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村史 > 榆林历史
+

靖边县历史大事记

2015-3-23    作者:代峰\编辑    来源:靖边县志    阅读:9226

春秋
    周敬王八年(前512)
    晋人灭掉住在县境的白翟、赤翟族,并将翟人迁往山西。
    战国
    秦昭王某年
    秦筑长城,经县境。
    秦
    始皇二十六年(前221)
    全国分为36郡,县域属上郡。
    汉
    高祖元年(前206)
    七月,县域置奢延县,属上郡。
    东晋·十六国
    安帝义熙三年(407)
    六月,后秦持节使安北将军、五原公刘勃勃拥兵自立,称天王大单于,国号大夏,建元龙升。
    九年(413)
    大夏大单于刘勃勃改姓赫连氏,任命叱干阿利为将作大匠,征发岭北夷夏10万人,修筑都城(在今红墩涧乡白城子)。十四年(418)竣工,定名为统万城。
    南北朝
    北魏太武帝始光二年(425)
    拓跋焘攻克统万城,焚其西门,杀获数万,掳民众万余家而去。
    神四年(431)
    县域设立统万镇,太平真君七年(446)设岩绿县。
    孝文帝延兴二年(472)
    正月,统万镇民众造反,被镇压。
    太和元年(477)
    三月,统万镇一带地震,响声如雷。
    十一年(487)
    升统万镇为州,始称夏州。同年,在今县域西部设立山鹿县。
    宣武帝景明元年(500)
    四月二十日,夏州落霜,禾苗冻死。八月,暴风频繁,气候异常。
    四年(503)
    九月,夏州长史曹明谋反,被杀。
    孝明帝正光四年(523)
    夏州一带匈奴人造反,围攻夏州城。
    西魏文帝大统二年(536)
    三月,东魏高欢袭取夏州,驻兵镇守。其后,夏州又被西魏攻克,设化政郡。西魏灭亡后,北周改化政郡为弘化郡。
    北周保定四年(564)
    在今县域东部设立宁朔县。
    隋
    文帝开皇元年(581)
    撤弘化郡,复设夏州。三年(583),改夏州为朔方郡,撤山鹿县,辖地并入长泽县。
    十三年(593)
    梁师都据朔方起兵反隋,占雕阴(今绥德)、弘化(今甘肃庆阳)、延安等郡后称帝,国号梁,建元永隆。
    唐
    太宗贞观二年(628)
    撤宁朔县,将岩绿县改为朔方县。
    四月,李世民派柴绍率军讨伐梁师都,兵临朔方。洛仁斩梁师都降唐,被封为武卫将军、朔方郡公。同年复置夏州。
    高宗永隆年间(680~681)
    夏州耕牛多染疫死亡,耕种困难。都督王方翼大力推行人耕法并督修农田。
    代宗大历十三年(778)
    吐蕃人进入盐、夏州。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率兵将其击退。
    穆宗长庆二年(822)
    十月,夏州大风,流沙堆积高至城堞。
    宣宗大中三年(849)
    十月,盐、夏等州地震。
    宋
    太宗淳化五年(994)
    鉴于夏州城地处沙漠之中,且常为割据势力盘踞,宰相吕蒙正奏准废城,将20万居民迁往银(今米脂一带)、绥(今绥德)2州。
    至道二年(996)
    十月,夏州地震,城内房屋大部被毁。
    元
    泰定帝泰定元年(1324)
    靖边一带饥荒。
    明
    太祖洪武六年(1373)
    设靖边(取“绥靖边疆”之义)卫。是年又设靖边道,管辖榆林、绥德、定边、靖边等卫。
    成祖永乐初年
    修葺靖边城垣(今新城),为鄜延藩蔽。
    宪宗成化五年(1469)
    巡抚王锐修筑镇靖、清坪、龙州等堡城。
    六年(1470)
    设靖边营。
    七年(1471)
    十月,套寇(河套一带土匪)入镇靖堡,杀千余家。
    八年(1472)
    延绥巡抚余子俊督修长城。境内龙州堡至宁塞堡段共210里,沿城设烽火墩、台159座。
    九年(1473)
    余子俊奏请,龙州至盐场一带15个营堡,改由西路靖边兵备道管辖。
    孝宗弘治元年(1488)
    靖边、镇靖、龙州等堡灾荒严重,饿殍遍野。
    世宗嘉靖二年(1523)
    芦河发大水,涌进镇靖堡城,淹毁许多房屋。
    五年(1526)
    芦河又发大水,水入镇靖城,淹毁房屋。
    八年(1529)
    靖边、镇靖、龙州等堡饥荒,人相食时有所见。
    十九年(1540)
    三月,套寇进取榆林,经县境攻克清坪堡。总兵周尚文率兵驻狄青原,将其击退。
    二十四年(1545)
    秋,套寇大举进入靖边。副总兵李琦被困于小墩儿山,危及城内。3日内援兵赶到,将套寇击退。
    十月,套寇俺达汗进入清坪堡,守军游击高极战死。
    二十九年(1550)
    设镇罗堡(今杨米涧乡镇罗堡村),隶属西路靖边兵备道。
    四十年(1561)
    四月,套寇进入靖边堡,杀2000余人。
    四十三年(1564)
    套寇攻陷镇靖堡城,守军参将鲁聪及200余兵丁战死。
    穆宗隆庆六年(1572)
    名宦张世烈倡导,军民捐资重修靖边营城池。三月动工,九月告成。
    神宗万历元年(1573)
    靖边兵备副使杨锦创建靖边龙图书院。
    九年(15 81)
    观察使文作仿照州、县学宫造型,改建靖边营的殿、庑、堂、斋、门坊、祠宇。
    思宗崇祯三年(1630)
    镇罗堡人神一元、神一魁兄弟聚饥民起义。首破宁塞堡(今属吴旗县),杀参将陈三槐,旋即率4000骑兵围困靖边营堡,未克。
    八年(1635)
    各堡饥荒。饿死人十之八九,人相残食,饿狼遍野。
    十六年(1643)
    各堡疫病蔓延,死人甚多。
    十七年(1644)
    李自成部将刘芳亮西进靖边,军纪严明。凡抢夺民财者,即枭首示众。
    清
    世祖顺治二年(1645)
    明末农民起义军黄色俊部逼围靖边营,兵备道冯如京率兵出战,义军败走。
    十六年(1659)
    六月六日,镇靖等堡降暴雨,芦河水涨入镇靖城,毁坏城垣、房屋。
    圣祖康熙元年(1662)
    撤靖边兵备道,原所辖营、堡归属榆林道。同年设靖边所,撤靖边管粮厅,设通判。
    十三年(1674)
    清坪堡人周世民联合原李自成义军将领贺桓、定边副将朱龙等起义,破西路各营堡,并进逼榆林,转战延绥地区。所到之处,响应者甚众。次年六月,朱龙被清政府诱降杀害,周世民亡于战乱之中,起义失败。
    五十八年(1719)
    清政府开延、榆近边蒙地,许汉、蒙民伙种,并“于口外二三十里不等,设立交界”。
    世宗雍正二年(1724)
    在靖边营设同知。
    九年(1731)
    设靖边县。辖宁塞、靖边(今新城)、镇罗、镇靖、龙州5堡,隶属榆林府。首任知县韩德修。柠条梁分设巡检司。
    高宗乾隆七年(1742)
    蒙汉双方协议:汉民在长城以外所耕之地,以现状为界;在安边设同知,管理蒙民事务;允许蒙民在柠条梁经商开店。
    八年(1743)
    撤销盐政办。本县改属延安府。
    二十三年(1758)
    六月,清政府豁免本县在乾隆十八至二十一年(1753~1756)4年中尾欠的征粮,并将二十一年借支的牛犋费折算成粮食,分5年还清。
    四十四年(1779)
    十月,清政府豁免本县在乾隆二十六至三十七年(1761~1772)12年中所欠征粮。
    道光二年(1822)
    怀远县(今横山县)发生特大鼠疫。境内原属怀远县的高家沟、黄蒿涧、红墩涧、海子滩等地疫情严重。
    初年
    知县苑馥桂倡导民众植树造林,且自己出钱买苗10万余株,分发农户栽植。几年后,绿树成荫,深受民众称赞。
    二十五年(1845)
    怀远县知县何炳勋接榆林知府徐松指令,到白城子实地勘察,证实了其地为大夏国都统万城遗址。
    咸丰七年(1857)
    七月,本县发生特大鼠疫,死尸遍野,十庄九空。
    同治六年(1867)
    回民起义军入县境。六月十五日攻克县城,知县曹德元被杀,十九日又克镇靖堡城。次年,又克柠条梁镇。由于清政府蓄意制造民族矛盾,致使回汉民相互仇杀。回军入靖后,所到之处掳掠烧杀,杀害无辜汉民数万人。
    八年(1869)
    八月十五日,新任知县梁以恭奉命将县衙移治镇靖堡,招抚流亡,赈济灾民,劝勉垦植,重建家园。
    十一年(1872)
    县试开科,录取文、武生员50余名。
    光绪四年(1878)
    县内饥荒,民众先吃草根、树叶、树皮,后吃斑白土,进而人相残食。
    八年(1882)
    法国天主教士携带清廷龙票(护照),开始在柠条梁传教。
    九年(1883)
    天主教西南蒙古教区,在柠条梁设南段领堂。
    十三年(1887)
    天主教传教士在小桥畔大兴土木,修筑教堂。
    十八年(1892)
    夏,全县遭旱、雹灾,粮价暴涨,饥民甚众。县衙开常平义仓放粮赈灾,并赈济白银1000两,又从各地捐借油渣,救济灾民。
    二十二年(1896)
    知县丁锡奎发布《兴镇靖城中集市布告》,定每月逢一、五日为集日。
    二十四年(1898)
    贡生辛居乾在龙州堡筹办义学,教书育才。后来,当地民众为他树立“教泽碑”。
    二十五年(1899)
    入夏至秋,县境持续干旱。七月下旬,又连遭霜冻,民众大饥,官绅倡捐,“借富赈贫”。
    是年,由知县丁锡奎、训导白翰章纂修的《靖边县志》(木刻本)付梓,共4卷,8万余字。
    二十六年(1900)
    义和团在柠条梁开始活动。七月十五日,团民约蒙军及四乡百姓近千人于柠条梁聚集,围攻小桥畔教堂。连战20余日,击毙教士1人,教民10人。九月,清政府发布“剿匪上谕”,旨令有关官员会集于柠条梁,与洋人签订丧权辱国的“赔款和约”。
    二十九年(1903)
    定、靖县民任天绪、耿作等人,联络蒙民密谋反对外国传教士,后被蒙民泄露,政、教勾结,将任、耿等人以“甘心造乱罪”缉捕杀害。
    三十年(1904)
    知县王沛棻呈请抚、宪署及延榆绥道批准,下令取消历任官吏下乡杂费由里支付的陋规,减轻了百姓负担。
    中华民国
    元年(1912)
    由财政司主持清理户口,本县总人口为22456人。
    是年,柠条梁镇设邮政分局,青杨岔、刘家峁、张家畔、镇靖设邮政代办所。
    初年
    县城镇靖设“教书院”。九年(1920)改为“高等小学堂”。
    四年(1915)
    靖、横两县地方士绅富户集资合股,在杨桥畔一带筑坝修渠,并在两县交界地区修水地3000余亩。
    五年(1916)
    杨桥畔村民在许家沙畔村东芦河上筑土坝,引河水灌地。
    八年(1919)
    七月八日,冷窑子(今青杨岔镇龙腰镇村)降暴雨,霎时间平地洪水滔滔,大理河人畜伤亡惨重。
    十年(19 21)
    陕、绥(今内蒙古)发生边界纠纷。府谷、神木、榆林、横山、靖边、定边6县民众,组织沿边6县公民争存会,反对陕绥边界以边墙(长城)为界,并集资编印出版《陕绥划界纪要》,当局后以“暂缓划界”草草了之。
    十二年(1923)
    夏,县境“黑毛虫”大发作,遍布荒野,吃净山草,羊子多染病死亡。为害1月,骤然绝迹。
    十七年(1928)
    本县春季多大风,入夏久旱无雨,草木枯萎,山野濯濯,秋季颗粒无收,牛羊大多饿死,贫苦灾民大批出境逃荒。
    是年,靖边、横山两县邻界群众集股,将杨桥畔土坝改筑为砖石坝,并开渠修田,引芦河水灌地。
    十八年(1929)
    县境春旱无雨,大风百日,埋没禾苗,饥馑日甚,市场粮价昂贵,不少村庄户绝烟火。
    是年,新县长牛庆誉上任,在县城放舍饭,并力劝富户筹粮措款,救济灾民。同时,以工代赈,组织饥民架设桥梁,维修城垣。
    是年,国民军十一旅旅长石子俊(石英秀)筹银洋1000元赈济本县灾民。
    十九年(1930)
    青杨岔、龙州、高家沟、黄蒿涧、海子滩、畔沟、杨桥畔、柠条梁等地,鼠疫流行,约678人发病,592人死亡。
    二十年(1931)
    正月,国民军八十四师高桂滋一部,在杨桥畔龙眼将多次来靖边奸淫掳掠、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河套地区惯匪头子杨猴小(杨耀峰)击毙,匪众亦被击溃。
    是年,在县城镇靖建起全县第一个工厂——新镇纺织厂。
    二十一年(1932)
    九月十五日,定边、安边、靖边3县政府,在安边召开各界民众代表会,成立“三边挽回领土总会”,并通过有关决议。
    二十三年(1934)
    八月,本县的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支部在新庄坬(今属青杨岔镇)建立。
    九月十六日,在蒋家寺(今新城乡)成立蒋家寺区苏维埃革命委员会。
    是年,共产党员王治邦、谢宝善等人在畔沟、青杨岔一带先后组建起大刀队、赤卫军,后改编为十三支队。同年,成立苏维埃赤原县第六区办事处。
    二十四年(1935)
    一月九日,民国靖边县政府代表在北京饭店参与签订《整理陕西三边天主教堂教产协定》。协定第一条规定,本县汉蒙界限以南可耕地,由天主教堂让卖于当地汉族农民。
    二月,在店家城(在今青杨岔镇)召开群众大会,成立中华苏维埃赤原县第六区政府和中共第六区委。
    三月二十六日,刘志丹率红军攻打寺儿畔(在今畔沟乡),消灭国民军八十六师1个连。
    四月,中华苏维埃靖边县(习惯称西靖边)政府在桃梨坬(今属志丹县)成立,辖4个区,26个乡。县主席为周子恒。
    五月二十八日,刘志丹率陕北红军主力,攻克靖边县城镇靖,消灭国民军八十六师两个连及地方民团等400多人,打死该军营长屈子鹏。此后民国靖边县政府移置柠条梁镇。
    八月二十日,中华苏维埃靖边县(习惯称东靖边)政府和中共靖边县委成立,下设7个部,辖4个区,驻地店家城。
    十月,中共西特委(三边特委)成立,下辖西靖边、定边、赤安3县。谢唯俊任特委书记兼游击队总指挥。驻地沙坬沟(在今水路畔乡)。
    十一月二日,西靖边县政府警卫连连长宗文耀和游击队一中队队长金林等在曹元峁(今中山涧乡)发动武装叛变,杀害了七支队队长黄万英、指导员杨占鳌等3人。三日清晨,叛军偷袭西特委和县政府,杀害了特委书记谢唯俊、县主席阴云山等9人。此后,叛徒宗文耀等勾结镇罗乡政府主席王九成,在店坊峁策动叛乱,将中共陕北省委派来工作的俞九恩、张鸿业和县工作团团长常开亮绑送到柠条梁镇杀害。
    是年底,中共陕北省委派刘景范指导、恢复西靖边县的工作,由陈思恭、贺廷智、呼自禄等组成党的领导核心。
    二十五年(1936)
    一月,国民军“黄马队”离靖返绥(绥远)。盘踞在张家畔的地方武装民团被高岗、曹动之所率红军歼灭。张家畔获得解放。
    春,中华苏维埃靖边县政府在青杨区建起第一个消费合作社。三十一年(1942),消费合作社改为民办合作社。
    闰三月二十九日,徐海东、程子华所率红十五军团西征至靖边,首次解放柠条梁镇。
    五月,阎红彦率红三十军转战到新城、乔家湾、崔界等地,恢复、巩固、发展苏区。
    八月七日,中共新城(西靖边)县委在杜元峁(在今新城乡)成立。西靖边县政府恢复,易名为中华苏维埃新城县政府。十日,建立新城区革命委员会。
    是年,共产党在解放区的43个半乡领导群众进行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没收地主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二十六年(1937)
    八月,中华苏维埃靖边、新城、横山3县合并为靖横县,十六日在李邱家坪(青杨岔境内)召开靖横县代表会,中共陕北省委负责人刘耀山、高岗出席了会议。不久,又设靖边县。
    十月十八日,三边分区督察专员公署成立,本县划归三边分区。
    是月,在麻城涧(今高家沟乡)建立中共横山县中心委员会(对外称“抗敌后援会”),领导横山、榆林、米脂3县国民党占领区域党的组织工作。
    十二月,中共少数民族委员会移驻张家畔。活动于本县的蒙汉支队编入边区留守兵团骑兵团。
    二十七年(1938)
    春,县城镇靖建立完全小学。
    二月,本县被划为陕甘宁边区直属县。
    四月,陕甘宁边区政府银行发行光华代价券(俗称光华票)。本县解放区流通票券有2分、5分、1角、2角、5角等5种面额,作为法币的辅币。三边分行又发行百元布质本票1种,在靖边、定边、安边3县流通。
    八月九日,本县召开第一届参议会。将中华苏维埃靖边县政府改为陕甘宁边区靖边县抗日民主政府。
    二十八年(1939)
    二月,驻阎寨子国民军保安队长鲍占才,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死县抗日民主政府保安队战士高生礼,经国共双方多次商谈,国民党当局理屈词穷,被迫将鲍撤职,依律治罪。
    是年,边区政府决定修筑延安至靖边、清涧至靖边的公路。本县动员1800多民工参加修路。
    二十九年(1940)
    秋,中共靖边县第一届党员代表大会在县城镇靖召开。
    十二月二十七日,边区政府决定靖边等7个县为移民垦区。同时颁布移民农垦优待办法,设立移民站管理移民工作。
    是年,靖边县第一家国营商业企业——光华商店成立。
    是年,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将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改为对地主实行减租减息。
    三十年(1941)
    八月五日,靖边县召开第二届参议会,贯彻落实“三三制”①政策。
    冬,张家畔税务分局局长肖玉璧,因贪污3000元(边币)公款,被边区高等法院依法判处死刑。
    三十一年(1942)
    十二月九日,县委书记惠中权在西北局召开的高级干部会议上受奖。毛泽东主席为其亲笔题词:“实事求是,不尚空谈。”
    是年,县委、县政府机关由镇靖迁驻张家畔。
    三十二年(1943)
    三月十八日《解放日报》发表专题报道,褒扬了靖边县委书记惠中权、县长马万里领导镇靖、榆沟两个乡农民兴修水漫地两万亩,增产粮食48万斤的先进事迹。
    四月二十九日,新城区五乡合作社成立。后作家丁玲特为社主任田宝霖撰写人物传记,在《解放日报》发表,称该社为“一个新型的民办合作社”。
    三十三年(1944)
    春,国民党当局在柠条梁镇成立“梁镇筑城委员会”,抽派民工2000余人,历时8个月,筑成高12米、宽10米、周长2047米的土城垣。
    九月七日,靖边县召开参议会,会议通过了县委、县政府的长期建设计划和下年普遍组织牛犋变工的决议案;在同日召开的全县英模大会上,县委、县政府奖励了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
    十月一日,边区政府召开文教大会,授予黑板报办得好的镇靖区城市乡(今镇靖乡)特等奖,秦彦林(教育)、杜芝栋(艺术)甲等奖,榆沟壕巡回小学、城市乡俱乐部普通集体奖。
    是年,县政府在新城区、龙州区二乡、镇靖区三乡进行了农业税试点工作。
    三十四年(1945)
    春节,一些思想解放的妇女首次在县城张家畔参加秧歌队,并演出了《妇女识字》、《拥军运动》等节目。
    四月中旬,靖边县中西医研究支会成立。大会上,本县9名中医,警三旅卫生部、医疗队,驻军卫生队全体医生交流了临床经验。
    六月,青杨区二乡3个村流行急性痢疾,死亡31人。警三旅卫生部派出12名医护人员前去救治,疫情得到控制。
    九月二十日,国民军十一旅一团在安边举行武装起义。后配合边区警备三旅攻克柠条梁镇,全歼十一旅二团,击毙团长史舫成,生俘民国靖边县县长乔学明。
    九月二十七日,本县参议会决定,每年农历十月初十在张家畔举行骡马交易大会。
    是年,诗人李季在本县创作的长篇叙事诗《红旗插到死羊湾》(后易名《王贵与李香香》)先后在《三边报》、《解放日报》发表。
    是年,县城张家畔首设邮政局。翌年撤销,改设代办所。1952年成立靖边县邮电局。三十五年(1946)
    春,本县召开第三届参议会。
    是年,根据中共中央“五·四”指示,将抗日战争时期对地主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的政策。
    三十六年(1947)
    闰二月十四日(4月5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工作人员等,首次到达青杨岔。
    十六日,国民军马鸿逵部占领柠条梁镇。
    十八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在青杨岔会合。二十二日,中央机关一行向安塞县王家湾转移。
    三月二十四日,国民党当局在柠条梁镇组建“统建委员会”。不久又改设县政府,委任徐继森为县长。
    四月二十日(6月8日),拂晓,毛泽东一行到达小河村。次日晚离开小河,二十二日晨到达天赐湾村。二十八日离开天赐湾又返回小河。县长曹九德等人,前往小河向中央领导汇报工作,接受任务。
    五月七日,国民党当局在柠条梁镇选举所谓的“国大”代表,杨觉天当选,杨毅为候补代表。
    十一日,人民解放军再克柠条梁镇。
    十三日(7月1日),中共中央在小河村旮旯沟召开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26周年大会。周恩来在会上讲了话。
    六月四日至六日,毛泽东在小河主持召开前委扩大会议。周恩来、任弼时、陆定一、杨尚昆、彭德怀、习仲勋、贺龙、陈赓、马明方、张宗逊、贾拓夫等参加。会议主要研究部署了全国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以及在战略进攻中3路大军相互配合的问题。
    十五日(8月1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一行离开小河村,于当晚到达青杨岔。十七日离开青杨岔,沿大理河川东进。
    十七日,国民军胡宗南部4个旅分两路侵入县境,大肆“清剿”。十九日,马鸿逵部又进犯三边。
    七月四日,县长曹九德在韩伙场(在今杨米涧乡)开展工作时,被胡宗南部抓捕,后押往西安审讯。
    九月十七日,国民军的1架飞机坠落在红墩涧乡席季滩村。
    十月十三日,解放军又克柠条梁镇。
    是月下旬至十二月底,边区野战部队在本县进行冬季整训(即新式整军运动)。
    十二月上旬,在龙州区6个乡,镇罗区二、五乡,清坪区一、六乡,镇靖区一乡,分设4个指挥所,领导土地改革。
    是年,各区、乡按照中共中央《土地法大纲》精神,没收了地主反攻倒算夺回的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并在新解放区开展分配土地的工作。
    三十七年(1948)
    正月,马鸿逵委任张廷芝为国民军三边游击司令,准其编4个大营,16个连。张廷芝部进占安边、柠条梁,骚扰解放区,与共产党为敌。
    三十日,三边分区地方兵团又克柠条梁镇,生俘民国靖边县县长韩子谦。
    十二月中旬,分区配备各级干部705人,在镇靖、镇罗、清坪、青杨、龙州等5个区的37个乡,702个行政村,开始评定阶级成份,组织整顿农会的工作,历时5个月。
    三十八年(1949)
    二月,本县建立人民卫生所。
    三月二十二日,县委召开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
    六月六日,靖边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成立,原民办社易名为供销合作社。
    是月,解放军收复柠条梁镇,靖边全境自此彻底解放。
    七月二日,撤销三边专员公署,本县划归延安分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县城张家畔举行庆祝大会。
    11月17日,本县召开首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与会各界代表65人,讨论土地登记及复查情况的报告,制定了下年度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发展计划。
    是月,本县召开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
    是年,成立了靖边县人民法院、靖边县人民武装部。
    是年,遵照上级指示,县委先后选派300多名干部,赴内蒙古、宁夏新解放区工作。
    1950年
    2月27日,本县召开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
    3月,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指示,设中央金库靖边经收处。5月又成立靖边营业所。均属定边县支行领导。
    4月18日~5月18日,县委先后4次发出禁种大烟(鸦片)的指示、命令。人民政府采取强硬措施,将689亩烟苗全部根除。
    5月1日,在全县干部、群众中大张旗鼓地开始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2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将定边、靖边两县划归榆林分区。
    6月22日,设陕北防沙林场靖边分场。场址在熟地畔。
    是月,中央人民政府慰问团陕甘宁边区慰问分团,在县城张家畔放映苏联无声影片《青年近卫军》。本县首次上映电影。
    7月25日,设靖边县教育委员会。
    是月,中苏友好协会靖边县支会成立,首批会员400余名,由县长陈世芳兼任会长。
    是年,青杨岔乡马家河村谢文明试种棉花成功,获得政府1石(360斤)小米的奖励。
    是年,在全县取缔“一贯道”反动迷信组织。全县共审查登记道徒897人,其中道首11人。
    是年,为使老区人民得到休养生息,本县农业税正税全部减免。
    是年,全县完成了土地改革,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1951年
    3月,设靖边县人民检察署。
    春,省广播局给本县配发四管直流收音机1部,靖边始建收音站。
    5月1日,在庆祝国际劳动节大会上,县城张家畔2000多名干部群众,一致拥护世界和平理事会的九项决议,并在和平书上签名。
    7月,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全县共审理反革命案56件,61人。
    9月6日,中央人民政府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陕甘宁分团盐池、三边组来本县访问。
    11月12日,本县召开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
    是年,全县植树3103637株,占榆林分区植树总数的1/3,成活率在80%以上。
    1952年
    1月,县人民政府委员会制订出第一个五年计划。
    2月5日,县城张家畔工商界开始进行“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
    是年,在县级机关进行“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
    是年,本县引进新疆细毛种公羊和佳米种公驴,开始羊种、驴种改良。1985年,改良羊种通过陕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及有关单位的审核、鉴定,被定名为陕北细毛羊。
    是年,全县农业生产互助组已发展到1186个,其中5个为常年互助组。
    1953年
    1月29日,席麻湾乡高渠村组建起全县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4月,本县利用上年统计资料,填报第一次人口普查数字。
    5月1日,根据省人民银行指示,设中国人民银行靖边县支行、金库。
    9月,梁镇(柠条梁)文化馆干部朱效武在陕西省田径运动会上分别获5000米、10000米第一名,并代表西北区参加全国第一届田径、体操、自行车运动会。
    是年,本县建立革命烈士陵园。将革命战争时期在本县境内牺牲的136名烈士遗骨安葬在园内。
    1954年
    1月25日,各区、乡普选工作结束。全县共登记选民44262人,参选34990人,选出首届县人民代表103人。
    6月1日,三区巴兔湾乡划归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
    7月2日,遵照《宪法》(草案)规定,本县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10月25日,县人民委员会召开首次手工业者代表会。
    是年,县城张家畔至榆林的长途电话线路架通。
    是年,经过县境的第一条干线公路——榆定路开工修筑,于翌年12月全线通车。
    是年,本县开始实行棉布统购统销政策,将全县20多户兼营棉布业的私商所存棉布,统由国营商业部门作价收买,只限国营、供销商业经营。
    是年,全县建起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4个。
    1955年
    1月6日,县委召开互助合作、丰产评比、劳动模范代表会。讨论制定了1955年至1957年农业互助合作发展计划。
    28日,县人民委员会作出对私营工商业和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安排,同时制定出对农村市场进行私改的方案(草案)。
    是月,靖边汽车站建成。
    10月1日,县城首次通车,6辆解放牌汽车开进县城,四乡百姓蜂拥观看。
    29日,在宣传《兵役法》的同时,县人民委员会发出征集兵员的命令。120名青年应征入伍。
    是年,全县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增为95个。
    是年,靖边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成立。当年开展了以除“四害”(老鼠、麻雀、苍蝇、蚊子)、讲卫生,预防天花、麻疹、霍乱、伤寒及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黑热病等传染病为中心内容的群众爱国卫生运动。
    1956年
    2月7日,县城召开群众大会,庆祝全县基本完成对私营工商业和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春,新华书店靖边支店正式开业。
    4月13日,县委召开第五届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是月,靖边县电影宣传放映队成立。
    6月,在全县干部职工队伍中进行肃清反革命分子工作。
    9月1日,靖边县初级中学正式开学。共设两个班,学生120名。1959年更名为靖边中学。
    6日,各区、乡普选工作结束。全县共登记选民48417人,参选37437人。选出第二届县人民代表112人。
    是月,靖边县首届全民运动会在县城举行。
    10月21日,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是月,县人民医院由韦天荣医生主刀,在设备简陋的状况下,进行首例阑尾切除手术,获得成功。
    是年,芦河第一座砖拱桥在贾家湾建成通车。
    是年,本县对海子滩的4050亩湿滩草地和8250亩沙碱草地实行划片管理、轮流放牧。
    是年,全县大部分初级社相继转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未加入初级社的农户直接进入了高级社。年底建成高级社161个,入社农户1.7万户,9.6万人,占农户总数的97%。
    1957年
    2月1日,《靖边报》创刊发行。1961年9月2日停刊。
    3月,青杨岔区农民王志强在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大会上,演唱《卖娃娃》、《光棍哭妻》获奖。
    4月,靖边县参观团一行13人(其中农民9人),赴首都北京参加全国农业展览会。
    10月3日,以反对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宗派主义为中心的整风运动,首先在县级机关开始。21日,转入反右派斗争阶段。在反右过程中,全县共定“右派分子”10人,后由外地转入5人。1978年后除1名右派分子未改正外,其他全部摘帽改正。
    是年,国务院表彰奖励本县林业工作。
    是年,对全县天然草原实行划管轮牧和封育打草,并开展人工种草。
    1958年
    4月21日,旧城(镇靖)中型水库破土动工,初上民工500多名。10月,第一阶段工程结束。
    5月中旬,各区、乡人民代表选举工作结束。全县共登记选民52000人,参选42265人。选出第三届县人民代表115人。
    30日,靖边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6月21日,县委召开第六届党员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全体代表前往旧城水库工地,慰问筑坝民工。
    25日,新桥大型水库破土动工(当时名列全国八大水库之一)。1500名民工昼夜分班施工。9月25日,坝堤“合拢”。
    是年,在杨桥畔公社龙眼沟建成全县第一座小型水力发电站。利用一部3马力旧发电机发电,只带数十个电灯泡。
    9月11日,靖边县宣布实现“人民公社化”。全县共建起17个人民公社。10月,响应毛泽东主席“大办民兵师”的号召,本县建编1个民兵师,辖3个团,30个营,200个连,计30081人。
    是月,县城张家畔建起发电站。用柴油机发电,仅能保证工业用电和机关照明。
    11月,设县政法部。撤销县法院、检察院、公安局。
    12月15日,6台拖拉机首次开进靖边。
    是月,杨桥畔糖厂(兼造纸)建成投产。
    是年,以保障“三面红旗”(即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为由,全县各级组织狠抓“阶级斗争”,扩大专政对象,年内共打击“四类分子”(即地、富、反、坏)446人,捕办147人。
    是年,全国9省、区林业流动现场会在靖边县召开,周恩来总理授给靖边县和柳桂湾大队植树造林奖状。
    是年,靖边县综合厂(1960年改为靖边农业机械厂)建成投产。
    1959年
    1月1日,县农业部和畜牧站派代表赴京参加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和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国务院给靖边县颁发了奖状。
    31日,县广播站开始对县城播音。
    2月,恢复县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局,撤销县政法部。
    12月11日,旧城水库开闸放水,民工、社员、机关干部和学生5000多人集会庆祝芦西渠通水。榆林地委、专署发来贺电。
    是年,梁镇公社李保民、五里湾公社刘仲祥出席全国民兵代表大会。
    是年,靖边县人民礼堂落成。
    是年,本县水利部门调回第一批鱼苗,投放到新桥、旧城水库和部分海子(湖泊)。
    1960年
    3月,全县农村办起公共食堂2192个,80%以上的社员被迫进食堂吃饭。
    9月,各生产大队均通了电话。靖边成为榆林地区第一个实现所有大队通电话的县,后陆续损坏报废。
    11月20日,各公社、场人民代表选举工作结束。全县共登记选民64062人,参选52694人。选出第四届县人民代表135人。
    是月,在全县农村开展以反共产风、浮夸风、特殊化、命令风、生产瞎指挥为主要内容的整风整社运动。之后,适当放宽了农村经济政策,社员的自留地、宅基地都有所扩大。
    是年,本县首次在沙漠地带进行飞机播种造林试验,获得成功。
    1961年,
    4月初,根据上级指示,定边、绥德、米脂3县共抽调1200名民工,支援本县新桥水库工程。
    是月下旬,本县首次用飞机喷洒药剂防治林木病虫害。当年防治2520亩。
    7月30日,县委召开县、社两级党员干部会。总结检查1958~1960年3年来的工作,学习讨论《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即六十条)和中央关于对商业、手工业、林业的有关政策,纠正“大跃进”以来的失误。
    是月,县畜牧站机关灶40余人食猪头肉中毒。上级随即派直升飞机送药抢救,使中毒人员全部脱险。
    9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7203部队奉命承担新桥水库引洪工程施工。奋战两个月,搬运土方27.195万立方米,提前完成2473.5米长的引洪渠道修筑任务。1名战士施工中负伤,经抢救无效牺牲。
    冬,全县普遍贯彻落实“六十条”,先后调整了社、队规模,划小核算单位;清理出“平调”总值376.65万元,分级退赔317.39万元。
    是年,龙州公社农民阎俊士在拦河打坝中发明引水拉沙筑坝的技术。后逐渐被水利部门推广运用到中、小型水库建设工程中。1982年,“水坠坝”技术获省农委科技推广一等奖。
    1962年
    2月21日,贺家沟湾(属梁镇公社)发生轿车恶性翻车事故,死亡8人,重伤9人。
    春,全县人民公社实行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以生产队为基础的体制。
    5月2日,县委召开第七届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讨论、总结1958年以来工作中的失误;选举产生了本届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
    是年,全县精减干部职工663人,压缩城镇人口534人。
    1963年
    4月15日,各公社、场人民代表选举工作结束。全县共登记选民60801人,参选52754人,选出第五届县人民代表150人。
    5月,县委召开扩大会议,部署贯彻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的若干决定》(前十条)。由县委书记带队,先后在乔沟湾、梁镇公社开展以“四清”(即清政治、清经济、清思想、清组织)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试点。
    7月13日,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是年,梁镇铁业社党立山等匠工,经多次翻砂铸造试验,制成革新山地步犁、花轮车串等46种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受到省、分区、县的表彰。
    是年,县物价委员会首次进行物价检查,抽查了3120种商品的价格。
    1964年
    1月,靖边县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成立,下设办公室,开始对地方病进行普查和防治。
    夏,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长城调查组,在高家沟公社褡裢沟生产队发现了1处细石器文化遗址,命名为“褡裢沟细石器文化遗址”。
    7月1日零时,按国家统一部署进行第二次人口普查。
    9月10日~10月2日,县委召开县、公社两级党员干部会议,传达贯彻中央“五月”工作会议精神。参加会议的467名党员干部,普遍作了自我检查,其中173人作了重点检查并受到大小会的批判。五里湾公社党委书记李锦元经受不住压力,会期在县招待所投井自杀。会后,全县开展了声势较大的“打尖子”运动,扩大了打击面,混淆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
    是年,自夏及秋霪雨连绵,水涝成灾,粮食减产1300万斤。县委、县政府组织干部深入基层,开展生产自救。至次年,共发放救济粮387万斤,救灾款61.27万元。
    10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进入“大兵团”作战时期。靖边分团100余人,由县委书记张德本带领,到延安县贯屯公社进行“社教”。
    是年,经上级批准,在陆家山建成小型简易飞机场,专供扑灭林木虫害使用。
    1965年
    1月13日,本县第一届贫下中农代表会召开。选举产生了县贫下中农协会筹委会和出席省贫下中农代表会代表。
    8月15日,县委首次召开学习宣传毛泽东思想先进单位和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10月16日,本县首次工会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召开。
    11月20日,各公社、场人民代表选举工作结束。选出第六届县人民代表158人。
    12月12日,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是年,原县委书记、国家林业部副部长惠中权重访靖边,视察、指导林业工作。
    是年,从5月开始到次年夏,全县严重干旱,仅降雨雪200毫米。当年因灾粮食减产3249万斤。国家从全国8省、区调运粮食和薯干支援灾区人民,共发放救灾粮1006万斤,救灾款64.5万元。
    是年,中共中央《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即二十三条)发布后,从县级机关到农村社队层层学习贯彻。全县先后批斗社队干部100余人(其中5人被立案处理),社员群众200余人。
    1966年
    5月下旬,县委根据中共中央《五·一六通知》精神,成立“文化大革命”办公室,组织和发动“文化大革命”。从县级机关、单位、学校到农村社、队,层层开展批判《海瑞罢官》、《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
    6月,县委派工作组进驻靖边中学开展“文化大革命”。
    7月,县委召开全县教师集训会,历时83天,70%的教师遭到批判,40人被打成“黑帮”。
    8月19日,靖边中学成立红卫兵连,初三学生张树福(后改名张要武)任“指导员”。至月底,红卫兵组织遍及城乡。
    9月,红卫兵在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中,大搞打人、砸抢古迹文物、抄家等。全县600多户人家被查抄。
    是月12日,张家畔芦河砖拱桥建成。
    秋,全县滩涧地区展开大规模的护田网框林建设。
    10月下旬,靖中20多名红卫兵赴北京,参加了毛泽东主席第七次接见全国各地师生代表大会。
    11月10日,靖中成立了全县第一个“造反派”组织——“鲁迅战斗队”。该战斗队当天秘密出发,徒步赴京串连。此后两个多月内,县内外学生互相大串连,点燃“文化大革命”之火。
    28日,“鲁迅战斗队”在太原给留校队员写信,提出“炮轰县常委”和“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口号。
    12月12日,“鲁迅战斗队”在县城召开“彻底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誓师大会”,点名批判县委书记王子青。
    是年,王渠子公社宋家大湾生产队山体滑坡。自然塌方约38万立方米。
    是年,县农技站在杨桥畔、新农村、青杨岔等7个公社进行杂交玉米、高粱制种试验,获得成功。嗣后引进杂交洋芋品种。到70年代,全县玉米、高粱、洋芋品种均实现良种化。
    1967年
    1月27日,县委机关“造反”组织首先宣布夺县委的权。因遭到其他“造反派”的围攻,夺权未逞。
    2月,各机关、单位“造反”组织普遍宣布夺权。机关工作陷入瘫痪状态。
    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靖边县人民武装部奉命组织成立靖边县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主持全县工作。
    5月1日,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靖边县人民武装部支持左派广大群众办公室。
    7~8月,两大“造反”组织——“靖边无产阶级革命造反联合总部”(简称联总部)、“靖边八一八革命造反联合指挥部”(简称八一八)先后成立。
    9月4日,从“八一八”退出的部分靖中师生宣布成立靖边的又一大“造反”组织——“红色造反第三司令部”(简称红三司)。三大派“造反”组织间尖锐复杂的派性斗争,使靖边的形势更加恶化,机关工作全面瘫痪。
    11日,靖边县人武部和县中队指战员第一次与“八一八”人员一起上街游行,表态支持“八一八”。
    14日,“联总部”看到人武部拒不改变支持“八一八”的态度,遂在人武部门前宣布“倒旗”,“解散”。
    20日,县人武部全体指战员发表“严正声明”,声称“靖边八一八革命造反联合指挥部是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派组织”,“靖边县人民武装部誓作他们的坚强后盾”,并且和“八一八”数千人一道举行规模浩大的游行和庆祝活动。驻陕8134部队、陕西省军区驻榆工作组、榆林军分区党委以及西安、榆林等地“造反”派组织发来了贺电。
    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杨桥畔骑兵部队全副武装开赴县城,支持“八一八”,并和“八一八”人员一道游行示威。
    10月,“红三司”部分“造反”派人员冲击县公安局,抢走档案30余卷。
    11月中旬,佳县“造反”组织“东方红”部分人员窜到靖边抢夺枪枝。
    12月,应榆林地区“支佳联络站”请求,“八一八”派出36名武装人员赴佳参加武斗,1人被打死。
    1968年
    2月,“八一八”和“红三司”在榆林达成“大联合”的协议。
    3月5日,成立靖边县公安机关军事管制小组,对县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局实行军管。基层法庭随之撤销。
    4月11日,靖边县革命委员会在县城张家畔宣布成立,掌握了全县的党、政、财、文大权,县人民武装部部长管廷秀任主任。此后,城乡各基层机关、单位也陆续建立了革命委员会或革命领导小组。
    6月,根据榆林地区民兵联防委员会的部署,靖边县派“武卫连”60名人员,参与围攻佳县,历时40天。
    10月5日后,本县城镇133名初、高中毕业生,响应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下乡插队落户。
    是月,杨桥畔办起“五·七”干校,将原县部、局级以上的所谓“叛徒”、“特务”、“走资派”集中起来进行劳教、审查。
    冬,全县开展清理阶级队伍,进行“民主革命补课”。至次年,先后共补定地主成份589户,富农成份837户,有74人被戴上地主分子、富农分子帽子,受株连的亲属子女达1万多人。1979年,按上级有关通知一律宣布无效。
    1969年
    秋,响应毛泽东“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号召,全县城乡居民在人口集中地区挖掘防空地道(洞),以防备外军的突然袭击。至次年8月,在宋渠、寨山、卧牛城3个重点战斗村建成地道网。
    11月9日,根据上级指示,林业建设第一师四团将新桥农杨和红墩涧、柳树湾、冯家峁、白于山林场,一并移交靖边县管理。
    是月,成立靖边县国防公路指挥部,负责修筑吴(堡)定(边)公路靖边段。各公社抽调数千民工,组成民兵营,于12月下旬开赴工地。境内段工程于1974年8月1日竣工。
    1970年
    2月,县革委会在全县开展“一打三反”(即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反对铺张浪费、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运动。运动中共批斗地、富、反、坏、右及贪污盗窃、投机倒把分子274人,其中逮捕判刑20多人,枪毙5人。
    4月4日7~9时,大沙暴席卷全县,最甚时天昏地暗,不辨路径,室内靠点灯照明。
    9月,县革委会召开清查“五一六”分子大会。原县委副书记陈秀轩、部分“造反派”头目和一些部局级领导先后被列为清查对象,受到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其中3人被定为“反革命分子”。
    1971年
    1月,全县首次进行地方性甲状腺肿普查。
    2月3日,县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召开第八次党员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共靖边县委员会。
    春,本县引进红薯种40万斤,种植6000余亩。因产量太低,不易保存,1年后自行淘汰。
    6月9日9时59分,县气象站在借用的张家畔小学教室内制造土火箭炮弹时,药库发生意外爆炸。解放军指战员、干部、师生、市民等,纷纷前往事故现场抢救。省、地获悉后,速派医务人员携带急救药物援助。这次事故死亡9人(其中小学学生2人),伤48人,炸毁房屋72间,损坏279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万多元。地、县革委会组成专案组查处此事,给县气象站负责人以行政处分。
    7月26日,县医院由韦天荣大夫主刀,成功地完成一例断肢再植手术。
    9月,林彪叛国事件败露后,县委先党内后党外逐级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揭露林彪叛党叛国罪行的有关文件,并发动群众自上而下开展对林彪反革命集团罪行的批判和声讨。
    11月23日,经榆林地区革委会批准,本县杨桥畔公社清水河、八岔、墩渠3个大队、16个生产队(350户,1336人,总耕地面积7356亩)划归横山县塔湾公社。
    是年,杨桥畔大队因多年引水拉沙造田成绩显著,受到周恩来总理表扬,被誉为“塞上江南,沙漠绿洲”。
    1973年
    2月9日,县委、县革委召开四级干部会议,县、公社、大队、生产队1200名干部参加。会议分析了中央北方地区农业会议以来“农业学大寨”的形势,集中讨论了靖边县“大干快上”的措施;表彰奖励了75个先进集体和47名干部。
    3月22日,恢复靖边县人民法院,基层法庭亦相继恢复、重建。
    是年,中国人民解放军724部队钻井队在本县钻探勘测。测得全县地下水静储量为39.7亿立方米,宜井地面积534平方公里(80.1万亩),调解储量可发展井灌地42万亩。
    是年,县委动员机关干部职工、学校师生、城镇居民开始义务植树绿化五台山。至1978年,共植树1.9万亩。
    是年,全县粮食总产10999万斤,首次突破亿斤大关。
    1974年
    5月下旬至次年4月上旬,全县持续干旱320多天。9月7日大部分地区又遭霜冻,庄稼大半未熟。本县共发放救灾粮324万斤,救灾款14.21万元。
    1975年
    1月13日,杨桥畔大队革委会主任常维华出席全国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并当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
    8月,县城张家畔主要街道全部改建为砾石沥青路面。
    12月21日,县委召开群英会。出席代表800人,列席700人。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落实“三年建成大寨县”的战斗任务。
    是年,县业余体校女子篮球队获得陕西省业余体校篮球分区赛第一名。
    是年,杨桥畔大队引水拉沙造田经验简介及模型、图照先后在北京、广州和非洲马里展出,受到中外专家的好评。
    1976年
    春节期间,本县组织26个公社的文艺宣传队,集中到县城张家畔会演。
    4月,本县组织2900名基干民兵,首次采取“拉练”的方式,分片造林17300亩。
    7月,延安至靖边公路修通。
    是月,县广播站购回全县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并在老虎脑山建差转点。
    9月9日,毛泽东逝世,全县人民沉浸在悲痛之中。16日,中央在北京举行追悼大会,本县县城和各公社均设立分会场,近10万人参加追悼仪式。
    10月中旬,粉碎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为首的反革命集团的消息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后,全县人民奔走相告,惊喜若狂,县城当晚即举行盛大的游行活动,庆祝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
    10月23日,县人民武装部组织武装基干民兵505人,以实战姿态,进行野营“拉练”。
    是年,榆林地区首届农民运动会在县城张家畔举行。靖边男子篮球队获得冠军。
    是年,县水利队用“延河牌跃进号”钻机,在东坑公社打成第一眼机钻井,井深180米,可抽水灌地70亩。
    是年,县林业局引进杨树与沙棘混交造林技术,获得成功。
    是年,王渠子、席麻湾公社3次遭冰雹袭击。冰雹大如鸡蛋,打伤21人,打死驴1头、羊数百只,伤耕牛8头。重灾队颗粒无收。
    1977年
    3月16日,本县首次“工业学大庆”会议在县城召开。
    6月11日~9月17日,全县有20个公社、105个大队相继降冰雹14次,受灾面积26.7万亩,损失粮食、油料1100多万斤。次年,本县发放257万斤救灾粮,解决灾民生活问题。
    6月16日,县委、县革委公布养猪先进集体和模范养猪员“光荣榜”,号召“大养其猪”,实现生猪存栏上“纲要”。其后组织人员到安徽省小叶园等地参观取经。
    7月,本县柳编产品出口,获国家对外贸易部奖励。
    12月25日,靖边县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
    是年,新伙场、杨桥畔、王渠子等3个生产大队建起喷灌站,后因成本太高而停办。
    1978年
    春,县委成立落实政策办公室,开始平反“文革”期间的冤假错案。
    6月18日,县革委召开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总结“文化大革命”10年工作;决定整顿各级领导班子。
    10月26日,县委召开常委扩大会,清查“文化大革命”以来的一些大是大非问题。决定对“文革”中制造的“马安国黑线”、“原新城区特务情报小组”假案彻底平反,并对受过错误批判的原县委书记王子青、副书记陈秀轩、县长马安国等公开平反并恢复名誉。
    是年,根据中央有关指示,停止城镇知识青年到农村插队落户工作。本县开始为已插队的924名知青分期分批安排工作。
    1979年
    1月13日,经省军区批准,榆林军分区农场(原杨桥畔劳改场)移交本县管理。
    是月,历时半年的“揭、批、查”(即揭发批判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罪行,清查“文革”期间的问题)运动结束,全县共查出“文革”中制造的冤、假、错案96起,受株连者381人,死亡63人(其中属冤假错案41人);抢夺武器事件14起,参与区内武斗两次,武斗中死1人,耗资4万元。
    8月20日,县委、县革委召开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会后,计划生育在全县城乡普遍展开,有22587人采取节育措施。
    是年,全县已有55个大队、10个生产队办起了柳编厂,1500人从事柳编生产。有150多种产品远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1980年
    1月19日,本县龙州大队、常塔大队、羊圈滩生产队、二层河台生产队、国营沙石峁林场、金鸡沙抽水站,在全省农业战线先进集体和先进生产者表彰会上受奖。
    4月11日,为了尽快治理烟墩山,县革委和有关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签订了《烟墩山林草治理权属合同》。到1989年已治理面积达41250亩。
    8月5日,县委召开第九次党员代表大会。
    10月1日,靖边县志续编委员会成立。1984年改称靖边县志编纂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正式开始县志编纂工作。
    10月28日,各公社、场人民代表选举工作结束。全县共登记选民94896人,参选84478人。选出县人民代表139人。
    11月6日,召开靖边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根据上级指示,会议决定取消靖边县革命委员会,成立靖边县人民政府。增设靖边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并首次实行差额选举。
    16日,县委召开县、公社、大队三级党员领导干部会议,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精神;确定在本县实行农业生产包干到户责任制。
    12月1日,县人民政府首次批准107名科技干部晋升技术职称。
    是年,查实全县有国民军起义、投诚官兵34人(其中团级2人,营级5人,连级12人,排级6人,士兵9人),给受过错误处理的16人落实了政策。
    1981年
    6月1日,靖边县公证处、法律顾问处成立,同时开始对外工作。
    8月16日,根据上级指示,县委决定撤销贫农、下中农协会及其办事机构。
    9月26日,安边至东坑110千伏输电线路架设竣工。青铜峡电站正式开始向本县输电。
    12月8日,靖边县个体劳动者协会成立。
    是年,县农技站进行“两法”(垄沟、水平沟种植法)种田试验,获得成功。
    是年,靖中教师徐文辉设计的显微幻灯机等8种自制电教机具,获省社会科普协会优秀科研成果奖。其日光显微仪在全国勤工俭学会上作了使用表演。
    是年,本县1611个生产队试行包干到户责任制。到1983年,全县1740个生产队全部实行包干到户。
    是年,全县开始大规模的饮改水工程建设。到1989年,共用国际银行贷款,省、地、县投资和群众集资款870多万元,先后在25个乡镇建水厂27个,打水井1364眼、水窖5758个,安放除氟罐、箱600多个;解决了8万多人,20多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其中有32000多人(占中、重氟病区人口总数的40%)摆脱了高氟水的危害。
    1982年
    2月9日,靖边县绿化委员会成立。
    是月,靖边县农业区划委员会成立,下设办公室。先后抽调280多名科技人员,对全县农业资源进行大规模调查。至1985年,编写出《靖边县综合农业区划报告》和农业气候、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土保持、农业机械、农业经济等7个专业区划报告,19个专题报告,绘制出127幅图表,基本摸清了全县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情况。
    7月1日零时,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开始。经查核,本县共有39268户,188134人,其中男96202人,女91932人。
    8月20日,县人民政府决定,将大路沟等17处初级中学调整合并,以提高教学质量。
    是月,本县农民张增禄到日本国进行柳编技术表演。
    10月20日,靖边县统万城文物管理所成立。
    12月16日,县委、县政府召开科技户、专业户、重点户代表会。全体代表向全县人民发出《倡议书》,倡导大家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是年,全县进行第二次土壤普查。历时10个月,完成了土壤化验分析、图表编汇、资料整理等工作,并作出总结报告。
    是年,陕北老区建设委员会给本县拨专款156.33万元。到1989年,共拨款1867.71万元(其中无偿专款1733.01万元,有偿贷款134.7万元)。
    是年,成立靖边县科学技术协会。
    1983年
    1月,张增禄又到瑞典国进行柳编技术表演。
    4月27日18时许,黑风暴由西北方向铺天盖地而来,霎时天黑地暗,伸手不见五指,持续1个多小时。全县在野外耕作、放牧、迷路失足者跌撞死伤数十人。
    5月下旬至9月,境内大部分地区受旱,干土深达1尺,旱田作物成片死亡。次年,全县下拨救灾粮1185万斤,救灾款33.94万元。
    8月15日,恢复县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19日,按照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的部署,全县开展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斗争。至1985年9月底,共抓获各类犯罪分子315人,摧毁犯罪团伙10个,其中逮捕判刑的206人。
    12月,本县柳编产品获国家外经部银质奖。
    是年,由县林业技术干部唐家烈、陶天宝、胡永安、贺俊元主持,从1976年开始的超大面积沙荒植树造林扩大试验工程(3.5万亩)全部完成。此项成果次年获国家林业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是年,由唐家烈主持,从1980年开始的紫穗槐多头卧式造林试验取得成功。此项成果获国家林业部科技试验三等奖。
    是年,县财政局对县属58个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进行大检查,共查出违纪资金275万元。
    1984年
    2月18日,靖边县获中央绿化委员会颁发的造林工作成绩优异奖状。
    3月4日,靖边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成立。
    5日,政协靖边县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出席会议的委员共47人。
    7月1日,靖边至乌审旗公路通车。
    28日,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原城关镇公社、青杨岔公社、梁镇公社改设为张家畔镇、青杨岔镇、柠条梁镇,其行政区划不变。
    是月,各公社、镇、场人民代表选举工作结束。全县共登记选民107376人,参选100063人,选出第十届县人民代表180人。
    8月17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两户一体”(专业户、重点户、经济联合体)座谈会。全县“两户一体”已达6300户,占农户总数的16%。
    20日,县委、县政府首次命名张家畔小学、峁后渠村等16个单位为文明单位(村)。
    28日,县人民政府决定,将红柳沟公社、石窑沟公社分别易名为周河公社、水路畔公社。
    11月1日,各公社、镇换届选举工作结束。全县恢复乡、镇人民政府建制。
    12月2日,县委召开第十次党员代表大会。
    6日,县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28日,县委决定对本县在1935年9、10月间肃反中被错杀的中共党政工作人员王文斌、程怀德、杨生春、韩恒清、王福加给予平反。
    是年,根据上级指示,农业银行豁免本县1962~1978年农村集体和部分群众的171万元贷款。
    是年,本县掀起集资办学热潮。全县各乡、镇集体和个人集资49.98万元,修建校舍500间,做课桌200套,并解决了全县民请教师的基本工资。至1986年底,全县集资总额600万元,基本解决了学校“一无两有”(即学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的问题。
    1985年
    1月1日,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发出通告,规定统一使用公斤制秤,取缔各式杂(市)制秤。
    4月1日,根据上级指示,取消粮食统购,实行合同定购。分配本县年340万斤定购任务。
    24日,县人民政府召开首次县志工作会议。
    5月31日,海子滩乡马莲坑村村民马治英,不顾产后仅39天的虚弱身体,跳进水井,奋力救出两名落水幼儿。受到省、地有关部门的表扬,县委宣传部、县妇联作出《关于在全县开展向马治英学习的决定》。
    6月11日,在落实宗教政策中,县财政退赔原天主教教堂、房屋等折价款39060元。此后,教徒集资在毛团库伦村重建起教堂。
    22日,《国内动态清样》(1465期)刊登《靖边干部为造林太多而发愁》的报道。胡耀邦总书记批示:“靖边造林很好,我主张大奖一下。”此后,榆林地委、行署奖励10万元,陕西省委、省政府奖励25万元,国务院奖励200万元。
    8月1日,本县开始整党,至1987年3月,全县先后有11061名党员参加。整党中共揭发出各类案件326起,14名党员受到党纪处分,5名党员被劝退出党,48名党员未被登记或缓期登记;查出各种违纪违法资金178万元,追回113万元。
    8月22日至9月17日,全县霪雨连绵,降雨量220毫米,是常年同期平均降雨量的2.3倍。秋田作物减产4成以上,倒塌房屋8502间(孔),死亡7人,受伤37人,压死大家畜516头(匹)、羊2543只、猪1514头,损坏各种家具12648件。
    9月10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大会,庆祝第一个“教师节”。给11位教师颁发了“为国育英”光荣匾。
    10月16日,陕西省陕北种草种树经验交流会200多名代表,参观了本县防护林带、冯家峁防风固沙林、东坑乡网框林以及机关、居民义务造林成果。
    22日,水路畔水库渡船因超载发生恶性沉船事故,死亡8人。
    12月,靖、定两县文化馆,先后在西安、北京等地联合举办三边剪纸展览。
    是年,席麻湾、东坑乡分别获全国、陕西省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称号。
    是年,榆林地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在本县召开。靖边代表队获团体总分第一。
    是年,长庆石油勘探局在县境内钻井5口,井井有油。预测试抽,日产原油105吨,最好的一口日产近30吨。
    是年起,靖边籍现役军人先后有172人赴云南前线参战,共有86人立功,其中一等功3人,二等功9人,三等功74人。
    是年,县城张家畔机关、学校、居民开始使用自来水。
    是年,县人民武装部移交地方管理,为副县级单位。
    1986年
    1月1日,全县开始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2日,县政府发出《坚决制止买卖土地、乱占耕地修建房屋的紧急通知》,着手扭转土地管理中的混乱局面。并于次年成立靖边县土地管理局。
    20日19时,五里湾乡边畔村下元峁山体滑坡,山下土窑坍塌,5人被压死。
    7月4日,全县城乡开展反盗窃斗争,至8月4日,共破获刑事案件7起,拘捕各类犯罪分子56名。
    8月,本县生产的北斗牌特制沙棘营养汽水在第一届全国沙棘系列产品质量评比会上,名列榜首,获新产品开发奖。次年7月,本县北斗牌酸溜溜和北斗牌沙棘汽水在陕西省轻工业厅食品饮料质量评比会上获优质产品奖。8月,在第二届全国沙棘系列产品质量评比会上,北斗牌酸溜溜获金杯奖,沙棘浓缩汁、特制沙棘营养汽水获银杯奖。北斗牌酸溜溜被选为第十一届亚运会运动员营养饮料。
    是年,榆林地区行署减免本县农业税主粮408000斤(折现金额91000元)。
    是年,本县生产的60度芦河大曲酒在陕西省轻工业产品酒类评比会上,获“唐都杯”奖,旋又获省优质产品称号。1988年,在首届全国食品博览会上,53度芦河大曲酒获金质奖。同年,又获全国白酒类评比优秀产品奖。
    是年,全县农村出现建设家庭果园热。共栽植苹果20余万株(约8000亩)。
    是年,靖边县委书记出席国家林业部“三北”(即东北、华北、西北)防护林一期工程表彰奖励大会,本县造林种草工作受到中央的表彰。
    是年,本县工业总产值达1018万元,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
    是年,全县建成文明村32个,“双文明”(即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户2130个,五好家庭3200个,文明单位39个。
    1987年
    2月下旬至6月上旬,各乡(镇)换届选举工作结束。全县共登记选民115597人,参选102701人。选出乡(镇)人民代表914名,县人民代表161名。
    6月11日,中共靖边县第十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
    15日,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与政协靖边县第二届委员会同时召开。
    8月,本县18户国营工商企业中,有两户实行了租赁经营,7户实行了抵押承包。
    是年,省农牧厅下乡工作队在本县新农村、三岔渠乡进行地膜覆盖种植玉米,取得成功。
    是年,县政府向社会各方筹集资金30万元,重点解决了县城的排水设施和街道油路面的整修铺筑。
    是年,全县干旱成灾,粮食减产一半。次年国家发放返销粮2199万斤,救灾款77.56万元。
    是年,科委先后买回30多台风力发电机,在偏远山区推广使用。
    是年,县罐头食品厂生产的“三边牌”狗肉罐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
    1988年
    3月16日,县编制委员会下达县、乡(镇)党、政、群团机关人员编制数额和县级事业单位人员控编数额。县级机关编制364人,其中领导126人;乡(镇)编制432人,其中党委领导57人,政府领导59人;县级事业单位控编数1686人,其中领导干部203人。同时制定了机构编制管理暂行办法。
    6月1日,县委为鼓励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投入改革和经济建设,特作出专业技术人员合理流动的具体规定,并于8月29日给10个乡(镇)配备了科技副乡(镇)长。
    10月,靖边最大的桥梁建筑——张家畔芦河大桥竣工。
    11月5日,县委制定了人事、转户、招生、城建、计划生育、禁止干部赌博、刹住吃喝风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12月1日,长庆石油勘探局第三钻井公司在本县沙石峁钻成第一口天然气井。到1992年4月底,在以靖边为中心的1200平方公里范围内布井百余口,完钻80多口,初步探明储量804亿立方米,为世界级大气田。
    15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县级机关千人动员大会,部署在全县开展“三打击、五整顿”(即打击盗窃、抢劫和经济犯罪活动,整顿治安秩序、市场秩序、交通秩序、工作秩序、企业秩序)工作。
    是年,全县粮食总产12262.2万斤,创历史最高记录。
    是年,实行承包的12户国营工商企业共实现利润50.04万元,完成合同指标45.6万元的109.7%,比1987年增长近两倍。
    1989年
    2月,县委、县政府确定了本县强化一个基础(粮食生产)、狠抓两个建设(林、草)、主攻三项治理工程(北治沙、中治水、南治土)、开发四大主导产业(羊子、苹果、油料、水产)、发展四大支柱工业(食品加工、皮毛加工、石化工业、造纸工业)的经济发展方针。
    3月15日,县政府作出《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决定》,并于4月17日成立了靖边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截至年底,全县共侦破刑事案件149起,依法逮捕犯罪分子43人;摧毁犯罪团伙8个(29人);抓获“六害”(卖淫嫖娼,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拐卖妇女儿童,私种、吸食、贩运毒品,聚众赌博,利用封建迷信骗钱害人)犯罪分子87名。
    春,本县对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生活消费品价格、彩电经营管理及其价格、行政事业性收费等进行大检查。全年共查处各类价格违法违纪案件445起。
    5月,县科协开展对全县农民科技人员的任职资格评定工作。共有251名农民获得任职资格,其中中级职称8名。
    秋,县政府着手恢复芦西渠自流灌溉工程建设。截至年底,已完成土建工程20公里,混凝土“U”型渠道5公里,投资共计64万元。
    12月4~6日,县政协经济技术委员会和老区建设办公室联合召开农业问题研讨会。县农、林、水、牧系统的高级工程师、工程师、专业技术干部和县级有关方面负责人共30多人,围绕科技兴农、加强农业后劲、促进农业发展的主题,向决策机关归纳提出8条重要建议和措施,均被采纳。
    是月,县医院门诊大楼主体工程建成。
    是年,全县初步建成北部12万只细毛羊和南部12万只白绒山羊两个基地、10万亩苹果基地、50万亩沙棘基地。
    是年,全县有19900户农民生活水平越过贫困线,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贫困户由1986年的22300户减少为2400户。
    是年,县土地管理部门完成了对全县土地资源的外业调绘和城镇国有土地的申报登记(申报登记面积30760.5万平方米);查处了部分城乡违法占地案件,收回多占土地50多亩,罚款70000多元,收缴水地开发基金、耕地占用税、土地补偿费共计58000多元。
    是年,全县完成计划生育“四术”(扎管、上环、人工流产、引产)任务18061例,其中扎管7383例,占地区下达任务的410%。收回超计划生育费82万元。
    是年,实行承包的14户国营工商企业共实现利润154.73万元,完成合同指标73.66万元的210.1%。

    是年,全县实现社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8928万元,国民收入(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4934万元,工农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6552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25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农经调查)317元,财政总收入374.8万元、总支出1862.7万元,均达历史最高水平。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 相关评论
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陕ICP备08105594-2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