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村史 > 延安历史
+

延长县历代变迁、延长置县沿革

2014-10-18    作者:代峰\编辑    来源:延长县志    阅读:1094

   延长自秦汉置县,迄今2000多年,三易其名,界域多变,南迁北徙,治所靡常。仅以目前位置,辑录可考界域。
    延长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延安地区东部,延河下游,北纬36°14'~36°46',东经109°33'~110°30'。东临黄河,与山西省大宁、永和县相望,南接宜川以雷多河为界,西连延安,北临延川。
    县城距各地里程为:西距延安市72公里,南距宜川县城100公里,北距延川县城72公里;南距省城西安经延安440公里,经宜川404公里;东北距首都北京绕西安道1652公里,经渭南道1492公里,经太原道921公里。
    今延长县境,秦汉时为高奴县地。后境内曾设广安、延安、义乡、齐明、门山、临戎、临真、安平、平利、汾川等县和北连州,境域失考。隋代,改广安县为延安县,东临黄河,南连汾川,西南接临真,西邻丰林,北靠延川。唐代,南邻汾川、云岩县,余皆同隋。五代十国同唐。北宋时,南邻宜川,西靠肤施,北连延川,东临黄河,西南接临真。金同北宋。元明时,东临黄河,南连宜川,西接肤施,北连延川。清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前,东至老虎沟宜川县界40公里,南至南掌甘泉县界30公里,西至乌阳川肤施县界45公里,北至岭头村延川县界25公里,东南至护寺湾宜川、甘泉两县界27.5公里,西南至灵坬肤施县界35公里,东北至交口镇延川县界35公里。西北至风伯神安定、肤施两县界85公里。县境东西长85公里,南北阔55公里。
    1938年延长县,东至老虎沟交固临县界,南至南掌交固临县界,西至盖头坪交延安县界,北至南石褰交延川县界。总面积1712.25平方公里。
    1944年,固临县东临黄河,与山西隔河相望,西南连甘泉,西接延长,北邻延川。南北长约50余公里,东西宽约25公里。辖5个区、23个乡、1个市(乡)、72个行政村、344个自然村。
    延长今境:东为安河、罗子山、南河沟3乡,东界黄河,遥望山西;南为雷赤、安沟、南河沟3乡与宜川县阁楼、新市河乡、云岩镇相邻;西为黑家堡、郭旗乡、郑庄镇,与延安市甘谷驿、松树林乡镇相连;北为交口乡,与延川县拓家川乡相接。东西长约72.9公里,南北宽约55.05公里,总面积2368.73平方公里,约占陕西省总面积的1.38%占延安地区总面积的6.4%,农耕地119.27万亩。


延长县境变迁
延长置县较早,置撤分合频繁,县境变迁,可追溯至秦汉时代。
    秦汉时,今县境为高奴县域。时高奴县辖今志丹、安塞、延长、延川县及延安市5县市地。
    东汉,今县境仍隶高奴县。时高奴县辖今延安市、志丹、安塞、延长、延川、子长6县市地。
    北魏,今县境置广安县。辖今延长全域及延安市南部、宜川县北部。
    西魏,今县境中部置广安县,西部置义乡县,东部隶汾川县。
    北周,广安、义乡县沿西魏,东部分汾川、云岩2县地设门山县。
    隋,广安县更名延安县,辖今延长西部;东部废门山、云岩2县,并入汾川县。
    唐,今县境西部初复设延安县及北连州州治并设义乡、齐明2县;后废北连州及义乡、齐明2县,延安县改延长县;东部复设门山县(属丹州)。
    元,今县境西部沿唐置为延茛县,东部并入宜川县。
    明清直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前,县境未变。
    1935年5月30日,延长县城解放,成立苏维埃红色政权,时原宜川县第五区、第六区并入延长县,编为延长县第六区。
    1936年12月10日,划出延长第六区,并入新设的红宜县。同时,将延川县南区(亦称二区)孙家塌、郝家塌、高家沟一带划归延长。
    1948年8月19日,撤销固临县,新设临镇县。原固临县更乐、安泰区划归延长县。
    1949年2月,撤销临镇县,原临镇县赤峰、庆元、洞儿弯3区14乡划归延长;原延长二区五乡,自西沟门、郝家沟、小张家沟、唐家坪以西地域划归延安县;原延长四区四乡岔儿上、肖家河至南石寨子、马家圪台以东村子划归延川县。即今县境。
    1958年11月延长、延川两县合并为延长县,县境即今两县地域。1961年6月按合并时辖地分出延川县。至今县境稳定未变。


延长置县沿革
   春秋(前770~前476)为白狄(后改白翟)地。
    战国(前475~前222)初属魏,后属秦。
    秦(前221~前207)今境为高奴县辖,高奴为百户之上县,隶上郡。
    秦汉之际,项羽封董翳为翟王,都高奴。汉高祖元年(前206)灭翟国,复设高奴县。
    西汉(前206~24)高奴县隶上郡。
    公元8年,王莽篡汉,更朝“新”,改高奴县为平利县。
    东汉(25~220)复名高奴县,隶上郡。
    三国·魏(220~265)居住匈奴等少数民族,未设县。
    西晋(265~316)并入金明郡地。
    前秦(351~384)氐人苻健居关中称帝,都长安。为氐地。
    后秦(384~417)羌人姚苌据北地,杀苻坚取长安,自称秦帝。为羌地。[按:乾隆、民国《延长县志》均记为“晋室东迁,(延长)没入苻秦,为羌地;姚秦又灭苻秦,为氐地”,有误,据《晋书·帝纪》载:“东晋穆帝永和七年(351)氐人苻健据关中称帝,建都长安,国号前秦。孝武帝太元九年(384)羌人姚苌据北地自称秦王。杀苻坚取长安,自称秦帝,国号后秦。”]
    大夏(407~431)匈奴族酋长赫连勃勃自称大夏天王,公元412年发动民众十余万户,筑统万城作国都。今延长为夏地,介于石城(甘泉县西)、因城(安塞县南)2县之间。
    北魏神四年(431)灭大夏,置广安县,属北华州敷城郡。
    西魏(535~557)以广安析置义乡县,属延州文安郡。
    北周(557~581)广安县、义乡县,属延州文安郡,仍西魏故县;北周建德六年(577)分云岩、汾川2县地设门山县,属丹州乐川郡。
    隋仁寿元年(601)为避太子杨广名讳,广安县更名延安县。大业元年(605)将义乡县并入,属延安郡。开皇三年(583)门山县改属丹州,大业元年改州为郡,门山县撤销,辖地划归汾川县,隶延安郡。
    唐武德二年(619)境内兼设北连州,增置义乡、齐明2县,贞观二年(628)州废,义乡、齐明2县撤并。武德三年(620)分汾川县地复设门山县,隶属丹州。广德二年(764)始改为延长县,取延水长流入黄河之意,改属延州。
    五代十国(907~979)沿用延长县、门山县建置,隶延州。唐末延州被李茂贞占据,延长为节度使拓拔功所据。开平年间(907~911)延州归后梁,延长隶忠义军。后唐隶彰武军。后晋、后汉、后周仍隶彰武军。
    北宋初,设路以辖州,延长县隶鹿鄜延路延州。元佑中(1089~1091)延州改称延安府。熙宁七年(1074)门山县改属延安府。
    金(1115~1234)沿用延长、门山县旧制,属鄜延路延安府。皇统二年(1142)改隶彰武军。
    元(1260~1368)陕西设行中书省,领延安路,辖延长县。至元六年(1269)撤销门山县,辖地并入宜川县。
    明洪武九年(1376)六月设陕西承宣布政使司,洪武二年(1369)五月改延安路为延安府,辖延长。
    清(1644~1911)实行省、道、府、县四级行政制。延长县属陕西省延榆绥道延安府辖。
    民国二年(1913)撤销府、州、厅制,省下设道、县两级,延长县隶属陕西省榆林道。
    民国十六年(1927)撤销道制,省直辖县。
    1935年5月30日延长县城解放,成立延长县革命委员会,隶属陕北省苏维埃政府。当年,国民党陕西省政府将延长县划归第二区行政督察署(实已不管领)。
    1936年12月10日原延长县六区与红泉县合并,成立红宜县抗日救国政府,属延宜军分区管辖。
    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成立延长县抗日救国政府,属陕甘宁边区政府管辖。同时并存国民党延长县政府,属国民党陕西省政府第二区行政督察署管辖。
    1937年7月红宜县改称固临县,属陕甘宁边区政府管辖。
    1942年陕甘宁边区分置延属分区、绥德分区、关中分区、陇东分区、三边分区5区,延长、固临县改归延属分区所辖。同年,固临县分出南泥湾;设南泥湾垦区、归延属分区管辖。
    民国三十五年(1946)国民党陕西省政府将延长划归第一区行政督察署(实已不管领)。
    1948年3月19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撤销固临县,改设临镇县。
    1949年2月撤销临镇县,辖区划归延长、延安两县,同年5月4日延长县属陕北行署直属县。
    1950年2月1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成立,延长县隶延安专区(1969年改称延安地区)至今。
    1958年11月延川县并入,称延长县。1961年6月,按合并时的地域分出延川县。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 相关评论
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陕ICP备08105594-2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