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村史 > 延安历史
+

宜川县历史大事记

2014-10-26    作者:代峰\编辑    来源:宜川县志    阅读:9033

唐尧七十六年(公元前2286) 舜使禹治水。“既载(始)壶口”。宜川系雍州之域。在夏之前为西河国地。
    夏 商
    夏后启(前2197~前2189) 征西河国地。
    商帝乙十七年(前1175) 西伯伐翟。(狄)
    周
    周平王元年(前770~前476) 属白翟地。
    周襄王十六年(前636) 翟入周。王出奔居于郑。
    十七年(前635) 晋文公征戍翟,居于河西圁洛之间。(县境当属之)。号称:赤翟、白翟。
    二十五年(前627) 翟伐晋,败于箕,白翟子为却缺所获。
    周定王六年(前601) 白翟与晋师伐秦。
    魏武候王二十一年(前376) 韩、赵、魏三国灭晋。县地域归魏属上郡,为定阳邑。
    秦惠文王十年(前328) 魏属定阳邑,河西地被迫献地于秦,本境归秦。
    东 汉
    东汉灵帝中平六年(公元189) 匈奴占据定阳(今宜川),郡、县俱废。
    南北朝
    北魏太安二年(456) 匈奴侵占临戎县(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境内)。临戍人流亡至定阳城西北三十里处(今交里乡属地)设立临戍县。西魏遗撤。后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置安平县、治薛河川居乐川郡,皆在县境而未禁住。
    九年(485) 诏均田。禁巫卜。
    十八年(494) 禁胡服。
    十九年(495) 改姓元氏,全族皆定汉姓。
    西魏文帝大统三年(537) 置义川县(故址今牛家佃乡固州村),属汾州义川郡。
    大统十三年(547) 置云岩县(故城在今县西北80公里云岩镇)。改白水川之永宁县为太平县。
    大统十七年(551) 改安平县为汾川县。(故城在今县东北45公里阁楼乡)。属义川郡。
    废帝三年(554) 本境属汾州名丹州。当年西魏陷江陵,梁元帝出降。
    北周武帝保定元年(561) 丹州等部落与蒲川部落起义。周帝遣辛威平定。
    天和二年(567) 延州蒲川人郝三郎举旗起义,攻丹州。帝遣于实镇压杀三郎。掠取杂畜万余头。
    静帝大象元年(579) 分汾川、云岩二县地置门山县(故城在今延长县)又改义川县为丹阳县。隋开皇初复为义川。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 废义川郡、乐川郡入丹州。
    隋
    开皇三年(598) 改白水川之太平县为咸宁县。
    炀帝大业元年(605) 废丹州。於义川置延平县(无考)又废门山、云岩入汾川县。
    恭帝义宁元年(617) 置丹阳郡,治义川县。
    唐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 改丹阳郡仍为丹州。又析义川仍置云岩县,析汾川仍置门山县。
    唐太宗贞观四年(630) 丹州雨雹。
    高宗永徽二年(651) 丹州城由丹阳川迁至赤石川,即今宜川县城。
    玄宗宝天元年(742) 改丹州为咸宁郡。后至肃宗乾元元年复为丹州。
    德宗真元十五年(799) 咸宁郡王浑瑊卒,谥忠武。
    五代十国
    后梁太祖开平三年(909) 取丹延,丹州刺史降。旋军乱,逐其节度宋知诲,秋,克之。
    三月,皇帝发步骑会高万兴兵取丹、延二州。丹州刺史崔公实降。
    六月,丹州驻军叛乱,逐其节度使宋知诲。
    七月,高万兴回兵克丹州。杀驻军首领王行思。
    后唐后帝清泰三年(936) 丹州义军起,刺史康承询逃鄜州。
    宋
    宋太宗建隆二年(961) 七月义川、云岩二县降大雨雹。
    三年(926) 丹州下大雪二尺。
    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 为避太宗光义名讳,始改义川为宜川县。
    神宗熙宁三年(1070) 十月,帝纳韩降建议,分丹州义勇与延坊二州为一路,秋冬更番屯戎。
    五年(1072) 省汾川、咸宁两县归入宜川县。
    七年(1074) 改云岩县为镇,归入宜川县,门山县改属延安府。
    元丰二年(1079) 浑瑊庙祈雨,偶然下雨,刺封为忠武王。
    金
    高宗建炎二年(1127) 金人袭扰丹州,临镇。进占延安府。
    太宗二年(1230) 元军在黄河壶口滨岸凿坑树桩,缠以铁索架桥,用以往返调遣大军,号称“黄河飞渡”。
    度宗咸淳元年(1265) 撤门山县归入宜川县。
    五年(1269) 始併丹州入宜川县,属延安路。
    元
    至正十五年(1355) 朱元璋起兵,韩林儿称帝,参政朱希哲驻守宜川,修宜川城池。
    明
    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 元守将投降。县属延安府,明师克延安。朱希哲与部将脱烈伯颜领军民归服。
    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 知县张繹重修县城。增设城门四处。
    天顺五年(1461) 知县张繹重修县署。
    孝宗弘治八年(1495) 知县张伦扩修学宫,补购朝须书籍。建圣谟阁藏书。建立社学15处。
    思宗崇祯元年(1628) 陕北饥民暴动。宜川王左挂,飞山虎、大红狼等一时揭杆而起。于次年闯王起义军王嘉胤等攻破宜川县城。
    七年(1634) 二月,大队农民起义军过县境,由老鸡坡踏黄河冰桥东渡。
    八年(1635) 十二月,闯王高迎祥以数万人马,自宜川、洛川入韩城界,与满天星等合围韩城县城。
    清
    清顺治十四年(1657) 七月,王宣懿下宜川,降其众。知县王道亨增修文庙。
    康熙七年(1668) 全县丈量土地结束,批准四亩折正一亩。
    十四年(1675) 神道岑营李师膺潜通吴三桂,破韩城杀知县翟之琪,兵犯宜川。宜川知县田锡爵、县丞尹廷柱、训导李国珍俱逃。
    三十一年(1692) 知县毕益谨改建丹山书院为义学。
    五十九年(1720) 县境内大早无雨,是年粮食颗粒无收,死人甚多。知县王志深捐棺掩葬不及,于东门外掘一大坑积满死尸。
    雍正四年(1726) 十二月十一日至次年正月初七日,黄河澄清27昼夜。
    乾隆十三年(1748) 肤施县汪韩200户住地归属宜川县。
    十六年(1751) 知县吴炳增筑环城石坝以防水。重修丹山(瑞泉)书院。
    十八年(1753) 知县吴炳修成《宜川县志》(以下简称“吴志”)一部共4册27卷。
    同治六年(1867)
    三月,由于清朝封建统治者对回民进行残酷剥削压迫,引起关中渭南等地回民反抗。回民组成起义军,于3月始入宜川。后屡次来到宜川境内。因回民起义军领导未能识破清政府挑动民族仇恨的阴谋,执行了错误政策,杀戮汉民,使当地居民死伤惨重。
    十月,数万捻军由临镇进入宜川,占据云岩。
    十一月,19日,捻军进入宜川县黄河沿岸龙王、圪针滩一带。为争夺东渡黄河冰桥,与驻扎在吉县七郎窝一带的河防清军展开激烈战斗。
    22日,捻军佯装撤退,是夜三更乘清军懈备,以奇兵突破冰桥防线,击毙清军都司张德豹,千总郝恭,把总米辅国等千余人,向山西境北去。
    七年(1868)
    二月,回民起义军攻破宜川县城。
    八年(1869)
    四月,捻军余部,由袁姓聚数百人入县境,居云岩镇,修城池,补筑城垣,并出告示安民。以“太平天国十九年为朔”。
    六月,清军统领刘建吉带兵三营,进攻云岩,捻军西撤。
    十年(1871)
    十一月,4日,上自七郎窝下至蛤蟆滩,黄河断流约两小时。
    光绪二年(1876)
    十一月,黄河壶口瀑布以下河水,数十丈断流,半日方接。
    三年(1877)
    十一月,26日至次年正月初八日,黄河水涸瘦澄清,长达42昼夜。
    四年(1878)
    夏初,青黄不接,民死无数,城乡有杀人为食。
    五年(1879)
    八月,天旱缺雨,百姓无粮糊口,逃亡大半。而宜川知县孙尔炽与县绅勾结,擅自把当年地粮开成比率由原来每亩纳620钱加高到1200钱,中饱私囊,被迫走投无路的百姓,背负锄镰犁杖,云集县城之下,公推康平里石培村王化吉等5人出首请命。孙尔炽百般刁难,将王仗责40,枷号下狱。城外乡民闻讯后于是年11月16日将县城包围,要求释放王等,撤销前令,开仓济贫。孙见势危,撤销增加比率,王化吉无罪释放。知县孙尔炽解职还乡。
    六年
    孙尔炽在省城以白银三千两,活动重获宜川知县,借康平里里正刘焕失足跌崖死亡,密与苦主串商,以“王化吉抗粮不纳,打死里正”为词,将王拘锁,施以酷刑,四乡绅民,纷云而止,准备再次围城,并向延安、西安各衙上诉,于七年九月,当众审理,将孙尔炽又削职还乡。
    十一年(1885)
    知县樊增祥呈请豁免全县荒粮及绝粮300余石。
    二十六年(1900)
    发生饥荒。
    二月,城内散放常平仓谷各地按极贫领之。
    四月,省发赈济银一次,每名领纹银七、八钱。
    三十一年(1905)
    设巡警局,城镇计6处。同年,知县林岐饶改丹山书院为宜川第一高级小学,校长范友韩。
    宣统二年(1910)
    基督教瑞典牧师山如仁与山西荣河县薛道仁始设教堂于城内西大街。
    三年(1911)
    十月中旬,有革命军管带任廷秀部属王副哨驻宜,联络革命人士,光复宜川,驱逐知县肖镇东。王去延安,县城为秦穆柯等聚众占据,横行无忌。因秦向西北区团总余此年要枪械而大起冲突,余联络乡民和各乡民团三、四千人,众至城下,相持2日攻破县城,杀60人及三首领,民团驻城,秩序安定。
    中华民国
    元年(1912)
    三月,省政府委任王玉汝为县知事,靳百川为警佐,设警察局、劝学所、财政局等。
    四月,国民政府宣布:县衙改称县行政公署,简称县署。“知县”改称“知事”。
    二年(1913)
    陕西省设榆林道,辖宜川县。
    二月,乡民反对强迫剪发,聚众围城,王知事杀团绅11人,上宪察知,王被免职。委丁炳麟为宜川县知事。临时县议会成立。
    三年(1914)
    拉票子(亦称扯票子)成风,有纳猪、牛等物,抱去儿童,扯人回赎等种类繁多。四年冬云岩南海塬拉去数人,其中抢去五岁儿童1人;六年平佐郝家桌子村扯去数人,化银七、八十两赎回,其中王林之父,银已出而人死;七年宜川警佐张化南去河清乡行至阴凉沟被小杆鱼得水扯去,化银七十余两终为所害。
    四年(1915)
    省署于宜发枪械240支,洋台4杆,子弹34箱,复派驻防连长简吉顺来宜。
    十月,27日,赵连柱同曹夾杆自甘泉掳掠云岩,伤团丁数人,拉票子六、七人。
    十二月,初七,高之改打殿头寨,不克,遂绕回永宁村,焚房70余间。
    同月,土匪郭金榜,徐老么率300余众攻陷白家河岸,枪杀村人30余名,有某姓八口只留一女人。
    五年(1916)
    郭坚、杨虎城等先后攻破县城3次。
    四月,知事叶振本委李瑶林为团绅,招团丁40名守城。
    五月,土匪韩大奇率150余人到屯石、降头等村,民团围之,韩败走。
    九月,杨管带老曹率200余人陷县城,径宿去之,扯去拔贡张肇雯,用巨款赎回。
    十月,19日,匪首李青兰率众匪陷良子伸寨、桃枝寨、吕家崖寨,伤害村民40余人。
    六年(1917)
    省定宜川为三等县。
    四月,白恭杰攻马头关利儿寨不克,伤人10余名。
    五月,14日,李青兰,樊钟秀率200余人扰平安、平乐2里。
    八月,樊攻县城,又破良子伸、吕家崖、薛家坪等寨。
    九月,马四连入城。
    十月,杨虎城率兵一连驻城,次年2月开赴韩城。
    七年(1918)
    官绅收编谭老毛、王二等为警队,复密请洛川驻军田旅派兵来解决。
    正月,初三,匪首曹老九(名占胜)率190余人,自甘泉境复焚永宁、堡定、三、芝颜等村,被民团击败。 八年(1919)
    1月,曹老九陷县城,民团合而攻之不胜。5月,陕北镇守使派王启才逐曹入城。冬,田维勤部古希圣攻城降其王部,入城接防。
    8月30日,陕西省长委派测勘委员薛全刺同宜川知事王殿楹在壶口瀑布南一华里处石刻,布告此地收为国有(原文载文化文物志)。
    九年(1920)
    阴历十一月初七日晚,戍时初刻,全县大地震,房屋几为撼倒。七郎山之石窑和宝塔均被震倒。
    十年(1921)
    陕西第一旅田维勤部驻县,改编县民团为1营2连。
    十一年(1922)
    九月,田部退防。镇嵩军麻老九由韩城派第一营姜青海来直接防。麻部攻邹均礼于八郎山(九年,陕北镇署委邹为宜川行团团长)不克,十二年议和。
    同年,黑宪章为团总,十三年编入陕北国民军;冬,与麻部大战赤良塬,不胜,麻部入驻县城。
    十四年(1925)
    民团会攻,麻部南开,黑宪章奉调出征,石谦团驻防,倍征烟款。石谦团军队里有中共党员秘密开展共产党的活动。
    知事郭殿邦设司法股,劝学所成立,后改为教育局。
    十五年(1926)
    红枪会起,国民党驻军石谦遣兵会同民团剿逐于北原,次年将南原红枪会解散。
    十六年(1927)
    十月17日,清涧起义部队主力南下宜川地区,王宜生、谢子长率连队与起义部队会师于宜川县城。由于起义部队领导发生意见分歧,指挥不力,被军阀高双城、重宝庆两部六个营的兵力包围。突围后,部队由1000余人减少到二、三百人,起义失败。
    十一月,延安第四中学派白彦博来宜川组建中共党支部。于1929年秋成立了中共宜川中心支部,书记白彦博,组织委员范世昌、宣传委员张宝珍、赵正化。8月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会议决定在各区建立党支部5个:街道支部、书记范世昌;郭支部书记张宝珍;4区支部书记贺希珍;5区支部书记赵正化;狼神山支部书记刘振家。
    十七年(1928)
    榆林道公署撤销,宜川直属省辖。
    各县兴办“农村自治”,县署改称县政府,县知事改称“县长”。
    十一月,杨虎城部第三旅旅长黑宪章回到宜川。十八年六月被国民党省警备区区长武天祯枪杀。引起民众和各区民团不满,将武所带部队瓦解。
    宜川县教育局局长薛观骏纂修《宜川续志》(以下简称“薛续志”)10卷。
    十九年(1930)
    汤恩伯师由河南退陕,带步马队五千余人至县休养。
    二十一年(1932)
    春,中共宜川中心支部召开了各区党支部会议后,组织了3000余名群众云集在宜川城下,围城4天,要求政府豁免粮款。县长史秉贞在人民群众压力下,取消了每月3000元的地方维持费。作出了“粮款有者先出或少出、无者暂时不出”的决定,抗粮抗款斗争取得了胜利。六、七月间,又强硬摊派,复进行了第二次抗粮抗款斗争,因党的组织力量薄弱,缺乏经验,于次年2月失败。
    夏,宜川连年旱灾,民不聊生,国民党县长史秉贞扣发教师经费,贪污受贿,引起师生强烈反对。第三高级小学校长和第一高级小学教师白彦博及范世昌等共产党员组织全县4所高级小学代表20余人到县城清算县长史秉贞贪污款,并和第一高级小学学生在县城游行、宣传、散发传单,烧了县政府的牌子,砸了绅士李国忠的建桥石碑。经过斗争和赵正化呈文省教育厅、民政厅揭露其罪行,最后撤换了史秉贞县长职务。学生运动胜利结束。后于1935年国民党县长窦彤成敲诈勒索群众,贪污巨款,在即将溜去时,被第一高级小学师生阻住去路,窦交出脏款500银元才得脱身。
    二十二年(1933)
    民国政府财政部令:废“钱”改“元”。每银币一元折白银七钱一分五厘,通令实施。
    二十三年(1934)
    共产党人刘志丹率领陕北工农红军300余人进驻宜川五、六区,在云岩河一带,杀豪绅、分田地、建立游击根据地和苏维埃政权。
    全县6区下增编12联保。
    二十四年(1935)
    国民党南京政府勒令全县乡民遍种鸦片,强征“烟款”助饷,不种者,改征“白地款”。
    二月,红26军42师骑兵团由师长杨森带领,在安乐山创建宜川县第一支武装——赤卫游击队。总指挥杨开德,副总指挥袁天清,队员200余人,武器为刀、矛。
    五月,红军主力部队转战宜川,刘志丹率陕甘游击队袭击了宜川英旺镇驻扎的国民党军84师1个营,歼敌约200余人,缴获枪支100余支和许多物资。经云岩、阁楼、寿峰到集义镇召开群众大会,宣传革命道理,没收了地主粮食,物资分给贫农,深受群众欢迎。
    18日,杨森率领红军骑兵团1000余人由延长行至宜川屯石崾,与国民党宜川保卫团130余人激战,俘获大批团丁,缴获长短枪200余支,子弹万余发。活捉团长冯备山,在屯石村召开群众大会,公审处决。接着,骑兵团和赤卫军、游击队等数以千计的群众围攻县城。因甘泉县国民党军冯钦哉部黄营长率1营兵力增援宜川,骑兵团主动撤围北去,赤卫军、游击队分散活动。
    六月,高岗带领第十八、十九支队来宜川阁楼寺把宜川第一支队和宜川游击队合编为新编西北抗日义勇军,任命黑志德为司令员,赵正化为政委。共100余人,70余支枪。在宜川、洛川等地开展游击活动。
    七月,赤川县革命委员会在门山村成立,主席黑志德,副主席赵怀德,秘书康永年,教育部部长白彦博,保卫部部长杜汉方,劳动部部长白兆武,军事部部长徐国珍,贸易部部长高思恭,财政部部长赵文献,土地部部长呼育基,粮食部部长呼清河。下辖6个区。
    同期,由赤川县、红泉县派代表选举成立了陕甘边东区革命委员会,主席马文瑞。下辖赤川、红泉两县。于11月赤川县改称宜川县,成立中共宜川县委(简称县委)和宜川县苏维埃政府。
    杨森率骑兵团和红1团到宜川太留村附近将宜川第十支队(原新编抗日义勇军)12、13支队,延长18支队,延安4支队,甘泉6支队共600余人合编为红军第二路游击师(后改为第四路游击师)。邵凤林为司令,杨风歧为政委。
    九月,中共陕甘边区特委派马文瑞到宜川,在门山村正式成立了中共赤川县委员会,隶属陕甘边省委。县委书记薛正常,秘书赵建基,组织部部长刘思宽,宣传部部长王作舟。下辖6个区委。
    十一月,4日,国民党南京政府规定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家银行发行纸币为“法币”,长期流通,不予兑换,并铸法币1分,2分值铜币,5分值银币。原流通之各种铜元,失去法定辅币作用。
    29日,徐海东、徐向前率红军入宜川境。始设电话。
    同年,将宜川县辖五、六两区的安河、罗子山、雷赤南河沟,赵家河划归延长县。
    二十五年(1936)
    一月,21日,共产党员范世昌被国民党杀害,年仅25岁。
    春,陕西省国民党部派赵介丞为宜川县党务筹备员,成立“中国国民党宜川县党务筹备处”。
    三月,22日,国民党孙蔚如军长及42师、37师等部驻宜川县境封锁边区。西安事变起,南下。
    二十六年(1937)
    三月,27日,宜川县抗日救国会成立,主任淮建民,副主任黑志德、靳兆烈,6月在交里、云岩、集义等地建立抗日救国会分会。民国二十八年(1939)冬撤销。
    四月,红27军政治部长袁林等组织民众,利用逢集机会在县城北关召开了一次万余人的抗日救亡统一战线的政策宣传动员大会,27军政治部主任李志民发表了抗日演说。
    九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派李景林、王金章、黑志德等人和国民党宜川县政府谈判,议定以雷多河为界,河以北为共产党领导区(红区),河以南为国民党统治区(白区)。
    同年宜川县政府设兵役科,实行征兵制,组建抗日部队。并始设民众教育馆、电报局,组织合作互助社。
    二十七年(1938)
    3月19日国军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率部同山西省政府主席赵戴文为躲避日军围攻,西渡黄河,移住宜川县境桑柏村。
    同年,宜川各地群众在共产党领导下,纷纷要求减租减息,取消苛捐杂税,动员一切力量支援抗日前线,不少青年报名要求上前线。
    当地群众杀猪宰羊慰劳驻宜红军27军。
    二十八年(1939)
    三月二十五日至四月二十二日,阎锡山在秋林召开了军政民高级干部会议(秋林会议),出席会议代表167人,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和新军中的主要负责人薄一波等15人参加了会议,会上阎采用威胁、利诱、收买的手段,破坏团结、阴谋反共。取缔牺牲救国同盟会、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和新军中的政委制。消灭新军,夺取抗日政权,摧垮各抗日群众团体。为此,新军以簿一波为首,对顽固派及阎锡山的各种反动言行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揭露其罪恶阴谋,在秋林会议的整个会期,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北方局、中共晋西南党委和八路军驻秋林办事处薄一波等经常保持着联系(八路军办事处住秋林镇桌家庄)。
    四月,第二战区经济建设委员会在五里坪建立公营第一化学厂,职员18人,工人120人,生产肥皂及各种皮革制品。
    15日,阎锡山及山西省政府部分机关由宜川东渡黄河进驻吉县中市。
    六月,晋兴出版社在宜川阳湾村创办晋兴造纸厂,职员20人,工人108人,马夫厨师14人,于三十四年(1945)停办。
    七月,阎锡山部队修筑富县至宜川公路,全长57公里,路面宽4米,最大坡度15°。桑(柏)至宜(川)公路始修。
    国民党赈济委员会非常时期难民救济委员会第六救济区在宜川设立第一民生纺织厂,厂址县城北街,有职员5人,工人20人。
    八月,八路军总司令兼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朱德,由晋东南前线回延安开会时,在王世英陪同下到吉县古贤村,会见了阎锡山。双方协商决定在山西省府所在地建立由王世英任处长的第十八集团军驻二战区办事处(又称八路军驻山西办事处)。
    十二月六日、二十日,中共中央派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到宜川秋林镇,规劝阎锡山继续团结抗战,给八路军办事处传达党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和指示,指出阎锡山反共降日的危险性。
    十二月国民党宜川县党务处奉令联合各界组织精神总动员协会,发起各种运动。
    第二战区经济建设委员会奉令在宜川五里坪成立第一纺织厂,职员20人,工人110人。十日,日军飞机轰炸县城和集义镇。
    23日,日军108师团两万余兵力开始进攻吉县,阎锡山得悉后急命他的长官部分别由吉县古贤西渡黄河,向陕西宜川县桑柏、秋林、观亭一带撤退。次年1月29日阎锡山到达宜川县秋林镇。
    同年,国民党县政府兴建乡仓,计全县贮谷量为109.71万公斤。并全县12联保为9联保(中山、丹阳、康平、富云、永安、白水、河清、平安、平乐)。除平安、平乐两联保为红区外,国民党管区实为7个联保。
    同年冬,蒋介石背信弃义,掀起反共磨擦,由于形势恶化,共产党代表被迫撤销在宜川的抗日机构。
    二十九年(1940)
    二月,25日,中共中央派陕甘宁边区八路军留守兵团肖劲光和18集团军副参谋长王若飞,携带毛泽东致阎锡山亲笔信赴秋林同阎谈判。
    三月,15日,日军飞机轰炸县城关,以后又轰炸多次。
    五月,国民党陕西省宜川县党部成立,书记长谭雪尘。
    同月,八路军办事处迁住壶口乡上候村。后又迁往山西省克难坡。
    24日,阎锡山东渡黄河进驻吉县克难坡。
    六月,24日,宜(川)洛(川)公路始修。
    十月,国民党宜川县节约储蓄支团成立。
    陕西省建设厅下令修筑宜(川)韩(城)公路。三十一年四月完工,本县境内全长46公里。
    宜川各同业公会成立。
    同年,驻宜国民党61师,大肆逮捕共产党人,邓景亭、邹东平、畅民权等共产党员被捕。
    国民党中央政府通令全国各县实施新县制,县分6等,宜川县由3等县改为4等县,将7个联保改为7个乡,其名称同前,共辖43保,442甲,557个自然村。
    改兵役科为军事科。
    改“抽丁总队部”为“国民兵团”。
    本县佛教徒力田捐募创设育婴堂,共收婴儿193名。
    三十年(1941)
    二月,25日,宜(川)洛(川)公路完工,全长120公里,路面宽4公尺,最大坡度15°。
    三月,24日,陕西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余正东于宜召开“保民”大会及乡长会议,推行“民选”保长。
    十月,“国立山西大学”,自陕西三原县移至宜川秋林镇虎啸沟。
    是年,宜川县设县立初级中学。
    为纪念抗日烈士,于城隍庙内设忠烈祠。宜川县把冯家塔以南白家庄、岔口以西等73个自然村划归黄龙设置局管辖。至此,宜黄地界议定。
    三十一年(1942)
    春,日军飞机轰炸县城、党家湾、五里坪、甘草村,共4次。
    五月,10日,县政府田赋管理处评定全县地价。
    同年,陕西省驿运站管理处在宜设分站。三民主义青年团山西支团宜川分团部正式成立。县邮电局始设无线电台。
    国民党第二战区经济委员会在宜川五里坪创办克难棉毛纺织厂,有职员20人,工人200人。
    县政府设立“中山教育馆”。收容河南灾民6518人,救济安居。
    三十二年(1943)
    收容难民800余人,按户编入14个村庄。
    佛教会募款创设孤儿教养所,地址县东南白水乡王家岭,共收容孤儿20名。
    九月,山西省国民政府在宜川官庄村建立山西省立复兴纺织厂。有职员13人,工人70人。
    三十三年(1944)
    一月,21日上午4时,县城北街发生火灾,烧毁商号22家。
    十月,1日,由陕西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余正东主修总纂《宜川县志》(以下简称“余志”)一部共4册27卷,由宜川县政府出版,新中国印书馆承印。
    三十四年(1945)
    改编宜川县保警队之一部为保安突击队。
    八月,14日,日本国无条件投降,消息传来,宜川人民狂欢庆祝。
    三十五年(1946)
    七月,国民党驻陕西绥靖公署胡宗南部委任白子明为宜川县突击队队长奉命驻宜。
    三十六年(1947)
    正月十五日夜,宜川支队突袭驻守丹阳乡(今交里乡)的白子明部,战斗持续到天明,正当守敌溃败之际,国军驻宜47旅正规团援兵赶到,宜川支队撤退。
    二月,国民党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胡宗南部董剑军长率61旅、49旅、31旅等进驻宜川。3月13日董率部北上进犯延安。
    国民党在陕西第八区组织的“民众自卫总队”总队长李侠率部三千人驻宜。3月1日李率部北上,行至临镇附近,被埋伏在山上的边区游击队围困全歼,李侠被俘,公审后处决。
    十月,薛明斋率韩宜支队配合邓景亭通过谈判和平解放了集义镇。并建立新政权,白树畅任区委书记,邓景亭任区长。不久,邓景亭被国民党杀害于集义阴凉沟。
    21日,西北野战军2、4纵队攻占宜川。歼国民党河防宜川指挥部及新编第九旅27团,俘国民党中将徐用修,少将县长徐沛等人。解放了宜川。不久,野战军撤离。
    26日,宜川支队队长谭守荣带领30余名游击队员行至左家村与合兑村之间,被国民党军包围。副政委雷树清及27名游击队员被俘。 三十七年(1948)
    二月,23日,中共黄龙地委派中共党员贺生高、封应书、白彦博和6纵队从延长毋桑村出发到达宜川县徐里村。24日上午到达阁家村,并成立了宜川县工作委员会,负责发动群众,建立新政权,支援解放宜川。
    22日~3月3日,由彭德怀副总司令指挥的西北野战军1、2、3、4、6纵队,在宜川、瓦子街地区,歼灭国民党援军1个军部,2个整编师,5个旅10个团的兵力,共3万余人。国民党军整编29军军长刘戡自炸身亡,整编90师师长严明,31旅旅长周由之等被击毙。国民党军整编29军参谋长刘振東,24旅旅长张汉初,27师副师长李亨被俘。这次战役,解放了宜川县城,粉碎了国民党军阻止人民解放军南进的企图,获得了西北战场人民解放军转入外线作战的第一个大胜利。
    3月3日,宜川解放,县新政权成立,第一任县委书记为封应书,县长白彦博。全县设7个区39个乡,121个行政村,535个自然村。
    春,解放宜川,部队南下,宜川人民积极参军,支援前线。据统计,全县支援粮食66万公斤,出人力2.2万名次,畜力2300多头。
    4月,全县建立了富云、丹阳、康平、永安、城关5个区人民政权,30个乡政权。
    5月,在城关5乡、康平4乡、富云4乡、丹阳5乡等地组织贫农团。
    6月23日,遵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司令彭德怀电示精神,在全县广泛发动群众成立贫农协会,实行减租减息。
    9月,宜川县设立无线电台,直通延安、西安。
    三十八年(1949)
    1月13日,宜川县派出第一批长期担架队80付,毛驴21头,人员461人。编为1个大队,4个中队,10个分队,由副县长赵正隆带队支援前线。7月返回。3月成立宜川县工会,罗景山为主任。2月至4月,动员全县妇女做军鞋19000双,征粮49.5万公斤,支援前线。
    4月,全县组织起乡农会30个,农会小组388个,有会员2729名,减租粮114675公斤,退租6190公斤,免租10946公斤。
    6月5日,宜川县派出第二批担架队91付,毛驴24头,人员559人,编为1个大队,7个中队,由马顺卿任大队长支援解放战争。历时5个月,于10月14日返回时,带回骡马97头,步枪43支,战刀20余把,在县城受到各界人士、群众和学生的隆重欢迎。
    8月9日,县委书记高光华带10名干部到党湾乡西坪塬村试办土地改革,10月4日结束。
    9月5日,举办第一期土改学习班。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县集会庆祝,载歌载舞,万众欢腾。
    10月,土地改革全面展开。第一期土地改革至11月底共征收、没收地主、富农和公庙土地19397亩,牛106头,驴33头,羊678只,粮食108600公斤。土改共分4期,于1950年4月,土地改革全面结束。划定成份:贫雇农6348户,中农5554户,富农227户,地主101户。共没收地主等土地103109亩,各类牲畜3205头(只),粮食11329公斤,金银987两,银元1278元,农洋205233万元。
    10月,县、区、乡3级政权机构干部基本配齐,县政府设立秘书处、1科(民政科)、2科(财政科)、3科(教育科)、4科(建设科)、公安局、税务局、邮电局等8个工作机构。并设立了县人民法院。全县行政区划为7个区,39个乡121个行政村。
    14日~16日,宜川县各界人民临时会议召开,出席会议代表66人,均由各民主团体推荐产生。会议总结了宜川县解放以来的工作。讨论了土地改革工作规划,1950年农业生产计划、工商业、治安、学校及社会教育、青年、妇女工作等问题。
    12月,恢复宜川县初级中学,第一任校长吉明超。
    全县征兵488名。
    同年,在城关景阳村试办了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并以此为样板至年底组织互助组322个。
    1950年
    春,宜川中学招收初中新生2个班,学生64人,正式上课。
    宜川中学分校第一完全小学,由宜川中学迁县城隍庙。
    1月18日,宜川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到会代表94人,会议主要讨论和布置了土地改革工作。先后共召开了5次会议。
    2月,1日~3日,宜川县首届农民代表大会召开,参加代表96人,会议主要讨论通过1949年生产工作和1950年生产计划,解决土地改革中一些问题。
    15日,召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宜川县第一届代表大会,出席代表40人,正式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宜川县委员会,委员会由7人组成,邓士荣任书记。
    4月27日,召开宜川县首届妇女代表会,出席代表47人,正式成立宜川县民主妇女联合会,(简称妇联)高兰英任主任。
    5月5日,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撤销陕北区黄龙分区,宜川县划归延安专区管辖。
    宜川县进行区划调正,撤销永安区与康平区合并为永康区,全县由7个区改为6个区。
    6月,全县共产党组织开始整风运动,经过整党揭露和批判了党员干部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及落伍思想,提高了思想认识。公开党员和党的组织,进行了建党工作。
    11日,延安专署决定:宜川县干部编制150人。
    7月8日,召开了全县第一次县、区、乡三级干部会议,共129人,主要总结了上半年春耕生产和整顿干部思想作风问题。
    8月,全县区公署改为区公所,乡人民政府由序数命名改为以所在地称谓。
    9月21~25日,县第一届党员代表会召开,出席代表68人,列席代表8人。
    10月,宜川县粮食局成立。
    同年,宜川县人民医院成立。
    同年,开始引进“517”号棉花。在全县推广。
    同年,首次引进秦川牛36头。
    同年,首次由洛川引进10株苹果树苗,栽于南关苗圃。
    1951年
    宜川县土地登记评定产量工作自上年11月2日开始,止本年1月30日结束,全县分3期35个乡进行了评定产量工作。
    2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本县的镇压反革命分子运动开始,判处103名罪犯。
    4月25日,抗美援朝宜川支会成立,陈士甫任主席。各阶层人民踊跃捐献边币24646150元,折人民币24646.15元。
    5月1日,为抗美援朝,宜川征集志愿兵200名。
    15日,中国人民银行宜川县支行成立。
    7月,宜川县开始全面整党,到1954年春结束。
    10月6日,颁发土地房屋证工作试点后,从11月10日起全县开始颁发土地房屋证工作,到1952年1月12日结束。
    12月,县检察署、民政局相继成立。
    1952年
    1月15日~20日,中共宜川县党员代表大会召开,参加会议代表88人。
    本月召开宜川县第一届工商业职工代表大会,通过成立宜川县工商业联合会,岳立业任主任。
    同年,第一次推广使用7寸步犁,5寸步犁和简化犁。改变了旧式犁铧耕地工具。
    7月28日,宜川县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本届共召开了7次会议。
    10月1日,成立了宜川县人民剧团、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23日,宜川县级机关召开干部动员大会,开展“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五反”(反贪污浪费、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行贿受贿、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自12月22日正式在全县开始至1952年4月结束。清出贪污受贿分子177人,其中:贪污千元以上的有35人,百元以上的30人,百元以下112人,共计人民币89352.47元。
    同年,全县干部工资由供给制改为工资制。
    1953年
    3月,在全县掀起宣传贯彻新婚姻法活动。反对卖买、包办婚姻,实行男女自主,婚姻自由。从此,凡男女结婚均到婚姻管理机关依法登记。
    2月21日~4月2日进行全县普遍选举工作,参加选民19676人,选出乡代表1327人,县代表60人。
    同年,在一区程洛乡(现党湾乡)韩家圪村、七区屯里乡郭西村(现集义镇)最先办起了马德利、魏瑞祥两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年底,全县建立了互助合作组1322个,入组5524户,占总农户51.73%。
    “碧蚂1号”小麦良种,在全县推广。
    7月1日零时,宜川县第一次人口普查。全县有12700户,51200人。
    20日,宜川县政府发出布告《严励取缔一贯道非法组织》。公安机关对道首及从事反革命活动的道员分别给予惩处。
    10月,全县实行了粮食统购统销。
    新开辟了宜川县~延安人担步班邮运路线。
    从1953年到1957年对私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全县13个市镇,共改造私营商业468户,内有从业人员553人,资金257466元。分别设立了贸易、百货、专卖、服务、纺织品公司、食品收购组、采购局等37个单位。手工业共改造270户,998人,从业人员373人,资金63593元,共23个行业。组织14个集体社、组,占有手工业总数65%。
    1954年
    1月,在宜川县发行第一批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分八年还本付息。
    2月,开办宜川至富县自行车邮路。
    实行食用油脂统购。
    24日,民声皮影剧团成立,演职员9人,演出《宝莲灯》、《槐阴树》、《五凤山》、《富寿锁》等剧目。
    6月21日~27日,中共宜川县第二届代表大会召开。参加代表90人。
    7月,开展普遍选举工作。有96%的选民参加了选举,选出乡人民代表670人,县人民代表60人。
    20~24日,宜川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参加大会代表61人。这届人民代表大会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公布后,改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为各届人民代表大会制。这次会议根据中央选举委员会、政务院1954年4月16日,中选字第48号联合命令附件和规定,没有选举本届政府人民委员会组成人员,故上届会议所选的政府委员会仍执行本届县政府工作职责。
    8月,宜川县首届手工业代表大会召开,参加代表50人。此时有手工业户162家,包括金属、纺织、油脂、木工、皮革、缝纫、食品、服务等9个行业,从业人员442人。本年全县对棉花、棉布实行统购统销,计划供应。
    1955年
    1月3日,中共宜川县委召开扩大会议,部署整顿和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工作。截止上年10月全县建立农业社191个,有3806户社员参加。
    发行第二批国家经济建设公债55008元,分5年还本付息。
    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颁布,实行义务兵役制。宜川县第一批应征入伍40名。
    3月1日,国家发行新人民币,以新币1元兑换旧币1万元。
    同年,颁发和使用粮油票证。
    6月21日起镇压了一批反革命分子,逮捕罪犯49名。
    7月1日,宜川县人民政府改称宜川县人民委员会。
    冬,全县普遍开展了扫盲运动,农民入学参加学习文化人数17198名。
    11月20~23日,宜川县工会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22人,选举产生宜川县工会联合会第一届委员会,由9人组成。常务委员会由5人组成。县委书记乔登科兼任工会主席。
    12月,成立中国农业银行宜川县支行,建立36个乡级信用社。
    同年始用化肥,主要有硫酸铵、硝酸铵两种。
    1956年
    2月,本县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自1953年开始,至此基本结束。
    3月成立宜川县新华书店。
    4月6日~10日,中共宜川县第三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参加代表99人。
    14日,宜川县兵役委员会成立。
    6月1日,《宜川县报》创刊发行。1961年3月停刊。
    6月1日,全县实现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54个,入社农户11152户,占总农户98.5%,至此,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取代了长期存在的小农经济。
    7月,架通了延安—宜川的长途电话线路。无线报机停用。
    8月1日,宜川县人民委员会新设商业局、文教科、卫生科、统计科、交通科、工业科。
    根据国务院“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全部实行工资制和改行货币工资制的命令”,进行工资改革,全县干部由原供给制全部转为工资制。
    10月,全县实现乡乡通邮路。
    16日至11月10日,全县进行第二次普遍选举,登记选民32323人。
    11月,架通宜川—英旺、集义、薛家坪;殿头—阁楼;秋林—冯家岭,寿峰—鹿川农话线路。
    本年,国家投资24万元,投入民工22万余工日,新开辟延安至宜川(经云岩段),韩城至宜川公路,共修石拱桥3座,涵洞30处,改修河道1处。
     11月21日—24日,宜川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参加代表54人。
    年底,县气象站、专卖公司、贸易公司、农副产品采购局、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
    1957年
    2月8日,宜(川)—延(安)、宜(川)—韩(城)简易公路正式通车,宜川设立汽车运输代办站。1958年7月1日正式成立汽车站。
    7月,根据团中央决议,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宜川县委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宜川县委(简称共青团县委)
    8月初,全县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9月5日,开始反右派斗争。至运动结束,全县定“右派分子”12人。后于1961年3月14日宜川县委决定摘掉4人右派分子帽子,予以平反。
    6日,宜川县整风办公室成立,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为内容的整风运动在全县展开。
    12月16日~21日,中共宜川县第三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参加代表86人。通过了3年、10年农业规划的决议。
    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金属辅币1分、2分、5分3种,在宜川使用。
    本年底共撤销机构37个,合併22个,精减干部269人。
    1958年
    1月,全县宣传贯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18日,宜川、黄龙、韩城3县19人在石磕乡召开护林防火会议时发生火药爆炸,死亡3人,伤16人。
    3月29日,在全县范围内掀起“除四害”(即麻雀、老鼠、苍蝇、蚊子)爱国卫生运动,取得很大成绩。
    4月,县成立野生资源调查队,经查发现本地可以利用的野生植物182种。
    5月24日~26日,宜川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参加代表53人。
    宜川县贯彻总路线,在各条战线掀起大跃进高潮。
    6月,中共宜川县委、宜川县人民委员会宣布,“宜川实现了基本无盲县”。成为陕西省第一个无盲县。
    7月,陕西省教育厅批准:宜川县初级中学改为宜川县中学。同时首设高中班,招收学生36名,成立云岩初级中学,甘草、集义完全小学附设初中班。城关公社办起第一个城关幼儿园。
    8月5日,宜川县广播站成立。
    6日,宜川举办第一届全民运动会,参加运动员468人。
    17日至20日,中共宜川县第四届代表大会召开,参加代表107人。
    9月,全县建立“人民公社”12个,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
    掀起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当年产铁19.57吨,并抽调民工700人参加小寺庄和集义镇炼铁生产运动。
    全县乡乡试通电话。
    秋,县女子兰球队在延安地区首届运动会上夺得女篮冠军。15名男运动员出席了陕西省全民运动会,获轻体力摔跤冠军。
    建成宜川县体育运动场,占地18566平方米。1984年又建起一座指挥台。
    10月10日,召开宜川县三级干部会,参加650人,会议总结了过去9个月的工作,指出滋长着的强迫命令、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形式主义等弊端。
    11月,宜川县首座面粉厂建成。2日,宜川县宣布为无现症梅毒县。
    12月1日,宜川、黄龙两县合併,县址设宜川县城,称宜川县。
    原属黄龙县的石堡、圪台、小寺庄、崾、砖庙梁5个公社,划归宜川县管辖。
    本年内全县大办公共食堂791个,入食堂人数达50304人,占入社人数的87%。办敬老院17所,入院139人。由于“左”倾思想指导严重脱离实际,于1960年全部解散。
    年内,县农械厂、建筑工程队成立。
    从本年起打通了城内南北大街,总长900米,宽21米。安装第一台10千瓦水轮机发电,结束了宜川县无电的历史。
    1959年
    1月19日,宜川县档案馆成立。
    2月14日,中共宜川县第四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5月3日,成立宜川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宜川县科学技术协会筹备委员会。
    5日至6月9日,全县分4批在12个人民公社召开了党员代表会和社员代表会,清理了公社化后的经济问题并整顿干部思想作风。
    6月15日,正式成立县科学技术协会。
    21日,宜川县人民委员会发出布告,允许社员私人喂养家畜、家禽,恢复自留地和房前屋后零星树木归已所有。
    8月,成立宜川县初级师范学校。于1962年6月撤销。
    9月,改市制16两秤为10两秤。
    20日,全县进行了历时5个多月的党内反右倾整风运动。
    10月,本县来自河南、山东、安徽、湖北、江苏等省外籍灾民5000余人,给予生活安置。
    11月5日至16日,县四级干部会召开,到会937人,会议根据上级指示,决定在全县开展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整社运动,于次年2月结束。
    宜川县第一个拖拉机站建立,拥有6台进口轮式拖拉机。
    鉴定、评比技术革新79项,发明创造的工具、器械51项。
    年内成立了县药材公司。
    1960年
    2月17日,将石堡公社改称黄龙公社;良子伸公社改称秋林公社;郭下公社改称壶口公社,社址由郭下村迁至桑柏村。20日,宜川县成立高师函授班。
    4月22日,党史征集、县志编篡委员会成立。
    春,开始引进“胜利5号”、“农林4号”良种红薯,在全县推广。
    宜川县被评为陕西省扫除文盲和业余教育先进县受到全国扫盲协会和陕西省人民委员会的奖励。
    4月,县委作出干部参加生产劳动规定。要求县级各单位干部每人每年参加集体劳动2个月,公社干部4个月,农村干部至少6个月。
    5月25日,以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为内容的新“三反”运动,在本县开始。
    同年,建成第一座容水量180万立方米的木头沟水库。
    在党湾安装48千瓦蒸气式发电机组,成立了宜川电厂。
    7月27日至31日,中共宜川县第五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参加代表160人。
    位于宜川县和延长县交界的雷多河上的殿塬渠枢纽水利工程,分大坝、溢洪道、洩水3部分组成,由枢纽部分进水上塬退水入云岩河,渠道长46.5公里,其中有28公里环山渠道,引水上塬可灌溉农田18575亩。动用劳动力862595个,开挖土石方623216立方米,预耗资150万余元。从1958年10月29日正式开工,1960年8月20日停工,历时1年10个月。由于“大跃进”盲目冒进,工程全部报废。
    1961年
    3月15日,全县精减干部职工2689人,压缩城镇人口返乡安置家属1054户,3116人。
    20日,县委决定:圪台、黄龙、崾、英旺、观亭、集义、寿峰和交里的孟长镇,云岩的雪白山、秋林的看花园以及城关的五里坪、程洛以上地区,可以允许社员家庭饲养1至2头母畜进行繁殖。
    3月30日至4月1日,宜川县第四届人民代表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参加代表110人。
    4月15日,县4级干部会召开,参加会议共557人,会议主要贯彻《农村人民公社条例(草案)》(即60条)。
    5月29日,宜川县委、县人民委员会“关于宣布我县农村人民公社规模调正的通知”。从6月1日起将原12个公社、126个大队636个生产队调正为23个公社,276个大队,801个生产队。
    7月,宜川中学首届高中学生毕业。
    同年,对全县12个人民公社,131个生产大队,635个生产队进行全面整顿,纠正“一平二调”的“共产风”实行了退赔兑现,平调总值1112691元,已兑现1104915元,占平调总数99%。
    11月30日,宜川、黄龙分县工作结束,恢复黄龙县制。将原并入宜川县的5个公社和石台寺的柳沟两个生产大队移交给黄龙县。
    1962年
    4月26日至5月2日,中共宜川县第六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参加代表166人,会议总结4年来工作成绩,提出了今后10年经济建设远景设想。
    5月9日,根据中央精减机构,压缩城镇人口的指示,县撤销了工会和部分部、局、办单位,精减职工590人,又压缩非农业人口704人。
    10月12日,将全县原生产大队230个调正为264个,生产队767个调正为958个。
    11月下雪堆积盈尺,公路阻塞半月有余。
    1963年
    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宜川县城乡利用各种形式宣传,赞颂雷锋事迹,掀起学习高潮。
    7日,县社开展肃清内部反革命分子工作。
    5月16日至1964年5月底,开展增产节约和反贪污盗窃,投机倒把、铺张浪费、分散主义、官僚主义的“五反”运动。
    7月15日,县委开始对全县2233名党员进行分批培训。
    25日至27日,宜川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参加代表70人。
    8月,县级机关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参加职工2490人,除进行思想教育外,揭出各方面问题2251起。其中贪污盗窃、投机倒把活动174起,雇工剥削19起,买卖房屋庄基地7起,开种小片荒地114起,多吃多占、商品走后门699起,干部革命意志衰退98起,其它692起。
    9月,全县开展以“四清”(清帐项、清物资、清财产、清工分)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后发展为“清阶级、清政治、清思想、清经济”的“四清”运动。 1964年
    4月,由县委书记刘世发、县长李双成带领本县100余名干部赴延安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25日至8月15日,全县进行第二次人口普查,截止6月底共有16958户,7154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5595人。至本年5月全县共收容外省灾民2682人,其中返原藉820人,安置186人。
    11月,宜川、黄龙两县通过协商决定将瓦子街地区划归黄龙县管辖。
    宜川县第一处水轮泵站于秋林村建成。为提水灌溉揭开了序幕。
    本年,宜川有了第一台“解放牌”农用汽车。
    1965年
    1月5日,宜川县茹坪小学60名学生发生食物中毒,经多方抢救治疗58名恢复健康,其余两名未愈。
    20日,宜川县第一次贫下中农代表会召开,参加会议代表336人,成立了宜川县“贫下中农协会筹备委员会”。刘世发任主任。会议贯彻党在农村的中心工作和对农民阶级的政策,建立健全基层贫协组织。
    25日,县人民委员会决定成立宜川县英旺农林中学,为半耕半读中等技术学校,招初、高中班各50名。
    27日,县人民委员会决定在城关、甘草、秋林、牛家佃、云岩、壶口、交里、阁楼8个公社,每社建立1个社、队办林场。
    9月12日,经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将宜川县原20个人民公社合为14个,取消孟长镇、八十亩滩、石台寺、殿头、甘草、冯家岭、薛家坪公社名称,新设新市河公社,将城关公社迁至党家湾,改称党家湾人民公社。
    9月20日,全县四清运动开始。即:清帐目、清物资、清工分、清现金。试行农业学大寨“标兵工分制”。
    10月17日,宜川县选举委员会成立。刘世发任主席,开展为期50天的选举县、社人民代表的活动。
    21日,县人民委员会决定将原20个公社卫生院(所)调为10个公社卫生院4个联合诊疗所,并由交里、英旺、寿峰、集义公社卫生院分别在孟长镇、观亭、薛家坪、石台寺设4个地方病防治站。
    12月21至23日,宜川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参加会议代表61人。
    28日至31日,中共宜川县第七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参加会议代表139人。
    1966年
    1月27日至2月3日,宜川县农业经验交流会议召开,参加会议739人。
    4月29日12时,宜川县寿峰公社结石沟生产队发生山火,县社干部、群众461人于17时将火扑灭。共烧毁面积380亩。
    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发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后,中共宜川县委召开常委会议,学习《五·一六通知》及撤销“二月提纲”的决定和“10条罪状”有关文件,部署安排了全县的“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运动,一场历时10年之久的“文革”运动在宜川地区全面开始。县上在北关大操场召开大会,声讨邓拓等所谓“反党反社会主义罪行”。
    28日,县委发出“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的初步安排”。
    7月16日,集中全县中小学教师和文化系统单位干部职工800余名在宜川中学举办的教师集训会。会议实行“人人过关”,检查交待问题。共83天。受到大字报围攻的176人,被斗争批判80人,贯以“反革命”“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黑邦分子”等莫须有的罪名,被迫写交待材料166人,会上首次对1名教师戴纸帽、穿纸衣和挂牌子,游斗围攻,会后将29名教师留在县城集训。并将“教师会”的做法推广全县。揭发批斗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右派分子,采取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方法,使用挂牌子、戴纸帽子、跪凳子、游街、游村、强行体力劳动、刑讯逼供等形式进行人身侮辱和摧残。
    28日,县委决定将原921个生产队合併为730个。
    8月27日,“造反派组织”对县城主要商店、街道、山、地等更换上具有“文革”色彩的名称。
    9月2日,县委“文革小组”成立。
    9月13日集义公社流湾头生产大队发生游斗残害群众事件。以原大队党支部书记赵××为首,私立法规,私设公堂,对受批判的严刑拷打,非法审讯。被整群众44人,其中戴纸帽子、拴铁绳、背石磨扇游村、游山的就有29人。有60多岁的老汉、老婆和8、9岁的小孩以及孕妇、病人等。被害者有的被磨扇压的口吐鲜血,有的被铁绳勒得昏死过去,惨景令人目不忍睹。蔓延到县城,震动全县。
    11月2日,在公路沿线的6个公社建立“红卫兵远征接待站”。接待全国各地步行赴延和来宜串连的学生。
    1967年
    1月,“宜川地区革命造反总部”(简称“宜地总”)成立。
    16日,宜川中学“临时革命委员会”(以下简称“临委会”)组织首次夺了县广播站的权。接着党、政机关单位“造反派”展开夺杈斗争。
    18日,县毛泽东主席著作发行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组长刘世发。
    3月,宜川县人民武装部奉命介入宜川地区“文革”。成立了“宜川县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主持全县工作,执行三支两军(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的任务。这在当时混乱的情况下,对稳定局势起了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消极后果。
    4月,全县掀起“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高潮,实际为学习片言只语的实用主义。
    5月25日,原宜川县委书记,当时任洛南县县委书记的李伟被揪回宜川游斗。
    6月,“宜川县革命造反总指挥部”(简称“宜总指”)成立。
    11月25日,宜川县两大“造反派”组织:“宜地总”和“宜总指”为争夺虎头山制高点和抢夺枪支发生第一次武斗,有少数人伤亡。“宜总指”部分骨干人员被迫撤离县城,占据云岩上寺,后被“宜地总”偷袭撤到英旺乡观亭村集结,以谋再起。
    同年,宜川引进粮油机械加工设备,建立宜川县粮油加工厂。
    1968年
    1月11日晚,“宜地总”组织118人的武斗队,携带机枪8挺和各种长、短枪107支等武器,由县城出发,拂晓,包围距县城45公里的观亭村,经过激烈枪战,“宜总指”部分人员被逼从桃花沟向洛川方向退去,天明武斗结束,打死10人,伤残8人,俘“宜总指”30余人,弹押回县城,施以监禁与苦刑。
    3月9日,所谓宜川县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派大联合委员会成立。委员43人,其中“宜地总”30人,“宜总指”10人,其他3人。
    中旬,全县69个单位,14个公社的两派造反组织实现“大联合”。
    3月,“宜地总”两次抢走县武装中队枪支、弹药。
    6月8日,陕西省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成立宜川县革命委员会的批示》,指出:宜川县革命委员会委员由57人组成。
    6月14日事件:继“观亭事件”后,“宜地总”据县城,以县联社为大本营,武斗人员集结于七郎山、凤翅山修筑工事,备战防卫。“宜总指”驻外人员,纠集延安地区的“延安联指”、洛川、黄龙、黄陵、宜君、甘泉、富县、子长、延长县同派组织“造反派”800余人,其中武斗人员约580余人,由“延安联指”头头指挥,于6月13日晚乘20辆摩拖车和4台拖拉机,由黄龙、富县两路出动,占领了外七郎山、宝塔山、虎头山、牛家塬、大子山和南关小学,将县城包围。14日使用火箭炮,六○、八二炮5门,各种武器炮击攻击“宜地总”守卫之凤翅山、七郎山阵地,经3日激战,16日晚,“宜总指”等40余人持枪冲入城内直至七郎山下县联社院,炸毁大门和10多间民房,刺死女学生赵秀莲,抓去10多人。17日晨,“宜地总”武斗人员枪杀3人。由于榆林地区“造反派”组织“红工机”和黄龙205“造反派”的支援,加之,炮筒爆炸炸死总指挥柳××,17日,“宜总指”和同派武斗人员撤离宜川。这次武斗双方死亡14人,伤21人。
    7月1日,宜川县“革委会”成立,霍振义任主任,宜川县人民政府被撤销,废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一元化”领导,党、政、军大权独揽。“革委会”下设政工组、生产组、办事组、保卫组。此后,全县14个公社及县各级机关、学校,相继成立了“革委会”或“革命领导小组”。同时成立“宜川县革委会核心领导小组。”
    8月5日,一伙持枪荷弹的“造反派”闯进云岩镇商店、粮店和银行,抢去各种物资价值520.28元,面粉及粮票2117.9斤,布票716尺。
    9月,全县开始“清理阶级队伍”清出所谓“阶级敌人”3527人。
    同年,发行《毛泽东选集》1.5万套,《毛主席语录》7.4万本。
    “五七”干校成立,校址先后设在英旺农林中学和云岩上寺。
    1969年
    1月12日开始,北京市知识青年3191人分4批先后到达宜川农村插队劳动。其中男1488人,女1703人,分布在全县13个公社,148个生产大队,467个生产队。宜川本地800多名知识青年也插队劳动。
    14日晚,北京来宜插队的51名知识青年去寿峰公社途中在薛家坪休息时由于生火不慎,火药点燃,彭维克、江浩、徐西侠3名知识青年被烧伤,北京派直升飞机降宜城体育场接去,运往西安治疗。
    3月6日至8日,县“革委会”召开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政治工作座谈会,插队知识青年代表30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学习了文件,分析安置工作的形势,由英旺公社上高里塬大队、新市河公社宜世大队,秋林公社上合兑大队等10多名贫下中农,知识青年代表在大会上介绍了经验。
    4月26日,县“革委会”将全县52处公办小学下放到生产大队,由贫下中农管理。
    6月2日至13日,县“革委会”召开全县干部大会,传达、贯彻中共第九次代表大会精神,参加大会1197人。
    9月21日,宜川县人民防空领导小组成立。
    同年,本县先后3批400余人到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参观学习,在全县推广大寨经验。
    11月,在全县开始整党建党工作,于1971年5月基本结束,共整顿恢复了农村党支部191个,机关党支部44个,人民公社党委14个。
    县上在程洛大队进行合作医疗试点。
    从1968年元月到9月18日,全县196个生产大队,办起167个(其中联办47个)合作医疗防治站。
    1970年
    1月17日,全县普遍开展以控诉旧社会压迫剥削罪行,控诉“刘少奇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控诉苏修社会主义反华的罪行的“三诉”和查政权观念、查战备观念、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的“三查”运动。
    同年,全县开展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的“一打三反”运动。
    全县实现了队队通广播和广播载波化。
    3月11日,县农械厂试制成功为“造反派”武斗所需的手榴弹,反坦克地雷等武器。
    县组织人员对全县地方病进行普查,查出克山病患者1189人,大骨节1587人,甲状腺肿781人。
    4月15日,县“革委会”发出: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毛泽东主席给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人民的复电和中央首长对延安建设重要指示的决定。
    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宜川人民以欢乐激动的心情,庆祝我国科学技术的这一重大成就。
    同年,全县大力支援抢修梅(家坪)七(里镇)线铁路工程,抽调80余名干部,投入民工5000人,动土方114万立方米,于1972年完工,历时2年全部撤回县。
    本年始建哨皮、龙湾、兰水月3处水电站,1976年建成使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359部队所属的4785和8675部队指战员1969年始修黄河大桥,本年10月建成通车。
    10月3日,宜川县“革委会”抓革命促生产办公室成立。
    本县中学采用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招生。
    本年内在宜川境内的28工程完成,全长31公里。
    同年宜川县水泥厂在县城西郊建成,年产水泥200~300吨,标号300~400号,于1980年3月9日停办。
    1971年
    同年北京市派出120名干部来宜,居住在北京知识青年点上,参加劳动,管理北京知识青年。1972先后返回北京。
    3月1日,撤销宜川县“革委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
    21日至26日,中共宜川县“第八届代表大会”召开。这是“文革”中召开的唯一的一次大会。参加会议代表202人。
    全县办起合作医疗站171个,赤脚医生301人,卫生员404人,实现合作医疗制。
    4月23日,中共宜川县委员会(以下简称县委)在“文革”中建立。
    5月,县委召开“批陈整风”会议(批陈伯达的整风会议)。
    6月28日,撤销宜川县“抓革命、促生产办公室”。设立宜川县“革委会”“农业学大寨”办公室。
    同年先后成立中共宜川县鹿川、城镇、秋林、牛家佃、英旺、集义、寿峰、交里、云岩、新市河、壶口、阁楼人民公社委员会。
    10月1日至8日,宜川县4级干部“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在县城召开。参加会议1100余人。会议学习毛泽东主席给延安人民的《复电》,传达周恩来总理对延安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延安地委会议精神,总结交流一年来“农业学大寨”经验,讨论和安排了农村工作。
    10日,投入2000人修筑甘(草)—龙(王)公路,全长22公里,于1972年1月峻工。
    21日,宜川县汽车运输队成立,购载重汽车3辆。
    在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全县人民欢欣鼓舞,开展了群众性的“批林整风”运动。
    11月,全县抽调干部171人,农村积极分子84人,组成“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开始对农村基层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整顿”。历时4年余,至1976年1月共搞8期,参加干部102人,其中北京支延干部87人次,农村积极分子654人次。共整顿了172个大队,628个生产队。
    宜川县农技站农艺师蔺成民培育成功“宜川714”小麦良种。
    1972年
    2月22日至3月2日,在县城召开宜川县、社两级干部会议,参加会议436人。传达贯彻中发(1972)4号文件,批判林彪反革命政变纲领《“571”工程纪要》。
    本年春,试种烤烟51亩。
    毛泽东主席《关于发展养猪事业的一封信》发表后,全县动员全民养猪37400头,创历史最高纪录。
    5月,宜川—延长公路段首班车开放。
    6月7日,中共宜川县党湾人民公社委员会成立。
    7月16日,县委决定成立:宜川县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办公室、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3个办公室合署办公。并将中西医结合办公室併在一起,地址设在县防疫站。
    12月30日,中共宜川县委抽调劳力6000名,大搞360项工程的建设,其中:水库陡塘24处,土石水坝258处,抽水站78处。
    1973年
    1月8日,宜川县50名“农业学大寨”先进集体和个人代表及14个公社书记参加在宜君县召开的延安地区“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
    3月23日下午4时宜川县寿峰公社的老岔沟发生山林火灾,延续48个小时,烧毁面积1572亩,其中林地160亩,损失木材300多立方。宜川、黄龙两县先后动员近2000人扑火。
    6月25日,宜川县高等院校招生办公室成立。
    8月13日,县委抽调161名干部和101名农村积极分子,开始对31个生产大队进行整顿。
    9月20日,陕西宜川—山西吉县客运班车开通,以后延伸延安—临汾。
    11月11日,宜川县“革委会”决定:大办政治夜校,开展业余教育工作。要求每个生产队在当年冬和次年春办一处政治夜校。全县入学2万余人。
    本年,宜川实现社社通汽车。
    1974年
    春,开始播种油菜,推广“关油3号”、“上党油菜”新品种。
    县开展“三查三反”运动即:反资产阶级思想腐蚀、反贪污盗窃、反投机倒把,查城乡勾结、查上下勾结、查内外勾结。清出贪污盗窃、投机倒把、多吃多占等现金3万余元。
    3月4日,县委决定对全县原地主、富农、资本家多余部分房屋,实行代管。
    11月11日,县委做出“关于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著作的决定。”
    1975年
    1月,宜川县农田基本建设工程团成立。
    3月3日,首次宜川县“工业学大庆”经验交流会在县城召开,会议传达陕西省“工业学大庆”经验交流会精神,总结交流经验,表彰先进集体8个,先进个人45名。
    5月30日至6月6日,宜川县中学生文艺调演会在县城举行。参加演出的有宜川中学、云岩中学和城镇、交里、阁楼、壶口、集义、寿峰、鹿川公社代表队299人。获团体奖3个,节目奖19个,创作奖4个。
    本年全县农村路线教育期间,大办政治夜校和专题讨论会,赛诗会。6月11日,中共延安地委转发了宜川县交里公社太泉大队理论专题《为什么不能卖黑市粮》的讨论纪要。
    6月25日,撤销宜川县农业学大寨办公室。
    9月,宜川县成立林业资源调查队。共35人,工作历时11个月。查清全县土地面积为295187公顷,林业用地19363.5公顷,占有地面积65.6%。
    11月8日,召开全县党员大会,到会党员2970名,传达贯彻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引起陕西省委的重视,以4号文件转发给全省各级党委。
    第一期试建小高抽引水上塬工程8处。
    在本县推广了山西省壶关地区种谷经验。
    兰(州)宜(川)公路民工团,动员了2千多名民工完成县城至晋师庙梁段44公里筑路任务,给其中12公里铺筑柏油路面。
    1976年
    1月1日,首次开通使用100准电子交换机,市内电话自动化。
    9日,周恩来逝世消息传来,县级机关单位举行追悼会悼念。
    17日,宜川县“农业学大寨”群英会在县城召开。参加会议的先进集体代表149人,先进个人代表501人,县级各部门各公社负责人585人,共1235人。会议主要贯彻和总结交流“农业学大寨”精神和经验,帮助县委搞好开门整风,听取了县委书记牟玲生的报告,作出“3年决战,4年建成大寨县,宜川县1976年至1979年农业发展规划”。
    2月中旬,县上抽调230名干部和农村积极分子组成基本路线教育宣传队,开始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的对各公社和农村基层组织进行系统的整顿,到1978年元月共搞城镇、党湾,秋林、英旺、交里5个公社,477个大队。
    4月,宜川县自来水工程开工,1978年5月1日正式投产、开始供水。
    宜川县农业机械学校成立。
    5月,在党湾公社下阳湾村举办沼气技术员培训班,试制成功第一沼气设备。
    7月28日,河北省唐山、丰南等地发生强烈地震,造成重大损失后,为预防宜川地震发生,全县城乡都在空旷地搭棚居住。县成立防震指挥部,由11人组成,王明德副县长任总指挥。各公社,生产大队也成立相应机构。
    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全县各单位干部职工和群众佩带黑纱、白花、沉痛哀悼。
    10月6日,全县以“阶级斗争为纲”,掀起揭批“四人邦”反革命集团的罪行,县委组织县级机关全体党员分别传达中共中央关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邦”反党集团的罪行材料。
    宜川县首次在铁龙湾林场甘义沟荒山区进行飞机播种造林,共4天,从延安到宜川共飞行15架次,43个播带,播种油松、侧柏、刺槐、和紫穗槐等4个乔灌树种,面积1万亩。到1978年飞播面积2万5千多亩。
    始建寿峰后峪沟喷灌站。
    10月26日,将党湾公社郭等8个生产大队(郭村向南以上)划归城关镇公社管辖。
    县委组织县级机关全体党员,在宜川影剧院召开大会,传达中共中央关于“四人邦”反党集团材料。
    1977年
    2月5日,建成宜川县城西桥1~25空复式石拱桥1座。
    3月,县委党校迁至云岩公社上寺村,改名为宜川县“五七”干部学校。
    4月16日,宜川首次发行《毛泽东选集》第5卷。
    6月,第一座百货大楼开工。
    10月,秋林包装纸厂建立。
    12月,宜川县西坪塬高抽站开始动工,到1980年12月缓建停工,国家投资105万元。
    21日,县委发出:关于深入开展“一批两打加整顿”(深入揭批“四人帮”,打击阶级敌人破坏活动,打击资本主义势力,整顿领导班子,经济管理和社队企业)运动的通知。
    1978年
    1月至3月,县级单位开展以继续揭批“四人邦”和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打击资本主义势力”为主要内容的“一批两打”运动。全县投入运动的干部1500余名,查出有贪污问题的73人,贪污盗窃现金17340元,粮食17200余公斤。
    4月13日,宜川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成立。
    6月28日至30日,宜川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参加会议代表193人。
    8月15日至9月5日,对全县民兵工作进行全面整顿,建立1个师、14个团、209个连、638个排,共有民兵33592人。
    9月21日,中共宜川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县委工业交通政治部、财政贸易部成立。撤销了宜川县“革委会”工业交通办公室和财政贸易办公室。
    11月13日,县委抽调县、社干部92人,农村积极分子67人,在新市河、阁楼、高柏3个公社进行为期两个月整党、整风、整社。
    12月5日,宜川县“革委会党组”成立。
    1979年
    3月1日至4月,全县基本上结束了为“地主”、“富农”摘帽和关于改变地富子女成份问题的工作,给316名地富分子摘了帽子,2260名地富子女改变了成份。
    9日,对1973年4月4日张建立、武金科等100名历史问题复查后全部给予平反,恢复名誉。
    7月,开始引进沙打旺草种。
    8月,宜川县首次计划生育先进代表会召开。
    截止本年10月,宜川县复查纠正“文革”“三案”落实干部政策是:“文革”中受审,逼迫致死,刑事处理的159人,给予恢复党、政籍50人,改变处分结论27人,抚恤、补发工资及生活费43人。同时,对“文革”前申诉的54人也进行了复查纠正。
    从黑龙江、新疆两次引进卡拉库尔种羊182只。
    引进意大利种蜂81群,35个优良品种,到1979年蜂群发展增至2793群。
    1980年
    3月,延安地区在宜川县选举试点工作开始,5月底结束。全县登记选民49903人,实际参选47545人,占总人口的53.8%
    27日,35万伏高压线路架设工程开始。“宜川县三、五线路筹建处”成立。当年完工。
    4月,全县14个公社党员代表会先后召开。
    5月22日至25日,中共宜川县第九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招待所召开。参加会议代表210人。
    27日至31日,宜川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出席会议代表192人,这次大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撤销“宜川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宜川县人民政府”。
    7月16日,宜川县人事局成立。
    23日,宜川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同年建成宜川县第一个灯光球场。
    1981年
    1月14日,1辆南泥湾~12型手扶拖拉机翻车,造成死亡9人,重伤8人的宜川历史上重大恶性交通事故。
    2月,推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全县农村共有基本核算单位793个,建立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762个,占96.1%。
    21日,宜川县经济委员会、司法局、档案局成立。
    4月,第一次飞机播种优质牧草沙打旺7040亩。播区在鹿川、壶口两公社交界黄河沿岸一带。
    6月22日至30日,延安地区飞播造林在宜川、富县进行,调用运5型飞机3架,共飞行作业118架次,131小时,撒播油松、侧伯、杜梨、漆树种子10多万公斤,完成作业面积19.8万亩。
    同年,新建牛武~宜川85千伏高压线路61.2公里。
    12月31日,全县首次推销国库券52000元。
    1982年
    1月3日,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杨树金为革命烈士。中共宜川县委追认为模范共产党员。
    3月22日,在全县开展以垄沟、水平沟、生物肥田、田间套种的“四法”种田活动。
    7月1日,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县为21102户,93860人。
    8日,中共宜川县委常委会决定成立:“宜川县县志编篡办公室”、“中共宜川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为部局级常设机构。
    29日至8月4日,全县各地连降大雨平均降雨200多毫米,造成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156万元(不包括农田经济作物及工程修复)粮食减产348万公斤。
    同年,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全面建立,全县802个基本核算单位,其中:统一经营、联产到组的3个队,占0.3%;统一经营、联产到劳38个队,占4.8%;“双田制”46个队,占5.7%;包产到户5个队占0.6%;包干到户694个队;其它形式16个队占2%。其它各业建立责任制的单位占总数的70%,已经普遍推行。到年底全县80%的生产大队实行了以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承包责任制。
    同年,旱、雹、大风、暴雨云集,全县灾情严重,历史罕见。
    在鹿川、壶口两公社飞机播种牧草26640亩,实际保留13000亩。
    8月25日,宜川县老干部工作局和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成立。
    11月,彭德怀夫人浦安修来宜川参观,省委书记马文瑞批示:建立“宜瓦战役”瓦子街旧址。
    1983年
    1月,开始宜川农业资源调查和区划工作,共抽调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其他人员282名,组成10个专业组,于10月到1985年5月完成阶段性工作。1987年编印出版了宜川县第一部农业区划成果——《宜川县农业资源区划报告集》。
    春,引进良种雏鸡24410只。
    引进优良牧草小冠花,种植8671亩,产籽2500余公斤,价值25万元,轰动全县农户,受到省、地嘉奖。
    8月11日至9月11日,全县开展了两次打击刑事犯罪分子活动,收捕各类犯罪分子81人。
    11月15日,宜川县机耕改革工作开始,成立了宜川县机耕改革领导小组,并召开了全县职工大会动员。
    12月颁发《宜川县个体劳动者章程》(草案)。次年成立宜川县个体劳动者协会。
    根据战备需要,动用民工200余人,投资25万元,在县城北修建战备粮仓1座,1979年动工,本年峻工。
    1984年
    3月6日,全县开展计划生育突击月活动,超额完成延安地区下达的任务。
    11日,政协宜川县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出席会议58名委员,会议成立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宜川县委员会”。
    5月5日,刘兆文、杨耀林、戴培成等13个运输专业户联合组成宜川县汽车联营运输公司。后改为宜川县第三汽车运输公司。
    延安地区在宜川体育场举行职工第六套广播体操现场会,宜川县级机关44个单位组成23个体操队,900名职工参加了体操比赛。
    7月8日,宜川县开发汽车运输(销)专业户领导小组成立。
    9月1日,山西省闻喜县农民鲁根喜和本县丹州镇南窑队农民罗建阁等10人,在县城党湾建立宜川县第二副食加工厂。
    7日,宜川县城关镇更名丹州镇。
    11月28日,城镇居民刘刚和进城农民袁金声等7人,在县城联合建立宜川县丹州信托贸易中心。
    12月1日至3日,中共宜川县第十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参加会议代表200人。
    5日至8日,宜川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出席代表122人。
    27日,宜川县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开发建设领导小组成立。
    秋林乡农民王晓株等4人在县城设立宜川县乡镇企业信息站。
    1971年县农副公司从陕南引进烤烟籽种,在党湾乡高湾村试种成功,经10多年试种发展。同年,县被评为全国和陕西省烤烟先进县,受到表彰奖励,并列为陕西省烟叶生产基地县之一。
    宜川体育业余学校学员王龙参加省运动会,打破公路百公里自行车省纪录,获第一名。
    同年,粮食市场全部开放,自由交易。
    1985年
    1月22日,全县统一制作村民委员会印章,正式启用。
    2月,引回优良牧草籽16个品种,为发展全县畜牧业奠定了物质基础。
    3月16日,陕西省民政厅拨款维修宜川烈士陵园。
    25日,宜川县黄河防护林工程指挥部成立。
    6月18日,9时,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陕西省、地领导牟玲生、王维民、张世卿以及山西省委书记李立功等人陪同下,在本县黄河壶口瀑布和县干部招侍所作短暂停留(大约50分钟),同县党、政负责同志进行了谈话。
    9月3日,召开宜川县各界人士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大会。
    10日,宜川县为庆祝第一个教师节,县成立了11人领导小组,拨款1万元作为教师节给先进教师的奖励费和宣传费。
    10月,陕西省改灶节柴工作现场会在宜川召开。
    12月,陕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给宜川县普及初等教育合格证书发奖金2万元。
    同年,在省少年运动会上,宜川中学学生屈小红获女子甲组3公里竞走第一名。
    本年烤烟生产被评为陕西省先进县,受到国家表彰。
    1986年
    1月26日,陕西省第六届人民代表郝生斌、武安民、张云鹏、张效山、许天有视察宜川县政府、法院和财政局工作。
    自1985年6月25日,直属机关开始整党,至本年1月20日结束。
    5月1日,县委、县政府迁移到新建办公楼办公。
    13日,宜川县人民武装部改归地方建制,为陕西省宜川县人民武装部,交接仪式在县举行。
    6月18日至23日,全国公路自行车比赛通过宜川。
    8月7日,宜川县黄河壶口瀑布旅游管理处成立。
    9月1日,成立县土地管理局。
    6日,县政府决定投资29万元,在西河滩修建商品住宅区。
    下旬,乡镇机关整党工作历时5个月结束。
    10月17日至20日,“政协委员及各界人士振兴宜川、献计献策会”召开。参加会议70余人。会上有27人以关怀宜川建设,帮助宜川致富的心情,提出70多条建议和意见。
    是年,宜川县烤烟被评为全国和陕西省先进县。
    1987年
    1月中旬,全县村级整党历时3个月结束,参加14个乡镇,213个支部,443个党小组,3158名党员。
    5月18至23日,政协宜川县第二届全体委员会议召开。选举吴金声为政协主席。
    20日至23日,宜川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出席代表119人。
    7月22日,全省农村统计改革经验交流会在宜川招待所召开。
    9月8日,北京黄河漂流队在壶口瀑布漂流成功,秦晋两省前往助兴观看者约1.4万余人。
    25日,陕西省候宗斌代省长来宜川检查指导工作。
    10月11日,延安地区运输公司03—00945JTCA—15型解放轿车行至本县境内宜集公路14公里处因违章超载不慎翻车,造成37人死亡,4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万余元的特大恶性交通事故。全部损失价值45万余元。
    28日,县级机关整顿作风历时5个多月结束。
    11月1日,风翅山卫星地面接收站建成。能接收中央一、二台、陕西一台和山西电视台节目。
    14日,宜川再次被评为全国和陕西省烤烟先进县,获省锦旗和金杯奖,并列为全省5个出口县之一。
    同年,从省畜牧兽医总站引进牛体人工种植牛黄技术,培训40余名技术人员,试种牛黄27头,为以后大面积推广,生产牛黄中药材奠定了基础。
    1988年
    1月16日至20日,中共宜川县第十一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参加代表150人。
    3月17日至20日,政协宜川县第二届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召开。并列席县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一届二次会议。
    5月6日至11日,延安地区老年人“壶口杯”门球邀请赛在宜川体育场举行。全区33个代表队,320名老年运动员参加进行了240场比赛。
    6月22日至8月25日,本县连遭大风、冰雹、暴雨、洪水袭击12次。
    12日至16日,延安地区行政公署邀请陕西省内外专家,在宜川县召开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资源评价会,7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将黄河壶口瀑布列为全国名胜游览区。
    8月24日,中共宜川县委、县政府召开县级机关单位职工支援灾区动员大会。参加会议1300余名职工。县委书记赵启华作动员报告,县级六套班子募捐500元。会后,全县为灾区捐款5.61万元,衣物481件,粮票6750公斤。
    10月1日,县纪律监察委员会制定并公布: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办理婚丧登记制度。
    12月26日至29日,共青团宜川县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召开。
    1989年
    2月,为加强领导,转变作风,县政府和各乡镇政府和政府各工作部门,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签订目标责任书。使各项工作都落到实处。
    27日至3月3日,宜川县三级干部暨科技进步大会在县招待所召开。参加会议451人。会议作出了《关于依靠科技进步,夺取1989年农业大丰收的决定》、《关于开展精神丰收杯竞赛活动的决定》、《关于开展劳动致富竞赛活动的决定》。会议表彰68个先进集体和124个先进个人。
    4月,县医院住院部4层大楼建成,面积2840平方米,设病床100位,已开始使用。
    5月6日,延安地区行署在宜川召开烟叶生产工作会议。
    6月2日至10日,县委召开全体委员扩大会议,传达了5月22日李鹏、杨尚昆等中央领导人关于北京学潮的通报、讲话和指示等。经过反复宣传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学生认清了形势,宜川未发生动乱事件。
    28日至7月4日,宜川县委、县政府作出《关于干部职工住公房出租私房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国家职工修建私人住宅的若干规定》。
    从1986年起在英旺乡的观亭、庙湾和交里乡钟楼寺地区钻探石油,到本年底共打井15口,日产出油110公斤,已突破宜川历代无油的局面。
    8月5日,宜川县委、县政府召开县级机关计划生育动员大会。宣读了两个规定、办法,对超生问题进行了查处。
    10月12日,宜川县委召开工作会议,传达了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延安和陕西时的重要讲话。
    11月28日至30日,宜川县第十二届妇女代表大会在县招待所召开。
    12月27日,延安地区行署在宜川影剧院召开围捕“12.7”重大逃犯表彰大会。12月7日从晋逃陕的3名盗车犯在宜川落入法网。会议对5个集体和16名干警、群众进行了表彰和奖励。
    是年,宜川县烟叶生产战胜了霜冻和干旱,取得好收成。被国家、省、地评为烟叶生产、收购先进县,受到表彰奖励。
    本年,县政府为粮食、主导产业、林牧业投入总额68万元,仅对粮食生产1项投入相当于1988年的5倍。
    县政府投资27万元,在县城西郊建成居民住宅区,出售给居民居住。
    先后抽调县、乡干部近300人下到农村协助村民搞好农业生产等工作。
    1990年
    2月8日,宜川县委、县政府命名县总工会、秋林乡显头行政村等13个单位为文明单位和文明村。
    8日至13日,宜川县两级干部会议召开,参加人员468人。县委书记马晔作“以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努力把我县两个文明建设推向前进”的报告,代县长王录厚作“坚决贯彻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努力实现我县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报告。表彰奖励1989年16个先进集体和146名先进个人。
    15日,县政府命名集义镇为科技文明镇,永宁、太多、党湾、郭、英旺、羊道、茹坪、陈家庄、胡家庄、南庄行政村为科技文明村。
    3月9日,县委决定建立人民教育基金制度。
    13日,宜川县委农村工作部成立。
    19日,县政府表彰奖励百货公司等10个先进单位和50名先进工作者。
    21日,全县抽调350名干部下乡蹲点,布点63个。
    30日,县政府对城区街、路、居民点更名如下:北关桥以西街道由县前街改称西郊街;原水泥厂新建居民点命名为建材村;通往建材村的路命名为建材路;郭滩新建居民点命为郭新村;油库新建的居民点(包括羊圈沟)命为油库新村。
    4月15日,全县举行人民代表普遍选举,机关、学校、工厂、农村凡年满18周岁以上公民参加选举。
    22日,下午5时至6时,宜川县云岩、新市河、壶口、鹿川、英旺等乡镇的20个行政村,49个自然村遭受冰雹袭击。
    5月6~9日,政协宜川县第三届一次委员会在县招待所召开。会议选举吴金声为主席。
    7日,宜川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出席代表130人。会议选举冯生贵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录厚为宜川县人民政府县长。
    24日,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工作结束。全县共登记选民59460人,其中男31329人,女28131人。选举县人民代表130人,乡镇人民代表436人。
    7月1日,宜川县第四次人口普查登记工作开始。全县为27014户,107516人,其中男55485人,女52031人。
    26日,原省人大常委副主任张斌,省扶贫基金会、省卫生厅厅长卢希谦、延安地区人大联络组、老区办公室、卫生局等13人,对本县扶贫工作、经济工作和农村卫生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9月26日至28日,中共宜川县第十二届第八次会议召开。县委书记马福雄作“全党抓落实,工作到基层,为全面完成秋冬各项任务而奋斗”的讲话,县长王录厚作“振奋精神,狠抓落实,努力完成秋冬农村各项任务”的报告和“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全面完成今年计划生育工作任务”的讲话。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召开县、乡两级党代表大会的决议”。
    10月23日至26日,召开中共宜川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50人。选举马福雄为县委书记。
    11月14日,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张瑞芳一行20人,来宜川参观壶口瀑布。
    1991年
    1月8日,“宜川县残疾人联合会”成立。
    30日,延长油矿管理局英旺钻采公司成立。
    2月4日,宜川县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
    22日至25日,宜川县县、乡两级干部大会在县招待所召开。参加大会1000余人。
    宜川胸鼓队赴延安地区参加春节文艺调演,获特等奖。
    5月2日至4日,宜川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县招待所召开。
    7日,宜川县公费医疗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成立。
    28日,宜川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宜川县在全县公民中普及第二个五年规划”。
    6月14日,宜川县房地产经营管理开发公司成立。
    15日,宜川县老干部活动中心成立。
    22日,宜川县粮油食品综合公司成立。
    7月7日,宜川县财贸工作会议对在1990年涌现的百货公司等10个先进集体和刑喜乐等40名先进工作者及为本县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宜川县人民银行等8个地直单位给予表彰奖励。
    24日,宜川县企业政工职务评定领导小组、初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成立。
    9月,宜川县在延安地区文明卫生县城评比中名列第一,被评为全省十佳文明卫生县城。
    宜川胸鼓队参加陕西省第九届运动会开幕式,受到陕西省委领导的好评。
    10月5日至8日,宜川县苹果生产工作会议在县招待所召开。
    18日,宜川县物资交流会在县体育场举行。
    11月1日,宜川县保密工作局成立。
    4日至7日,陕西省1991年优质水果评比会,本县“小国光”苹果在全省名列第一,“红元帅”苹果第四,“秦冠”苹果第五,并颁发了优质产品证书。
    10日,宜川县委、政府机关农场成立。
    11日,宜川县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成立。
    25日,宜川县植保植检站成立。
    宜川县胸鼓队参加全国优秀秧歌大赛暨首届中国沈阳国际秧歌节上获优胜奖。
    延安地区房改工作会议在宜川县召开,本县向全区介绍了经验。1991年宜川县建商品房20127.4平米,解决了299户干部职工住房问题,使房地产开发走向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
    12月,宜川县农贸市场正式投入试用。突击100天建成农贸市场一条街,投资160万元,建筑面积4477平米,建房217间,其中营业用房139间。
    全县落实各种计划生育措施8883例,其中结扎3852例,人工流产829例、引产163例,2胎结扎率97.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千分之三十六点三,于9月底全部完成计划生育“五清”(即:一孩上环清,二孩结扎清,超生费征收清,计划外怀孕补救清,假数字、假手术、假处理、假证明查处清)任务,进入全区第一批计划生育“五清”县行列。
    31日,1991年宜川县财政收入1023万元,比上年增长20万元,大灾之年创历史最高水平。
    全县种植烤烟4.27万亩,在遭受自然灾害情况下又获丰收,烟叶总产13.82万担,总产值1754万元。试种香料烟成功,收获644亩,总产600担,产值12万元,推行40级新标准,烟叶首次打入国际市场,外贸烟备货2万担,当年已交货1.4万担,实现了宜川烟叶出口创汇历史性的突破。
    1992年
    1月1日,县政府决定实施“宜川县集体企业退休费用社会统筹方案”。
    14日,县委决定成立“党建调查工作小组”。
    17日,县委、县政府表彰政法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3个,先进个人7人。
    2月9日,县委、县政府表彰1991年双文明建设先进集体29个,先进个人10人。
    21日,宜川县科技工作会议召开。
    29日,县政府决定英旺乡实施六年制义务教育。
    3月21日,宜川县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28日,中共宜川县委台湾工作办公室、中共宜川县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宜川县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成立。
    4月3日,县政府决定实施:“宜川县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试行办法”。
    15日,宜川县“龙2”井压裂成功,日产工业原油34吨。
    17日,宜川县农村改革试验区领导小组成立,组长马福雄。
    25日,宜川县第一批县级单位17名干部赴山东省临朐县考察工业项目结束,并带回注塑鞋、马桶盖、油桶、地毯加工4个项目。
    29日,宜川县城市社教办公室成立。
    5月11日,宜川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宜川县工商业联合会成立。
    23日,中共宜川县第十二届第三次全体委员会(扩大)召开。
    28日,县委、县政府印发党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兴办企业和经济实体的若干规定,共5条20项。
    6月1日,食油退出平价供应,放开经营。
    5日,宜川县麦油工作会议召开。
    7月9日,宜川县有3镇、6乡、72个行政村、167个村民小组连续6次遭受暴雨、冰雹袭击,受灾面积达82248亩,直接经济损失945.5万元。
    19日,宜川县与山东省临朐县结为友好县。
    8月1日,宜川县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方案实施。
    13日,宜川县粮油贸易总公司成立。
    17日,宜川县国有资产管理局成立。事业单位,科级建制,隶属财政局。
    26日,宜川县工业开发领导小组成立,负责组织、领导、协调全县工业开发工作。组长王录厚。
    28日,成立宜川县林业资源开发中心和宜川县国营林场总场。
    10月1日,宜川县金属门窗公司、纸箱厂投产。
    19日,成立宜川县粮贸公司、粮油购销公司,粮油工业经销公司。
    11月1日,开展为期一月的机关作风整顿活动。
    12月8日,中共宜川县委党建工作队成立。
    1993年
    1月3日,为促进宜川经济发展,吸收国内外客商投资办厂,县委、县政府发布“关于吸收各方投资、人才,大力兴办实业的若干政策规定”。
    中共宜川县第十三届代表大会、纪律检查委员会代表大会在县招待所召开,参加会议代表146人,列席28人。
    5日,中共宜川县第十三届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共陕西省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王录厚、李风芹。
    2月1日,县政府表彰奖励12个“科技兴宜”单位,45名先进工作者。
    2日,县政府命名新市河乡长命、党湾乡景阳、交里乡李家塬3行政村为1992年“科普文明村”,并颁发奖牌。
    3日,县委、县政府决定授予27个单位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7名先进个人。
    14日,县委决定: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局合署办公;工商局、物价局、技术监督局合署办公;文化局、体育运动委员会合署办公;政府办公室、县志办公室合署办公后县志办公室撤消业务归入档案局。合署办公后实行一套人员,各单位名称不变。
    供销联社、粮食局、林业局、果业局、轻工业局、商业局从1993年起与财政经费全部脱钩;外事办公室、多种经营办公室、土地管理局削减40~50%财政经费,涉农部门削减10~50%财政经费。具体比例由县财政局测算后,政府常务会决定。
    15日,宜川县县级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张兴明任组长,刘子建、曹明州任副组长。
    3月17日,县政府“关于宜川县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试行。
    4月26日,宜川县新特涂料厂引进多彩花纹新型内墙涂料生产成功。
    5月3日,宜川县53名公安干警被授予“人民警察”警衔。
    8日,山东临朐县委副书记潘心德一行25人来宣传经送宝,支援宜川建设。
    9日,宜川县丹州镇唐三彩壁画厂开始生产。
    23日,中共宜川县委组织部在党校举办首批重点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30多名支部书记参加了学习。
    6月3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邹时贵来宜视察指导教育工作,视察了西郊中学、教育电视台等单位。
    30日,宜川县自来水厂二期工程竣工,缓解用水紧张局面。
    7月2日,为发挥机关党员在“经济上台阶,全民奔小康”活动中先锋作用,县委决定建立全县党政事业单位党支部与农村党支部对口联系和党员联系户制度。
    10日,下午,本县云岩等5乡镇部分地区遭受特大暴雨,县委、县政府发出紧急通知支援灾区。
    15日,城区环城东路铺筑工程进行。
    20日,原商业局、供销总社合併,成立宜川县商贸集团总公司。
    宜川县建筑建材总公司成立。
    25至28日,宜川县财贸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制定了加快宜川县财贸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措施。
    8月4日,陕西省省长白清才、延安地区行署专员贾治邦来宜视察工作。
    6日,宜川中学荣登延安地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榜首。
    18日,为支持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县百货公司、工会、教科文体局联合举办首届“信誉杯”台球大奖赛,84名队员参加了比赛。
    9月1日,县委选派30名优秀干部奔赴首批“小康村”挂职工作。
    4日,本县200多名党校新学员参加了93届省委党校本科、专科班开学典礼。
    副县长王存有在交里乡主持召开了荒山荒坡拍卖试点工作培训会。
    23日,延安地区在本县召开学校管理经验交流会。
    26日,县委、县政府选派百名干部赴重点乡镇发展烟、果、椒、羊四大主导产业。
    29日,县委、县政府对集义镇等6个主导产业开发先进单位、秋林乡卓家村等11个先进村、王天安等18名先进个人给予奖励。
    11月13日,利康沙棘公司“双迪牌”沙棘油正式通过省级技术鉴定。
    中旬,县长王登记带领政府办公室、老区办公室、果业局和党湾、秋林乡党委书记及部分行政村主任20人去子长县涧玉岔等5行政村实地考察学习发展养蚕先进经验,并在本县部分地区试验推广。
    12月26日,为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00周年,本县举行大型“毛泽东颂歌演唱会”和图片展览。
    30日,延安—宜川经济协作,延宜新华化工厂协作签字仪式在县招待所隆重举行。
    1994年
    1月17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县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大会,宣布延安地委、行署对本县机构改革方案的批复;机构改革后的县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机构设置方案和各职能工作部门及事业单位领导干部调配任免决定。
    18日至20日,召开全县经济工作会议,县委书记王录厚作“扭住经济建设中心,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为建立具有我县特色的市场经济新体制而努力”的报告。
    2月24日,宜川县生产资料公司自筹资金60多万元在党湾乡五里坪建成宜川新华化肥厂正式投产。
    4月5日,正式成立陕西兴宜木业有限公司,并由延安地区质量监督管理所和县林业局举行了新产品投产与质量认证鉴定会。
    6日,国家农业部、财政部、民政部、陕西省农业科研室、省农村改革试验区,延安地委副书记、研究室主任等领导一行20人来本县高柏乡进行扶贫开发调查。
    5月5日至7日,召开政协宜川县第四届第二次全体委员会,参加人员70人。
    6日至7日,宜川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参加会议代表137人,列席112人。
    18日,中国农业函授大学宜川分校成立仪式暨第十届培训班开学典礼在农业职业中学举行。
    6月6日,以股份制形式建立的“西北服装公司”,5日正式投产。本日举行隆重的开业典礼。该公司股东42人,入股资金11.5万元。
    8日,宜川县农村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参加人员210人。
    22日,下午6时40分,一场大暴雨、冰雹袭击了县城区周围的党湾、丹州、英旺等乡镇,风暴雨和冰雹持续25分钟,使这一地区农田作物和桥梁等遭受毁灭性灾害。
    7月1日,宜川县体育场旱冰场建成开业,县委书记王录厚、县长王登记为其开业剪彩。
    2日,上级决定调正了宜川县人民武装委员会,由县委书记王录厚任主任,县长王登记等5人任副主任,委员21人。
    5日,县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视察本县金属门窗总公司、沙棘饮料厂、木珠工艺厂、纸卷铅笔厂、纸箱厂、挂毯厂、地板条厂等新建企业生产运行情况。
    11日,全县30名首批奔小康示范村挂职包村干部和第二批奔小康示范村包村干部及县级包村单位负责人160多人参加了包建小康村工作会议,县委书记王录厚做了总结讲话。
    12日,县委书记王录厚、县长王登记亲自组织民政、财政、粮食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到被暴雨袭击的党湾乡圪境行政村检查灾情,慰问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工作。
    23日,上午19名原在宜川插队的北京知识青年回访宜川,受到县委、政府领导和各界群众的热情欢迎。
    8月3日,陕西省政协副主席苏明为组长、政协常委王其俊为副组长的陕西省政协委员视察组15人到本县视察壶口瀑布旅游开发工作,落实地、县政协关于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开发的提案报告。
    4日,延安地区行署副专员刘彬忠来本县考察教育工作。
    9月7日,县级6套班子领导及县级农业系统单位领导20人视察五里坪蚕桑试验示范基地。
    24日,上午9时30分,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宋平夫妇一行来本县视察工作。
    10月1日,宜川县雪糕木棒厂建成投产,添补了本县及西北地区雪糕木棒产品的空白。
    宜川县梦丹尔制衣厂建成投产,添补了陕北衬衫工业的空白。
    18日,宜川“双迪”沙棘油、“一撕得”铅笔、“洋洋”系列防寒服、“兴宜”地板条、利民化工建材厂、鼠药厂、木珠工艺厂、雪糕棒厂产品,荣获首届中国杨陵农科城技术博览会”后稷金奖。
    宜川县金利达实业有限公司纸卷铅笔厂建成投产,添补了本县的空白。
    28日,宜川县新华书店营业大楼建成。
    29日,中共宜川县委第十三届第三次全体委员会议召开。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 相关评论
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陕ICP备08105594-2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