队,包括3个生产队。
    1965年5月13日,将耀县瑶曲公社南坡生产队划归铜川市。
    1965年6月12日,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在铜川市郊区范围缩小后,设置红旗、五一(以上两个公社即街道办事处)、城关、黄堡、陈炉、金锁、红土、王家河8个人民公社。其具体区划情况如下:
    红旗公社(即红旗街街道办事处):十里铺、宜古村、孙家坳、义兴、高家原、二十里铺(包括川口大队第一生产队)6个大队及社区内的居民区;
    五一公社(即五一路街道办事处):王益村、原畔、高坪、小豆村、韩原、墙下原、店子坡等7个大队以及社区内的居民区;
    城关公社:枣庙、楼子、前齐、窑科、神武、苏家庄、济阳寨、前原、城关、西村、河东、印台、杨家贬、顺河、柳湾、尖角、东原、崖窑、刘村、灰堆坡、桥子等21个大队以及社区内的居民区;
    黄堡公社:梁家原、文明原、安村、郝口、马村、孟家原、黑池原、杜家原、罗寨、屽峪村、周家村、王家原、石坡、李家沟、五星、新村等16个大队及社区内的居民区;
    陈炉公社:罗家山、雷家坡、育寨、关家咀、马家科、上店、永兴、新兴、马家河、北沟、潘家河、立地坡、东山、枣村、那坡、双碑、穆家庄等17个大队及社区内的居民区;
    金锁公社:半截沟、纸坊、高崖底、何家坊、蒲家山、姚家湾、玉华、烈桥、背塔、袁家山、柳树台、陈家山、徐家沟、先锋、崾崄(包括南坡生产队)等15个大队及社区内的居民区;
    红土公社:西庙、观音堂、惠家沟、太和寺、庞家河、苟儿村、赵家塔、孙家贬、坡石村、邵家沟、东王、南原、傲背、李家塔、陈家河、枣园、新兴、麻家庄等18个大队及社区内的居民区;
    王家河公社:川口、炭科沟、赵家原、南雷村、圪堵村、王家河、冯家河、周家河、常家河(包括自家河生产队)等9个大队及社区内的居民区。
    “文化大革命”初期,一些社、队未办报批手续,任意改换名称:1966年9月9日,王家河公社改称东风公社;1967年3月,城关公社改称红卫公社;1968年6月21日,金锁公社改称向阳公社。黄堡公社一度也改称红堡公社。与此同时,一些大队、生产队也改为“东方红”、“红旗”、“跃进”、“燎原”等类名称。
    1971年3月1日,市革命委员会发出批复:同意撤销向阳公社东方红大队(即金锁公社半截沟大队)棉花坡生产队,将该队农户分别并入半截沟生产队和霸王庄生产队。
    1972年5月16日,市革命委员会决定:向阳公社改称金锁公社,红卫公社改称城关公社,东风公社改称王家河公社。与此同时,各公社所属大队生产队、除个别确有封建色彩的名称外,一般都先后恢复了习惯名称。
    1973年4月29日,市革委员会决定:将大骨节病严重的楼子大队王家庄生产队并入本大队后齐生产队,并将王家庄生产队的农户也迁入后齐生产队。
    1974年2月21日,市革委会决定:将红旗公社红旗居民委员会划分为红旗居民委员会、河东居民委员会;宜古居民委员会划分为宜古居民委员会、桃园居民委员会。同时决定:将五一公社大同沟居民委员会划分为大同沟居民委员会、大同桥居民委员会;增设二○三段居民委员会;恢复前湾居民委员会(包括194煤田地质勘探队家属院)。
    1975年1月,中共铜川市委决定:成立铜川市市镇工作指挥部(初名市镇建设指挥部)和高坪农业学大寨指挥部(初名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并于同年2月1日开始正式办公。
    1975年10月8日,市革命委员会决定:二场沟居委会以河为界,划分为二场沟、东风两个居民委员会;铁路居委会划分为铁路一、铁路二两个居民委员会。
    1978年2月28日,中共铜川市委决定:撤销铜川市市镇工作指挥部,成立中共铜川市委市区工作委员会,主管市区工作,直接管辖街道办事处。与此同时,决定成立中共铜川市委郊区工作委员会,管辖黄堡、陈炉、王家河、高坪、城关、红土、金锁7个人民公社。高坪农业学大寨指挥部改称高坪人民公社。
    1978年3月1日,市革委会决定:将严重的大骨节病、克山病区金锁公社蒲家山大队坂坪生产队并入城关公社楼子大队龚家原生产队。
    1978年4月5日,中共铜川市委决定:将郊区红土公社的南原、傲背、苟村、李家塔、陈家河5个农业生产大队划归王石凹煤矿领导,成立王石凹镇;将金锁公社的烈桥、先锋、玉华、背塔4个农业生产大队划归焦坪煤矿领导,成立焦坪镇。两个镇均为公社一级行政机构,隶属中共铜川市委市区工作委员会领导。
    1978年4月6日,中共铜川市委和市革命委员会决定:市区工作委员会下设红旗街、五一路、七一路、青年路、桃园、城关6个街道办事处。
    1978年7月25日,市革委会决定:王石凹镇、焦坪镇作为市政企合一体制试点。两镇分别受市区工委和王石凹煤矿党委、焦坪煤矿党委的双重领导,以矿领导为主。
    1980年1月15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决定:从1980年1月1日起,将耀县和蒲城县的广阳、高楼河、阿庄、肖家堡4个公社划归铜川市管辖。
    1980年2月1日,市区工委的川口、王益村、红旗、灰堆坡4个大队划归郊区工委高坪公社管辖;市区工委的城关大队划归郊区工委城关公社管辖;焦坪镇的背塔、玉华、先锋、烈桥4个大队划归郊区工委金锁公社管辖;王石凹镇的傲背、苟村、李家塔、陈家河、南原5个大队划归郊区工委红土公社管辖。
    1980年4月5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铜川市设立城区、郊区两个市辖区人民政府,均属县级建制,并于5月1日正式办公。城区政府设在七一路,管辖城关、青年路、五一路、七一路、红旗街、桃园、王家河、黄堡、焦坪、王石凹10个街道办事处;郊区政府设在北关,管辖城关、金锁、红土、陈炉、高坪、王家河、黄堡、广阳、阿庄、高楼河、肖家堡11个农村人民公社。
    1981年4月11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郊区城关公社印台大队划分为印台大队和虎头山大队。
    1982年3月27日,经市政府批准,将郊区阿庄公社杜家原大队更名为西沟岭大队,广阳公社新星大队更名为刘家沟大队,红土公社南原、新兴大队分别更名为炭庄大队、崾崄大队,高楼河公社李家沟大队更名为李杨沟大队,金锁公社崾崄大队更名为崔家沟大队。
    1982年9月3日,经市政府批准,将耀县石柱公社京兆大队划分为京兆、活龙、石柱原、木章4个大队,安里公社明星大队划分为龙首、支前两个大队。
    1983年3月至5月,在市郊区陈炉公社和耀县全县进行政社分设、建立乡政权的试点工作。从此,郊区陈炉公社和耀县所有公社均先后改为乡、镇建制(除耀县城关镇外,其他均改为乡建制),并在原有大队基础上设村,在原有生产队基础上设村民小组。
    1983年10月,延安地区的宜君县划归铜川市领导。
    1984年3月至8月,全市4个县、区全面开展政社分设、建立乡政权工作。4个县、区原有42个人民公社、10个街道办事处、533个生产大队、2022个生产队,通过召开乡(镇)人民代表会和社员代表会,撤销了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建立起乡(镇)人民政府及其经济组织;撤销了大队管理委员会,选举产生了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包括1983年耀县全县和宜君县云梦公社、郊区陈炉公社的试点工作在内,先后共建立乡(镇)人民政府43个、村民委员会538个、村民小组2022个。
    1984年5月4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城区城关街道办事处划归郊区管辖,并将城关公社的城关、河东、杨家贬3个大队和城关街道办事处合并,设立城关乡建制;原城关公社更名印台乡。
    1984年8月,经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宜君县宜君公社改为城关镇建制。
    1984年8月16日,将耀县柳林乡贺家庄等8个村委会划出,设立庙湾镇建制;将瑶曲、王家贬、照金3个乡改为镇建制;王家贬乡改镇后更名为董家河镇。
    1984年12月13日,宜君县五里镇乡改为镇建制。
    1986年4月11日,将郊区红土、广阳、陈炉3个乡改为镇建制。
    1987年9月14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耀县下列村庄被划为革命根据地范围:小丘乡的红岩、移村、朱村;楼村乡的豹村、牛村、尤家嘴、华原;稠桑乡的七保、雷击、小王嘴、寺沟原、元古;孙原乡的孙原、文昌、泥阳、孝北;寺沟乡的方巷口、杨河、寺沟、阿古社、苏家店;下高埝乡的野狐坡、中西、中老、萧家、白家、平老、鱼池、陈坪;演池乡的刘寨、范村;石柱乡的京兆。
    1987年9月29日,经省民政厅批准,调整如下行政区划:(1)将郊区王益乡、王家河乡、黄堡乡划归城区管辖;将黄堡街道办事处与黄堡乡合并,改为黄堡镇;撤销王家河街道办事处,其辖区并入王家河乡;(2)将城区所辖的焦坪、王石凹两个街道办事处划归郊区管辖;(3)将郊区城关乡改为城关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城关、河东、杨家贬3个村划归印台乡;(4)撤销城区五一路街道办事处,将其与青年路街道办事处所辖漆水铁路中心桥以北(东至青年路立交桥山头,西至三里洞防空洞口)地段划归郊区管辖,在原五一路街道办事处驻地设立三里洞街道办事处。将五一路街道办事处管辖的漆水铁路中心桥以南区域划归城区青年路街道办事处。从11月11日开始,按调整后的新区划行使职权。
    1988年6月16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耀县小丘乡前咀子村(自然村)划归白瓜乡管辖;白瓜乡政府驻地由白瓜村迁驻前咀子村;柳林乡政府驻地由田家咀迁驻柳林镇(自然镇)。
    1988年8月29日,城区政府决定:七一街道办事处所辖的漆水铁路中心桥以南区域的西沟、五一、道东居委和三里洞煤矿家属委员会划归青年路街道办事处管辖。
    1989年9月7日,郊区政府决定:重兴南路东山坡组建的居委会定名为新建居委会;芳草堤组建的居委会定名为芳草堤居委会。
    1989年9月8日,耀县政府批准:城关镇增设塔坡居委会;白瓜乡增设前咀子村民委员会。
    1989年11月11日,宜君县民政局批准:尧生乡南寨地村委会划分为北寨地、南寨地、孟家庄3个行政村。
铜川市1989年行政区划表

┏━━━━━━┳━━━━━━━━━━━━━━━━━━━━━━━━━━━━━━━┳━━━━━━┓
┃  县  区    ┃    乡、镇、街办及驻地                                        ┃  合  计    ┃
┣━━━━━━╋━━━━━━━━━━━━━━━━━━━━━━━━━━━━━━━╋━━━━━━┫
┃            ┃  黄堡镇(新市街)王益乡(健康路)王家河乡(王家河北路)      ┃  镇1乡2    ┃
┃            ┣━━━━━━━━━━━━━━━━━━━━━━━━━━━━━━━┫            ┃
┃            ┃                                                              ┃  街办4     ┃
┃  城  区    ┃  红旗街街办(红旗街)桃园街办(宣园路)                      ┃            ┃
┃            ┃                                                              ┃  村委39    ┃
┃            ┣━━━━━━━━━━━━━━━━━━━━━━━━━━━━━━━┫            ┃
┃            ┃  七一路街办(二场沟)青年路街办(青年路)                    ┃  居委41    ┃
┣━━━━━━╋━━━━━━━━━━━━━━━━━━━━━━━━━━━━━━━╋━━━━━━┫
┃            ┃  陈炉镇(陈炉街)红土镇(红土街)广阳镇(广阳街)            ┃  镇3乡5    ┃
┃            ┣━━━━━━━━━━━━━━━━━━━━━━━━━━━━━━━┫            ┃
┃            ┃  印台乡(城关)金锁乡(金锁街)阿庄乡(阿庄村)              ┃  街办4     ┃
┃            ┣━━━━━━━━━━━━━━━━━━━━━━━━━━━━━━━┫            ┃
┃  郊  区    ┃                                                              ┃            ┃
┃            ┃  高楼河乡(高楼河村)肖家堡乡(肖家堡村)城关街办(频阳路)  ┃  村委107   ┃
┃            ┣━━━━━━━━━━━━━━━━━━━━━━━━━━━━━━━┫            ┃
┃            ┃  三里洞街办(延安路)焦坪街办(新街)王石凹街办(傲背村)    ┃  居委会44  ┃
┣━━━━━━╋━━━━━━━━━━━━━━━━━━━━━━━━━━━━━━━╋━━━━━━┫
┃            ┃  城关镇(南街)董家河镇(董家河村)照金镇(照金村)          ┃            ┃
┃            ┣━━━━━━━━━━━━━━━━━━━━━━━━━━━━━━━┫            ┃
┃            ┃  瑶曲镇(瑶曲村)庙湾镇(庙湾村)下高埝乡(下高埝村)        ┃  镇5       ┃
┃            ┣━━━━━━━━━━━━━━━━━━━━━━━━━━━━━━━┫            ┃
┃            ┃  寺沟乡(寺沟村)孙原乡(孙原村)楼村乡(坡头村)            ┃  乡12      ┃
┃            ┣━━━━━━━━━━━━━━━━━━━━━━━━━━━━━━━┫            ┃
┃  耀  县    ┃                                                              ┃            ┃
┃            ┃  稠桑乡(关庄村)小丘乡(小丘村)阿子乡(阿子村)            ┃  村委179   ┃
┃            ┣━━━━━━━━━━━━━━━━━━━━━━━━━━━━━━━┫            ┃
┃            ┃  白瓜乡(白瓜村)安里乡(梁寨河村)柳林乡(柳林街)          ┃  居委7     ┃
┃            ┣━━━━━━━━━━━━━━━━━━━━━━━━━━━━━━━┫            ┃
┃            ┃  滇池乡(干桥庙)石柱乡(故县村)                            ┃            ┃
┣━━━━━━╋━━━━━━━━━━━━━━━━━━━━━━━━━━━━━━━╋━━━━━━┫
┃            ┃  城关镇(城关)五里镇(五里镇)焦坪乡(焦坪村)              ┃            ┃
┃            ┣━━━━━━━━━━━━━━━━━━━━━━━━━━━━━━━┫            ┃
┃            ┃  高楼坬乡(高楼坬村)山岔乡(山岔村)偏桥乡(偏桥村)        ┃  镇2       ┃
┃            ┣━━━━━━━━━━━━━━━━━━━━━━━━━━━━━━━┫            ┃
┃  宜君县    ┃  西村乡(石堡村)尧生乡(西舍村)雷原乡(雷原村)            ┃  乡12      ┃
┃            ┃                                                              ┃  村委179   ┃
┃            ┣━━━━━━━━━━━━━━━━━━━━━━━━━━━━━━━┫            ┃
┃            ┃  寺天乡(寺天村)棋盘乡(棋盘村)云梦乡(南斗村)            ┃  居委2     ┃
┃            ┣━━━━━━━━━━━━━━━━━━━━━━━━━━━━━━━┫            ┃
┃            ┃  县口乡(县口村)哭泉乡(哭泉村)                            ┃            ┃
┣━━━━━━╋━━━━━━━━━━━━━━━━━━━━━━━━━━━━━━━┻━━━━━━┫
┃            ┃  区 2  县 2                                                                ┃
┃  全市总计  ┃  镇 11  乡 31  街道办事处 8                                                ┃
┃            ┃  村民委员会 543 居民委员会 94                                              ┃
┗━━━━━━┻━━━━━━━━━━━━━━━━━━━━━━━━━━━━━━━━━━━━━━┛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 相关评论
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陕ICP备08105594-2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