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村史 > 宝鸡村史
+

凤翔县古今名人

2016-6-24    作者:代峰\编辑    来源:凤翔县志    阅读:25224

凤翔县古今名人

周任

    商太史。《千姓篇》载:商太史封在周地,雍(今凤翔县)东北有周城,称为周国,历史很久。

    召公奭

    系周族同姓。周文王迁丰(今长安县西北沣河以西),奭以雍(今凤翔县)为采邑。成王时,与周公旦、太公望称三公。召公辖陕州以西之地,治理有方,上自侯伯,下至庶民,甚受其惠,各得其所。

    秦襄公

    伯翳之后。秦非子五世孙,秦庄公第二子。周孝王时,其祖非子以善养马被封于秦地(今甘肃清水县东),为周附庸。庄公时欲立长男世父为太子,世父为报西戎杀祖父秦仲之仇,不就,让与襄公。前778年,庄公卒,襄公代立。前771年,西戎乱,周幽王被杀,周室危机,襄公率兵救周,战功甚著。又以兵送王室东迁洛邑,始被平王封为诸侯,赐岐西之地(当时此处实为诸戎所占,平王许以“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秦于是始列为诸侯国)。在位12年,伐戎至岐而卒。世居犬丘(一名槐里,亦曰废丘,在今陕西兴平东南),后历文公、宁公、出子、武公至德公始徙居雍地(今凤翔)。

    秦穆(缪)公

    名任好。都雍。在位39年(前659—前621)。创春秋“天子致伯,诸侯称贺”的霸主之业,奠秦统一中国之基,业绩卓著。(1)重视“民”力,实行缓“民”之策。当时“民”即奴隶。《周礼·地宫》中所记规定市场的货物有“人民、牛马、兵器、珍异” 。在一般奴隶主看来,“民”至少是无足轻重的,但穆公不完全这样认为。公元前647年,晋国灾荒,向秦借粮,有的大臣主张不借,还要乘虚进攻,穆公说:“其君是恶,其民何罪?”他认为如见灾不救就是废道于天下。遂借予大批粮食,经渭河、黄河、汾河船运至晋。此即历史上有名的“泛舟之役”。一次秦宫良马跑失,被百姓杀而食之。官欲治罪,穆公不准,说:“吾闻食善马肉不饮酒,伤人。”遂皆赐酒赦之。后值秦晋韩原(一说在今山西河津万荣间,一说在今陕西韩城西南)大战,秦军被围,穆公受伤,三百赦罪之“民”,直冲晋军,生擒晋惠公,救出秦穆公,战争由败转胜。(2)求贤选能,知人善任。晋灭虞国,俘虏大夫百里奚,晋献公将百里奚作为女儿嫁与秦穆公的陪嫁奴仆,送入秦国。百里奚羞而于途中逃走,被楚人抓获。穆公闻其贤,用五张羊皮赎回。此时,百里奚年已七十有余,穆公与语国事三日,大悦,遂授以国政。经百里奚推荐,又从宋国迎来蹇叔。为了向西方发展,知西戎大臣由余贤而多谋,即设法求而任之,史称秦之“三良”。遂取得灭国十二、拓地千里的战果。(3)国小志大,称霸图强。穆公巩固内部之后,在即位的当年,亲率大军向东打败茅津之戎,扩地到黄河边上。公元前651年晋国内乱,他先后扶持夷吾(惠公)、重耳(文公)返国称君,意欲控制晋国。却事与愿违,反受其多次侵袭。穆公非常重视东方的土地,意在称霸中原。从而爆发了联楚抗晋的秦晋战争。崤地(今河南省洛宁县北)、王官(今山西闻喜县西)之战各有胜负。继而在战略上放弃东征而转向西伐。前623年用由余计,一举消灭西戎。其后,秦之西界至西宁、敦煌等地。接着急转南下,至前622年秦师入邶(国名,今河南淅川西南)。前621年秦穆公卒,葬于雍城,殉葬以人,从死者177人,良臣子车氏三子亦在其中。齐景公曾问孔子:“昔穆公国小地僻,何以称霸?” 孔子说:“秦国虽小,其志大;处地偏僻而行止正。”还说秦穆公其称王业亦可,称霸太小了。

    秦康公

    名莹,穆公之子,母为晋献公女。都雍,在位12年(前620——前609)。前621年,晋襄公亡。次年,秦以兵送襄公弟公子雍回晋称君,行至令狐(今山西猗氏东),赵盾已立穆嬴子夷皋为国君(灵公),并“秣马蓐食,潜师夜起”,偷袭秦军,秦师败归。史称“令狐之战”。

    康公二年、四年(前609——前615)伐晋,双方互有胜负。但总的趋势是秦国逐渐出现颓势。内部出现矛盾,指责康公“忘穆公之业”。“过去每会四簋”,“夏屋渠渠”,如今已“每会无余”,日子过得一年不如一年。康公十年(前611)打通秦向东南发展的通途。

    秦景公

    名石。都雍。在位40年(前576——前537)。继续坚持穆、桓东进之策,联楚伐晋,欲以图强,但国力日显衰落。景公十三年(前564),秦求援于楚,联合伐晋,获胜。十五年(前562年)楚求于秦,秦楚联军击败晋军于栎阳。景公十六年(前561),秦楚联姻,楚聘秦女嬴。十八年(前559),晋率诸侯联军共同伐秦,秦于泾河上游投毒阻截,诸侯军死伤甚众,但仍然过河,直至秦内地域(林今陕西华县附近)而归,秦军损失很大。其后,秦晋等诸侯国虽数议结盟,均无结果。时已反映出秦国奴隶制的衰落。景公的弟弟后子针竞跑到晋国,大骂“秦公无道”,内部矛盾较前尖锐。

    秦哀公

    景公子。在位36年(前536——前501)。其间晋国内部多乱,秦、晋两国长时间停止战争。秦楚关系进一步加强,哀公十四年(前523),秦嫁女至楚,为楚平王夫人。二十八年(前506),吴王阖闾与伍员伐楚,楚昭王(平王子)出奔随国。吴兵攻入楚国郢都(Yǐng)(今湖北江陵县北)。楚大夫申包胥来秦告急,七日不食,日夜啼泣。哀公派子蒲、子虎率战车五百辆赴楚,打败吴师,助楚昭王复国归郢。

    秦厉共公

    亦称厉公。都雍,在位34年(前477—前443)。时晋国多内乱,秦遂有巩固和发展的机会。其间,武功较著。初(前475、前472—前463年),先后有南方的楚、西南方的蜀来秦通好。秦境内和四周的戎狄也不断向秦献礼、求援。十七年与三十三年(前461、前445),先后讨伐大荔和义渠戎,占领大荔王城,俘获义渠王。与晋较量各有胜负。时秦文化亦较发达,对西部地区有很大影响。秦俘获羌人爰剑为奴隶,学会农业知识后逃回羌地,教人耕种、牧畜,遂成为诸羌大酋,以狩猎为生的羌族很快变为西方强国。

    秦简公

    怀公子。都雍。在位15年(前414—前400)。时处秦国奴隶制衰落瓦解的一个变革时期。简公六年(前499)颁布“吏带剑” (在西周、春秋奴隶制时代,只有具备一定身份地位的奴隶主贵族才有资格佩剑)。出现了“百姓多带剑”,标志着百姓地位的提高。七年(前408),颁布“初租禾”,第一次按土地亩数征收租税,承认土地私有,是地主制度的正式成立。简公宣布实施的“初租禾”、“吏带剑”,反映出封建制的因素在奴隶制的秦国开始萌芽。简公初,(前409—前408年),魏将吴起西渡黄河,打到临晋(今陕西大荔县东)、元里(今陕西澄城县南)、洛阴(今陕西大荔县西)、郃阳等地,并沿河筑长城,修建重泉城(今陕西蒲城县重泉村),由吴起率兵防守。秦军从黄河西岸退到洛水,对魏军采取守势。

    秦献公

    灵公子。名师隰。在位23年(前384—前362)。当献公未立时,秦数易其君,君臣变故迭起,致晋复强,夺秦河西之地。魏继晋之后,亦乘机派军深入秦之腹地。献公即位后,决心“复穆公之故地”。首先,对内实行改革措施。“止从死”,废除活人殉葬制度。在位第二年(前383年),将国都由雍迁往栎阳(今陕西临潼县武屯,秦在雍城建都的历史就此结束)。实行“初行为市”和“户籍为位”的制度,提高了商、民的政治身份和地位。普遍设县,便于中央集权,为实行郡县制作了准备。由于实行上述措施,秦国的军事实力得以加强,为发动对外一系列军事攻势奠定基础。秦献公十九年(前364),秦于洛阳击败韩、魏联军,乘胜深入黄河以东,在石门(今山西运城西南)打败魏军,斩首6万。二十二年(前362年),献公临死前,韩、魏、赵互相混战,秦军乘魏将取得胜利之机,在少梁击败魏军,遂攻取庞城,俘获魏将公孙痤(cuó),秦在诸侯中的威望大震,天下“共主”周显王向秦祝贺。

    伯嬴

    秦穆公之女,楚王平夫人,昭王之母。吴兵攻入楚国都郢,昭王逃走。吴王阖闾尽占昭王妻室。至伯嬴,伯嬴持刀言:“妾闻屈辱生,不如光荣死,愿以死守,不敢从命。”吴王退避。伯嬴与其女、保姆据后室长巷门,持刀抵抗。(三旬后),秦国救兵至,吴王被逐,昭王复位。国人称赞伯嬴果敢纯正的美德。

    子车氏三子

    奄息、仲行、针虎均为秦大夫。穆公君臣饮酒曾约定“生共此乐”、“死共此哀”,三良许诺。穆公死后,三良殉葬(有墓冢在凤翔县城南)。国人为赋《黄鸟》诗以示哀悼。后代文人亦多为其封建忠君之为所感怀。魏曹植《三良》诗曰:“秦穆先下世,三臣皆自残,生时共荣乐,既殁同忧患,黄鸟为悲鸣,哀哉伤肺肝。”也有“君子讥之,故不言卒”之见。

    伯乐、九方皋

    均为秦穆公时人。伯乐,善相马,更善识人。一日,秦穆公对伯乐说,你的年岁大了,儿子中有能识良马者?伯乐说,臣之子皆为下材,我认识九方皋,此人对于识马不在我之下。穆公即请九方皋,让寻找良马。三月后,回报说,良马已得,在沙邱。穆公问:什么马?九方皋答:牝而黄(黄色的母马)。便派人寻取,回来却说,牡而骊(纯黑色的公马)。穆公很不高兴,便对伯乐说,你给我推荐的相马者连马的雄雌都不认识,还有什么识马的本事!伯乐说,九方皋是观天机处事的,他看问题不求表面而深入精髓;他相的良马一定会贵于一般的良马。将马牵来,果然是天下良马。

    司马骏

    三国时司马懿子。字子藏。幼聪慧,五、六岁能读经籍。晋武帝登基,封汝阴王、豫州都督。后为镇西大将军,都督雍州、凉州诸军事,代汝南王司马亮镇关中。不久,封为扶风王,居雍。善处下属官、军、民之间的关系,颇俱威恩,亦较重视发展农桑事业,规定所部无论僚佐、将帅、士兵每人须种田10亩,且一一列举上报,遇重要农时季节,遣所属州、县督促农事。死后,追赠大司马。百姓为其树碑。

    向海明(?—613)

    隋代农民起义领袖。扶风郡(郡治凤翔县)和尚。隋炀帝大业九年(613),自称“弥勒”出世,在关中中部一带,号召群众反抗隋朝统治,自称皇帝,定国号“白乌”。与隋军转战于扶风、安定(今甘肃泾川北)之间,终因众寡悬殊而失败,同年十二月就义。

    李素节

    唐高宗四子。警敏好学。高宗永徽元年(650),封为雍王,继任岐州刺史。垂拱二年(676),因被武则天憎恶,离开岐州,后为神州刺史。武则天数令:“素节既有旧病(实无病),不须入朝。”后历封鄱(pō)阳王、葛王、许王及岳州、舒州刺史等。天授元年(690),被武则天诬为谋反,捕赴京都途中自缢死。

    李贤

    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所生第二子。字明允。永徽六年封潞王。显庆元年,任岐州刺史,加雍州牧、幽州都督。麟德二年,加右卫大将军。咸亨三年(627),封为雍王,授凉州大都督。麟德元年(664),高宗欲禅位太子李弘(武则天长子),李弘死。立李贤为太子,并监国。期间处事明审,召集诸儒共注《后汉书》,颇孚声望。时,明崇俨以左道旁门取信于武后。永隆元年(680)崇俨被盗所杀,武后疑为李贤所谋,遂废其为庶人,逐出京师。武后执政后,迫令自杀。睿(yuì)宗立,追赠皇太子,谥章怀。墓在乾陵下。

    李范

    唐睿宗四子。本名隆范,为避玄宗(隆基)讳,去“隆”字称李范。初封郑王、公王、巴陵郡王。景龙元年(709)兼陇州别驾,加银青光禄大夫,进封岐王,居雍。以后因随玄宗诛太平公主有功,加赐实封满五千户,官太子太傅。好学工书,雅爱文士,喜收藏珍贵书画、古物,为时人所称。后病死,追赠太子,谥惠文。

    李淳风(602~670)

    唐岐州雍(今凤翔)人。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是唐初天文学家和数学家,著有《典章文物志》、《乙巳占》等书。贞观初以将仕郎直太史局,累迁太史令。贞观七年(633),用铜制造新型浑天仪,经七年成功。淳风用新浑天仪准确计算出唐贞观八年(634)五月末朔有日食,此即天文史上记载的公元634年6月1日的日全食。贞观十五年(641)编写《天文志》和《律历志》,搜集大量天文和气象记录,分类整理,对一些特殊的天象名称做了解释。指出“彗星尾,夕则东指,晨则西指”,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彗星尾背向太阳的人,比西方古代科学家从事彗星观察研究早九百多年。高宗显庆元年(656),曾组织注释《十部算理》,对算学贡献很大。改《戊寅历》为《麟德历》,时人誉为“历千古而无差”。他经过长期观察,以到处可见的林木被风吹动的状态,给风定级,划出具体标准,详细记入《乙巳占》中,为世界上最早给风定等划级者。淳风官至昌乐县男(唐爵五等官)。69岁时卒于四川阆中城南五十里的西河塘山中。葬其居处附近。阆中人为了纪念他,命其居处为淳风乡,并建天官院一座,立有石碑,庙观、墓俱在。

    杨炎(727~781)

    字公南。号小阳山人。唐天兴(今凤翔县)人。始为河西节度使吕崇贲(bì)掌管书记,后累升吏部侍郎、史馆修撰,与宰相元载同郡,过往甚密。代宗大历十二年(777),元载为代宗所杀,杨炎坐贬道州司马。德宗即位,杨复官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之一)。他提请改革赋税制度,废除以丁夫为本的租庸调制,实行以资产多寡为准的“两税法”。建中元年(780),准奏实行。初行两税法,与以前乱收税金相较,税制归于统一,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为我国税收制度的一次大改革。与此同时,他为报刘晏(唐著名理财家)弹劾元载累及自己之仇,谗贬刘晏于忠州,更诬陷致死。以后宰相卢杞秉政,罢杨炎为尚书太仆射,并以其子弘业贪污受贿之罪再累及于他,继贬崖州(今海南琼山)司马,旋复赐死。昭宗复位谥平历,著有文集十卷,系苏弁所编,流行于世。

    李茂贞

    本姓宋名文通。山东博野人。唐僖宗乾符中(约876),随博野军戍卫京师长安,屯兵奉天(今乾县),先为市巡,累升队长。黄巢军入长安,博野军驻留凤翔,文通隶凤翔节度使郑畋部属。率本部阻击尚让于龙尾坡立功,晋升为神策军指挥使。朱玫之乱,僖宗逃兴元(今汉中),文通护驾,论功第一,迁检校太保同平章事,赐姓李名茂贞。光启三年(888),发兵讨李昌符之乱于凤翔。僖宗还京,封茂贞为凤翔节度使,加检校太尉兼侍中、陇西郡王。屡立战功后,擅兵窥向,颇干朝政,萌蓄异志。夺据其地,并奏请子弟为官,朝廷不能制。凡议其过者,茂贞拒不接纳,奸邪附之,遂成朋党。昭宗乾宁初,宰相杜让能调军旅讨伐,师未入境,被击败。茂贞进军三桥,震撼京师,逼朝廷杀杜让能,方退兵。光化中(899),加封茂贞尚书令、岐王。天复元年(901)十月,朱温攻同州、华州,兵逼长安。十一月六日茂贞子李继筠与宦官韩全诲劫昭宗至凤翔,茂贞遂胁昭宗诏告天下兵马讨朱温。朱温兵进凤翔,围攻三年,茂贞独居孤城。屡战,围不能解,内外援绝,乃斩韩全诲,送还昭宗,与朱温言和。自此,茂贞兵力殚尽,垂翅不振。唐亡(907),茂贞于凤翔开岐王府,妻称皇后,置百官,以其所居名宫殿,效帝制,与朱温抗衡18年。

    茂贞多智谋,治军旅事一经耳目不忘。性宽宥,御军治众不严,军队纪律不整。在凤翔期间,独占酒税,修皇后园(后称李氏园),苛政虐民。后唐庄宗李存勖灭梁(923),茂贞上表称臣,进封秦王。同光二年(924),茂贞死,年69岁。

    支仲元

    凤翔人。五代十国时前蜀著名画家,工画人物。作有《老子诫徐甲》、《 萧翼赚兰亭》、《商山四皓》等画,传于世。尤喜画道家、神仙等世外人物。亦爱作棋图,松下林间,弈棋人物,各有神态。他画人的笔法,师效顾(东晋顾凯之)陆(南宋陆探微),谨细有力,清润不俗。宋高宗收集题评的六朝画中,以其作品为最多。

    赵元俊

    宋太宗四子。初名德严。太平兴国八年出阁,改名元俊。拜同平章事,封冀王。雍熙三年(986),改名元份,加兼侍中、威武军节度使等职。真宗即位,加中书令,徙镇永兴、凤翔,改作雍王。真宗北征,为东京留守。死年37岁,追赠太史、尚书令,并先后改赠陈王、润王、鲁王等。元俊性宽厚,言动中礼,德负众望。

    赵颢

    宋英宗次子。神宗弟,字仲明。曾封安乐郡公、祁国公、东阳郡王。册拜司空,徙为雍王。哲宗嗣位,加太保,徙封杨王,与皇帝关系甚密。拜太傅,移镇京兆、凤翔。颢天资聪慧,通诗书,工飞白,善骑射,好图书。神宗喜其志尚,每得奇书,急令宫人送与赵颢。颢终生严守周礼,尽其忠孝之道。

    苏轼(1037~1101)

    四川眉山人。字子瞻,号东坡。苏洵之子,性聪慧,七岁知书,十岁能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五年后,经主司欧阳修推荐于秘阁制策试,入三等(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者唯吴育和苏轼)。以此,苏轼文章名扬天下。嘉祜六年(1061)十二月,任凤翔府签书判官,至治平元年(1064)十二月离任。“奋历有当世志”。初任,正值元昊叛乱之后,民贫役重,每年以南山木筏冰消入河,冒险运输,府衙差夫相继有破产者。苏轼访知详情,即整修衙规,使自择水工,放筏下运,并上书请减衙前役,百姓负担减轻大半。并疏浚饮凤池,引凤凰泉水注入,修成东湖。苏轼素喜赋诗作文,在凤翔成诗130多首,苏诗的“气格”成就于凤翔时期。议政论文中著名的有《喜雨亭记》、《凌虚台记》、《凤鸣驿记》、《思治论》、《上韩魏公论场务书》。又善书法,工绘画。书法为宋苏、黄、米、蔡四大家之首。有苏公祠建于凤翔东湖。

    阎询

    宋凤翔人。字仪道。少时以学问著闻。擢进士第,又中书判拔萃科。累迁秘书承、盐铁判官。曾奉命出使契丹。任河中知府时,因大河涨水,冲坏浮桥,他改架长桥,以便行人。神宗时转右谏议大夫,知邠、同二州。卒年79岁。

    陈希亮(1001~1064)

    字公弼。四川眉州青神人。幼孤好学,16岁从师业成。宋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先后历知长沙县、临津县、房州、滑州、庐州知事。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正月,任凤翔府太守。为人清劲寡欲,众王公、贵人无不对其尊重、畏惧,见义勇发,不计祸福。奸民猾吏,易心改行,不改者必诛。但严而不残,人皆称颂。知凤翔府时,正值荒年,民食艰难。常平仓有12万石存谷,仓吏忧其腐,希亮遂决断将所储粮食贷给百姓。有人恐惧上司追究,希亮即一身自任。翌年,秋粮丰收,百姓以新粮还旧谷,官民两便。于阗(古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和田一带)使者入朝过凤翔,随从者闯入街市,抢物掠粮,商民惧怕,白昼闭户。希亮闻之,令教练使持兵符相告:“入吾境,有秋毫不如法,吾皆斩。”于是,使者至,跪拜庭下,无一人妄动。遂遣士卒护送出境。筑凌虚台,以振观瞻。不私例酒,为政洁廉。英宗即位,任太常少卿。卒年64岁。

    杨从仪(1092~1169)

    字子和。天兴县(今凤翔县)人。初任凤翔校尉,主管天兴县。金人侵占凤翔,遂入抗金名将吴玠、吴璘部,开始抗金的戎马生涯。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九月,吴玠会诸将于陇州八渡议战。令杨从仪领兵进复凤翔,告捷,俘获大批金兵,并获军粮30万斛(hú),运贮和尚塬,以资军需,士卒感激。因功封秉义郎,迁副将。绍兴十二年(1142),南宋朝廷与金人妥协结盟,割和尚塬、大散关以北土地予金。吴玠让杨从仪驻守拒金之要冲仙人关。翌年九月,金兵大举南侵,从仪乘势出御爱山,抵大池原,惊扰敌寨,断其粮道,给金以重创。绍兴三十二年(1162)四月二日又一举攻夺大散关,分兵占据和尚塬。以屡立战功,官至安康郡开国候。其间曾兼知洋州,兼管内安抚司事,处处以爱民为本。当地(指今城固一带)有杨、镇等八堰,久废不治,从仪组织群众修复,可灌田五千余顷,并增新田14屯,国民两利。隆兴二年(1164),杨从仪年已七旬,因家乡凤翔被金人所占,告老在当地(现城固县安乐乡水北村)定居,继兼洋州原职。当时百姓闻杨公来,人人称庆,奔走相告,欢迎者络绎不绝。卒于1169年,享年79岁。城固、洋县人民为之立祠纪念。墓、祠均在今城固县宝山乡丁家村南。

    杨瑞

    凤翔人。明太祖时以贡生任四川省垫江县令,忠于职守,关怀百姓,置耕牛千头,积谷二万石,救济百姓中的贫困者,以繁衍生息,发展农业生产。并植道旁柳千株。

    张杰(1420~1472)

    字立夫。号默斋。凤翔郑原里(今田家庄齐村)人。宋代张载14代裔孙。明正统十年(1445)中榜,任山西赵州训导,以讲学为业。父殁,归里治丧,后以孝养老母,未出仕,在家致力于学,以“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为座右铭,刻苦攻读,造诣日深。从学弟子日增。遂于家设立私学,精心从教,名重一时。巡按御史以重金聘用,拒不出仕。

    张继

    字述之。凤翔侯丰里人。明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以户部郎中出任顺德知府(今河北省内)。处事精明,顾全大体,以身作则,持法平恕,民无怨言。顺德境内多水渠,水低地高,继帮助制作提水工具,汲水入田,兴灌溉之利;又倡导人民植桑养蚕,蚕茧大兴,人民生计得以充裕。所属巨鹿(今河北平乡)有盗劫案发生,捕官抓了平民顾招等13人,诬说俱是罪犯,并屈打成招服罪。继详查得知实情,俱释放,真盗终被查获,人称神明。时有贵戚抢占民田,如有辩白者,常被鞭打致死。抚按指令其查处,继以律公断,地归原主,贵戚不敢妄动。后升广东参政,卒于官。

    王麒 

    字仁瑞。祖上由宝鸡徙凤翔。幼聪颖,喜读书。受太守张本济器重,赞扬说“使此儿读书不辍,数年后,天下无书可读矣”。明弘治八年(1495)乡试中,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弘治十四年(1501)任河北吴桥知县,任期 以法令饬治,民敬畏之。后归凤翔,尚年少,放弃做官愿望,从事文学,协助知府王江修撰《凤翔府志》,作序并写有《桑枣园记》、《凤翔二十景》 等诗文。

    王亿

    字本一。凤翔县人。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任阌(wén)乡(在河南省西部,今并入灵宝县)县令。县处交通要冲,过往行人颇多,骄纵蛮横的显官、侍者,经常往来骚扰百姓,王亿极力裁抑,阌乡大治。后任浚(xùn)县令,未几,浚县亦治。历升山东佥事,分巡辽东,皆以清廉正直称颂。后调京师负责督饷事宜。有太监张忠之弟举,素骄纵,揽权发送河南上交岁饷,侵夺没收多至数万,官吏不敢言。王亿刚正不阿,首揭告发,并予审理,举慌恐认罪。下狱后,未刑而死,张忠奏于皇帝,王亿遂被革职,贬至海南。五年后释放回凤翔故乡。

    张舜典

    字心虞。号鸡山。凤翔陈村人。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举人。幼聪慧,潜心理学,拜督学许孚远为师,后游江南,复随许讲学,广交先辈,数年始归。经史部选任开州学正,升鄢陵县令。尽心民事,巨细必理。创设宏仁书院,与诸生讲学,置经史数千卷。五年后,升彰德府同知。明天启元年(1621),升兵部员外郎,上书劝导皇帝依照古代圣贤的教导行事,要皇帝疏远宦官。时魏忠贤专权,舜典严词指责,遂被罢官回乡,卒年72岁。著有《鸡山要话》,藏于家。张杰、张舜典以学问著称,均为明代“关学”大儒,凤翔人称“二张”。清凤翔知县秦州张世英为其建祠,名“二张祠”,地址在今县城内承流巷。

    袁 饷 袁应泰 袁 楷

    凤翔县袁家场人。袁饷,字俊田。应泰为其子,袁楷乃其孙。明末于县城西街建木牌坊,称之为“三世中枢” 。袁饷能记诵通鉴始末,刻“天地正气”为座右铭,并依其教子孙。长子应春出仕山西,次子应泰为官河南,饷常往来于二子府邸,以清廉正直勉励其子。应泰转迁南直淮徐监司(地在今江苏、安徽一带)后,值父袁饷寿诞,为之寄新茶、寿衣以贺。袁饷怒,将原物退回应泰,并寄语“汝自官舍赠我礼物,徒增吾羞。”应泰于辽阳殉难,袁饷悲而矜之,说“我平素以天地正气教子,天地正气充塞吾家。”明廷以应泰为国殉难,封赠袁饷都察院右佥都御使,年90而终。袁应泰,字大来,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任临漳知县(今河北临漳县)时,筑长堤40余里,预防漳水泛滥。穿太行山,引泌河水,建成25堰,灌田数万顷,邻县皆享其利。朱旺一带决堤,洪水泛滥。应泰对幸存者,买席搭棚让住,又供给饮食,民甚感激。后升工部主事,历兵部武选郎中、淮徐兵备参议。山东大饥,他开设粥厂,饥者得食。户部劾其擅自动用官粟,时应泰已升廷使,遂称病归乡。后被起用为河南右参政,以按察使率兵驻永平。时辽东边事日紧,应泰练兵设防,修军械,筹备粮饷,关外军需,一呼即应,受经略熊廷弼依赖和器重。泰昌元年(1620)九月,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一月后,擢兵部右侍郎兼前职,代熊为经略。应泰既受重任,立誓坚守辽阳,并上书皇帝“臣愿与辽相始终……。”熹宗授尚方剑,遂谋迎战。天启元年(1621)三月十二日,清兵攻沈阳,应泰派兵增援未济,城将陷,应泰乃撤奉集、威宁诸军,并力守辽阳,注水入壕,城壕内外遍布火器,兵环四面守城。十九日,清兵临城,应泰出城宿营,亲督五路总兵于城外五里迎战,军败多死。次日,清兵蜂拥渡壕,大呼而前,两军鏖战,诸将皆败归。应泰入城,与巡按御史张诠等分别依城固守。清兵日夜攻城不止。二十三日,顷刻小西门起火,清兵登城,小南门内应开门亦引敌兵入城。应泰居城楼,知大势已去,城难保,对张诠说“公无守城责,宜急去,吾死于此。”遂佩剑印自尽。袁楷,字孝则,天启五年(1625)进士。父应泰殉难辽东后,偷生者散布流言,朝廷疑信不决,袁楷为父蒙冤而痛心疾首,徒步进京,以父遗书辩白,得以明冤昭雪。后任南京礼部主事,转迁开封知府。任职初,讼案积压甚多,民怨载道,袁楷令传众多诉讼者一并上堂,各述诉情,经审理一一判决,判词公正,人称楷为“照天烛”。升四川川东道,未赴任而归乡。

    刘之勃(?~1644)

    字安侯。凤翔县北乡刘家沟人。明崇祯七年(1634)进士。由行人升御史。崇祯因世乱,颇信佛老。之勃上书:现兵荒马乱,百姓流离载道,皇上却耗资建殿阁、修斋堂,如果用它救济饥民,可固国家万年之本;用它资助军需,亦可满足一时之用。若将财力用于无用之地,岂不可惜。又上节财六议:“今与先朝相比,马少了,草场反而增大了,应为节省之一;二是漕运修治及林苑营造工程。每年库额支出多达几百万,应宜详察其可停可缓者以省助军费;三是诸镇兵马溃败解体者,时有所闻,而饷额不减,当严查冒领,以节军饷;四是朝廷赏赐大臣的国宴虽简,但其机构、厨役依旧滥设,应省;五是三吴(太湖流域、富春江一带)织造、泽潞(今山西省晋东地区晋城县及长治市一带)织布机及香蜡、药材、陶器等,每年都要向朝廷进贡,如把这些减免下去,即可变废为用,可省;六是军前设置官职太多,平时一人得千百人的军饷,战时千百人又要保其一人,应省。”还疏陈特务机构东厂三弊:“第一弊病是既有东厂掌管缉查,又有内五城外巡按以及刑部、大理寺等,执法机构既多,遇事相互推托。不利于为官者尽其职责。第二弊病是默许诬告,株连无辜,使陷者顷刻间财尽家毁,不利于人民生计。第三弊病是鼓励子弟对父兄,奴仆对主人,部下对长官揭发其不足为罪的过错,欲为东厂所乐闻,不利国家体制。”以上建议,均被皇帝采纳。崇祯十五年(1642)出按四川。十六年(1643)秋,以成都灾异,请缓赋省刑。第二年八月初九,张献忠陷成都,欲用,之不屈,被乱箭射死。

    沈缙

    武陵(今湖南常德县)人。明凤翔知府。神宗万历年间(1573~1619),倡导农民修秦官渠,引川口河水,灌溉齐村、果园、新增务、北务等村一带农田,使农业增产。

    赵坤

    明万历初,由河南迁凤翔,寄居八旗屯三官庙廊舍。一日傍晚,风雨大作,忽有数人抬一棺放置庙侧而去。顷刻间,棺破裂,坤取瓦欲盖其缝。走近,见棺内尽是白银,即取回,办了不少好事。万历十三年(1585),凤翔遭荒,饿殍载道,坤出财遍赈,按口授粮,救活灾民无数。并于南乡置田地,设义冢,安埋就近无人收殓遗骸。宁夏百姓缺粮,赵坤投状于县,救济谷粟四百石,两院表题授“八品寿官”。凤翔有疑狱13人,准以钱赎罪,需银二百两,坤即代交一百五十两,凤翔县令受感动,亦捐俸金五十两,成全其事。以后,赵坤因事过关山(陇县西),被响马劫持,极为悲惧,响马中有名马健儿者,经端详之后急问:“君莫非赵某乎?”赵答:“是!”健儿即下马叩拜,自谓某即君向日所代为赎罪者也。遂邀至家待以酒食,并奉五百两银子为酬,坤辞谢不过,收止原值返回。享年81岁而终。

    刘自唐

    字尧村。凤翔县人。清康熙五年(1666)进士。清廉正直,关心百姓疾苦。任云南禄丰县令时,因该县处地偏辟,地瘠民穷,自唐采取减轻徭役赋税、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的措施,渐成富庶之乡。该地文化落后,每年应童子试者(考取秀才资格的应试者)只三四十人。遂于四乡兴建义学,拿出自己俸金以资所需,亲为讲学,倾心发展教育,使应试者达四百多人。康熙五十三年(1714)起补文选司主事。雍正四年(1726),转湖南保靖府同知(知州助理)。时,保靖属苗疆,自唐以恩惠和信誉使苗民敬服。后调永顺府为掌印同知,一下车,即入深谷密林,教化安慰苗民,民感其德。以后,辞官归休时,当地苗民赠衣,并立碑以志不忘。

    白成有

    凤翔东乡人。平生诚朴守分,勤俭治家。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庄稼歉收,县镇报缺粟麦,粮价大涨。成有拿出一千余石粮食,于市场平价出售。有人只有买六七升的钱,经哀乞,即装给一斗。乡民知其善心,多登门乞借,他均予以救济。有一族兄死后留下年仅8岁和6岁的两个孤儿,年荒流离失所,成有皆收养抚育成人,订婚成家,分给财产,让自立门户。修凤鸣桥,他最先捐助银一百两,倡导发展公益事业。知府书“一乡善士”匾额于其门。

    金瓯固

    字定一。奉天锦州府锦县人。清举人。乾隆二十一年(1756)任凤翔县令。办事勤敏,刑狱果断,严保甲,缉盗贼,禁赌博,屡建惠政。在凤翔两年,监狱近于空设。北乡思贤等地方,贫民积久赋税未完,他以理动员富民垫补,使官民免累。逢交粮季节,历来县令都是晚间召里长到县催交。瓯固却一日事一日清,每日早堂审理事务,午堂传里长,督办完粮事宜,下午派差役查酒馆,清街道,驱赶里长归家,免得留城聚赌、吃酒,输粮款,使官民受累,深得百姓称颂。临行老幼为之掉泪。

    张国治

    凤翔东乡人。幼丧母,对继母极为孝敬,性好善,不吝施予。曾于十里铺设汤会,夏日施汤,冬日施粥,亲身经营数十年,从未中断。过往旅客、贫寒饥民,极为感悦。

    周鼎

    字铭九。凤翔县周家门前人。家道殷富,慷慨好施,以救济贫寒为乐事。冬季施舍棉衣,荒年施舍粥饼,上门求贷者甚众,皆于救济。创立“正谊书院” ,筹经费,印刊名流著作多种,督学以“扬光彰懿”匾额相赠。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关中遭灾,州县筹集救济资金,鼎带头捐银五千两、小麦数百石,乡里饥饿者多得救。第二年(1901),州县救济已停,秋田作物未熟,他又拿出三千两银子,散给本里及府城附近各户,乡里感悦。郡守奖以“恩济乡闾”匾额。

    豫泰

    韩城举人。清道光十九年(1839)任凤翔知府。风格清正,操守严谨。工书法,重修张公祠,改建济川桥(今塔寺)。桥募捐款,兴办义学,发展教育;举办义仓,救济饥民,善政颇多。

    师时

    凤翔县大辛村人。生于清道光年间。幼学武术于河南嵩山少林寺,艺成返家。师时武艺高超,喜抱打不平,声名远扬。甘肃东南部及关中地区习武者,多以师时为师。师练有“铁筷子法”,以二指刺人鼻孔,其人当即死亡,此技轻易不传。子思得其法,深夜于路口挡其父去处。两人对打,时觉对手武艺与己相当,恐不能敌,遂出此绝招,子即毙命。又练有“死人腾身法”,数十人围一人斗打,能腾空跳出圈外,众人不觉,自相撕打,时在一旁相视而笑。其子媳得其技,传于屈家山李树基。李与郑颐、高应魁等为密友,因之,郑、高也以技击名振一时。

    崔伟

    又名崔三。回族。凤翔县南关外崔家凹人。幼时家贫,曾给地主当长工,常年赶车驮骡运输于外地。为人正直豪爽,精通马术、拳技,许多人拜他为师,跟随学艺,深受当地回汉族群众信赖。清同治元年(1862)陕西回民举义,凤翔府辖地回民拥戴崔伟为首领。八月初四日,伟在麻家崖召集组织城外回民,反抗官府、团练之屠杀。初六日,官府将城内回民不分老幼全部杀尽,并调集西南乡地主团练2万余人,会同城内官军、团练一起对麻家崖回民进行围剿。起义军在崔伟指挥下,于城西北角凤凰头坚守,待敌方枪炮射击后,崔伟身先士卒,带领义军马队击毙清军百余人,团练死者不计其数。继率凤翔府回族军民,将凤翔城团团围定,达15个月。攻城60余次,使凤郡八属之州县仅能勉强城守,所有农村几乎全被义军占领。崔伟还派兵扼守宝鸡一带隘口,堵住清军从陕南进入关中通道。不仅与西安、同州一带回民军之斗争相呼应,亦声援了陕西兰大顺起义军、眉县槐芽镇曹百时起义军之反清活动,使凤翔地区的斗争,成为陕西各族人民反清斗争的有机组成部分。

    崔伟英勇善战,经过七、八年艰苦的反清斗争,身经百战,纵横数千里,在身负枪伤、亲属阵亡等困境中,机智灵活地指挥义军作战。同治十一年(1872)底,西宁战役失败,受左宗棠招抚。

    光绪三年(1877),崔伟领导的军队,击败入侵新疆之敌,保卫了祖国疆域的完整。清廷因其功绩卓著提升提督,旋封建威将军。崔伟大义凛然,辞官而去,回甘肃清水县退耕林下。当归日,同仁谭嗣同问其志向,崔伟答:“吾侪小人,知力田而已。” 

    张世英

    字育生。甘肃秦州人,翰林。清光绪十八年(1892)任凤翔知县,创办“宗铭书院”,修“二张祠”。关心群众疾苦,兴利除弊,凡伤风败俗、妨害民生、刁恶武断、匪类暴行、差役敲诈等,无不禁惩。里人入衙办事,随到随办,不滞留城妄费,耽误农时。当时各府县设有“常平仓”,粮贱收贮,粮贵出售,平抑市场粮价,救济饥荒。官吏多借常平仓作弊,大斗进,小斗出。张坚决纠正,做到收、支等同,略加鼠耗,百姓感激。重视人才培养,每年考取秀才县试,亲临指导。由于爱士亲民,离任时饯行队伍长达十多里,旌旗蔽天。春后,凤民为其树“去思”、“德政”二碑,以示不忘。

    石琯

    字瑶甫。凤翔县三家店人。清生员。光绪末,任凤翔县棉桑局长。主张男女平等,大力提倡女子教育事业。曾任“天足会长”,劝谕女子不缠足。提倡果树嫁接,凤翔城西一带柿子树林,为琯提倡、操办之成果,至今不衰。

    郑书香

    字筱斋。凤翔县军仓巷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举人,初补宁强学正,后升汉中府教授。教士有方,授学多术,历任三年,汉中文风大振,先后获记三等功五次,赐文林郎(七品文散官)。宣统二年(1910)卸职回乡,任凤翔县凤起书院山长(即校长),以身作则,学以致用,对受教育者,循循善诱。民国9年(1920)修县志,未成。考证西府小曲属秦穆公宫廷中之一种“宫曲词”,有“小宫调”、“正宫调”之分,秦献公东迁栎阳时,辞退雍籍“歌童”、“舞女”。秦孝公由栎阳迁咸阳时,又辞退雍籍“词工”,将宫廷曲调先后转于民间。起初民间称其为“雍城秦曲”,俗为“小曲”。其后逐渐演变,至今流行于陕西西部的小曲亦名“西府小曲”,即渊源于“雍城秦曲”。书香于民国17年(1928)卒于家,终年80岁。

    尹昌龄(1868~1942)

    字仲锡。四川华阳县(今郫县两路口乡)人。生于清同治七年(1868)。出身于小商之家。清光绪十四年(1888)中举,光绪十八年(1892)中进士。清光绪三十年(1904)任凤翔知府,清正廉洁,政绩卓著。于文庙旧址创建凤翔府中学堂、师范传习所,将府高等小学移至儒林巷,重新修葺。于陈村、柳林、彪角、横水四镇筹办公立初级小学堂,严立教规,整顿校纪,聘请饱学之士为师,于资金及图书、设备诸项给以满足。设劝学所(相当今县教育局),督办教育,凤翔兴学之风大振。重视实业发展,教民兴桑养蚕,专门开办“凤翔府蚕桑学堂”,派员自西湖购大量桑苗、桑籽,倡导、躬亲于府、县衙门空地栽桑数万株,绕城墙栽桑三圈。于东关办丝绸工艺厂,招收学徒百余人,请四川技师讲课传艺。亲自参与改进旧织机,生产宽面布和绸缎,达到学习技能、栽桑养蚕、缫丝纺织三配套,发展凤翔养蚕生产,凤蚕、凤丝经销省内外。昌龄任期吏治精敏,以正风易俗为已任。暇余时,常便服访游,对于败坏人伦、斗殴、赌博、抢劫行凶者一经发现,立即处治。对“尹大人”,善良者闻之起敬,邪恶者闻之潜踪。去职后,士民为其立“德政”碑,以志不忘。







张寒晖(1902~1946)

    河北省定县西建阳村人。家境贫寒。其父是清末革新知识分子。寒晖少时聪颖好学,继承父亲的革新思想。1925年10月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转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毕业于北平艺剧专业学校。1932年春,任职于西安民教馆。1936年应邀在西安东北竞存中学任教。

    1938年10月,寒晖随东北竞存中学从西安搬迁到凤翔县纸坊街办学。他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常带领宣传队到街头和乡村,用自已编谱的战斗歌曲,控诉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唤起民众的觉醒。他创作的著名歌曲《松花江上》,反映了全国亿万人民要求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心情,鼓舞了人民的斗志。给当时太尉小学创作的校歌,深受师生赞赏。

    1938年12月,张寒晖创作了《竞存小学校歌》和《竞存中学校歌》。歌词反映了“清澈的溪畔,纸坊街头团结着一群流浪的儿童”。“居住在破庙,饮食在露天,身穿着破旧的绿军衣”这一学校生活的艰苦环境。基调激昂奔放,节奏刚健明快,如进军战鼓,激励和鼓舞同志不畏白色恐怖,不怕饥寒穷困,顽强地学习,勇敢地斗争。

    寒晖在纸坊街,还经常帮助素有“纸乡”之称的当地农户革新造纸工艺,造出可用毛笔书写、绘画的质量较好的纸,群众称之为“寒晖纸”。他深入群众,进行革命宣传活动,创作《纸工歌》,以凤翔《莲花落》的传统曲调,采取对唱方式,节奏清晰明快,合乎造纸的工艺流程。并用含蓄幽默的语言,巧妙地进行抗日宣传。

    1941年底,国民党当局追捕、迫害在凤翔开展革命活动的中共地下党员,寒晖在党组织安排下,离开凤翔奔赴延安。

    王志贤(1917~1946)

    曾用名王明哲、王甫一。纸坊乡鹞子凹人。1941年进陕甘宁边区后,改名丁超。 

    志贤少时笃志好学,不慕荣利,深得师生敬重。青年时代,较早地接受马列主义和共产党的主张,勇于追求革命真理,投身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于1933至1936年在陕西省立二中上学期间,积极参加由学校党组织发动成立的学生进步组织“反帝大同盟”、“读书会”和以引擎社”,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6年毕业,在陈村小学教书,继续从事抗日救亡活动。次年夏,去陕西省教师训练所学习。在该校任教的多是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公开讲抗日,讲民主,讲进步,还有许多进步书刊可供学员学习,他深受教益,于当年12月,由教师丁新武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3月,志贤从西安回县。利用举办教师训练班的机会,在教师中发展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员15名。这批民先队员学习结业后,便在任教的许多学校活动,发展建立了一批民先组织。当年夏季,中共凤翔县工委成立,他担任县工委宣传部长,以任教的申都村小学为基地,积极开辟党的工作。团结进步教师,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实施战时教育,给学生教唱革命歌曲,体育课程增加了军训、防空等内容。并利用一切机会,在学生中传播马列主义和党的抗日主张,发展学生党员十多名。以这批学生党员为骨干,很快把党的建设扩展到农村,后又发展了一批农民党员。1938年11月,县工委改为中共凤翔县委后,志贤担任县委书记,继续发展壮大党的组织,举办党员夜校,培训党员。至1939年底,县委在凤翔建立了五个农村党支部,一个城镇党支部和一所学校党支部。

    志贤在复杂的对敌斗争中,几次面临敌人追捕的险恶环境,皆化险为夷。1939年底,他任中共宝鸡县委书记,其公开身份是宝鸡“工合”办事处温水沟采木社理事主任。敌人常派特务跟踪、盯梢。他依然镇定自若,坚持开展党的工作。1941年初,形势更加恶化,他不顾个人安危,几次出入宝鸡县境,传达贯彻党中央“隐蔽精干”方针,刚安排完工作,住地已被敌人包围,他不顾寒冷,涉水脱险。事后,又投入紧张的撤离工作。1941年6月,组织调王志贤进入陕甘宁边区工作。不久,任边区淳化县保安科长。1943年2月,又调任关中分区保安处科长。1946年秋,任中共西府工委委员,分管干部工作。

    1946年8月,359旅王震部由南方途经陕南、陇东返回陕甘宁边区,中共中央和中共陕西省工委指示西府地委和西府总队,组织一个野战营和一个干部队出击麟游山区牵制敌人,策应王震返回边区,同时建立麟游山区根据地。当时担任中共西府工委委员、干部队副队长的王志贤与中共西府工委书记赵伯经等,一起冒着滂沱大雨昼宿夜行,向麟游山区行军。一路上志贤关心他人无微不至。7月的一天晚上,行军至旬邑县南官庄白家凹村宿营后,他出去查看同志们的住宿情况,与我方宿营部队哨兵发生误会,不幸以身殉职,时年29岁。1950年被命名为革命烈士,中共凤翔县委举行了隆重的安葬和追悼仪式。吕剑人、严克伦等参加了追悼会。

    张博奋(1913~1946)

    凤翔县南指挥乡高庄村人。1920年在北京民国大学附属小学读书,毕业后回陕,在旧制西安中山中学上学。1931年毕业,任西安地方法院录事。后在西安车站当售票员。1937年,赴黄龙山入伍参加革命工作(领导人是李象九)。1938年到延安抗日大学学习,期满后回部队工作。1942至1943年任三八六旅十八团参谋长。1944~1945年在太岳四军分区部队任股长及参谋处长等。1945年冬,因在抗日战争中积劳成疾,患肠胃病,不能继续坚持工作,由组织护送到分区医院休养。1947年病情加重,又转送太岳军分区疗养,因医治无效,10月病故。随即由军分区及医院将遗骸安葬在山西省阳城县原七区谷峪村(医院驻地),享年33岁。

    蒲林(1921~1941)

    凤翔县田家庄乡申都村人。小时家境贫穷。民国18、20年(1929,1931),关中遭灾,随父母在陇县一带度荒,后到凤翔东关太白巷居住,靠父母给商号做零活过日子。1938年,在申都小学上学时,经老师王志贤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申都小学党支部书记。1938年6月,中共凤翔县工委成立,中共西府地委在凤翔城内创办“西府书报社”,组织发行《新华日报》、《解放日报》和党内其它书刊文件以及当时流行在社会上的各种进步书刊杂志。蒲在“西府书报社”工作,扮作报童,每日背上书报,出入街巷,以卖当局出版书报为掩护,把党内刊物投送给进步人士。1939年底,去延安学习,后被组织派到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后改为晋绥抗日根据地)工作。1941年春,日本侵略者对晋西北连续进行“扫荡”,蒲林在反“扫荡”战斗中牺牲。

    张宏文(1921~1947)

    凤翔县横水乡宋家村人。幼年时聪明好学,颇受老师及同学们的赞赏。1938年毕业于凤翔县城内儒林巷小学。后即在学校任教员。于1941年进入陕甘宁边区,在中共陕西省委干部训练队(耀县境内)学习两月,分配到耀县柳林镇完小任教导主任。1946年,在关中分区生产科工作。劳累成疾,身体衰弱,长期带病奔波,加之国民党对边区实行经济封锁,根据地军民生活条件十分困难,伤病员得不到良药医治,于1947年5月去世。

    欧阳德(1922~1947)

    曾用名杨生枝。凤翔县横水乡西坊村人。初中文化程度,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上学期间,先后担任县私立民强中学、西坊村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1941年进陕甘宁边区,曾任中共赤水县丰泉区委组织科长、区委书记。

    1945年,由赤水县调回关中分区训练队学习,曾两次南下,执行军事战斗任务。

    1946年6月,国民党政府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中共西府地委根据省委指示,组成敌后武装工作队(以下简称武工队)。任队长,武工队全部化装为农民,从陕北马栏出发,跋山涉水,昼夜兼程,越过敌人层层封锁,到岐山、麟游、凤翔接界的三角地带,与附近各县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开展敌后武装斗争。

    1947年,武工队获悉敌榆杏乡保队附韩有为思想反动,常刺探地下党组织活动情报。于夏收后,乘申都村演戏之机,机智巧妙地将韩叫到保公所,一弹末发,收缴长枪11支。短枪1支。还和岐山中共地下组织负责人王宏谟商定,争取了活动在岐、凤北山一带无明确目的的刘岐周武装组织。7月25日,欧阳德与队员刘沛返他家准备参加中共西府工委在横水乡南沟村召开的重要会议,被国民党乡长亢纯光得知,指派乡丁、保长以催粮为名,持枪闯入,刘沛脱险,他被敌人绑架到西坊村南场里杀害,年25岁。

    傅忠信(1921~1947)

    凤翔县柳林镇干河村人。幼年家境贫寒,无力上学读书,被国民政府抓丁当兵三个月。于1944年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地下武装组织,在西府游击队一支队二中队董策成部下当通讯员。不辞劳苦,积极参战,在枪林弹雨中,为部队首长传递军事情报。1947年7月,部队在甘肃静宁县与马鸿逵匪军战斗中牺牲,年26岁。

    席文(1925~1948)

    凤翔县南指挥乡八旗屯村席家庄人。1939年毕业于儒林小学。随即在竞存中学上学,1941年初中毕业。因家境贫寒,在高中读书一学期辍学。后在申都、五龙、虢王等地完小当教师。其自幼聪明好学,性豪爽,素以机智敏捷、论理善辩著称。

    1945年,在糜杆桥小学教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夏,在石落务小学任教时,被胡宗南亲信、凤翔县县长潘元以政治嫌疑逮捕入狱,数次酷刑拷打,威逼审问,席文坚贞不屈,保守党的机密。国民党法院无法得到证据,在社会各方呼吁和舆论的谴责下,放其出狱,仍在石落务小学任教。1948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凤翔时,正逢阴雨连绵,席文冒雨进城从事革命工作。解放军撤退时,随武装游击队在岐山、凤翔西山一带进行武装斗争,任西总游击队联络员。在此期间,积极宣传动员群众,并帮助战友学文化、学革命理论,为游击队传递军事情报。1948年8月因公逝世,年23岁。

    冯海州(1917~1948)

    凤翔县田家庄乡河北村人。幼时家境贫苦,因荒年生活所迫,流浪于外地沿门乞讨。后来在凤翔县保安团当警卫员五年,对国民党横征暴敛极为愤慨。1943年,董策成领导的保安团扩充力量,海州被收编到该团当兵。因老母患病,返家探母,当时董领兵起义,进入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从此脱离部队。冯奉董指示,在家一面务农,一面从事党的地下活动。1948年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4月凤翔第一次解放,参加西府游击队。1948年11月12日,在永寿县高庙山战斗中牺牲。

    张志成(1909~1948)

    凤翔县糜杆桥乡曹家庄村柳家庄人。自幼家境贫寒。10岁入私塾读书,12岁失学,16岁起给地主拉长工3年,受尽地主剥削和打骂,背井离乡,流浪他乡做小买卖。后返回故乡务农。

    1947年7月,参加中共领导的凤翔游击队,于1948年8月15日在游击队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艰难的岁月里,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地下武装斗争。在永寿县高庙山战斗中牺牲,年39岁。

    陈发福(1906~1948)

    凤翔县糜杆桥乡东关村人。幼年因家境贫苦,生活艰难,未能上学读书。19岁离乡给地主拉长工十几年,后被国民党抓丁,当兵三年。在国民党统治区,对敌人残害贫苦人民的行径深恶痛绝,于1948年7月随军起义,参加中共领导的游击队。从事地下武装革命活动。1948年8月,在永寿县高庙山战斗中牺牲。

    郭军利(1966~1985)

    凤翔县田家庄乡齐村人。出身于贫农家庭,自幼勤劳、朴实,乐于助人。上学时当班干部,主动修理桌凳。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帮助五保老人做家务活。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是村里帮贫扶困小组成员。农忙时节,帮助困难户打麦、磨面、挑水、背柴。1982年至1984年,无偿帮助困难户打了十几垛胡基(土坯),在入伍通知书发下来后,还帮忙给人打胡基。

    入伍后,更加勤奋努力。新兵训练生活中,常常帮助战友洗床单,洗衣服,清扫楼道。起早贪黑,勤学苦练,获得政治、三大条令、军事等项考核的优良成绩,受到连队嘉奖,被评为优秀团员。后被组织分配到炊事班当炊事员,并代理给养员。食堂管理员探亲时,军利又把他的工作接过来,不但要买菜、做饭,还要记帐,发工资。1985年4月30日下午,军利还没吃饭,忽然听见在部队厕所粪池旁的几个学生呼叫:“有人掉到粪池里”,他飞跑到粪池边,奋不顾身,双手一撑,跳下粪池救人。他被浓烈的沼气熏倒了,其他人赶来抢救时,因沼气中毒严重,为抢救他人献出生命。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空军党委决定郭军利为革命烈士,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并追记二等功。

    冯堂堂(1945~1969)

    凤翔县虢王乡人。共青团员。1962年技校毕业后回到农村。1969年初和本村群众打井抗旱。3月31日晚,在打井的紧张劳动过程中,机具突然发生意外,井下八名群众的生命十分危急。堂堂临危不惧,舍已救人,献出了生命。县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于1969年7月11日追认冯堂堂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号召全县人民学习他的英雄事迹。

    张定明(1934~1967)

    凤翔县横水乡九龙村人。小学文化程度。1950年3月,在平凉永丰药铺当店员。1953年7月在固原地区中级法院工作。1966年3月任泾源县人民法院副院长。1967年6月8日泾源县炮弹厂发生爆炸,定明奔赴现场,冒着生命危险,在奋力抢救被炸伤的工人及被火药炸毁的财物时牺牲。1975年经宁夏回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批准,追认张定明为革命烈士。

    韦岁年(1941~1983)

    初中文化程度,凤翔县西大街人(原籍董家河乡韦家堡村)。1958参加革命,1965年调县人民银行,1979年10月调任县农业银行农业拨款监督员。在任职期间,学习认真,工作积极,严于律已,作风正派。在审查、拨付行政支农资金中,坚持金融工作的制度和原则,严格把关,共揭露和制止各种不合理开支281笔25.57万元,避免了国家资金的损失和浪费。1980至1983年,多次被评为县、市、省和全国金融系统红旗手。1983年3月28日不幸去世,年42岁。

    马建光(1956~1985)

    城关镇人。1975年高中毕业,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75年至1977年下乡插队。1978年1月参加工作,为宝鸡市第一针织厂成衣车间保全工。他爱厂如家,认真钻研业务,对工作一丝不苟。利用节假日和工余时间,与本车间几位同志组成缝纫机修理小组,走街串巷为群众义务修理缝纫机40多台。他见义勇为,拾金不昧。1982年8月,市区联盟二队的麦草垛失火,他立即赶往起火地点,帮助农民将大火扑灭。1983年10月,在市内一食堂售票口拾到两张即将开奖的储蓄券,他没顾上吃饭,将储蓄券交还失主。1985年7月,小马与其它几个同志游泳时,河水猛涨,有四个小孩因无法回家,在河边哭喊,他就与其他同志一起,迅速将小孩一一背过河去。1985年8月18日凌晨一时许,小马听到青工李某宿舍有人争吵,便推门进去,见青工周某与李因赔偿摩托车而争吵,小马上前相劝,周忽然举起早已准备的枪向李行凶,小马立即上前拼命夺下了枪。但穷凶极恶的歹徒,又拔出腰刀向小马刺去,他身受重伤。忍着剧烈伤痛,向赶往现场的同志讲出了凶手的姓名,为公安人员迅速准确地捉拿歹徒,提供了线索。小马终因伤势太重,抢救无效,光荣牺牲,终年29岁。他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表现了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的光辉形象,谱写了一曲共产主义精神的壮丽凯歌。陕西省民政厅决定追认马建光为革命烈士。

    张志明(1963~1987)

    姚家沟乡邰家山村人。共青团员。初中毕业后回农村,担任本村会计、团支部书记、民兵连长。1985年1月,任姚家沟信用社邰家山信用站会计。该村地处深山,50多户人家分布在13个自然村,经济条件较差。他发挥人、地熟悉的优势,经常翻山越岭动员村民储蓄存款,为确有困难或发展家庭副业、致富资金不足的村民及时发放贷款。先后给210户(次)农户累计发放各项贷款9505元,收回贷款6409元。为山区群众出谋划策,引导一部分贫困户走上了富裕之路。他坚持原则,扶危济贫。村民赵福长房门年久失修,不慎门扇倒下,将8岁的女孩左腿压断,赵无钱给女儿治病,志明闻讯后当即将60元贷款送到家,使赵福长女儿的腿及时治愈。志明辛辛苦苦地为山区人民早日致富到处奔波,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村民、老共产党员王素贞,年过花甲,孤身一人,生活不便,自1985年,志明不分春夏秋季,不论晴天雨天,为老人担水、砍柴、磨面,从未间断,受到全村人的赞扬。

    志明从事信用站工作近3年,曾两次被评为先进信用站、先进工作者。1987年11月22日晚,4名歹徒窜入他家,持刀抢劫国家财产(信用站现金)时,张志明和全家人临危不惧,与4名歹徒进行了殊死搏斗,当场打死歹徒1名,生擒2名。在搏斗中,张志明光荣牺牲。中共凤翔县委、县人民政府于1987年12月13日召开大会,表彰奖励张志明一家的英雄事迹。赠给张志明之家牌匾一面,题词为“英雄无畏一家人”。中国农业银行宝鸡市中心支行赠给张志明一家题为“英雄无畏斗歹徒,舍身忘死保库款”锦旗一面,陕西省军区宝鸡分区给张志明一家颁发了奖状。县委、县人民政府及中国农业银行凤翔支行,分别作出向张志明学习的决定。

    董策成(1908~1972)

    又名金书,凤翔县糜杆桥乡董家头村人。1943年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策成组织爱国志士,在凤翔一带秘密建立一支200余人的抗日力量。由于遭受国民党当局的围剿,他率领的抗日队伍,在中共地下党员赵伯经(当时麟游县军事科长)协助和支持下,经麟游脱险后撤至乾县,参加了毕梅轩领导的“二五补训处”(后改编为游击第六师),董任一团一营营长。民国二十七年(1938)四、五月间部队开赴山西中条山前线,抗击日寇。

    1943年5月,策成与国民党陕西省保安六团团长王少明联系,将所带人马编为第三大队,被任命为大队长。同年6月,保安六团奉命驻防旬邑县土桥镇一带,配合胡宗南执行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在军事上实行包围,经济上进行封锁的任务。到达旬邑县后,策成立即秘密给赵伯经写信,请赵指导前途和方向。赵给策成复信,揭露蒋介石妄图封锁边区的罪恶行径,并陈述了中共及其军队必将予以有效的反击及抗日救亡的政策。尔后,策成更加深了革命信念。10月,王生春与策成故友重逢。传达省委和关中地委指示:“要护送出入边区的干部,维护来往边区的经济交通线”。策成表示:“坚决服从指示,保证完成任务。”一条秘密的红色交通线在策成领导的大队防守范围内建立起来。往来进出边区的革命领导干部、爱国人士及投奔革命的青年学生,输送的物资,在他的防线内未发生任何事故。1946年8月15日,策成领导第三大队200余人宣告起义,按计划准时进入边区。中共中央邀请他代表起义官兵赴延安,毛泽东接见他时说:“你们起义在关中是第一次,由关中打开一个缺口,进来的人数虽然不多,但影响很大。你们是起义的,但不能以起义部队对待,因为你们在进边区前就做了不少工作嘛。敌人如果进攻边区,你们还得参战。”接见时在场的有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彭德怀、习仲勋等中央领导同志。毛主席还给策成赠了纪念品。解放战争期间,他担任西府总队副司令员。率领经过整顿、充实的部队,投入保卫延安、出击西府、解放关中的战斗。由于作战勇敢,受到西北野战军的通令嘉奖。荣获“战斗英雄”、“人民功臣”的光荣称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宝鸡军分区副司令员、西府地区剿匪总司令。1957年转业后任汉中专署副专员,1963年任陕西省人民政府视察室专员。“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迫害,1972年11月23日,因病逝世,享年64岁。

    亢少平(1921~1968)

    凤翔县横水乡西方村人。初中文化程度。193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41年进陕甘宁边区,曾任中共赤水县委秘书、区委宣传科长、联防司令部《战斗报》编辑。解放战争时期,在敌后开展武装斗争,任中共凤翔县工委委员、西府工委武工队队长、凤翔游击大队副队长等职。

    1946年农历十月,西府工委向凤翔派出武装工作队(简称武工队),少平为队员,进行建党、建军、建政的三大任务。曾同邰云亭、欧阳德、蒲光一道与岐山磨子沟一带的一支无明确目的的武装组织负责人刘岐周会面,对其进行了形势、任务和我党政策的教育,达成双方和平相处,互不干扰,共同打击恶霸地主,共同反对国民党的协议。1947年,凤翔地区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地下党、游击队的活动处境困难,斗争更加激烈,许多同志整天吃不上一顿饭,晚上在山沟、坟地露宿,有的同志隐蔽在群众家里。这年秋季,他在岐山平原地区开展工作,正遇敌人清乡,在雨后的高粱地里隐蔽40多天,腰部受风湿成疾。

    1948年4月22日,凤翔第一次解放,少平为中共凤翔县工委委员、城市工作委员会(即军管会)委员。游击队在宁家沟进行组建,少平任游击队队长。当时西进战斗主力战略撤退,游击队在敌正规军和地方反动武装的反复清剿中,顽强地与敌人斗争。四月下旬,在西府工委、西府总队撤退前,将游击队改编为游击大队,少平任副大队长。7月,国民党九区专员公署纠集十县保安团,发动第三次大规模清山围剿时,少平带领一个游击中队,在东山一带活动,与敌人辗转周旋,牵制了敌人。秋,少平参加了县工委在江湖村召开的扩大会议。11月,少平和其他领导率游击大队返边区整训,在永寿县高庙山与国民党正规军遭遇,在突围战斗中,腰部严重摔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少平历任中共凤翔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岐山县副县长,省交通厅财务科长、办公室主任,省交通学校校长、党委书记,中共凤翔县委副书记、书记。

    少平同志不论在艰苦的战斗岁月里,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的工作中,忠实于党的事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坚持原则,一丝不苟。在省交通学校工作时,治学严谨,团结同志,尊重知识分子。尤其在凤翔县委工作期间,经常深入农村,调查研究,与广大社、队干部和群众一起参加劳动,宣传讲解党的政策,有时腰痛病复发,仍坚持下乡体察民情,商讨治山治水大计,为改变凤翔山河面貌呕心沥血。并经常访贫问苦,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他以身作则,平易近人,艰苦朴素,清廉正直的作风,深受广大群众赞扬。

    少平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迫害,于1968年11月26日逝世,终年47岁。

    王生春(1902~1985)

    凤翔县糜杆桥乡七家门前村人,小学文化程度。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在青少年时曾上学、做工、务农。于1938至1948年5月担任中共陕西省委、西府工委交通员。1949年6月至1958年先后任凤翔县第二区区委书记、县民政科副科长、县农民协会主席、县粮食科科长。1959年以后历任陇县粮食局局长、中共陇县县委委员、陇县政协副主席等职。1978年任凤翔县政协常委。

    生春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和白色恐怖的年代里,担负省委同西路各县党组织之间的联络工作,出生入死,历尽艰辛。1946年8月,在促进国民党陕西省保安六团三大队,于旬邑县土桥镇的起义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1947年被国民党当局逮捕,遭受了敌人的各种酷刑拷打和折磨,他始终严守党的机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为党为人民做出了新贡献。在“文化大革命”中,曾遭冤狱。粉碎“四人帮”后,平反昭雪。离休后仍保持革命晚节,带病坚持撰写了《地下交通》等革命回忆录。于1985年5月病逝,享年83岁。

    车向忱(1898~1971)

    辽宁省法库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38年秋,日本侵略者的飞机滥炸西安,竞存学校搬迁到凤翔县纸坊街两座破庙里教学。他任校长,带领师生发扬抗大精神,艰苦办学,强调一切教育活动服务于抗日战争的需要;引导师生秘密阅读、宣传马列主义的书刊和毛泽东著作,组织学生深入农民群众之中,办夜校,扫文盲,教唱抗日救亡歌曲,进行抗日救国教育宣传。东北竞存学校被国民党当局几次搜查和破坏,由于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支持和车向忱的坚决斗争,而没有被摧垮。他以竞存学校为阵地,实践了他的“把学生变成革命的、反帝反封建的坚强斗士”的主张。竞存学校先后培养的学生中,百余名投奔延安,数十人参加了八路军。抗日战争胜利后,向忱在延安枣园受到毛泽东和党中央其他领导的亲切接见。1946年回东北解放区,参加党领导的保卫和平促进会、东北民主联军和建立政权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政协辽宁省副主席、辽宁省副省长、沈阳师范学院院长等职。1962年,专程来凤翔视察东北竞存学校旧址。

    燕祥甫(1911~1970)

    又名聚瑞。凤翔县糜杆桥乡七家门前村人,初中文化程度。曾任小学教员、教务主任、校长、县参议会议员。1949年7月至1956年任县人民政府四科科长,1957至1964年任县水利电力局副局长。

    他秉性耿直,热衷于地方建设事业,乐于为群众造福。曾为解放大西北,进军西南,积极组织群众运送支前物资。1952年,主持修复西宝北线八旗屯桥。1956年3月,组织力量完成了西宝北线由豆腐村至南古城到雍水河桥南长1250米的两段公路改线工程。他刻苦学习,亲自设计修建了纸坊河过水路面桥。祥甫在县水利电力局期间,为凤翔水利建设事业做了大量工作。“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于1969年被开除公职,1970年病故于家中。1976年组织为其平反昭雪。

    窦应昌(1871~1951)

    字瑞卿,号敬斋。凤翔县柳林镇宋村人。幼时家贫,初随父苦读,16岁取秀才。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丁酉科举人。清朝末年,任凤翔正谊书院山长及劝学所长。

    辛亥革命后加入同盟会,后转国民党员,1912年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届参议院议员。袁世凯篡权,应昌愤然离京,联络同志通电全国,“讨袁护法”。

    1917年,段祺瑞解散国会,应昌赴广州,追随孙中山先生,重组新政府,拥护民主,任中华民国非常议会议员(又称护法议员)兼非常议会行政委员陕西首席代表。孙中山被选为大总统兼陆海军大元帅后,应昌任总统府顾问、大元帅府参议。

    1923年,直系军阀曹琨以金钱贿选总统。应昌拒绝所馈巨金,以“头可断,决不选曹琨”为誓。斯时北京《朝日新闻报》以“此老何倔强乃尔”为题发表文章,大加赞赏。

    刘镇华为陕西督军时,苛政虐民,惧窦弹劾,曾以五百金相送,应昌严拒不受,仍以“苛政殃民,横征暴敛”提案弹劾。蒋介石权力伸至北京,极尽拉扰,均遭拒绝。

    1929年西北大饥,陕灾尤重。应昌愤然出任陕灾救济会会办(救济会设总办一人,省长兼;会办一人,负责全会事宜)兼山西永济妇孺收容所所长,奔走京、津、沪、豫、晋、陕之间,呼吁募款,救济饥民。并捐献自己每月俸金80元。1932年,陕灾延续,应昌与朱子桥以救灾会赴京代表,向当政及华洋义赈会请准大宗赈款,使陕西饥民赖以渡过严重灾荒。应昌常以兴学育才为已任,每言“为国育才,为百年大计”,创庚子讲经会于南京;捐资兴学,创办诚敬小学于宋村孔子祠。应昌还重交通,喜咏诗。在南京时,与广东梅县刘志芬和浙江黄岩、方希鲁等于民国21年(1932)秋,成立白下诗社(后改石城诗社),联欢酬唱,应昌赋诗数十首。丁丑(1937)春日书怀二首中的“忆苦读书陋室中,门前杨柳散和风。丈人止宿留宾处,天宇澄清月在东。”抒发青年时苦读的情怀和抱负。1951年9月30日殁于家,享年81岁。

    刘治洲(1882 ~1963)

    字定五,凤翔县南指挥乡八旗屯村人。少时,从表兄李振初读书,考中秀才。1906年,考入凤翔府高等学堂,以优异成绩毕业,经陕西沈提学使选拔,送上海理化专科学校深造。毕业后去日本留学,和于右任交游,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10年冬,回西安担任三秦公学理化教习,与井勿幕、张凤翙、胡景翼等交往甚密。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关中同盟会员响应。11月清军犯凤翔,当时治洲在凤翔八邑中学堂任博物教员,凤翔兵单弹绌,情况危急,派他前往西安,向同盟会诸首领求援。同时,又与王丕卿等磋商,制定行动计划及发展民团诸事项。联络关中民军抗击清军,苦战3个月,清军溃退,凤翔之围解。

    1912年冬,治洲经陕西推选为中华民国众议院议员。1913年6月,袁世凯悍然解散国会,治洲离开北京去上海,进行反袁活动。1917年7月,与国会议员二百余人由北京去广州,参加广州护法国会议员非常会议,选举孙中山先生任军政府大元帅 ,林祖涵和治洲担任大元帅府秘书。1922年6月,黎元洪在北京复任大总统,邀治洲任农商部次长,继而代任农商部长。1923年反曹琨贿选。1924年12月初,国民二军胡景翼推刘治洲、屈武、李仲山、寇遐、李可亭五人为代表赴天津,欢迎孙中山。1925年5月,治洲调任陕西省长。1926年4月15日至11月27日,西安遭受奉直军阀刘镇华的围攻达八个月,治洲深知处境艰难,慨然以“铁肩担道义”自勉,经常宣传北伐革命和坚守西安的重大意义。注重检查军纪,确保军事供给,依靠民众互助救死扶伤,尽力减轻损失。1926年9月,冯玉祥将军在五原誓师,组成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策应北伐,挥师东下,解西安之围,陕、甘、宁、青随之平定。冯玉祥回忆北伐战争时指出:“西安被围八月,始终屹然不动,定五先生的功劳实在不可泯没。”

    1927年初,武汉北伐军进攻河南,冯玉祥率国民革命第一集团军24万人,由西安出潼关,会同攻下郑州和开封,兵力直达徐州。治洲随冯军北伐,曾担任郑州市长、河南建设厅长和冯的最高顾问。在郑州时,曾与中共党员共事,掩护南汉宸、张道吾等,情谊深厚。

    1930年春,治洲担任冯玉祥的总参议,由天津去太原,为阎锡山提出方案,分析利弊,阐明道理,促阎下决心反蒋。阎、冯聘他为最高顾问。

    治洲坚持反蒋抗日之政见,奔走各地,犯难直上,气不少衰。1932年冬,协助冯玉祥筹组察北民众抗日同盟军,担任总参赞职。在天津旭街一个煤救小店中,设置秘密联络站,负责与各地反蒋、抗日力量之联系,借以筹集抗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治洲的侄儿刘仁民,原在太原求学,亦由治洲函荐去察北冯军中入伍抗日。1934年秋,治洲作为冯的代表,冒险南下广州,与陈济棠密商联合反蒋、抗日方案。1934年8月,离广州北返,乘火车途径滁州东站时,遭南京特务逮捕,扣押于南京狱中一个半月,治洲以死拒降。后经阎锡山、冯玉祥等友人去电南京索人,多方营救获释,回太原家中养病。

    1935年秋,西北军宋哲元出任平、津卫戍司令,聘请治州担任高级顾问,甚为倚重。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当局以治州为西北之宿望,特任陕西省政府委员兼陕西省银行董事。他积极送侄儿刘鸿志(安民)去云阳青训班学习。1939年,刘鸿志(中共党员)在陕北被日军飞机炸伤,久治不愈,经中共组织安排暗送其到治洲西安家中治伤,直至康复后返回延安,治洲始终严守秘密。1944年,张锋伯(中共党员,解放后任西安市副市长)经治洲推荐,出任临潼县县长,曾暗送武器和军需品支援中共边区,被敌特发觉,张被捕入狱,将以盗卖军械罪受重刑,命在旦夕。治洲闻之,数次在省政府会议上面斥经办主官诬陷好人,倘不获释将会同陕西多数乡绅上告。省当局迫不得已,对张锋伯的处理改为撤职释放。随后张即转赴延安。治洲虽处于特务环伺境地,然置身家安危于不顾,尽心竭力为人民做事。

    1946年秋,治洲脱离陕西省府公职,1948年移居上海。次年初,听从中共指示,秘密赴香港,与李济深、郭沫若等民主人士同住大酒店。由组织安排,分批乘船北上,在北京住于西交民巷中国旅行社。同年冬,周恩来约见治洲,并确定委托他再去香港,协助中共党员进行对台湾宣传工作。1950年春,中共华东局拨给先生经费,并派出华东局中共党员王仲仁和治洲同去香港。治洲以古稀高龄甘冒香港特务暗害之险,尽心为中国共产党工作。1953年夏,中央有关部门为治洲办妥入境证,请返回北京,随即担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后又担任民革中央团结委员。毛泽东主席曾派人慰问他,并转交其赠款。

    治洲曾将自己节省积存的1756.7元人民币捐献给凤翔县修复西宝北线八旗屯桥,资助家乡建设事业。1963年7月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杨荟祯(?)

    字茂斋,纸坊乡瓦窑头村人。清生员。性义爽,有大志。1911年武昌起义,陕西新军一标三营管带张凤翙、司号官张云山等,在西安五味什字义聚楼,秘密召集各县同盟会会员,磋商响应事宜。杨应召参加会议,约定10月22日全陕各地同时起义。凤翔则由杨荟祯等联系杨凤德、龚发荣、赵大柱、陈德胜等分头联络志同道合者,号召群众千余人,约定10月29日晚,向县城发动攻击,县差役张三保、王有荣、李振海、鲁福林等策应于城内。当天晚上,外攻内应,起义成功,清朝在凤翔的统治告终。

    胜利后,革命群众因愤恨官吏、洋人、外教,焚毁府县公署、教堂、学校、城内建筑物和公文、档案、商店,损失严重,城乡秩序混乱。杨、刘(刘鋕)等为控制局势,联合马秉乾成立“同志会”,整肃纪律,城内秩序稍静。民国元年(1912),被选为县议会议员。民国5年(1916),杨荟祯同甄士仁等组织“铁血团”,驱陆讨袁。3月29日,率“铁血团”200余人进攻凤翔城失利,被捕至西安杀害。

    刘鋕(?)

    字介甫,范家寨乡大沙凹村人。清生员。为辛亥革命凤翔起义组织领导人之一。清军与地方革命军战于凤翔时,支持革命,办理地方军需供应,极尽心力,被选为第一届县议会议员。后居家研究医术,颇有心得,农民受益者甚多。殁于家,年83岁。

    王丕卿(1886~1971)

    又名肇基。凤翔县纸坊乡王家河人,清秀才。8岁就读于马家庄私塾,刻苦好学,深受老师李逢春赏识,与同学张维翰、刘治洲称为“三大学友”。后被选送到陕西省优等师范学校深造。1911年毕业,经西安革命军政府挑选,与千阳同学高丹桂返回凤翔,协助杨荟祯、刘鋕等劝说“凤翔革命同志会”首领马秉乾,服从西安民军政府,安定社会秩序,保护地方权益。

    1912年初,与刘治洲等组织并率领地方民军,配合万炳南击败由甘肃进入凤翔的西路清军,解凤翔之围。

    1913年,丕卿应聘在陕西省立第二中学(凤翔)任教,后又任教于三秦公学、省立第一中学,并兼授省立三中、第一师范、第一女子师范、承德中学等学校史地课程。在西安教育界颇有声望,被誉为西府“黑才子”。

    1922年,被选为陕西省第三届议会议员。1929至1930年,曾任泾阳、澄城县县长。离任时,当地绅耆赠言“政绩卓著”,并送民歌五套、挂牌两幅。1938年,应陕西省立高级中学聘请,在翠华山任教,资助进步困难学生去延安投身革命事业。同年被派任凤翔中学校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任凤翔县土改委员会委员和人民代表,后被选为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副县长。1958年任县政协副主席。

    王丕卿重视地方修志事业,1982年3月提出“社会已革新,修志不宜缓”,并亲自担任《凤翔县志》主编。丕卿和诸位同志在修志中多采访、多询问、多搜集,采取分工合作、集中意见、民主讨论的方式,将旧志中的观点、立场错误之处,予以改正;将有名无实,无关人民生活,且涉及迷信荒诞之记述,分别删去;将有关生产斗争和政治斗争,以及足以为社会表率典型的人物,前所未论列者,分别编入。《重修凤翔县志》(初稿)上接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下限为1949年。共16卷,15.8万余字,1963年12月完稿。由于“文化大革命”干扰破坏,未正式出版,但填补了自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凤翔知县罗鳌《重修凤翔县志》以来182年的缺漏,为编新县志奠定了基础。

    王丕卿“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于1971年8月11日蒙冤逝世,享年86岁。1979年2月,凤翔县党政组织为其平反昭雪。

    张维翰(1879~1962)

    字次屏,凤翔县南指挥乡高庄村野狐沟人。出生于农民家庭。9岁开始从师郑书瑾先生,接受启蒙教育。16岁在马家庄五龙寺从师芦树滋先生,学习八股文。18岁时与同窗好友刘治洲、王丕卿等一起由李振初先生授课继续学习。读书期间,每年夏秋季节,跟父亲耕种收获,半耕半读。24岁时考入凤翔府学凤起书院,30岁时考中清宣统元年(1909)贡生。辛亥革命后,1912年民国政府成立议会时,在凤翔、邠县、乾县选区当选为陕西省议会议员。1918年,维翰携全家到甘肃平凉,做小本生意糊口。1924年,受刘治洲邀聘,任北京农商部佥事兼商标局第三科科长。1929至1930年被委任陕西省长武县县长,居官清慎,廉洁自好,对人不妄取。后寓居西安。1936年日寇入侵,西安吃紧,即带全家回凤翔,行医看病,疗效甚佳,颇受群众爱戴。1944年被选为凤翔临时参议会议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陕西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特邀代表,凤翔县人民政府委员,土改委员会、查田定产委员会、选举委员会委员,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县人民委员会委员,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任凤翔县人民委员会卫生科科长。1958年任凤翔县政协副主席。1962年6月1日病逝,享年83岁。

    刘桂(1874~1949)

    凤翔县南古城人。幼年丧父,靠母做针线活维持生活,在学堂读书三年。曾任岐、宝、凤三县和陕北三边百货局局长、农商部参议兼秘书、扶眉禁烟局局长。1929年,派为陕西西路各县提款委员。当年正逢年馑,民众多离乡度日,与岐山县长联名呈请上级核准,给西路各县减免国粮二千余石,并给重灾区拨援助款二万余元,以减灾民之困。并将自己家积存的20余石粮食散发给贫困乡亲。1935年,用其长子刘子英从南京寄回的30元,周济河南逃荒居本村的难民度日。1936年离西安回家务农,1949年病故。

    戴鼎(1894~1958)

    字铭九,南指挥乡西指挥村人。自幼读书,能识大义,秉性慷爽。民国初年(1917)毕业于陕西第一师范学校,后入韶关讲武堂,研习军事知识。毕业回陕从事民主革命,曾任陕西靖国军第一路军凤翔工商分局局长,奔波于靖国军之间。后应甄寿珊之约,加入武装斗争,先后七八年中,由连长升任旅长。进步人士赞赏铭九脑筋新颖,在陕西军人中为不可多得的人才。甄寿珊任陕西游击司令时,铭九为参谋长。

    抗日战争时,日寇逼近潼关,省方派铭九驻岐山,联络爱国志士,伺机抗日。并由中国民主同盟会西北负责人杜斌丞援引,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密商革命大计。1946年,杜被国民党杀害后,铭九出入西安等地,时有便衣警察追随,几遭不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北行政区监察委员会驻会委员,继任政协陕西省委员会驻会委员。于1958年5月20日病故,享年64岁。

    陈唯诚(1918~1966)

    原名遐龄,凤翔县郭店乡三岔堡村人。肄业于山西大学。

    唯诚在中学读书时,刻苦学习革命理论,追求真理。1937年“七·七”事变后,由西安回到凤翔原籍,组织同学参加抗日救亡宣传队,担任队长。筹资印刷各种宣传材料,并到柳林、彪角等镇给群众讲演,教唱革命歌曲,进行抗日救亡活动。并经常资助地下革命工作,使自己家在宝鸡的商号资金日渐短绌,营业受到影响,但唯诚以爱国为夙愿,毫不介意。

    1938年初,西安高中迁校陕南洋县。唯诚为了坚持抗日爱国运动,和许多进步学生一起,与反动势力进行了尖锐激烈的斗争,维护了西安高中学生的救国活动。1939年9月,三原中学分校将与兴国中学合并,教育当局举行了一次所谓“甄别考试”,企图排斥进步学生,遂引起学潮。唯诚作为学生代表,与反动势力进行说理斗争。反动头目上告于陕西省教育厅,厅长王捷三即令警察局将陈唯诚、韩启文、华新诚等以“民先”分子、“煽动学潮”的罪名逮捕,送西北劳动营管训半年,受尽折磨。他始终坚持正义,毫不动摇。

    1943年,为了发动抗日救亡和民主运动,进行革命宣传,唯诚在西安、咸阳、兴平、礼泉、乾县、凤翔,宝鸡一带联系张锋伯、左嘉猷、张效儒、张威等数十名进步人士和同学,在西安南院门创办了“西安智生书店”和“西安文化周报社”。除发行进步书刊和出版周报外,还与同志们一起为鲁迅先生发起筹办追悼会等活动。还与李敷仁、王维祺办了《民主》杂志,宣传民主、抗日等进步思想,引起当局的注意,查封了书店、报社,缉捕唯诚,幸未遇难。

    1945年2月,经王维祺介绍,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常受国民党特务的监视、跟踪。

    1947年,国民党当局对西安进步人士的迫害更加残酷。他暂转宝鸡,在建华中学任教。在教学中注意灌输革命思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还关心地方正义事业。1946年在凤翔县参议会议员选举中,凤翔县长压制民意,唯诚为主持正义,以“阜东”笔名在西安《工商》、《秦风日报》联合版,撰文揭露其反动恶迹,并向法院提出控告,营救受害者。当局以共产党嫌疑逮捕唯诚,他又潜往西安暂避。

    1949年8月,宝鸡解放后,唯诚由建华中学调至民盟西北总支部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唯诚担任民盟西北总支部宣传委员会主任干事、兼民盟西安市委员会副秘书长、政协西安市委员会委员、西安市碑林区人民代表和人民委员会委员等职。在民盟机关工作中谦虚谨慎,忠实热忱。“文化大革命”中,面对迫害,从不示弱。对党的事业坚贞不渝,充满信心。有人要唯诚写对历史学家吴晗的批判文章和对革命领导人的所谓揭发材料时,唯诚都严词拒绝,被“造反派”打成反革命,身心受到严重摧残。1966年8月9日,给子女遗言“还是要永远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后逝世,时年48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于1979年6月6日省级统战系统召开落实政策大会,唯诚冤案得到平反昭雪。

    张振乾(1896~1942)

    字应坤,凤翔县董家河乡双冢村人。祖代以耕读为业。童年生母殁。继母王氏,兄弟侍奉,乡里称孝。待乡亲家人宽厚、和睦。

    应坤习性豪侠,幼时家贫困,乐于苦读,习文练武,对清政府苛政常感愤慨。辛亥革命时,毅然弃农从军,为陕西国民革命徐元恺部属军营见习官,由于英勇善战,授职为营长,能约束兵士,恪守纪律,保护穷苦百姓。1925年元月驻军凤翔,时军阀割据,民不聊生,他护乡保粮,拯救饥民,乡里感德,立碑以记。他对兴学堂、办教育非常热心,将自己县城小什字街坊变卖,捐助给家乡盐坎学校。并捐资为盐坎学校修教室一座;还修了双冢村东南桥沟的蔺坝桥一座,西北乡行人称便。

    1928年起,先后在绥西五原县、甘肃靖宁州驻防,晋升为旅长。民国19年(1930)4月21日,率部与甄寿珊抵陇县,收编了陇县民团,安静了地方秩序。5月,在凤翔召开整编大会,成立“西北民军”。国民党军政部改为“陕西讨逆军”,张便离去。入杨虎城将军部下,任命为陕西游击队第二支队队长。抗日战争爆发,他率领西府武装部队参加抗日,奉命转战晋、绥、豫痛歼日寇。国民党中央军驻防灵宝战区司令第八军军长李铁军守山西芮城,陕西抗日义勇军奉命支援,应坤亲率部属东渡黄河,在晋南同蒲铁路一带截击日寇。后在山西永济县焦楼村黎明伏击一战,歼敌三百余人,夺回日本联军旗帜一面,颇著战绩。陕西省及凤翔县先后召开了为抗战伤亡将士追悼会及庆功大会,在东湖立碑以记。后在国民党结党营私、排除异己的形势下,他由新编二十六军少将副师长调去重庆受训,从此离开部队。后调任西北少将参议,应坤极为愤慨,于民国30年(1941)离职返乡,被蒋介石西北行营司令长官胡宗南假贩毒之名于民国31年(1942)杀害于西安。享年46岁。

    杜子良(1906~1949)

    凤翔县陈村镇东街人。家以农为业。曾在杨虎城将军部下任国民党陇东绥靖公署民团队长和第二旅部中、上尉军官。1936年“双十二”事变后,遭陷害被关押,更激发了对国民党当局“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愤恨,树立了抗日救国的信念。

    1938年,在国民党军队中先后任少、中、上校军官。1949年任国民党西北新编第一旅副旅长、高等参谋长等职。为了迅速壮大队伍,与中共武装力量里应外合,同旅长严子夏(烈士)、团长刘振汉(烈士)等以新编第一旅为掩护,组织革命武装集团,以实际行动迎接解放军西进,被国民党当局特务侦悉。和严子夏、刘振汉被捕入狱,受尽残酷刑讯,从未妥协。1949年5月17日,同严子夏、刘振汉等12名革命人士,被国民党当局杀害于西安玉祥门外。享年43岁。

    李继白

    字应庚,石家营乡大辛村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秀才。幼年家贫,不取功名,从事教学十余年,后弃教从医。照顾贫民百姓,医疗施药不收费,深受乡俚称赞。著有《临床经验歌决》传于世。

    杨遇江(1905~1957)

    凤翔县石家营乡小辛村人。幼读私塾,青年随父习医,1927年独立应诊。1955年组织并参加太尉区联合诊所,1956年4月调县人民医院任中医师。

    遇江受家风熏陶,精心熟读家藏医书,对于《内经》、《本草纲目》、《伤寒论》等医书颇有心得,擅长中医内、妇科,尤精于当时所说的“杂症”。医德高尚,几十年行医生涯中,凡就诊者,皆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治疗,对贫苦患者时有资助,岐山、咸阳、麟游、宝鸡等地来求医者甚众。1956年为县政协委员,并出席陕西省先进医务工作者代表会。1957年病故,享年52岁。

    赵鉴(1871~1961)

    字镜堂,凤翔县唐村乡西六冢村人。祖父赵铎,父亲赵蔚春,均系名医。

    赵鉴幼年时家境贫困,发奋读书五载。受祖父及父亲的熏陶,始读《内经》、《难经》,并通读名家医学著作。博读善记,注重融会贯通。20岁受业于外祖父曾兴礼门下,精通内外科及骨科。诊病时,以四诊合参为重,尤以望诊为首要,辩症施治正确,药方精简。

    民国初年,喉病流行,境内十人六病,赵寓门庭若市。日诊百余人,轻者房穴砭针,重者内服汤液及手术治疗,均收速效,声名日振。

    赵专攻中医外科和骨科,虽承袭祖传技术,习古而不泥,大胆尝试、创新。自制“消黑膏”治疗痈疽,外敷能消、能敛溃。后以自制“黄灵丹”、“生肌散”外敷,促使肉芽生长,加速愈合,疗效显著。善于手术切除痈疮肿瘤,外伤缝合肌肉撕裂。医案均有记载。他对骨折和关节脱臼,以独特手法正复,内服自制“接骨丹”,收效良好。

    赵鉴慎起居,重养生,朝暮练武,年逾九旬,耳聪目明,牙齿完整,饮食无减,说话声音宏亮,貌若壮年。

    赵鉴医学知识渊博,医德高尚,终生行医乡间,足迹遍及县境四方,屡遇患者无贫富疏密,济危救困。凡求者即解囊相助,行医七十余年,不遗余力地为广大人民解除痛苦,医术医德誉满城乡。民国33年(1944)夏,窦应昌为赵先生挥笔赞联“术体天心救世活,人功侔相业扶危救国”。著有《赵氏医案续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加凤翔县卫生工作者协会,为人民医疗卫生事业鞠躬尽瘁。于1961年12月病逝,享年90岁。

    曾思明(1875~1964)

    字重德,凤翔县石家营乡豆腐村人。幼年就学于凤翔正谊书院。聪颖好学。15岁开始学习中医专业。在祖父曾兴礼、父亲曾仓精心培养下,研究中药性能,致力于医业研讨。18岁开始行医,以中医外科卓著。一生行医生涯中,继承和发展祖传中医外科,十分重视医德修养,医风正派。民国21年(1932)县境内霍乱病(虎烈拉)流行,染病死亡甚为严重。思明即将家传特效秘方公布于众,分别张贴大街小巷,遍及乡俚。亦有传抄至邻县张贴者。挽救疫病危难者甚多。

    思明医德高尚。行医不避艰险,施药不嫌贫贱,对鳏寡孤独和无依无靠的穷人常予周济治疗。群众称颂,广为流传。思明十分重视对中医外科的研讨发展,教育子女习医。对求教医术者,不遗余力,耐心传授,先后整理经典医著学习心得记实数卷,有《祖传秘单验方》上下集、《外科医案选编分门别类》等。1964年病故,享年89岁。

    李仁庵(1900~1968)

    又名兆瑞,凤翔县董家河乡董家河村人。幼受私塾教育,后目睹家乡缺医少药,疾病祸患相邻,立志“扶贫救人”。于民国10年(1921)投师箫史宫清代进士、名中医封树人门下,潜心学医。三年后,返乡行医。民国21年(1932),本地区瘟疫流行,曾用“三棱针放血法”治愈许多人。尤对骨科精心钻研,根据临床实践,运用“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行整骨术,形成自己独特的整骨医技。善用验方,重视辨症施治。方剂药味精而有当,疗效颇高。仁庵为医,平易近人。直至晚年卧病在床,仍为患者诊脉治病,口述处方,深受群众爱戴。1968年病故,享年68岁。

    王明斋(1891—1968)

    凤翔城内通文巷人。其家世代行医,父亲王德成、祖父王彦堂(人称王五先生)皆为名医。幼受家风熏陶,习武艺,精诗文,长书法,博学多才。承先辈理法而习医,先后担任凤翔县传习所及法院医师。1932年后,在家专业行医,擅长诊治妇科诸症。1963年12月,在宝鸡专区召开的中医学术经验座谈会上,明斋以老中医出席,并献出秘验单方。其中“周身关节痛方”和“痢疾方”被选入同年宝鸡专员公署卫生局编印的《验方汇编》一书中。1968年卒于家,享年77岁。

    贺振民(1927~1969)

    陕西省户县青阳寨人。1945年进凤翔“风易社”学艺,后在甘肃北镇一带搭班演戏,受赵文国启蒙师训,通晓戏艺。1950年7月偕师傅从甘肃转回凤翔,次年春季加入凤翔县正声剧团。

    贺振民是西府秦腔著名的“四大须生”之一。他以表演细腻、动作洗练、感情真挚、唱腔幽雅动听而著称于凤翔乃至西府秦腔界,在《天波府》中扮演的寇准、《徐策跑城》中扮演的徐策、《麒麟山》中扮演的马三保、《打镇台》一戏里扮演的王震等艺术形象,常博得观众赞扬。

    1955至1966年,担任县人民剧团副团长、团长。1959年,县剧团《天波府》一剧代表宝鸡地区赴西安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活动,首场轰动省城。1969年11月27日逝世,享年42岁。

    郑文镃(1912~1969)

    凤翔县城关镇军仓巷人。1932年毕业于省立二中,受聘任县立第一高级小学国文教员,后任凤翔县城市镇第一中心国民学校校长。解放后任儒林小学教导主任、凤翔师范语文教师。他热爱教育事业。在后半生中,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为凤翔师范教育做出贡献。其严谨的教学精神和不辞劳苦的工作态度,深受师生称赞。

    徐继康(1893~1975)

    凤翔县城内行司巷人。自1928年陕西省立第八师范迁凤翔受聘为校图书管理员,在凤师图书馆连续工作42年,把毕生精力奉献给西府师范教育事业,直至1970年77岁高龄因病退休。他“春蚕至死丝方尽” 的崇高精神,为后人敬佩。1975年去世,享年82岁。

    李静一(1908~1968)

    女,原名存贞,又名月凤。凤翔县杨家磨村人,生于马家庄。1927年毕业于西安省立女子师范学校,留该校附小任教。民国17年(1928)8月回凤翔,筹建县城内北街女子小学,任校长。民国23年(1934)去临潼任教。抗日战争爆发,返回凤翔。曾在谭家庄小学、敬诚小学、河南屯小学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在北大街、纸坊、西街等小学任校长至1958年。为人忠厚,治学严谨,作风淳朴,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奋斗一生,是凤翔县最早的小学女校长。

    梁坤(1917~1984)

    字伯载,笔名梅石。凤翔县大沙凹村人,农民。少家贫,读三年私塾,弃学经商。抗日战争时期,弃商从军两年。后受业于宗铭书院李穆轩门下。喜爱书画,求教于北京张敔园、邓散木等名家。篆书取法六朝碑版,其功力强劲,古朴自然,雅而不俗,有浓厚的书卷气。1982年全国群众书法征稿评比中,伯载行书作品获优秀奖,选入《百幅优秀作品集》。同年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十周年时,伯载隶书作品选送日本国展出。我省名胜旅游地多有其墨迹。尤以岐山县五丈原武侯祠“西蜀贤相”等3幅书法作品横额颇受游人赞赏。1984年殁于家,享年67岁。

    任建亚(1935~1987)

    田家庄乡南小里村人。1962年2月毕业于莫斯科鲍曼高等工学院,同年5月,分配到北京机床研究所工作。197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北京市第七届人大代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学会磨削专业技术委员会委员,北京机床研究所基础部第五研究室高级工程师。

    在青少年时期,就学于村办小学、凤翔中学和西安二中,曾任西安二中学生会主席,学习勤奋,成绩优秀,深受师生好评。1963年在北京机床研究所负责《组合夹具推广和应用》课题,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撰写了数篇专题报告,其中《中型系列组合夹具元件图册》、《中型系列组合夹具元件使用说明》在国内出版发行。为机床行业定点生产组合夹具,并在全国迅速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文化大革命”期间,他排除各种干扰,以坚强的意志完成了由他负责的、有全国十多个单位参 加的大型组合镗模联合设计任务及冷打齿轮、花键轴等研究项目。1974年,他负责《强力平面磨削工艺及设备》科研项目,自己动手改装试验装置,进行原理性试验,取得显著成绩,荣获国家科学大奖。1983年12月至1985年6月,他被派往联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机床制造及生产技术研究所进修。他刻苦学习,钻研技术,经常工作到深夜,受到专家、教授的赞赏。于1987年3月12日逝世,终年52岁。

    郑奎(1911~1985)

    字占山,号“追云燕子”。凤翔县城关镇南街农民,善习武技。自幼家贫,操染坊为业。早年拜杨士勇、南武成、郑府魁、钟励道人等为师习武,特长“大红拳”、“沥泉枪”、“燕青刀”、“旋华棍”、“流星锤”等套路。其特点为劲道以刚为主,并注意功力演练。

    解放初,曾任县工商联主任、初级和高级农业合作社主任、生产队长、大队民兵营长及治保主任等职。1958年被选为县人民代表及人民陪审员和凤翔县第四、五届政协委员。1980年被吸收为陕西省及宝鸡市武术协会会员。

    1953年曾参加宝鸡市武术评摩大会,获全能一等奖;1957年参加省武术比赛大会,成绩优异;1960年参加宝鸡地区武术比赛获全能第一名,同年参加省武术比赛获5项全能优良;1979年参加宝鸡地区武术比赛,获传统项目第二名;1982年参加省传统武术比赛,获荣誉奖。曾担任凤翔中学、凤翔师范、县体委武术代表队业余兼职武术教练,为本县培养了一批武术人才。省体委于1983年授予武术老拳师称号。1985年病逝,享年74岁。

    李金山(1897~1987)

    纸坊乡纸坊村人。农民,不识字。1912年拜杨越彪(外号尖脚杨来)为师,学习师家拳艺。特长中红拳、大红拳、小红拳、太极缠身掌、三醉酒星棍、大金枪等武艺。并练有鞭缠刀、单刀进枪、对棍、对打拳、飞镖等。其特点是步伐快,里外跤口明,实战性强,速度快,劲、道、柔相济。他给其子李忠和几个徒弟传授了大小红拳、中红拳、四门锤、罗汉站班、少林锤、四明锤、八卦掌、天极拳、五指点穴神拳、醉打山门拳、炮锤、风魔棍、三醉三醒三棍、八仙剑、七星枪扑刀、春秋刀、双戟斧等30多套拳术武艺,在城乡民间颇有影响。他传艺于子孙,全家人爱好武艺活动。1987年县内进行体育社会化普及活动中,其子一家以武术出名,被誉为“体育家庭”。

    苏石娃(?~1929)

    凤翔县城东关粉巷人,生于清同治初年,卒子民国18年(1929)。幼家贫,中年丧妻续弦,以屠宰残牛为生。遵传统腌制“腊驴腿”之法,工艺精细,色红润,味美适口,多食不腻,独具特色,被誉为本县制作腊肉名师。

    张进财(1883~1953)

    凤翔县城内庙巷人。终生以卖小食为业,油酥饼是其独行生意,誉满全城。开始沿街叫卖,后在国民党县政府门前摆摊。当时官职人员,常把他做的油酥饼作为招待宾客之佳品。后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靠外甥鲍氏养老。

    廖德荣(1906~1969)

    凤翔县纸坊乡六营村第四村民小组人,幼读私塾数年。受祖辈和家庭的熏陶,爱好彩绘、泥塑。农闲季节,随祖父和父亲学做“泥活”,自学水彩画装饰泥塑品。中年时,已能独当一面,且有独创。所做泥塑品大、中、小号老虎、狮子、犀牛望月和娃娃骑牛、骑象、骑骆驼、骑公鸡、骑凤凰、骑鹿等名目繁多,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有时被他乡请去作画廊,塑泥像,手艺精湛,颇为著名。

    邰义(1921~1984)

    凤翔县田家庄乡南小里村人,出生在一个农民世代兼营木版年画的家庭。其家从明正德二年(1507)至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继承先人所传画业,经营有万顺画局;曾祖邰正荣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改为荣兴画局;祖父邰润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又改为世兴画局,历时一百九十余年。其家族世代从事传统美术年画套印、刻版,系凤翔传统年画世家之一,尚有几块木版遗留至今。邰义7岁学艺,18岁担任小学美术教师,曾先后挖掘古版三种,复制原版47种。其家存版67套,收藏木版年画古版样270余种。

    王银凤(1907~1987)

    女,田家庄乡南小里村人。不识字。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二月初九,出生于田家庄乡寇家庄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民国9年(1920),凤翔遭灾,全家人逃荒到陇县城内南道巷亲戚家。从那时起在外给人家做零活,当绣工。婚后,夫妻俩及公婆以给人做家务活、绣花、缝衣裳为生。曾给由西安迁往陇县的张明山剧团做戏衣两年,手绣出台服装较为熟练。全国解放前夕,她在陇县基督教福音堂做针线活、绣花。教堂里一位传教士业牧师离开陇县前,她赠送了一对刺绣的八卦牌。那时,她刺绣的各种花、草、禽、兽已到娴熟程度。解放后,全家人回到自已的家乡南小里村。她利用农闲季节,刺绣多种民间喜爱的绣花枕头、裹肚、香包等,作工精巧,图案细致,富有地方艺术色彩。1980年,陕西省首次赴北京进行民间艺术展览,她的作品被选送展出,受到国内外参观者的好评。之后,国外一些艺术专家慕名而来,参观她的刺绣作品,访问其艺术生涯。1983年5月26日《中国日报》(英文版)用了大量篇幅,向世界介绍了她的艺术成就,并刊登了她正在精心刺绣的照片。1985年,多次接待欧美各国民间艺术考察团及艺术学者。美国旧金山艺术中心负责人蒋维正(华裔)专程拜访王银凤,参观了她的刺绣品和艺术表演。她的刺绣作品在国内外争相兢购,特别是新颖别致、形态多样的金丝猴香包,栩栩如生,逗人喜爱。

    王银凤一生生活朴素,待人厚道,与家人和睦相处。她晚年还传艺于人,受到各级组织的表彰和关照。1987年3月9日病故,享年80岁。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 相关评论
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陕ICP备08105594-2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