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村史 > 宝鸡村史
+

宝鸡市陇县历史大事件

2016-8-31    作者:代峰\编辑    来源:陇县志    阅读:14852


    帝辛三十四年(周武王四年,前1027),西部羌人经陇关道东下,参加了周武王伐纣灭商的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之战。
    周
    周公执政四年(前1024),平定武庚叛乱,推行分封制,汧水上游一带为天国(今陇县)封地。
    周孝王八年(前890),秦非子在汧、渭之间为周王室养马有功,十三年(前885),被封为附庸,邑之秦(今牙科乡磨儿原)。
    周幽王六年(秦孝公二年,前776),秦襄公迁都于汧邑(今东南乡郑家沟原)。
    周平玉元年(秦襄公八年,前770),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被封为诸侯,赐岐以西之地,都汧邑,与各诸侯通使聘享之礼。
    周平王五年(秦襄公十二年,前766),秦襄公出兵伐犬戎,死于岐山。继位的秦文公,退回汧邑。
    周显王十九年(秦孝公十二年,前350),推行县制,划秦国为三十一县,改汧邑为汧县。
    秦
    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秦始皇第一次巡行,从咸阳出发,沿渭河北岸向西,至陇西郡(今甘肃省临洮一带),后折北到鸡头山(今平凉崆峒山),经回中道(今陇县西北)返回咸阳。
    汉
    前元十四年(前166),匈奴入萧关南侵,过陇烧毁回中宫。
    元封四年(前107)春,汉武帝刘彻于雍城祭祀五畤,经回中道,北巡萧关。
    太始二年(前95)正月,汉武帝刘彻巡行回中,经陇关(今固关乡洪家滩),遇雷震,故改陇关为大震关。
    居摄二年(7),东部太守翟义起兵反抗王莽,自茂陵西至汧县,23县响应,攻烧宫寺,杀扶风令、都尉及邰令,兵力发展至10余万。二月被王莽打败。
    建武元年(25),赤眉军由眉(今武功县一带)经汧陇道进入安定(今甘肃省镇原县)、北地(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县),遇大雪,士卒多冻死,又遭汉将隗嚣袭击,折军返回阳城(今甘肃省华亭县境)入番须(今陇县西北),在郁夷(今陇县固关)打败堵截的邓禹军,返回长安。
    建武六年(30)五月,隗嚣发兵反汉,派大将王元占据陇坻,伐木塞道。汉兵征剿失利,王元进占汧城,后被冯异、祭遵打败。
    建武八年(32)春,光武帝刘秀遣中郎将来歙领兵两千,伐木开道。从回中、番须口,经袭略阳(今甘肃省庄浪县南),斩隗嚣守将金梁。
    建武九年(33)六月,刘秀下诏汧县积谷6万斛。八月,刘秀率兵征剿隗嚣到达汧县,隗嚣部将高峻投降。
    永和五年(140)九月,羌人起兵叛汉,东汉朝廷令扶风(今陕西省扶风县)、汉阳(今甘肃省天水县)、汧县(今陇县)筑坞堡300所,驻军防御。是月,羌人火烧大震 关。
    建安十六年(211),曹操进兵关中,击败蜀将马超、韩遂。派夏侯渊、朱灵击败隃糜(今千阳县)、汧县一带氐人,经陇关道至安定与曹操会合。从此,汧县属曹魏管辖。
    晋
    西晋太康九年(288)夏,汧县大旱,小麦受灾严重。
    东晋永昌元年(322)二月,秦州刺史陈安反刘曜,战败,退至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县西南),遣将刘烈、赵罕袭破汧城。
    后赵建平元年(330),在汧县置陇东郡。
    东晋永和十一年(355),关中蝗虫成灾,从华泽到陇山,草木尽噬,牛马相啃毛,猛兽横行,行人断绝。
    东晋太元十二年(387)四月,前秦将窦冲攻破汧、雍(今陇县、凤翔)二城,斩后秦大将姚元平、张略等,后被后秦姚苌败于汧东。
    东晋义熙八年(412),仇池氐王杨盛反后秦,后秦将姚兴从雍城出发,派右卫将军胡翼度出汧城,会于陇山口。杨盛凭险抵抗,后秦兵败。
    南北朝
    北魏太延二年(436),在汧县置东秦州,领陇东等三郡。
    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改汧县为汧阴县。十一月,卢水胡人盖吴在杏城天台(今陕西省宜君县)起义,自称天台王,派将领白广平向西进攻,攻杀北魏汧城守将,翌年,被北魏打败。
    北魏正光五年(524)六月,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县)人莫折大提(羌人)起义,自称秦王。不久卒。子莫折念生自称天子,改元天建,设百官。八月,派弟莫折天生率领义军向陇东进攻。雍城刺史元志率军征剿,八月二十九日,在陇山口败于义军,义军占汧城,破岐州。
    北魏正光六年(525)正月,北魏行台萧宝寅、岐州刺史延伯在黑水河边(今陕西省周至县一带)打败莫折天生,收复岐州,魏军追击义军于小陇山。莫折念生切断陇关道。
    北魏孝昌三年(527)正月,莫折念生大败萧宝寅于泾州(今甘肃省泾川县),声势复振。东秦州刺吏潘义渊献城投降。
    九月,高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人万俟丑奴反魏,攻破占据东秦州,杀刺史高子朗。永熙元年(532),复置东秦州和汧阴县(今杜阳乡堡子身村)。
    西魏废帝元钦二年(553),改汧阴县为杜阳县,改东秦州为陇州,治所杜阳县,领陇东等二郡,陇州之名此始。北周明帝二年(558),因避水患又迁至今城,后复名汧阴县。
    北周保定五年(565)二月十九日,武帝宇文邕行至陇州。
    隋
    开皇四年(584)二月十八日,文帝杨坚到陇州,突厥可汗阿史那玷率部投降。
    开皇五年(585),改汧阴县为汧源县。
    大业十三年(617)七月,薛举称秦帝,都天水,遣子仁果攻扶风,在汧源县被唐弼农民军拒挡,兵不得进。
    唐
    武德元年(618)五月,陇州向朝廷献嘉麦。十二月初七日,薛举兵攻扶风,李世民迎击,十二月十七日,在扶风大破薛举兵,追击至陇坻。
    武德七年(624)七月,突厥兵攻陇州,被唐护军尉迟敬德击败。
    武德八年(625).水利郎中姜行本,奏请在陇州汧源县修五节堰,许之,遂修通漕灌田。
    贞观四年(630)十月初一,太宗李世民巡幸陇州,赦免岐、陇二州囚犯。十一月十二日,李世民到鱼龙川(今火烧寨乡一带)狩猎,自射鹿,献于大安宫。
    永徽元年(650),名医孙思邈到陇州采药行医。
    永淳元年(682)六月,岐、陇等州螟蝗食苗并尽。疫病流行,死者枕藉于路。
    天宝十四年(755),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叛乱,遣使高嵩以勒书彩缯利诱河州(今甘肃省临夏县)、陇州将士反唐,被大震关使郭英义擒斩。
    大历十年(775)九月,吐蕃侵扰陇州,掠夺人畜,被凤翔节度使李抱玉率兵击败。
    贞元元年(785)夏,蝗群飞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叶皆尽,畜毛靡有孑遗,饥馑枕道,民蒸蝗曝,扬去足翅而食之。
    贞元三年(787)八月,吐蕃联合羌、浑之众分三路侵扰陇州,连营数十里,京城长安震惊,官民恐慌。陇州刺史韩清沔与神策副将苏太平率兵击退。
    元和十年(815),吐蕃派使来陇州,要求互市,开放贸易,朝廷允许。
    宣宗李忱大中六年(852)正月十七日,陇州防御使薛逵上书朝廷准奏,在关山下的二桥处,修筑安戎关。此后,大震关称故关,安戎关称新关,两关均为防守关隘。
    光启三年(887)六月,凤翔节度使李昌符与分邠官首领杨复恭假子杨守立争道,兵刃相见,昌符兵败,率余众驻陇州。僖宗遣武定节度使李茂贞为陇州招讨使,征讨李昌符。八月初一,陇州刺吏薛知寿献城投降,李昌符被斩灭族,李茂贞改任凤翔节度使。
    天祐元年(904),关中大旱,陇州旱情严重。饥民啖食草木,骨肉相食者甚多。
    天祐四年(907),朱全忠逼唐哀帝李柷禅位,国号梁。李茂贞仍割据凤翔称岐王,占据岐州、陇州、泾州、原州。
    五代
    梁贞明元年(915)八月,割据四川的前蜀派将王宗绾,在陇州沙金谷(今温水乡沙金沟)打败岐州李茂贞军,擒岐将李彦巢,攻取了陇州。
    贞明二年(916)十月初七,前蜀将王宗播率兵出故关至陇州,守将李继岌畏惧王猜忌,率兵2万,弃陇州降蜀。
    宋
    北宋建隆二年(961)七月,陇州向朝廷进献黄鹦鹉。
    淳化元年(990)十二月,陇州向朝廷进献白鹰。
    景德四年(1007)五月,朝廷减免剑(四川剑阁)、陇(州)等39州每年贡品。
    天禧四年(1020)五月,朝廷调拨粮食救济秦、陇二州饥荒。
    熙宁五年(1072),陇州改属秦凤路。金初,改秦凤路为熙秦路,后改属凤翔路。元初,又改属巩昌路。明洪武二年(1369),隶属凤翔府。
    大观元年(1107),陇州旱。三年(1109)又旱。
    南宋建炎元年(金太宗天会五年,1127),金兵攻陷汴梁,北宋亡。赵构在归德(今河南省商丘县)即皇位,建南宋政权,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凤翔、陇州为宋、金长期争夺之地。
    建炎四年(金天会八年,1130)九月,宋川陕宣抚使张浚调集30万人马抗击富平金兵,被金兵打败,退天水。后宋秦凤路副总管吴玠收集富平战败余兵,十一月与金将马立大战于陇州。
    绍兴二年(金天会十年,1132)二月,金兵步、骑数千人,扎棚寨于鱼龙川口,宋吴玠部将杨政率兵击败金兵,升为陇州团练使,移驻方山原(今宝鸡县境内)。
    绍兴四年(金天会十二年,1134)四月,宋川陕宣抚副使吴玠击溃金陕西经略使撤里金部,收复秦、陇、凤(今凤县)三州。
    绍兴九年(金天眷二年,1139)五月,宋宰相秦桧代表高宗接受“和议”。金“赐”宋河南、陕西地,宋向金称臣,岁贡。凤翔、陇州又归宋辖。
    绍兴十年(金天眷三年,1140)八月,宋川陕宣抚使同统制军马邰俊,统领王喜与金人交战于陇州、汧阳,金人败走。
    金
    金皇统二年(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八月,金元帅完颜宗弼(金兀术)与南宋大臣郑刚中划定陕西地界:大散关南归宋,北归金。从此,陇州为金置兵州。金兵户称猛安谋克户,与汉人杂居,领受耕地。女真族与汉族劳动人民逐渐融合。
    正隆六年(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南侵宋朝,九月五日夺取大散关。九月三十日,宋将吴璘遣将彭青收复陇州。
    大定三年(南宋隆兴元年,1163),宋将吴璘撤回河池(今甘肃省徽县),金重新占领秦、陇等13州。
    大定四年(南宋隆兴二年,1164),南宋孝宗向金求和,宋、金又以大散关为界,陇州仍属金。
    南宋宝祐六年(1258),蒙可汗发动三路大军攻宋,忽必烈攻鄂州(今武汉),兀良哈台从云南攻潭州。蒙可汗率主力4万经陇州入大散关攻四川。
    元
    延祜四年(1317)十一月,撤销汧源县,辖地由陇州直管。
    明
    洪武元年(1368)三月,明兵攻破潼关,元将李思齐驻兵岐山,部将任从政据陇州。
    洪武二年(1369)四月初三,明大将军徐达攻克陇州,留千户王弘将兵500防守。
    宣德六年(1431)四月,陇州大水,公房民舍及学宫被淹没。
    宣德十年(1435),陇州举人阎璿,号静乐,于家舍(今城关乡祁家庄)建静乐堂,藏其书以教学者。弘治八年(1495),其子阎仲实改静乐堂为岍山书院。
    正统元年(1436),知州郭宗仪在州城内建儒学(今南道巷文庙址后)。
    景泰元年(1450),知州钱日新为避水患,将州城周长9.3里改建为5.3里。
    景泰五年(1454),原州城只有西、南二门,新开筑北门。成化十五年(1479),增建东门。定名东门为“迎恩”,西门为“揽翠”,南门为“挹薰”,北门为“拱极”。环城掘筑池壕,深2丈,宽1丈5尺。并修建了月城、城楼、角楼、马道、水道等。
    成化八年(1472)七月,陇州大风雹,冰雹大如鹅卵,厚3、4寸,6日方消。北山轰鸣3大,裂缝长半里,不久复合。
    正德四年(1509)九月,明总兵官吴江驻守陇州城,蒙古瓦刺部首领小王子(麻儿可儿)派兵围攻,明参将王勋统兵援助,小王子引兵撤回。
    嘉靖元年(1522),蒙占瓦剌部小王子再度入侵,袭扰邠州(今彬县)、陇州。
    崇祯七年(1634)八月,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复蹈陇州,明五省总督陈琦瑜派大将贺人龙驰援被围。九月,明总兵洪承畴遣左光先援陇,围解。
    崇祯八年(1635),李自成义军将领高杰攻克陇州,杀千总、把总、授命子、州吏各1人,士绅3人,生员等若干人,知州胡尔纯上吊自缢。
    崇祯九年(1636)七月,农民起义军领袖高迎祥牺牲,李自成被推为闯王。八月,李聚集部将过天星等进入汧、陇山区。九月,李部自汧、陇攻凤翔,欲渡渭河,部将高杰叛投明军,义军失利,撤回宝鸡,中敌埋伏,又退回汧、陇。十一月,李自成与明总兵洪承畴在陇州大战失利,败退庆阳。
    崇祯十六年(1643)十月,李自成义军攻破陇州城,杀同知薛应珍。
    清
    康熙十三年(1674)十二月十一日,吴三桂在云南反清,陕西提督王辅臣在平凉叛应,派总兵蔡元攻克陇州城,夺印执官,掠掳仓库、驿站,后被清军收复。
    康熙十四年(1675)二月十一日,清将洞鄂佛尼勒占据陇州关山。不几日,清叛将李黄莺绕据关山顶,伐树塞路,扼据险要。清兵佟、达二将军屯兵咸宜关,对峙3年, 田荒民散。
    嘉庆十九年(1814),白莲教义军由凤翔入陇州,宁陕镇总兵杨芳率兵堵截,义军撤离陇州。
    嘉庆二十四年(1819),陇州司牧张纫庵在今西大街小学址创办五峰书院,辟东、西两轩藏书。
    咸丰十年(1860)三月,陇州设回民义学。
    咸丰十一年(1861),甘肃回民马化龙义军进入陇州,固关回民响应。知州戴鼎召募民团枪手160名堵截镇压。
    同治元年(1862)八月,甘肃省华亭县神峪河回民义军占据固关镇。十二月,又入赤延镇(今火烧寨村)。知州邵辅率民团堵击,被义军击毙。
    同治二年(1863)正月初三至初八日,神峪河回民义军进入陇州境内庙儿沟、田家原等60余村,州城戒严。五月二十日,清军甘肃省提督陶茂林率部来陇围剿,回民义军失利退走。
    同治三年(1864)正月二十七日,回民义军马队入西关,旋至城北开元寺,烧毁唐建七级木塔。
    同治五年(1866)四月,回民义军大队人马从温水沟、原子头向陇州城进发,打死打伤清英毅军200多人。五月,回民义军首领马生彦联合固原、隆德义军进入陇州驻扎,后被清兵击退。六月,陕西回民义军杨文治、马士彦万余人进入州境,被清军谭玉龙部击败,退驻甘肃省华亭。
    同治七年(1868)正月,陕西回民义军马登贵部5000余人,进攻陇州城,知州汤敏清兵击退。三月十三日,回民义军数十万人自甘肃省进入陇州白石川,清总兵肖群魁等分路进剿。随后,陕甘总督左宗棠率军带洋枪洋炮队二次入陕,分5路追击回民起义军。义军失利,撤离陇州。
    光绪三年(1877),春夏亢旱,秋禾无收,岁大饥,死人无数。
    光绪二十四年(1898)四月十八日至八月十三日,陇州连下大雨,倒塌城墙、民房,冲毁良田甚多。
    光绪二十八年(1902),陇州五峰书院改为陇州高等小学堂。
    光绪三十二年(1906)四月,陇州邮政代办所成立。
    光绪三十四年(1908),陇州教育会成立。
    宣统二年(1910)三月,陇州州署及巡警局放映无声黑白电影。同年成立陇州邮政局。
    宣统三年(1911)九月初一,陇州西关哥老会王生义、红帮韩刚等,响应辛亥革命,约定九月八日晚起义夺城,士绅朱正午、陈嘉谟向知州孙传绮告密,加之内应民团团总权永平叛变,攻城失利。九月九日晚,南原一带农民500余人持大刀、戈矛等攻打州城不克。九月十日晚,小沟村农民王家驹率领百余人攻城失利,王家驹等3人被捕。九月十五日,关山帮会首领邹占清、李国祯等,在关山顶关帝庙聚会,准备起义,被民团张仁五、曹希彬率部镇压。九月十七日,晁家坡村曹子海带领群众冲入州署,夺走知州大印。十月十九日,陕西革命军副统领万炳南驻守凤翔,令营长杨春华率部出守陇州固关,令参谋长陈同、参谋吴栋臣、赵皖江率部进驻陇州。二十七日,清甘军副将崔正午(回族)率领锐军五营夜袭固关,杨春华与战不利,退守陇州。十一月五日,陇州复被清军攻占。
    同年,梨林川绅士刘家尧引种棉花。
    中华民国
    1年(1912)
    2月28日,陕西革命军西路经略使陈滋生率3个营的兵力进驻陇州接防,陇州归属中华民国政府。
    9月,州署下令禁种洋烟(鸦片),并派员分赴各区禁种冬烟。
    2年(1913)
    2月,陇州改为陇县,州署改称县行政公署,知州改为县知事。隶属关中道。
    冬,建立县商会,设正副会长和会董等。国民政府陕西省富秦钱局,在本县设立办事处,发行当十小铜币。
    3年(1914)
    3月27日,白朗斋(外号白朗)率河南农民起义军数万人至县,被北洋政府钟毅军统领赵倜追击,遂弃城进入甘肃省清水、秦安等县。
    4年(1915)
    陕西靖国军胡笠僧领导的郭坚部第三营营长李栋材率部进驻陇县,军纪败坏,赶走县知事,征粮派款,县内受害严重。
    6月,发生牛瘟疫,全县耕牛死亡过半。用大黄、白矾防治,痊愈者较多。
    6年(1917)
    春,县城南道巷私立女子小学由县政府拨款转为公立,改名南道巷女子初等小学。
    7年(1918)
    9月23日,靖国军第八军(滇军)军长叶荃率部由天水攻驻陇县,李栋材败走北山。
    12月27日,北洋政府陇南镇守使孔繁锦军攻克县城,叶荃军败走凤翔。陇县被孔军统治达8年之久。
    8年(1919)
    夏,孔繁锦部在县设立军用行营电报局。
    9年(1920)
    12月16日下午,宁夏海原发生8.5级地震波及本县,震坏房屋墙垣无数,压死群众500多人,南原一带陷裂大穴数十丈。
    同月,孔繁锦部在本县设钱局,铸造当五十、一百元沙铜币,在县内流通。
    10年(1921)
    夏,县内大雨成灾,山洪暴发,河水陡涨,淹没田地禾苗,秋粮受损严重。
    是年,陇县盐厘局改为陇县盐务保运局。后又改为陇县盐务税收局。
    11年(1922)
    2月,县电报局成立,开始栽杆架线。
    10月,县志编纂采访局成立。
    12年(1923)
    2月12日,县城驻军在预村、焦家山围剿土匪张耀亭,击毙匪徒20余人。
    13年(1924)
    4月,县署苛捐杂税繁重,固关镇各村群众600多人,带农具赴县城“交农”(对抗官府苛捐杂税的斗争),县署允许在夏收前各种派款一律停办。
    9月,焦家山董正邦、段文喜等集众数十人抗款,冲击东区杜阳镇办公处,打死民团团丁9人。
    10月,农民兰改和等因县署派款负担过重,率二郎沟、预村等地群众,围攻东区杜阳镇办公处,官方当面允许减款,民众始退,兰改和从此失踪。
    是年,县城内10家商号组建联营公益钱局,发行纸币,兑换沙元。一年后停业。
    14年(1925)
    6月2日,甘军孔繁锦部刘、范二旅,由岐、凤退至本县,与国民军第四军杨虎城部孙蔚如旅激战于东区相公山、杜阳镇等地,相持半月,刘、范二旅退守天成、固关,孙旅进驻县城。
    8月,西安学生支援“五卅”反帝斗争,西路宣传队来本县,在城乡进行反帝爱国宣传,动员民众支援工人爱国运动。
    11月,孙蔚如部在县内开设的溥惠钱局,印发一元及一角、二角的五彩币票。
    12月22日,孙蔚如部东开,驻陕西、甘肃的国民二军党玉琨(外号党拐子)部来本县接防。27日,甘军来攻陇县,次年1月4日,甘军炸开西城墙,党部败走,本县归于甘军。此一战双方死伤官兵300余人,居民39人,毁房700余间。
    15年(1926)
    9月,冯玉祥部来本县驻扎,于北城门口竖勒“打倒贪官污吏、建设新陇县”石碑一通,署名冯玉祥。
    是年,县教育图书馆成立。20年(1931),改设为中山图书馆,后又改为县民众教育馆。
    16年(1927)
    3月,县署通知各学校禁读“经书”。
    春,建立中国国民党陇县党务指导员办事处。19年(1930),改为陇县党务审查员办事处,后又改为党务指导员办事处。
    是年,本县成立天足会,开始宣传妇女放足。
    17年(1928)
    春,撤销道制,陇县直属省辖。
    18年(1929)
    3月,旱象益烈,至夏二麦无收。斗麦20枚银元,灾民求生无路,每日饿毙者不下数百口。夏秋之交,雨泽失期,收成不到二、三成,八、九月复干旱,秋播失时。是年赤地千里,人心恐慌,举村逃亡者甚多,特别是关中饥民来陇,树皮草根掘食殆尽,死尸载道。
    秋,本县乡村师范学校成立(今法院址),有学生一班20余人。
    8月,县行政公署改为县政府,县知事改称县长。
    19年(1930)
    是年,本县暴风、黑霜,禾苗枯死,生计无着,逃亡者达3.1万多人。
    20年(1931)
    2月,陕西省银行发行的一元、五元、二角、一角钞票,在县内流通。
    4至6月,蝗虫侵入县内,遮天盖日,所过之处,夏秋禾苗损伤严重,上南区危害最重。
    春,旱灾,乾县、扶风、武功等地之民,西逃于陇,街巷拥塞,粮价激增,人心恐慌。
    9月18日,在西安中山中学上学的陇县籍学生同西安学生宣传队来陇,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当日摘掉国民党陇县党务指导员办事处的吊牌,赶走党务指导员秦三多等人。
    同月,本县第一高级小学(今西大街小学)师生上街游行,宣传抗日救亡。
    是年,县设官银钱局,次年停办。
    21年(1932)
    是年,连年大旱,饥饿灾荒,引起急性传染病“虎疫”(霍乱)流行。6月20日至8月中旬,县城内疫情严重,南门外沙岗子原有人口700多人,经这场疫病,死亡348人。全县死亡约2万余人。
    22年(1933)
    秋,推行保甲制,编查户口。全县共有2.1万余户,11.3万余人,其中回族1100多户,1.1万余人。
    是年,陕西省银行在县城西大街设办事处,开展银行业务。
    23年(1934)
    正月,县内畜、屠、斗税招商包办,全年包额1.2万多元。
    夏,调整行政区划,全县划编6区17联保,取消乡约、庄头制。
    8月,凤翔至本县马鹿镇的凤陇公路动工修建,次年4月15日竣工。5月10日,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偕夫人傅学文来陇参加通车典礼并剪彩。
    24年(1935)
    1月4日,国民政府的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家银行发行的法币在县内流通,铜元停止使用。
    3月22日,凤陇路陇县汽车站成立。
    7月7日,暴雨,南河、北河水涨,淹没沿岸农田无数,沙岗子街一半被洪水冲走,城东北角被洪水冲垮。
    是年,本县改属陕西省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
    同年,县政府下令禁止男子蓄发,强行剪男人的发辫。
    25年(1936)
    7月,县党务指导员杨杰生,在本县发展6人参加以监视异党活动为主要任务的特务组织中华民族复兴社。
    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张学良、杨虎城的“八大主张”传单在本县散发。
    12月19日,县学生抗日救国会成立。宣传停止内战,团结抗日,拥护张、杨兵谏。
    同月,杨虎城将军派警备旅一团来本县驻扎,在南原一带构筑工事,防御中央军攻击。
    是年,县戒烟所成立,办理烟民登记。
    省林务局投资收买固关、马鹿山区私有林18处9.9万多亩为国有林,在固关镇设立关山林管处。
    26年(1937)
    1月,中央军胡宗南第一师来本县,镇压抗日救国会活动。28日,县保安队逮捕参加抗日救国会活动的学生2人,1个月后取保释放。
    是年,全县征集壮丁580名,由关中师管区接收。
    27年(1938)
    1月,国民政府军政部军医署105后方医院由山西省迁驻本县,收容抗日伤病员200余人。
    2月,陕西省建设厅派张玉衡、高敬如、傅冠英3人在娘娘庙(今东风镇)成立新陇煤矿股份有限公司。
    春,法币贬值,公粮改征实物,公务人员月薪配发小麦。
    10月,中共陕西省委驻西府特派员吕剑人来本县指导建立了中共陇县支部。31年(1942)春,支部与上级失去联系。同年,停止活动。
    是年,成立县各界抗敌后援会,开展募捐和慰问抗日伤员活动。
    28年(1939)
    5月,县信用合作社联合社成立,并设立理事会和监事会。
    秋,省立陇县中学成立。
    冬,成立陇县国民精神总动员委员会,动员民众支援抗日战争。
    是年,成立中国国民党陕西省陇县县党部。
    是年,宝(鸡)平(凉)公路建成通车。
    是年,县档案室成立。
    29年(1940)
    正月,国民党骑兵第九师驻陇。次年,骑兵第三军军部来县驻扎,军纪败坏,民众深受其害。34年(1945)7月9日,陕西省政府主席董钊来县对其进行整编.14日撤离。
    秋,扰掠汧阳、陇县多年的土匪头子李水娃(今千阳县柿沟乡丰头村人),被汧陇保安大队活捉,枪毙于西安玉祥门外。
    9月,县司法处、新陇度量衡制造厂、县度量衡检查所分别成立。
    11,月至次年8月,进行土地测量登记,查实有承耕地62.6万亩。
    同年,实行新县制,撤销区和联保,成立12个乡镇1个独立保。
    30年(1941)
    7月,县田赋管理处成立,地丁钱粮改征实物。全县征军粮7924石,公粮3902石。
    31年(1942)
    1月,省立陇县中学学生闹学潮,县长蔡绍牧令保安队拘捕学生8名。
    春,汧河水文站由凤翔迁本县,设城西神泉村窑咀。
    9月,县银行、县简易师范学校分别成立。
    32年(1943)
    春,法币不断贬值,中央银行又发行关金券钞票,开始为100元至500元的票面,由于物价飞涨,一年后出现了25万元的票面。
    8月6日,统一丈量土地,15日结束。全县共有土地108.4万亩,除荒山、林地、荒坡、坟地、水沟等外,实有68.6万亩耕地。
    秋,秤、尺、斗改用新制。
    是年,县合作指导室成立,具体管理信用社、供销合作社事务。37年(1948),因法币贬值而解体。
    33年(1944)
    3月,三民主义青年团陇县分团部成立。
    11月4日,县知识青年从军征集委员会成立。全县从军青年30余人,被送往云南曲靖等地受训。
    34年(1945)
    夏,中国国民党陇县第一次代表会议在县党部召开,出席60人,选举了执行委员4人,监察委员2人,卢青当选为书记长。
    8月14日,抗日战争胜利,县城民众争相燃放鞭炮,通宵达旦,欢呼胜利。
    11月9日,县参议会成立。
    35年(1946)
    8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震、旅长郭鹏、政委王恩茂率领的三五九旅和干部十六旅从陕南北上边区,路经本县。胡宗南派19个团的兵力,布防本县和汧阳一带,围追堵截,在八渡镇的大底村、小底村发生激战。三五九旅西进马鹿镇,后绕道新集川乡进入甘肃省境内。
    10月,中共西府工委特派员刘章天来本县进行党的地下工作。
    36年(1947)
    春,中国国民党陇县第二次代表会议在县党部召开,出席70人,选举执行委员7人,监察委员3人。杨玉润当选为书记长。
    3月,西安绥靖公署陇县守备指挥部成立,赵廷栋(少将)任指挥官。
    是月中旬,胡宗南调集军队,进犯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县自卫队总队长李宏道率队参加。
    8月6日,本县“国大”代表选举事务所成立。选举赵作栋为国大代表。
    9月,以监视异党活动为主要任务的秘密特务组织,中国国民党陇县党员调查通讯网中心小组成立。
    是年,县千惠渠水利工程处成立,开始测绘工作。
    37年(1948)
    5月,国民党青海马继援部骑兵第十四旅调驻本县。
    7月,中共西安工委派共产党员张天鲁并由张约请的常文秀等9名进步青年来陇中任教,不久成立了公开性组织青果社,创办了《青果》油印文艺小报,出刊8期,揭露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宣传进步思想。
    8月,中央银行发行金元券钞票。
    同月,奉国民党陕西省党部命令,国民党陇县县党部与三青团陇县分团部合并,三青团员全部转为国民党员。
    9月,中共凤翔地下游击队从千阳县上店子进入本县麻家台求人领路,杜阳镇五保情报员秦生财命其养子领路走后,即报告杜阳镇长周志远转报县上,县保警中队追至新街镇官村,两名游击队员躲进民屋,被保警队活活烧死房中,又将5名被俘游击队员的头割下来送县邀功。
    11月,中共华陇工委决定成立崇(信)、华(亭)、陇(县)区委,区委副书记何忠义来本县新集川、火烧寨、峡口一带开展地下活动。
    38年(1949)
    2月,本县新集川拐沟村成立了中共拐沟党支部,张德善任支部书记。有党员41名,后在火烧寨、峡口、辛坪寺村建立了3个联络站,并组织党员和群众先后给陕甘宁边区运送枪支弹药等物资,支援解放战争。
    3月,陇县守备指挥部督令县政府加紧修筑“防共”工事,补修城墙,挖护城壕,在街道巷口修筑地堡,把西城门口街道挖成堑壕,设置吊桥,企图固守顽抗。
    5月,对公教人员薪金改发银元,钞票在人民群众的抵制下停止流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
    6月7日,中共宝鸡地委在岐山县益店镇宣布:成立中共陇县委员会,南云任书记,工作机构有秘书处、组织部、宣传部。同时成立了陇县人民政府,刘章天任县长,冯维清任副县长。下设秘书室、一科(民政)、二科(财政)、三科(文教)、四科(建设)、公安局、电讯局、税务局、邮政局、贸易公司、县供销联合社等,本县属陕甘宁边区人民政府宝鸡分区领导。
    7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率领的第一野战军第一军,沿本县南北二山分两路向县城挺进,盘踞在县城的国民党青海马继援骑兵十四旅和地方自卫团,狼狈西窜固关、关山、马鹿一带负隅顽抗。下午5时,人民解放军占领了县城。
    7月26日,陇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工作人员进驻县城,接收国民党政权,组织全县人民紧张地投入支前、建政、肃特、恢复工农业生产等工作。
    7月28日,人民解放军第一军步兵第一师配属炮兵二团向固关镇一带的守敌发起进攻,歼灭马继援的“精锐铁骑”十四旅和地方自卫团共3000多人,活捉马部副旅长以下官兵500多人,缴获大批武器和200多匹战马。旅长马成贤左臂被炮弹炸断,狼狈西逃。至此,陇县全境解放。随后第一、二兵团22万大军途经本县西进,受到全县人民的热烈欢迎和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援,为解放大西北作出了贡献。
    7月,城关市政府和东南、八渡等13个区公署建立。8月,按上级通知,将赤沙、香泉两区移交给宝鸡县管辖。
    7月底,岐山县刘岐周游击队和王孝先游击队50名武装人员,奉命进驻本县,将收编的各乡镇国民党自卫班人员组建起中国人民解放军陇县县大队,下辖3个中队,1个警卫班,共360多人。大队长由县长刘章天兼任,副大队长为刘岐周;政治委员由县委书记南云兼任,副政委为李拴录。主要配合地方中心工作,收缴国民党地方武装残存的枪支弹药、剿匪、维护社会治安、保卫新生政权。各区设游击队,一般编制10人左右。县大队和区游击队属县区地方武装,隶属宝鸡军分区和县区委双重领导。
    是月,陕甘宁边区人民政府企业厅派军代表宋炳祥等,接管了官僚资本家企业雍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陇县娘娘庙煤矿,成立了矿物管理委员会,31日恢复生产。
    8月1日,县人民政府召开庆祝陇县解放群众大会,第一野战军政治部主任泔泗琪在大会上讲了话。
    8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陇县支行成立,开始发行使用人民币。
    9月1日,县人民政府在药王洞举办教师学习会,培训教师164人,择优分配到全县各完全小学任教。
    1O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喜讯传来,全县人民欣喜若狂,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组织群众集会,热烈庆祝。
    1O月10日,县人民法院成立。
    10月19日,县民主妇女联合会成立。
    11月21日,中共陇县第一次党员代表会议在县委召开,出席代表52人,代表全县177名党员。总结安排了支前、建政、建军、肃特、清匪、反霸、生产等工作。
    是月,教师工薪发小麦,县区党政机关干部全部实行供给制。
    是月,县人民卫生院建立。
    12月7日,县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在陇县中学礼堂召开,出席代表90人。选举产生了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南云当选为主席。
    12月24日,县第一次农民代表会议召开,出席代表105人,选举成立了县农民协会委员会。
    1950年
    2月,中苏友好协会陇县分会成立,下设8个工作委员会。1960年以后,活动停止,组织随之消失。
    3月,固关区区长马得瀛等率民兵在区公署对面门楼上抓获了正在密谋策划袭击区公署的“西北争战军”分子崔林学、陈浩然等5人,收缴机枪1挺、步枪1支、手榴弹4枚、子弹200余发。
    同月,县禁烟禁毒委员会成立。
    4月2日,青海马继援军残部,纠集土匪糟生德、糟毓华等300余人,在固关、马鹿、河北、天成、温水等地扰乱抢劫。驻陇人民解放军出击清剿,击毙2人,打伤13人,活捉7人,平息了匪患,社会秩序逐步好转。
    5月1日,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本县广泛开展宣传,积极推动妇女解放。
    5月,国家首次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全县认购6.9万元,占分配任务的133.3%。
    6月20日,县工商科成立。
    同月,县检察署成立,1954年改为陇县人民检察院。
    8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陇县工作委员会成立。1957年,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陇县委员会。
    9月15日,县财政经济委员会成立。
    9月29日,召开中共陇县第二次党员代表会议,总结工作,整顿干部思想作风,部署开展十地改革和发展农业生产等工作。
    同月,县土地改革委员会成立,县委书记张正德任主任,县长刘章天任副主任。按照县委制定的《陇县土地改革计划》,从10月下旬开始,在试点的基础上,至1951年6月,全县分3期完成了土地改革,划定了阶级成分,没收地主多余土地5.5万亩,分给了1.4万户贫雇农,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10月5日,县剿匪委员会成立。
    10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命令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接着成立了县抗美援朝协会,在全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群众运动。
    同月,县委青年运动委员会成立。
    11月6日,县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召开。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关中各县各界人民代表会一般地可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决定,讨论了土地改革和发展农业生产等问题。通过了《陇县人民政府组织条例》和《陇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条例》,选举张正德为常务委员会主席,刘章天为县长。
    11月16日,中共陇县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
    1951年
    3月15日,贯彻执行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在全县大张旗鼓地开展了镇压反革命运动,历时3年,取缔反革命组织18个,打击反革命分子369人。依法处决了罪大恶极的恶霸、惯匪、特务、反革命分子50人,使人心大快,社会安定。
    3月26日,全县整顿摊贩,统一物价,统一度量衡,一律用制发的市尺、市斗、市升、市秤。
    5月1日,县人民政府召开万人大会,举行抗美援朝示威游行。全县人民为抗美援朝捐献7.9万元。有4128名青年踊跃报名,要求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军,后经批准.入伍1164人,赴朝参战261人。
    5月下旬,结合社会镇反,机关单位采用整风学习的形式进行内部清查。
    5月29日,全县行政区划调整为9个区,65个乡。
    6月9日,县人民武装科改为陇县人民武装部,县委书记兼任政治委员。
    7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陇县支公司成立。1953年撤销,业务交由县人民银行代办。
    11月20日,县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了常务委员会主席和县长。
    11月,开展反封建把头活动,打击了不法工头、资本家,被资方非法解雇的105名工人、店员回到原单位工作。
    是年,在土地改革中获得土地等生产资料的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农村出现组织起来生产的热潮。东南乡苟家沟村赵德才带头组织起全县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到年底,全县建立互助组1520个。
    是年,陈文魁等7名个体手工业者联合组织成立了本县第一个竹器生产合作社。
    是年,引种碧蚂1号小麦良种,到1954年,全县实现了碧蚂1号良种化,比原老品种小麦每亩平均增产5.8公斤,增长11.5%。
    1952年
    1月11日,县委成立节约检查委员会,分两期在全县干部中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随后在资本主义工商业中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历时半年之久。
    5月21日,本县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及第一次互助组长会议召开,参加的劳动模范代表31人,互助组长代表91人。省劳动模范赵德才等向全县互助组提出了开展比技术、比产量的劳动竞赛倡议。
    7月,县级机关单位干部实行薪金制,区级干部实行大包干工资制。
    8月,县委统一战线工作委员会成立。同年12月,改为县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10月1日,县人民政府在东大操场(现陇县中学后院),当众烧毁没收的鸦片烟26.4公斤,鸦片烟籽4公斤,吸烟用具274件。
    10月11日,中共陇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整党建党、查田定产、搞好宣传工作等4项决议。选举产生了县第一届委员会。会后,全县开展了规模较大的整党运动,至1954年春基本结束。
    10月30日,全县行政区划又调整为12个区74个乡。
    10月,6个区成立了供销合作社,收购推销农副土特产品,供应农民生产、生活必需品。
    同月,各区乡开展扫除文盲教育,推广速成识字法。
    同月,成立县查田定产委员会,开展查田定产工作,1953年3月结束。经清查,全县共有可耕地104万亩。评定土地等级,按等定产,并颁发了土地所有证。
    11月2日,成立县工商业联合会,召开了首届会员代表大会。
    11月20日,举办陇县首次物资交流会,成交额32.29万元。
    同月,各小学开始试行五年一贯制。
    同年,城关区朱家寨村杨树荣互助组高梁亩产413公斤;固关乡北大山村傅金龙互助组玉米亩产375公斤,创全县秋粮亩产新记录。
    是年,县委政策研究室成立,附设于县委秘书处。
    1953年
    1月12日,县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了常务委员会主席和县长。
    3月,县委成立贯彻婚姻法运动委员会。开展贯彻婚姻法运动月,实行一夫一妻,男女平等,提倡婚姻自主,禁止包办买卖,废止一夫多妻,禁止虐待和遗弃行为。禁止早婚,规定结婚年龄为:男年满20周岁,女年满18周岁,并实行婚姻登记制度。
    4月19日,成立县取缔一贯道办公室,开展取缔反动组织一贯道的工作。
    4月,撤销马鹿区建置,将其管辖的长宁驿、田家磨、马鹿3个乡划归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管辖,梁家庄、韩家山两个乡划归天成区领导。
    5月,关山战斗中牺牲的烈士遗骨,从固关移葬于县城东门外忠烈祠,后改忠烈祠为烈士陵园。
    9月1日,全县干部实行薪金制。
    同月,县第二次互助组长代表会议召开,参加代表364人,主要讨论发展互助合作和农业生产工作。
    10月,开始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翌年1月结束。普查以1953年7月1日零时为标准登记时间,查明全县有14.88万人。
    11月23日,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城镇居民、职工干部按月定量供应面粉和食油,
    同月,县工会联合会成立。1964年改名为陇县工会,1979年3月更名为陇县总工会。
    同月,粮食市场量器改斗为秤。
    是月,陕西省省长赵寿山来县视察工作,检查了新修的护城堤。
    是年,县内开始使用化学肥料硫酸铵。
    1954年
    1月,开始进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积级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县委在城关区朱家寨村,首次建起3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于坚持试验、示范和自愿互利原则,农民积极要求办社。到年底,全县建成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240个,入社农户占全县总农户的30.2%。
    2月14日,全县首次进行基层普选工作,选民第一次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直接选出乡一级人民代表1446人。
    4月27日,国家发行经济建设公债。到1958年,全县共认购31.4万元,并按规定时限,偿还了本息。
    6月3日,中共陇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传达讨论了中共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及省市党代会精神,安排了工作。选举产生了县第二届委员会。
    6月,全县基本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并召开了县首届手工业社员代表大会,成立了县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
    7月5日,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选举了出席陕西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8月16日下午6时,全县连续普降暴雨6小时,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冲毁千河沿岸农田2700亩,冲坏大桥4座,水磨12座。毁房183间,死伤8人。
    9月15日,全县棉布和针织品实行以人定量,凭布票供应。
    10月,开始宣传提倡节制人口生育。推广使用药物和工具避孕。
    11月8日,县委生产合作部成立。
    是年,本县至宝鸡开通客运班车。
    1955年
    2月27日,开展反对美帝国主义使用原子武器签名活动。全县签名人数达11.3万人,占总人口的77.3%。
    3月1日,国家发行使用新版人民币,旧版人民币停止使用,新旧币进行兑换,旧币1万元兑换新币1元。
    3月16日,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根据上级指示,决定陇县人民政府改名为陇县人民委员会(简称县人委),选举产生了县人委组成人员。
    4月,县人民法院开始推行公开审判、陪审、辩护等项审判制度。
    春,一些农业生产合作社出现少数农民拉牛退社现象。县委抽调454名干部下乡进行整顿、巩固和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工作。8月,传达毛泽东主席《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讲话后,批判右倾保守思想,农业合作化的发展步伐加快。至年底,初级农业社发展到1016个,入社社员2.4万户,占总农户的83%,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春,引进金皇后、辽东白等玉米优良品种以后,大面积推广,平均亩增产21.8公斤。
    7月2日,北河南岸防洪筑堤工程开工,9月1日竣工。修丁字坝8座,磨盘坝2座,打木桩筑护堤岸147米,砌石护岸146米,保护了城区安全。
    7月1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政协)陇县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产生了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
    1956年
    1月14日至年底,基本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县私营商业的85%,私营工业的90%,实行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和合作。改造过程中,存在着并店、升级过多和把一些小业主同资产阶级工商业者一样看待的问题,以后作了适当调整。1980年,全面落实了对原工商业者的政策。
    1月下旬,城关区朱家寨村、曹家湾区神泉村、南坡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建成。
    2月,开始在全县干部职工中分期分批开展了肃反审干工作,至1962年5月结束。
    3月,县电影队成立。
    4月14日,召开中共陇县第三次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了《陇县十二年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安排了加强党的政治思想工作,开展农业技术改革,做好社会镇反和机关肃反等工作。选举产生了县第三届委员会。
    春,开始在千河两岸筑堤防洪,后于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先后进行过3次全面治理。上游起于固关区的岔口,下游止于娘娘庙区峪头与千阳县交界处。在千河及其5条支流的河谷两岸,修筑防护堤37公里,丁字坝43座,基本控制了河水的泛滥,保护了农田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4月25日,甘肃省崇信县千牛乡所辖的河儿下村的54户、150人,划归本县温水区管辖。
    5月8日,县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
    5月,再次调整行政区划,将全县10区1镇、70个乡合并为县功、温水、河北、娘娘庙、曹家湾5区、30乡及5个直属乡。
    6月1日,县广播站成立。10月1日中午12时,首次用有线广播播音。
    6月,本县首次全民运动会在县城举行。
    8月10日,县商业局成立。
    10月,撤销宝鸡专区,本县由陕西省直辖。
    11月,进行整社并社工作,夏收前全县初级社并转成490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按劳分配制度。冬季又合并为299个大社,入社农户占到总农户的99.8%。基本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1月20日,《陇县报》创刊。
    12月6日,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审议了有关工作报告,进行了选举。
    是年,陕西省省长赵寿山来县视察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农业生产。
    秋冬,大旱130余天。
    是年,全县各乡通了邮路,区乡之间通了电话。
    1957年
    6月10日,政协陇县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了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
    7月,县服务局成立。
    8月20日,在县区机关干部中开展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随后转入反击资产阶级右派分子进攻的斗争。反右派斗争犯了扩大化错误,把一些对农业合作化和国家教育制度、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等方面提的过激批评意见,视为“右派言论”进行批判,并将59名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爱国人士错划为“右派分子”,分别给予了“处理”。1978年经复查,全部作了平反纠正。
    12月17日,千惠渠工程开工,次年5月建成,可引水灌溉耕地4.3万亩。
    是年,娘娘庙区兴中农业生产合作社豆世荣由南郑县引进甘兰型胜利油菜,经试种(包括育苗、移栽等)取得成功。后在全县川道地区推广,增产效益好。
    1958年
    1月28日,全县精简机构,撤销县直属单位24个,精简行政干部202人。充实基层,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
    2月26日,全县干部群众集资44.96万元,兴办地方工业。
    3月,进行首次地方病普查,查明全县患地方性甲状腺肿1.6万人,大骨节病2345人。
    春,开始推广人工养鱼,发展养殖水面40亩,到1987年,全县建成鱼池59个,养殖水面1061亩,年产鱼127吨。
    4月30日,成立县科学普及支会。1959年3月,改称陇县科学技术协会。
    5月3日,发动干部、职工、学生和农民突击开展除“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讲卫生运动。
    5月25日,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审议了有关工作报告,进行了选举。
    6月,成立关山牧场,养马488匹。1973年存栏数达1880匹,以后马价下跌,数量减少。1989年存栏1071匹。
    6月中旬,贯彻中共八届二中全会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县委召开四级干部动员大会,号召破除迷信,敢想、敢说、敢干,提出苦战三年改变全县面貌的30条奋斗目标。要求“跑步进入社会主义”,各行业都搞“跃进”。全县迅速掀起大办水利、大办农业、大办工业的全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9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定精神,全县撤销区乡机构,建立10个红旗人民公社,39个管理区,226个生产队,实行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推行伙食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大办民兵师,大办公共食堂,实行组织军事化,生产战斗化,生活集体化。办起公共食堂2675个,到食堂吃饭的农户占到83%,给生活带来不便。在“插红旗,拔白旗”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使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一平二调三收款”(指贫富拉平,平均分配;对生产队的某些财产无偿上调;收回农村贷款)的共产风泛滥起来,严重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集体经济受到很大损失。
    9月23日,县钢铁生产指挥部成立。全县开展声势浩大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县委抽调大批干部,集资20万元,组织3万多名劳动大军,组成6个团26个营,开赴千阳岭和本县的李家坡、银洞沟、白家滩等地找矿运料,建土炉烧柴炼铁。同时,发动机关单位的干部职工在千河沿岸淘澄铁沙。此举耗费了很大的人力,经济损失达15万元。在“钢铁元帅升帐,大放钢铁卫星”的日子里,广收千家万户的废铁器,投入冶炼,大批精壮劳力被调去找矿炼铁,使不少秋粮不能及时收回而糟蹋在地里。
    10月25日,县档案馆成立。
    11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千阳县建置,将千阳县的行政区域划归陇县管辖。同时,将陇县管辖的县功、新街两个人民公社划归宝鸡市管辖。
    11月,千、陇合县后,根据政社合一的原则,全县调整为6个人民公社,39个管理区,49个生产大队,226个生产队。
    11月19日,中共陕西省委决定,成立中共陇县县委书记处。杭尚增兼任书记处第一书记。
    是年,全县开展以滚珠轴承化为主的农具改革运动。
    冬,全县开展了以社会主义教育为纲的整社运动。
    是年,县人民体育场建成。
    1959年
    3月19日,县委召开有县、社、管区、生产大队、生产队干部1905人参加的五级干部会议,历时12天。传达贯彻中共中央提出的整顿和建设人民公社的方针和省委《关于人民公社体制若干政策问题的规定》,实行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管理,三级核算,按劳分配,等价交换的原则,推行包工、包产、包财务,超额奖励办法,纠正“一平二调”、瞎指挥等错误。
    4月28日,县委分批按公社召开两代会(即党代会和社员代表会),先后历时32天,参加的代表1977人。检查权力下放,纠正“一平二调”和瞒产私分、干部贪污、挪用、多占等问题。
    5月,国营陇县拖拉机站成立,地址在东南公社梁家村生产大队,购回第一台东方红54型拖拉机。
    8月21日,全县实行粮食定产、定购、定销政策。
    9月28日,传达贯彻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关于以彭德怀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和《为保卫党的总路线,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而斗争的决议》,在全县开展了“反右倾”运动。
    9月,县影剧院建成。
    10月19日,政协陇县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了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
    10月20日,县委召开有1475人参加的五级干部会议,批判右倾机会主义,200多名县、社干部受到批判。县委书记处书记鱼笃被错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撤销党内职务。使一批敢于实事求是反映情况,提批评意见的党员干部遭到打击。1962年作了平反纠正。
    10月,本县第一座水力发电站白牛寺电站建成。
    11月15日,开展了以两条道路斗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纲的整社整风运动,全县农村681名富裕中农,被以所谓有资本主义倾向受到了批判。
    同月,在县级机关、人民公社机关和中小学教师中进行了反右整风,到次年2月结束。
    1960年
    1月,恢复宝鸡市建置,陇县改属市管。
    1月14日,省人民委员会拨款25万元,维修县城隍庙、南道巷文庙大殿和千阳城隍庙大殿。
    2月1日,根据国务院规定,本县自即日起一律使用10两斤秤,废除16两斤秤。
    5月2日,全县机关、农村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新“三反”运动。历时1年,对有错误的116人分别给了党纪、政纪处分。
    8月5日,召开千陇合县后的中共陇县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千方百计加强农业战线,加强党的建设,开展学习宣传毛泽东思想的决议。选举产生了本届委员会、书记处和监察委员会组成人员。
    11月21日,县委召开县、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四级干部会,学习讨论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进一步认真检查处理干部中出现的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特殊化风和瞎指挥风等错误。会后组织力量,深入农村,经过年多时间的工作,全县共清理退赔平调款36.2万元,粮食9.95万公斤,房屋2.6万间,耕地2万亩,耕畜1088头,彻底纠正了这一错误。
    12月17日,贯彻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精简下放城镇非生产人员808人,到农村落户,参加生产劳动。
    是年,大旱。自1959年11月中旬至1960年3月中旬,干旱130余天,降水仅6毫米,其中71天滴水未下。5至6月份降水又偏少75%,11月至次年2月,连旱达120多天。县委、县人委发动全县人民进行了艰苦的抗旱斗争,取得了一定成效。由于两个百日大旱,加上左的错误造成的影响,使粮食严重减产,大部分社队社员口粮不足,而实行“瓜菜代”。
    1961年
    2月6日,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审议了工作,会议认为由于工作失误和严重自然灾害,本县国民经济面临很大困难,必须贯彻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方针。并作出了相应的决议,进行了选举。
    4月17日,政协陇县第四届委员会议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了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
    4月18日,县委组织干部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制定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简称60条),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队,恢复社员自留地,准许经营家庭副业,取消供给制,解散公共食堂。
    5月,划小社队规模,全县为19个人民公社,330个生产大队(不包括上店农场)。
    9月1日,国务院批准,千阳与陇县分设,恢复原千阳县建置。
    12月,全县豁免贫农合作基金贷款8.1万元。
    1962年
    1月,县委第一书记张维岳、县长刘增才出席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中央(扩大)工作会议。
    2月20日,中共宝鸡地委统战部批准,开放宗教改革中保留的本县城关基督教堂;伊斯兰教的城关、固关清真寺;佛教的香山寺;道教的龙门洞、景福山、药王洞道院。
    3月28日,召开中共陇县第四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努力完成国家计划的决议,会议检查总结了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强调要恢复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优良作风。进行了选举。
    5月,全县开始纠正在“大跃进”、“反右倾”和整社、整风运动中被错误批判处理的党员、干部的问题。先后摘掉20人的右派分子帽子,甄别平反了39名干部的错案,恢复了政治名誉。同时,按照国民经济调整方针,压缩基本建设规模,缩短工业战线,加强农业生产,撤销造纸厂、砖瓦厂、公路工程队、种猪场、温水中学、河北中学,停办县师范学校及火电厂。
    6月26日,成立县精减职工安置委员会,至次年7月,精减国家职工干部1279人,动员城镇居民2159人下乡落户,参加农业生产。
    7月1日,《陇县报》停刊。
    7月21日,中共陕西省委通知,县委不设书记处,第一书记改为书记,书记处书记改为副书记。
    是年,关山牧场从西安引进黑白花奶牛7头。到1989年,全县奶牛发展到1620头。
    1963年
    春,贯彻中共八届十中全会精神,要求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从此,各项工作逐渐纳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轨道。
    同月,县物资局成立。
    5月,国家商业部副部长吴雪芝来本县视察商业供销工作。
    同月,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下达,县委于8月5日在天成公社韦家庄、曹家庄、王家庄、上寨子4个生产大队进行以清工分、清帐目、清财产、清仓库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下简称社教运动)试点。
    5月22日,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审议了工作,认为全县国民经济经过初步调整,工农业生产出现新的生机,市场供应状况改善。会议提出要继续进行调整,搞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精神,开展社教运动。大会进行了选举。
    5月22日,政协陇县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了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
    6月7日,第一次烈军属、残废军人、复员转业军人优抚代表会议召开。
    10月3日,召开中共陇县四届二次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加强农业战线,开展以阶级斗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决议。随后至1964年,共分3期在全县7个公社76个生产大队进行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的“四清”(即社教)运动。
    1964年
    1月,中国农业银行陇县支行成立。
    春,从浙江引进栽植湖桑,发展养蚕。到1971年桑园面积发展到4800亩,蚕茧产量26万公斤,以后逐渐减少,现蚕茧生产基本停止。
    4月,进行土地核实工作,查清全县耕地面积为102.9万亩。
    5月中旬,开始进行第二次人口普查工作。查明至7月1日零时,全县总人口为15.8万人。
    6月15至26日,河北、麻家台、八渡、牙科、城关、东南、堎底下、曹家湾、温水、新集川10个公社、178个生产大队、269个生产队,先后遭受严重冰雹灾害。
    7月,县委抽调县、社干部428人参加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西省委在长安县进行的点上社教运动。次年,又抽调干部参加中共宝鸡市委在宝鸡县、凤县进行的点上社教运动。
    8月,停演传统古装戏剧,封存服装道具。
    8月22日,成立县安置城市下乡知识青年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当年安置西安市来本县上山下乡插队劳动的知识青年365人,本县知识青年86人。
    9月12日,召开中共陇县第五次代表大会,决定把城乡社教运动进行到底,继续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大力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选举了五届县委组成人员。
    10月,成立县委农林政治部。
    11月,人口计划生育开始施行节育技术。
    冬,响应毛泽东主席农业学大寨的号召,掀起群众性的农业学大寨高潮。至1966年底,全县出现了演峪山、麻坊铺等19个学大寨治山治水的先进典型。
    是年,陕西省省长李启明来本县视察农业生产。
    1965年
    1月,县第一次贫下中农代表会议召开,选举成立了县贫下中农协会委员会。
    7月,县城对出租私房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按照规定,纳入国家经租的私人房屋3323间,5.54万平方米,占全县私房1.2万问的20.75%。1985年开始复查,至1987年,退回错改房屋1229间,1.65万平方米,占被改造房屋间数的37%和面积的29.8%。
    8月14日,县委农村工作部与农林政治部合并,改称农村政治工作部。
    8月30日,娘娘庙人民公社更名为东风人民公社。
    9月6日,县委召开县、社两级干部会议,参加干部318名,并吸收部分贫下中农代表参加,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简称23条),号召干部“洗手洗澡”、“放包袱”,解决四不清的问题。随后,又召开有220人参加的贫下中农代表会议,采取大小会揭发批判的方法清查处理县、社干部中的经济问题。
    10月,撤销中国农业银行陇县支行,业务并入中国人民银行陇县支行。
    11月初至次年1月10日,全县农村进行面上社会主义教育,解决了一些社队的少数干部在经济上贪污、挪用集体公款,生活上多吃多占和工作作风上的问题,加强了社队财务管理。但后期采取了“夺权”、“打尖子”、“搬石头”等错误做法,进行了过火的批判斗争,使一些党员和基层干部受到打击。
    同年,全面掀起大修“四田”的群众运动。1970年以后,全党抓、全民办,加快了步伐。每年夏收、秋收后,封冻前,解冻后,春耕前,坚持修地和平整土地,到1989年,全县修成“四田”29.6万亩。同时,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起到了保土、保肥、保墒、增产的巨大作用。
    是年,卫生防疫站在麻家台公社试行改良水质,预防大骨节病。
    1966年
    5月,县委向党员领导干部传达中共中央5月16日《通知》精神,接着全县城乡开展批判邓拓、吴晗、廖沫沙的所谓“三家村”运动。
    5月28日,县委成立文化大革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6月27日中午12时暴雨,堎底下公社麦枣峪生产大队第一生产队山头滑塌,场房被毁,压死避雨的13名社员。宝鸡地区和县上领导赶赴现场抢救,安排善后事宜。
    7月17日,举办暑期教师学习会,全县中小学教师945人,工人、农民和学生代表81人参加,集中进行“文化大革命”,历时103天,310名教师受到批斗,156人受到党纪、政纪和法律处理。
    8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简称《十六条》),全县召开大会,游行庆祝。18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接见第一批“红卫兵”代表后,县内机关、学校、厂矿、农村纷纷建立起“红卫兵”和“赤卫队”组织,全面开展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立“四新”(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运动。有889户人家的某些财物被红卫兵查抄,后在1972年落实政策中,进行了清理退赔。
    10月,本县红卫兵代表220名去北京接受毛泽东主席的检阅。
    同月,西安大专院校的学生来县串联,散发传单,揪斗县、社一些领导干部,鼓动学生和群众造反。“红卫兵”组成徒步“长征队”,开始全国大串联。县委设立“红卫兵”接待站,接待过往“红卫兵”。
    12月中旬,全县城乡陆续成立了名目繁多的“造反”组织,大字报涌上街巷。接着又大搞“红海洋”(用红色油漆涂刷街道门窗等建筑物)活动。各级学校先后“停课闹革命”,批斗教师,冲击党政领导机关。
    1967年
    1月9日,在上海“一月风暴”的影响下,“造反派”组织在县影剧院召开批斗大会,拉开了“全面夺权”的序幕。随后,查封了县委的城市和农村两个文革办公室。县广播站也成了“造反派”的舆论工具,罢官夺权风很快刮遍全县,“炮轰县委”、“踢开党委闹革命”的标语口号弥漫城乡,县、社机关工作陷于瘫痪状态。
    1月16日至2月1日,本县“造反派”形成对立的两派,分别成立了“陇县革命造反总部”(简称县总部)和“陇县红色革命造反联合指挥部”(简称县红联),围绕所谓的“革命”与“保守”,相互以极左的言行进行论战,同时,频繁地召开“拼刺刀”会、批斗会、声讨会,揪斗所谓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并给挂牌、戴纸制高帽,进行丑化、游街游村。
    3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陕西省陇县人民武装部(简称县人武部),奉命实行“三支两军”(即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成立县抓革命促生产领导小组。
    3月15日,脑炎流行,全县发病210人,死亡30人。其中城关镇发病40多人,死亡9人。
    7月底,宝鸡军分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8145部队奉命介入本县“文化大革命”,表态支持“县总部”为“造反派”,加剧了两派间的对立情绪。随后,在江青“文攻武卫”的煽动下,全县性的武斗步步升级,混乱日甚一日,人民群众深受其害。
    8月27日,“县红联”调动上千农民进城,与“县总部”在陇中、县医院、人行、影剧院设置的4个据点,发生武斗,打死1人。
    同月28日,宝鸡“工矿总部”头头单英杰(已判刑)纠集8000多人,携带枪支棍棒,乘坐180多辆汽车来陇支持“县总部”,参加武斗,打死10人,使县城内的商店关门,工厂停工,邮电中断40多天,机关干部外躲,群众夜不能眠。
    9月1日到12月31日,两派及其各自所属的一些造反组织,先后发生抢枪、抢物资事件8起,抢劫县公安局、林警队、县中队、宝鸡军分区手枪54支,半自动步枪10支,步枪200余支,冲锋枪7支,轻重机枪10余挺,子弹200多万发,炮弹4箱等。还抢劫县物资局和化工厂炸药31吨,雷管1万支,汽油、柴油18桶。割断县邮电局电话线路,抢走电话总机、会议机、录音机,造成电话通迅中断16天。并先后在曹家湾公社的流渠,固关公社的固关街和穆家庄,麻家台公社的柳家山生产大队,城关公社的高堎生产大队和新集川等地发生武斗33起,枪杀23人,被毒打致死32人。
    1968年
    3月10日,两派造反组织实现大联合,协商筹备成立县革命委员会事宜。
    4月3日,陕西省支左委员会批准,陇县成立由军队代表、革命领导干部代表、群众组织(即造反派)代表“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简称县革委会),实行“一元化”领导。同时,成立中共陇县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县革委会下设政治部、生产指挥部、办事组、保卫组。后改为办事组、政工组、政法组、生产组,并成立10个基层站。此后,县级各单位、各社镇相继成立革委会或革命领导小组。
    是月,两派组织先后“倒旗”,但派性斗争恶性膨胀,武斗和打、砸、抄、抓更加激烈残酷。各自都有专业武斗班子,互相袭击。原“县总部”的“武卫连”进驻县革委会后楼,私设公堂,随意抓人,严刑拷打。一些单位也上行下效。
    4月24日,在原“县总部”的少数头头策划下,“反右倾联络站”成立,极力煽动极左思潮,“抓黑揪坏”,先后对26名公安干警进行体罚殴打,挂牌游斗。给70多名领导干部和一般干部加上种种莫须有的罪名,武装押送游街。在全县再次出现了更严重的打、砸、抄、抓,不少干部群众在揪斗中受到摧残折磨,有的被致死。
    5月1日,“武卫连”90多人,攻打在东风公社峪头生产大队的“县红联”武斗据点,打死5人。
    5月底,县革委会成立群众专政指挥部,各公社和县级单位也相继成立了“群专部”或“群专组”,名为保卫红色政权,实际上继续搞派性。
    6月,全县开展清理阶级队伍,把文化大革命以来揪出的1978人,当作专政和审查对象,按所属单位系统集中隔离审查,在批斗中被毒打迫害致死18人,扭送专政机关受审82人。举办中共地下党员学习班,大肆诬蔑地下党员。同时,也错补定了一些地主、富农成份。
    6月17日,县人武部成立军事管制小组,对县公安局、县人民检察院和县人民法院实行军管。
    8月,县革委会抽调干部、职工、驻县解放军指战员3012人,组成311个宣传队,深入机关、厂矿、学校、农村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7·3”、“7·24”两个布告精神。收缴各种枪支451支,雷管1.04万个,子弹2万多发,炸药300多箱,还有手榴弹、手雷、匕首等。县社群专组织解散,539个造反队倒旗,基本制止了武斗,外出人员陆续回单位工作。
    9月,县革委会成立“斗、批、改”领导小组,组织军宣队、工宣传、贫宣队进驻机关、学校、事企业单位和公社、生产大队进行所谓的“斗、批、改”。
    11月,陇县中学交由城关镇管理,更名为东街耕读学校。
    同月,西安3200名知识青年来本县15个公社插队劳动。本县200多名知识青年下到堎底下公社插队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12月24日,动工修筑县城到关山的陇关公路。
    是年,本县推广辣椒育苗移栽和烘烤干制技术。
    年底,县革委会作出掀起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决定,把农业学大寨作为农村的中心任务。
    1969年
    1月,《人民日报》发表山东省侯振民、王庆余关于公办教师实行“工分加补贴”的建议后,全县中学下放由公社办,小学下放到生产大队办,并建立贫下中农管校委员会。公办教师大都回队由群众推荐任教,待遇实行记工分加补贴。
    3月,宝鸡地区革委会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本县。
    4月下旬,县内普遍大搞“三忠于”(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活动。吃饭、睡觉、开会、职工上班、农民下地前都要背诵毛主席语录,“早请示、晚汇报”,“忠字化”活动盛极一时。
    5月1日,县革委会举办所谓“三旧”(即旧县委、旧人委、旧公检法)干部学习班,进行斗私批修,清理阶级队伍,交待落实问题,把一些同志关进“牛棚”隔离审查。后期将124名党政干部下放到“五·七”干校(麻家台公社张家庄生产大队)进行劳动锻炼。
    9月,全县进行“开门”整党建党,经群众评议恢复党员组织生活。把一些靠造反起家的人突击“纳新”入党。
    10月,西安市下放干部109名,安置在本县10个公社进行劳动锻炼。
    是年,中小学改秋季为春季始业。小学六年制改为五年制,高初中三年制改为二年制。废除升学考试制度,采取推荐和选拔相结合的办法录取新生,教育质量下降。
    秋季,国家农垦部授予陇县关山牧场先进集体称号。
    秋季,培训乡村医生,普遍推行合作医疗制度,至1970年底,全县有235个生产大队建起医疗站,实行合作医疗,占生产大队总数的97%。1984年6月,改医疗站为医疗室,由集体或个人承包经营。
    是年,全县动员城镇吃商品粮的居民579户2488人,到16个公社插队落户,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和分配。国家投资了大量安置经费,由于困难问题较多,1981年经批准,基本上都返回城镇。
    1970年
    1月6日,成立县战备人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理人民防空、战备训练、全民办后勤和军工生产等事宜。
    2月13日,县革委会成立贯彻中共中央3、5、6号文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全县开展了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的“一打三反”运动,历时两年。同时,清查了“文革”中发生的打、砸、抢案件。
    5月,城关、东南、牙科等公社试行麦、秋间作套种成功,后在全县推广。
    5月29日,县革委会决定,撤销下属的10个工作站,设立县革委会办公室、民政局、体委、广播站、邮政局、电讯局、财税局、农林水电局、文教局、卫生局、粮食局、商业局、工交手管局、农机物资局、计划委员会、人民银行陇县支行。
    10月21至30日,县革委会召开农业会议,传达北方地区农业会议精神,讨论学大寨,赶昔阳,建设大寨县的问题。
    10月,动工修建段家峡水库,历时两年,于1972年10月建成,有效库容1127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5.76万亩。
    同月,中共陕西省委书记李瑞山来本县视察工作。
    12月17日,召开中共陇县第六次代表大会。会议决定奋战三年把陇县建成大寨式的县,决定撤销中共陇县革委会核心领导小组,选举了第六届县委组成人员。
    1971年
    4月5日,“文化大革命”中改变名称的10个公社恢复原名。
    4月23日,县电讯局首次设置民用15瓦电台1部,正式开通与宝鸡的无线电报通话。
    6月,在党员干部中学习中共中央有关指示,开展批陈整风,批判陈伯达的反党罪行。
    10月,向党员干部传达中共中央关于林彪仓惶出逃,叛国投敌,机毁人亡的重要文件,开展批林整风。
    同月,兰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21军副军长刘建德.703部队政委阎子庆来县视察段家峡水库工程。
    12月12日,恢复公办教师由国家发工资和供应商品粮。
    同月,全县18个公社成立了公社广播放大站。
    是年,县委决定在全县农村以3年时间,分期分批进行以阶级斗争为中心内容的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整顿社队领导班子。在路线教育中大搞割“资本主义尾巴”,限制发展多种经营和家庭副业生产,使农村经济受到了很大影响。
    1972年
    3月,大电网330工程陇县、千阳段35千伏线路开始施工。次年1月26日,县35千伏变电站(容量2400千伏安)建成投运。
    4月,县委、县革委会作出“两杂一薯”(杂交高粱、杂交玉米、红薯)上《纲要》的决定,当年种植高粱面积达到9万多亩,亩产186.5公斤。
    5月,国家水电部部长钱正英来县视察工作,察看了朱家寨科学种田、郑家沟移栽小麦、演峪山绿化造林和兴中队的油菜生产。
    5月15日,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批判林彪叛党罪行。
    6月17日,县人民卫生院摘除新集川公社刘家河生产大队社员潘存烈20公斤重的巨大卵巢肿瘤成功。
    是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7084万公斤。1个镇,9个生产大队,35个生产队亩产过“黄河”(250公斤);18个生产大队,111个生产队亩产上《纲要》(200公斤);4个生产大队,5个生产队亩产跨“长江”(400公斤)。城关镇西关生产大队第6生产队小麦亩产超千斤。
    1973年
    2月8日,县委召开四级干部会议,以批修整风为纲,部署农业学大寨运动。
    4月29日,县委落实政策领导小组成立,下设办公室。复查落实历次政治运动中的遗留问题。
    5月15日,县委、县革委会决定撤销县公安机关军事管制小组、县革委会政法组,恢复县人民法院、县公安局。
    5月27日下午4时30分,全县15个公社的19个生产大队415个生产队遭受冰雹灾害。其中唐家庄、火烧寨、河北、李家河、麻家台等公社灾情严重。
    7月19日,县自来水塔建成,城关开始供水。
    9月,县委贯彻中共第十次代表大会精神,在党员干部中进行“要搞马克思主义,不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的教育。
    是年,在南坡、韦家庄等地出土西周早期青铜器等文物21件。
    是年,大旱,去冬至今春234天降水仅为历年同期的25%,6至8月降水仅71.3毫米.是历年同期的25%,气温最高达42℃,10万亩秋田苗枯无收。全县8条河流有6条断流,350个生产队人畜饮水困难,夏秋作物减产。
    1974年
    2月,开展“批林批孔”运动,从教育战线开始,号召学生学习张铁生和黄帅的所谓反潮流精神,进行“反复辟,反回潮”,批判师道尊严,使学校教学陷入混乱。
    4月,在河北公社石岭子村等地开始用“三七”高炮进行防雹试验。
    5月1日,本县发生3.7级有感地震。
    6月30日下午6时,冰雹大风,新集川、温水、天成,牙科等7个公社受灾,辣椒等经济作物无收。
    8月,推广江青炮制的小靳庄十件新事的经验,掀起大唱“样板戏”热潮。
    11月,开始搞园田化建设,以林带为标志,在川原5个公社44个生产大队,划定方百田,实行水、林、田、路综合治理。至次年春季,共营造44条长140公里的林带,植树44万多株。
    12月,组织县级机关干部、职工开始修筑北河4.5公里长的水泥板砌面河堤,至次年7月修成,保证了北河安全行洪。
    是年,全县实现了广播专线化。
    是年,关山牧场饲养梅花鹿45头,至1990年存栏49头,每年取鹿茸16公斤左右。
    1975年
    10月17日,西安市来本县下乡知识青年1753名,安置到14个公社插队劳动。
    1O月27日,县地震观测台在温水公社柴家洼建成。
    11月21日,县委召开有县、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2400名干部参加的农业学大寨群英会,提出大干快上的措施。会后抽调380名干部,组成92个学大寨宣传队到农村蹲点。
    是年,县城文化路建成。
    1976年 
    1月,县委召开各社镇党委书记、中小学党支部书记会议,安排部署所谓“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在全县各条战线开展批判所谓“三株大毒草”(即《论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总纲》,《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由于广大干部、群众持消极态度,基层的大批判未能展开。同时,抽调400多名干部和农村积极分子,组成91个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下乡,进驻6个公社的71个生产大队,根据“资产阶级就在党内,走资派还在走”的理论,整顿领导班子。
    3月初,城关镇东街、南街生产大队始用塑料薄膜覆盖育苗,后逐步推行地膜栽培蔬菜、玉米、烤烟等。
    3月,本县东风1000千伏安变电站建成投运。
    8月17日,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成立。
    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全县人民沉浸在极度悲痛之中。18日,冒雨在县体育场举行数万人参加的追悼大会,与首都天安门广场百万群众同时悼念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同志。
    同月,全县5所县办完全中学改为高中。中、小学正常的教学秩序、招生考试制度重新恢复。
    10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对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实行隔离审查。新闻发布后,全县城乡人民群众热烈庆祝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的伟大胜利。
    同月,小偃6号小麦良种,在县内川水地试种成功,后在全县推广。
    同月,李家河公社养猪事业连续6年实现“一人一猪”的先进事迹,在全国农业展览会展出。
    12月,大部分地区温度下降到零下20℃,为有史以来气温最低的一个冬天。
    年底,18个人民公社建立了电影队,全县电影放映网初步形成。
    1977年
    1月初,县委书记符德茂去北京参加第二次全国农业会议。中旬,县委召开1600人参加的四级干部会议,传达第二次全国农业会议精神,讨论加快建设大寨县的规划和措施。
    8月,开展一批两打(即揭批“四人帮”,打击阶级敌人破坏活动,打击贪污盗窃、投机倒把)运动。县委成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历时1年。结合清查县内在“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大型武斗、抢劫等事件及其主要责任者、指挥者和幕后策划者,处理了一批闹派人物。
    11月,大专(含技工)院校招生考试制度恢复,县上首次开设试场59个,考生达2677名。
    是年,城关公社朱家寨生产大队第二生产队种植大棚黄瓜1.06亩,产量达212万公斤。被邀参加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城市蔬菜工作会议。
    1978年
    按照中共中央有关规定,由本年起至1987年,县上先后几次成立复查纠正“三案”(冤案、假案、错案)领导小组,由县人民法院和组织、人事等部门分别抽调干部,组成专门办公室,对反右斗争、社教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中处理的案件,进行了多次复查,对其中的冤、假、错案,按照上级有关政策规定,进行了平反纠正。并补发了冤狱费和工资等。
    4月,全县开展消灭地方性甲状腺肿病百日活动。治愈病人5442例,手术割治402例。
    4月16日至5月上旬发生霜冻,夏田作物受灾严重,1.1万亩小麦绝收。
    5月26日,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审议了县革委会工作报告,讨论通过了继续深入揭批“四人帮”,认真贯彻新时期总任务的决议,并决定恢复县人民检察院。进行了选举。
    6月5日,县电池厂机修组试制出电池圆口机1台,方头模具1台,被国家轻工部命名为学大庆标杆集体,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颁奖大会。
    10月5日,改县手工业管理局为县社队企业管理局。
    12月,县委召开党员干部会议,学习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和决议,号召党员干部恢复、发扬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开展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
    1979年
    3月,召开中共陇县六届三次全委会议,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
    4月,县委农村工作部恢复。
    7月1日,县委与县革委会机构分设,县革委会移至原县人委地址办公。
    7月11日,恢复政协陇县委员会和县委统战部。
    7月21日下午6时许,河北、李家河、火烧寨、唐家庄、杜阳等公社降暴雨1小时,降冰雹30至40分钟,山洪暴发,北河流量969立方米/秒,洪水入城,县木器厂、县委、西大街小学以及附近的商店、居民院内水深1米,损失严重。
    7月25日,3个小时降雨80毫米,北河泛滥,冲死8人,伤17人,倒塌房窑253间(孔),伤亡大家畜178头。
    同月,进行中药资源普查,查明县内有中药资源1142种,编写了《陇县中药材资源资料汇编》。
    同月,关山公社发生鼠害,40%的粮食被吃掉,其它公社亦受其害。
    8月,县体育场内可容纳7000多名观众的露天灯光篮球场建成。
    9月下旬,省财政厅拨款20万元,动工修建有1081个座位的县电影院,1981年1月30日竣工使用。
    10月1日,县革委会副主任茄生民(回族)出席中共中央组织的国庆少数民族参观团。
    11月,恢复中国农业银行陇县支行。
    是年,开始使用除草剂消灭田间杂草。
    1980年
    春,在川原地区193个生产队推行联产到劳责任制,山区46个生产队实行了大包干责任制,即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5月15日,本县著名食品马蹄酥在全国名特糕点工艺交流会上展出,名列天津、郑州马蹄酥之前,获得较高评价。
    6月18日,县技术干部职称评晋委员会成立。
    6月,县档案局成立。
    7月23日,县委发出《关于放宽农村经济政策七点指示》。
    9月9日,中共陇县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讨论通过了《陇县1981年至1985年治穷致富规划(建议草案)》的决议,指出今后的首要任务是搞好经济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选举产生了县七届委员会和县纪律检查委员会组成人员。
    11月11日,县革委会公布本县第一批名胜古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县保护单位18个,公社保护单位10个。
    12月16日,政协陇县第六届一次全委会召开,选举了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
    12月18日,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审议了工作报告。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决定建立县人大常委会,改县革委会为县人民政府,并进行了选举。
    是年,大旱,上年8月16日至本年5月5日,三季连旱263天,降水较历年同期少64%,夏粮减产,其中无收成的达5万多亩。
    1981年
    1月,县司法局成立。
    3月,县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小组成立,下设办公室。
    4月,全县开展以“五讲四美三热爱”(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纪律、讲卫生;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为内容的文明礼貌月活动,治理脏、乱、差,改变社会风气。
    8月12日,县委抽调县、社干部1267人次,分4期深入社队,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至年底,812个生产队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占生产队总数的80.6%。克服了集体经济长期存在的“吃大锅饭”的弊病,纠正了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过于单一的缺点,大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8月20日,县内普降暴雨,高压配电线路倒杆、断线109基,全县停电20多天。
    12月,窑场至麻家台公路建成通车。至月底,全县各社镇全部修通了公路。
    是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450万元,比1976年增长49%,油菜总产213万公斤,均创历史最高水平。粮食总产7766万公斤,是建国后第9个丰收年。鲜奶、辣椒、兔毛、当归、蜂蜜收购量创历史最高水平。核桃、辣椒、蜂蜜外贸出口占全市第一,葡萄生产列入全省基地县。
    1982年
    2月1日,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讨论安排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
    3月4日,县绿化委员会成立。县委副书记王荣彬、副县长王勤郁分任正、副主任。
    3月,引进试种烤烟182亩。次年推广种植3631亩,1989年种植达3.72万亩,亩均产量84.2公斤,总产3129万公斤,产值344.3万元。
    4月,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毅忱、林茵如先后来县检查抗旱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讨论情况。
    同月,县委成立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办公室。
    5月,固关公社黑沟门生产队农民孙长善人工驯养麝(两只)成功。1989年,全县有两户农民饲养麝18只。
    5月18日,全国当归科研经验交流会在本县召开。
    5月31日,国家林业部与陕西省林业厅联合投资32万元,在八渡公社北沟营建林木良种基地。
    6月,国家发行国库券,全县至1989年共认购180.53万元。
    6月25日,进行第三次人口普查,查明7月1日零时,全县有3.93万户,20.6万人。
    同月,陕西省省长于明涛来县视察关山牧场和关山公社店子大队生产建设情况。
    7月,陕西省副省长张斌来县视察农业生产和关山牧场。
    7月16日,县煤矿娘娘庙矿区停产,新建的窑场平峒矿区正式投产。
    7月中旬,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石锋来县调查土地使用管理情况。
    同月,宝鸡市政府向全市推广本县李家河公社苏家原生产队的草田轮作,以草肥田,培肥地力,促使小麦丰产的经验;城关镇西关大队的小麦小群体,壮个体,大穗大粒,连年夺高产的经验及全县发展草木犀、毛苕子,草田轮作、农牧结合等经验。
    8月,按照上级指示,县委成立核查“三种人”(即跟随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造反起家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打、砸、抢分子)办公室,对县、乡领导干部中的这类问题进行了清查处理。
    同月,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立,下设办公室。
    9月7日,县个体劳动者协会成立。
    同月,县委老干部工作委员会成立。
    10月,固关公社苟家沟生产大队社员兰看灯、城关公社祁家庄生产大队社员韩万余两家被全国妇联命名为五好家庭。
    11月中旬,全国人大代表李家河公社党委书记豆世荣去北京参加全国五届五次人民代表大会。
    12月,共青团十一大代表、团县委书记秋拴定去北京参加本次全国团代大会。
    1983年
    3月,县西大街小学被评为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先进集体,受到国家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会奖励。
    春,县委针对长期受以粮为纲,单一经营和小农经济思想束缚,使自然优势难以发挥的状况,提出稳粮扩经(经济作物),兴林兴牧,大力发展社队企业,促进农村经济从自给自足向较大规模商品经济转化的方针,开始产业结构的调整。
    5月,用飞机在关山牧场一带播种饲草1万多亩,有效率达80%。
    同月,国家商业部副部长吴雪芝再次来县视察工作。
    7月16日,县土壤普查领导小组成立。
    8月6日,以日本京都大学名誉教授、北海道药科大学教授木岛正夫为团长的日本第四次生药研究者访华团一行16人,来县考察上寨子生产大队在关山的大黄栽培情况。
    8月17日,全县开展声势浩大的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斗争,至次年,共破获流氓团伙、盗窃集团11个,捕获了一批犯罪分子。同时,进行市场整顿,查处各种投机倒把等违法案件24起,没收冒牌自行车196辆。
    9月,全县给667名科技干部评晋职称,其中:工程师47人,助理工程师、助理农艺师等220人。
    10月16日,县人民政府颁布《陇县森林树木保护暂行办法》。
    11月4日,县千山林场成立。同时着手在北部山区建设15万亩防护林带。之后,采取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的造林办法,到1987年造林18.1万亩,保存面积15.8万亩。1989年底,木材总蓄积量已达41.6万立方米,10%的林木已能做椽。
    11月11日,企业用工开始推行合同制。
    12月,县审计局成立。
    同月,县少年宫楼建成。
    是年,国家外贸部确定本县为全国核桃生产基地县,并为本县出口的核桃仁、辣椒干颁发了品质优良出口免检证书。
    是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9620.51万公斤。有370多户,户均总产达到5000公斤以上,产量最多的户达到3.5万公斤。
    是年,学习山西省山阴县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经验,开展黄牛奶改工作,当年设7个冷冻精液配种点,对当地2147头黄牛进行了奶改配种。年底黄改奶工作列入省科委关中地区奶杂牛发展科研课题,到1989年全县奶改牛存栏4325头。
    1984年
    1月1日,中国工商银行陇县支行成立。
    同月,进行县级机构改革,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县委、县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退出了一批老干部,提拔了一批有较高文化程度的中青年干部。随后,对社镇党政领导班子也按“四化”要求进行了调整。
    3月,改变社队名称,除城关镇人民政府名称不变外,全县18个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改为乡人民政府,240个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1006个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
    4月,县人民政府发出《关于给企业松绑放权的十条规定》。在生产经营管理、产品销售、资金使用、机构设置、干部任免、工资奖励等方面下放了部分权力。
    5月26日,陕西省民政厅批准东风乡为镇建置,原行政区域不变。
    6月19日下午至7月19日,全县连降大雨,总降雨量197.8毫米,不少小麦出芽霉变。
    同月31日,杜阳乡旨留村天疙瘩梁出现1平方公里面积地陷,下沉30米,吼声持续近24小时,山坡耕地被毁。
    8月1日,北河军民大桥建成。
    同月,县委政策研究室单独设立。1986年3月改名县委研究室。
    9月10日,县委、县人民政府发出《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若干规定》。
    是月,县药材公司在海拔1300多米的关山林区引种栽培西洋参成功。
    10月9日,县物价局成立。
    10月23日,召开中共陇县第八次代表大会,大会提出了搞好经济体制改革等奋斗目标,选举了第八届县委组成人员。
    10月26日,政协陇县第七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了常委会组成人员。
    10月27日,县第九届人代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审议了有关工作报告,大会号召继续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并作出了普及初等教育,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决议。进行了选举。
    同月,本县被列入全省烤烟生产基地县。
    11月,县信用合作联社成立。
    年底,全县各乡镇办起了敬老院,134名鳏、寡、孤、独老人入院安度晚年。
    是年,龙门洞被陕西省列为对外开放旅游点。
    是年,县老年人体育协会成立,并举办了首届老年人运动会。
    1985年
    1月4日,县文化广播电视局成立。
    1月,中央绿化委员会和共青团中央授予共青团陇县委员会全国青少年绿化祖国突击队称号。
    同月,开始实施领导干部目标责任制、干部聘任制。
    3月,县委对城乡经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全县大多数企业实行了厂长(经理)负责制和经营承包责任制。个体户发展到1120户。
    7月1日,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杆秤尺子改制的通告》,重量计量改为公斤;长度计量改为米。
    同日,恢复县工商联合会。
    同月,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刘刚民等来县视察黄牛奶改工作。
    9月10日,县委、县人民政府在电影院集会庆祝我国第一个教师节。
    10月16日,县人民医院外科主治医师范光远作第一例开颅手术成功。
    同月,共青团城关粮站支部组织青年职工坚持27年义务给城区孤独老人、五保户、老干部、残废军人上门送面送油6.33万公斤,被共青团陕西省委命名为新长征突击队。
    是年,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工资改革,开始实行结构工资制。
    1986年
    2月16日,县扶贫扶优服务公司诈骗案被中共宝鸡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立为严重经济犯罪重点案件,并派调查组来县调查。历时9个月,查出由于违法经营造成经济损失187.5万元,涉及有经济问题的165人,其中有严重经济问题的64人,依法处理24人。这是建国以来县内发生的涉及有经济问题人员最多,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一起案件。
    2月22日(农历正月十四),中法友协弗郎兹女士和美国友好人士瓦拉来县参观杜阳乡、东风镇民间工艺美术展览和城关镇甫街高芯社火及城关乡北坡村背社火表演。
    2月23日(农历正月十五),县文化馆举办民间工艺美术展览,展出农民作品1480件,给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选送了8件。
    3月,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县委成立了整党办公室,全县分3期进行,到1987年前半年结束。 
    3月23日,东南乡边家庄村发掘春秋时期武将墓葬,出土铜戈、铜簋、铜匕首、石刻等40多件珍贵文物。
    是月,全县进行土地资源普查。
    5月21日,经沙棘资源普查,全县有沙棘面积3.1万亩,年产沙棘约175万公斤。
    5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陕西省陇县人民武装部正式改归地方建制,机构名称为陕西省陇县人民武装部,负责本县的民兵和兵役工作。
    6月,县烟草专卖局和县烟草支公司成立,统一经营管理烟草的产、供、销业务。
    7月18日,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反盗窃斗争。
    7月28日,牙科乡梁甫村出土8件珍贵青铜器,初步考证为西周早期器物。
    9月28日,美国朋友阳早、寒春夫妇来县考察黄牛奶改工作。
    12月,本县千山防护林工程建设,被国家林业部“三北”防护林建设领导小组评为先进集体,并颁发了证书和铜制奖牌。
    1987年
    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举办首届艺术节庆祝大会,全县106家社火进城表演,文化部和在中国部分外宾、留学生、研究生37人来县观赏。
    2月13日,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顾问、全国政协常委、本县城关乡殿子村人张仲实在北京逝世。县委、县人民政府派代表去北京参加了追悼大会。
    同月,根据国务院和陕西省人民政府的决定,本县从今年粮食年度起,取消粮油统购,实行合同定购。
    4月10日,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周雅光等来县检查工作。
    4月30日,陕西省副省长林季周等来县检查农业科技推广和黄牛奶改工作。
    5月10日,政协陇县第八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了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
    5月11日,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审议了有关工作报告,大会提出要继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加强两个文明建设。进行了选举。
    5月29日,华亭、陇县友好县缔结仪式在县招待所举行。华亭县代表团团长、常务副县长韩豫平,陇县代表团团长、县长盛平想在协议书上签字。双方在平等、互利、守信的原则下,签定了发展经济协议33项。
    8月18日,美国驻华使馆农业专员陶若彬女士来东风镇、杜阳乡、火烧寨乡考察核桃生产和核桃品种改良试验成果。
    8月29日,法国汽车旅游考察团一行6人来县访问,参观了关山牧场。
    8月,县上地管理局成立。
    9月15日,由西安美术学院设计,县大理石公司组织,曹家湾乡张春生、东南乡杨致祥、边拴录等150多名石匠参加,用红色花岗岩雕制的丝绸之路大型石雕群雕成,运置于西安大庆路西端的丝绸之路起点。
    9月18日,由全国政协委员、原农牧渔业部副部长肖鹏、原农垦部副部长张林池,原中组部秘书长何载、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李经伦和有关专家、教授组成的全国政协农业考察组来县视察。
    10月12日,县城西门广场南总长650米的新建路建成,次年在此路建成5400平方米的晴雨棚综合市场。
    10月20日,陕西省军区副司令员王志诚来县检查民兵基地建设、训练和征兵工作。
    10月,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管理局成立。
    12月9日,县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办公室成立,与县多种经营办公室合署办公。
    是年,经过试点,分期分批在村组分别建立经济联合社和经济合作小组,负责管理集体经济,搞好产前产后服务,发挥统的功能。到1988年,全县所有村、组都建立起了经济合作组织。
    1988年
    1月9日,县老龄委员会成立。
    3月,本县农民体育代表团在宝鸡市第三届农民运动会上,荣获锦旗5面,金牌2枚,银牌17枚,铜牌2枚,总分为全市县区第1名。
    3月2日,各乡镇120余家社火汇集县城表演,喜庆元宵节。澳大利亚、西德驻宝专家,法中友协会员等外国友人和省市文化界20多人来县观看。
    3月7日,县委、县人民政府召开玉米生产表彰大会,并作出在全县开展十万亩玉米高产技术开发活动的决定。
    3月8日,中共陕西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李溪溥等来县检查工作。
    3月20日,召开中共陇县第九次代表大会,讨论了经济体制改革工作,选举了九届县委组成人员。
    同月,国家先后发行特种国债和保值公债,至1989年全县共认购117.6万元。
    4月1日,县监察局成立。
    4月6日,段家峡水电站建成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1260千瓦。
    5月15日,县体制改革办公室成立。
    5月23日,夏令时19时14分5至9秒,在县地震台西北20公里处,发生1.6级地震;20时2分23至25秒,又在县地震台西北15公里处,发生3.0级地震。
    7月2日,省186煤田地质勘探队,在李家河乡高家河村钻探深度达716.5米时,发现厚4.1米的煤层,为搞清永(寿)陇(县)煤田“黑腰带”提供了资料。
    7月9日,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牟玲生、省顾委副主任白文华等来县检查工作。
    8月7日,温水、城关、东风等乡镇暴雨成灾,北河洪峰流量达298立方米/秒,水毁公路、桥涵、河堤、农田严重。
    8月15日,陕西省省长侯宗宾等来县检查工作。
    9月5日傍晚,全县11个乡镇遭受了暴雨、冰雹、大风袭击,死亡3人,死亡大家畜29头。
    10月25日下午3时30分,国际汽车拉力赛60多辆汽车组成的车队途经县城,翻越关山西去乌鲁木齐市。
    11月1日,县委召开九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讨论通过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控制物价和从严治党、加强政治工作的决议。
    11月19日,中国民主建国会陇县支部成立。
    11月24日,陕西省副省长徐山林等来县检查渭北旱原生产建设情况。
    12月25日,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张勃兴等来县检查工作。
    1989年
    1月7日,陕西省第四次渭北旱原生产建设会议在本县召开。会议期间参观了东南乡万亩间套田、苟家沟奶牛重点村、东南纸厂、段家峡水电站、康乐饮料厂和奶牛、造林专业户的生产情况。
    4月2日,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审议了有关工作报告,确定今后3至5年,在农业综合开发上要着重抓好“五项工程,一个建设”(即段家峡水库灌区综合开发工程,以30万亩基本农田为主要目标的中低产田改造工程,高寒山区的温饱工程,农田生态防护林开发工程,万头奶畜、千吨乳品生产开发工程;以十万亩林果为重点的多种经营商品生产基地建设)。进行了选举。
    7月15日晚,东风、杜阳、东南、八渡、牙科等乡镇发生特大暴雨,降雨中心雨量达276.5毫米,使这些地区的电力、交通、通讯和水利工程设施及庄稼遭到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2219.8万元,死亡4人,受伤3人。
    9月14日,本县第一个农话自动交换机在东风地区开通,东风镇、杜阳、麻家台乡用上了自动电话。
    9月19日,县委作出依法治县的决定。
    10月20日,全国政协委员、原农牧渔业部副部长肖鹏等第二次来县考察黄牛奶改和农牧业生产。

    11月6日,本县被确定为国家教委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贫困地区小学教育实验项目的实验县。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 相关评论
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陕ICP备08105594-2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