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村史 > 宝鸡村史
+

宝鸡陇县介绍

2016-10-17    作者:代峰\编辑    来源:陇县志    阅读:464

 

陇县位于渭北黄土高原南部,陕西省西陲。东连千阳,南接宝鸡,西、北与甘肃省清水、张家川、华亭、崇信、灵台县毗邻。全县总面积2285.2平方公里,辖2镇17乡,人口22.14万。县城距省会西安市250公里。境内森林茂密,草地广袤,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是关中西部一个资源丰富、物阜民康的山区县。

    一

    本县古称陇州,因地处陇山东坂而得名,是黄河流域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远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先民就在千河谷地繁衍生息。夏朝,陇县属雍州之域,《史记·夏本纪》所载的“导岍及岐”就指此地。商为矢国领地。西周为秦非子食邑。公元前776年至前762年,秦建汧邑,秦襄公、秦文公在此建都14年。战国时,秦设汧县。北魏更名汧阴县,于县设东秦州。西魏改县名为杜阳,改东秦州为陇州,陇州之名始起。北周复改县名为汧阴。隋改县名为汧源,撤陇州。唐复设陇州,辖汧源、汧阳、吴山、南由、华亭五县。民国2年(1913),改陇州为陇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陇县改属宝鸡市管辖至今。

    本县地处鄂尔多斯地台南缘和秦祁地槽褶皱北部的接壤处。地理坐标,东经106°26′32"至107°8′11",北纬34°35′17"至35°6′45"。南部陇山高耸,峻岭重叠;东、北部千山横亘,丘陵沟壑密布;中部千河贯通,地势平坦;西南、西北两山向千河谷地倾斜,构成明显的山地——台原——川道阶梯地形。地势西高东低,海拔在800.2至2466米之间,相对高差1665.8米。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台原广布,川道狭长。

    本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地形的多样性,形成了明显的地域性立体小气候环境。北部山区为半干旱温凉区,光照充足,无霜期短,雨量较少,春旱突出。中部川道为半干旱湿润温暖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南、西部山区分别为湿润温凉区和寒冷区,气候偏冷,光照较差,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0.7℃,年平均日照2033.8小时,大于等于5℃的年平均积温3915.1℃,年均降雨量600.1毫米,年均湿度71%,年均无霜期198天。这种气候给农作物种类和品种的适生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本县农业形成了“品繁以显物阜,质优独富特色”的特点。但是,霜冻、干旱、冰雹等灾害时有发生,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本县林密草茂,万木峥嵘,生物资源丰富。林地面积165.6万亩,占总面积的48.3%,其中森林136万亩,人均6亩。关山有天然林104.2万亩,是陕西省五大林区县之一,生长有杨、椴、松、桦、栎等74科、163属、385种木本植物。著名的活化石植物银杏,古生孑遗植物连香,珍贵用材树种红豆杉、水曲柳,价值较高的观赏树种玉兰、金钱槭、花叶丁香,高级饮料原料树种沙棘、猕猴桃等都有生植。森林覆盖率32.8%。木材总蓄积量819.7万立方米,人均占有37立方米。年生产木材1万多立方米,占宝鸡市木材总量的三分之一。林区有金钱豹、毛冠鹿、林麝、野猪、獐子、苏门羚和鸳鸯、画眉、黄鹂、金雕等珍禽异兽216种,其中10余种属国家保护动物。经济林木以核桃、水梨、茅栗、山杏、苹果、柿子为主。核桃最高年产150多万公斤,产量列陕西省第二。有野生植物千余种,其中五味子年产量100万公斤,沙棘果50万公斤,山楂50万公斤。牧地面积57万亩,其中天然草场35.44万亩。野生牧草352种,均属灌木草丛类,以木、莎、豆、菊科为主。饲草生长量3.78亿公斤,载畜量折羊单位8.7万只。富有科学营养价值的大豆、豌豆、小豆也占有一定数量。发展畜牧业的条件十分优越。

    本县中药材品种繁多,质量上乘,素负盛名,《图经本草》、《本草纲目》中都有记载。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曾在陇山采制药物。清康熙《陇州志》记述境内有中草药百种以上,目前已知的中药资源按基源共757种,中药材品种1549种。大黄、当归、薏米、党参、鹿茸、麝香等药材闻名全国,为陕西省当归、大黄生产基地县。药材远销全国各地,被誉为“药材之乡”。1983年,日本第四次生药研究者访华团曾来县,对大黄栽培进行了实地考察。

    本县物华天宝,钟灵毓秀。矿产资源初步探明的品种和储藏量有:煤97亿吨,石灰石7491.6万吨,陶土319万立方米,石墨D级矿床138万吨,白云岩4710万吨,石英石C级储量3.8万吨,磷234万吨,大理石3000万立方米。煤已有500年的采掘历史;大理石品种繁多,质地优良,色泽高雅,其中“陇州红”尤为名贵;陶土耐火度强;石墨可选性好。铅、锌、钼、铜、金等稀有金属也有一定藏量。

    本县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境内49条主要河流,密布于千山之谷。地表水年径流量5.9亿立方米,其中自产水4.2亿立方米;地下水总补给量7242万立方米,水能蕴藏量11.5万千瓦,可开发量4.2万千瓦。各河系总水头9570米。千河为境内第一大河,横贯全境中部谷地,注入渭水,境内流长68.75公里,流域面积1958平方公里。另外,边家庄村至刘家咀村有泉30余眼,泉水冬温夏凉,盛暑不涸,清冽甘甜。城西北7.5公里处的温河沟老龙殿泉群,冬季平均水温15℃,故称“温溪不冻”,名列“陇州八景”。

    二

    本县地域辽阔,地形复杂,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全县人均耕地3.4亩,林地7.5亩,牧地1.4亩,均高出陕西省和宝鸡市1倍以上。地形山、川、原兼备,土层深厚,质地良好,容易培肥。虽积温与降水条件与全国相比属中等偏下,光照于农作物生长“两料不足、一料有余”,但有关山、千山两道林区

    绿色屏障调节气候,涵养水分,使气候温和,雨热同季,农业生态环境较好。多样化的立体小气候环境,为农、林、牧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宜于粮油麻、林药果、马牛羊生长繁殖,尤以种植业、养殖业见长。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素享“富有陇州,十年九收”之誉。

    远古时期,先民就已在这里从事农耕,并以畜牧业著称。秦汉之际,铁制农具广泛用于农业生产。隋唐之交,种植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唐代以后,农业经济遂开始由牧区农业向农区畜牧业转变。唐高祖时,朝廷曾遣水利郎中姜行本在陇州督修“五节堰”,引千河之水通漕灌溉,陇州亦向朝廷进献嘉麦。明清之后,种植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耕作方法不断改进。明万历年间,有夏秋地21.5万亩,到清康熙时,已增至39.4万亩,民国30年(1941),耕地面积已达67.6万亩。农作物面积、品种、产量都有增加。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高粱、糜、谷、豆、薯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菜、大麻、辣椒、薏米等。由于耕作方式和栽培方法沿用旧的习惯,生产水平很低,农业发展极为缓慢。建国前夕,粮食平均亩产仅50公斤左右,经济作物产量也不高,商品量不大。

    建国后,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加上40年来的劳动积累,全县新修“四田”(水平梯田、水平埝地、打坝淤地、河滩造田)31.34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2.36万亩;兴修了段家峡、温河等水库11座、陂塘74个,建抽水站52处,配套机井661眼;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683.2平方公里;新增农机总动力3.45万马力,百亩耕地平均3.66马力,农业基本条件有了显著改变。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耕作制度不断改革,栽培作务水平相应提高,农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给农业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共陇县县委(简称县委)、陇县人民政府在粮食生产上先后提出了稳定面积,水旱并举,依靠科技,立体发展,主攻单产,增加总产的指导方针,开展了以川水地间作套种、旱肥地小麦规范化栽培、山坡地小麦水平沟种植为内容的“三个十万亩”和十万亩玉米高产技术开发活动。川道及台原地区普遍实行了机械耕种。全县农作物种植基本实现了品种良种化。经济作物以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扩大规模、主攻效益为指导思想,努力提高传统栽植的辣椒、当归、大黄等的产量和质量,引进了烤烟、西洋参、伊贝母等一批适宜本地生产的经济作物新品种。相继建立了粮食、油料、烤烟、辣椒、药材等省、市级商品生产基地,使农村经济迈上了新台阶。198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7876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5.7%。粮食播种面积63.14万亩,粮食总产1.03亿公斤,按农业人口计算,人均505公斤。经济作物种植面积7.08万亩,生产油料211.2万公斤,烤烟312.9万公斤,辣椒干149.9万公斤,蔬菜3562.7万公斤,水果272.4万公斤,中药材收购总值105.8万元。农产品商品率上升到37.53%。辣椒干以条长肉厚、色泽纯赤、纹理均匀、辣味浓郁而被誉为“秦椒之王”,自六十年代漂洋过海,远销欧亚诸国,1983年获国家外贸部出口信用证书,信誉经久不衰。核桃以个大、皮薄、仁饱、不隔、酥脆、香甜、营养丰富为特点,并以其优质标准出口免检,至今蜚声海外。大麻颜色白净,质地柔韧,拉力强,纤维长,著称全省。神泉葡萄颗粒硕大,含糖量高,味醇色艳,品质优良,享誉陕甘。

    本县发展畜牧业条件得天独厚。商末周初,秦非子曾为王室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功绩卓著,被封为附庸。秦汉时期,大将卫青、霍去病北征匈奴,战马多为陇山提供。唐高祖武德年间(618~626),朝廷在陇山一带设有牧马监,养马数量甚多,王侯将相的私牧也多聚集于此。唐代以后,牧马业渐衰,牛、羊、驴、骡等增多。建国后,人民政府积极进行牧草资源开发和草场、草种改良,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特别是80年代以来,大搞肉畜、奶畜基地建设,推广黄牛奶改、冷冻精液配种、青贮饲料、配合饲料等科学的繁殖、饲养和管理方法,生产规模和生产水平不断提高。1989年,全县大家畜存栏5.68万头,其中牛4.76万头。有国营奶牛场2个,奶牛专业村4个,纯种奶牛1620头,奶改黄牛5648头,年产鲜奶633.7万公斤。养羊2.46万只,其中奶山羊6679只。肉类总产量293.6万公斤,禽蛋73万公斤,蜂蜜4.96万公斤。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日益提高,已成为陕西省奶畜生产基地县和国家商品牛生产基地县。

    林业历来是本县社会财富的一大宝库。“东园霁雨,林麓萧疏,雨后苍翠,秀色可餐”,是旧志对本县明末清初森林资源的写照。清代之后,战争频繁,人口增加,乱垦林地,重采轻育,使森林资源惨遭破坏。建国后,先后建立了关山、固关、八渡、咸宜关、千山5个国营林场和县林业站等经营管理机构,坚持植采同步、育伐协调的原则,在搞好天然林保护、抚育和开发利用的同时,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荒山荒坡。1978年后,新的林业政策和国家“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防护林建设,为本县林业发展带来契机。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使本县林业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983年开始,进行千山防护林工程建设,在贯穿13个乡镇的89个行政村,长达36.2公里的千山主脉,采取国营与集体合作造林和个人承包造林相结合的方法,累计造林18.1万亩,保存15.8万亩。通过封山育林,林木蓄积量已达41.6万立方米,昔日的荒山秃岭披上绿装,郁郁葱葱。40年中,共营造人工林76.41万亩,保存面积27.97万亩。1985年,本县被评为陕西省种树种草先进县。

    经过40年的努力,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1989年,全县现价农村社会总产值215亿元,为1949年和1980年的7倍和3.3倍,农业经济内部结构趋向合理。在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产值比1980年增长1倍,林、牧、副、渔业比重增长73.7%;在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比重由81.9%调降为48.5%,经济作物产值由18.1%上升到51.5%;乡村工业产值超过了县办工业产值。农民开始走上富裕道路。

    三

    本县工业可溯源至商末周初。出土陶器表明,早在6000年前,就有原始手工业。秦、汉、唐时期,州内铜、铁冶炼,陶瓷、油漆等手工业渐趋发达。宋代,陇州有“酿酒之乡”的美誉。明代,煤炭采掘开始。民国20年(1931)后,始用脚踏纺纱机。30年(1941)后,启用蒸汽机。民国末期,城内酒、糖、铁、纸、木、染、竹、鞋、硝、碱诸业俱全,并形成独具特色的工艺特产,“露漆”家具,耐酸耐碱,色彩绚丽;金银制品精镂细琢,花纹细腻。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到1965年,建立了39个地方国营企业,13个县办集体企业。当年,全县工业总产值267.5万元,利税总额22.6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县、乡、村、户“四轮驱动”,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开展横向联合,立足资源,发挥优势,使县办工业在老企业改造和新企业发展中有了长足的进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全县工业生产的生力军。条件较好的东南、城关、城关镇、堎底下、杜阳、曹家湾等地相继创办了水泥、造纸、食品、纺织、水泥制品等一批乡、村骨干企业,个体工业也得到发展。全县已发展有机械、化工、森工、电力、建材、食品、皮革、纺织、造纸、文化用品等十多个工业生产门类,形成了从采矿到砖瓦生产、大理石加工和水泥及其制品为主的建材,从采集到果酒和饮料生产为主的酿造,从养殖到乳品、罐头、皮革生产为主的畜产品加工,从修渠建库到办电、养鱼为主的水资源开发等四大生产系列。创出了关山牌全脂牛奶粉、秦陇牌中国五味子果酒、神怡牌沙棘果汁、金丝猴牌干电池、瓦楞纸、山丹丹牌胶包底布鞋、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等十多个部、省、市级名优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区。198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6253.7万元,占全县社会总产值和工农业总产值的36.68%和44.26%,其中乡镇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0.88%。工业企业实现利税863.8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70.9%,全民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9505元。在工业总产值中,轻、重工业的比重为36.6%和63.4%;全民、集体、个体的比重分别为29.4%、42.6%和28%;主要行业所占比重是:建材17.6%,化工8.9%,食品16.5%,造纸11%。

    古陇州还是华夏西疆一个举足轻重的军事重镇。因其境关山西阻,渭水南隔,山川险固,形成了关中与大西北的咽喉地带,故有“关陕锁钥”之称,历为兵家必争之地。历代朝廷在此设关筑堡,驻军不绝。在县境内周伐犬戎,汉击匈奴,唐伏突厥,宋破金兵,明末李自成义军转战千陇,乃至辛亥革命清军顽抗,解放战争中马继援军主力的覆没,经历了无数次战火硝烟,山河屡遭兵马蹂躏,使陇民饱尝了战乱之苦。1949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彭德怀司令员指挥的第一军解放了陇县,全县人民才真正迎来了和平。

    本县古今交通位置重要。早在春秋时期,就有陇坂道畅通,使秦穆公得以从此翻越陇山西征。秦朝,回中道开通,与陇坂道相连,勾通了关中与西北直至中亚细亚、欧州的联系,一直是商贸运输的主道,成为“丝绸之路”的要隘。昔日唐藏联姻、高僧玄奘去天竺取经也均经陇山西行。民国23年(1934),凤(翔)陇(陇县马鹿镇)公路通车,直达天水;26年(1937),宝(鸡)平(凉)公路建成。建国后,交通事业迅速发展,宝平、宝天(水)公路在此交汇,纵横全境,正在修建中的宝(鸡)中(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铁路穿境而过,使本县再度成了联接陕、甘、宁三省区的交通要道。境内公路交错成网,主要干道有神固、陇清、辛新、坪李、窑麻、千陇南线、东八、八新等。1989年,全县有公路120条,906.5公里,其中省级公路3条127.6公里,县乡公路117条778.9公里,有公路桥梁166座。使占全县82.5%的198个行政村通了汽车。这种居间过渡,承东启西,通南畅北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网络,为本县获得信息、引进资金技术,输出农副产品和新、优、特产品、发展商品经济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和广阔的市场领域。1990年,全县拥有各种机动车1853辆,日发放客运班车38班次。货运量17.5万吨,货物周转量1326.2万吨公里,客运量69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31.94万人公里。过境车流量日达2000余辆。邮电通讯事业由建国前寥寥无几的有线电话和徒步

    转运站,逐步发展成了以车代步、自动电话、无线电发报的现代化装置。1990年,全县有邮电局、所10处,城乡邮路35条1442公里,有线、无线电报、电话线路15条,城乡电话杆路1459公里,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524门,实占841门。一组容量千门的自动电话机组开通使用,邮电业务总收入70.8万元。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曾使古陇州商贾辐辏,货物云集,集市兴盛,贸易繁荣。民国以前,县城每日一市,农村集镇隔日逢集。店铺众多,自由交易。建国后,经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以国营和合作社商业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商业流通体系,在生产与消费方面发挥了桥梁作用。1980年以来,实行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方针,大力发展以公有制商业为主导的多层次、多渠道、多成份、少环节的流通网络,引入市场机制,对商业企业实行承包经营,使商品流通因变而活,商业经营因活而兴。在县城新开辟了新建路综合市场和北关路批发市场,巩固发展了西门口、固关、曹家湾、河北、八渡、东风等12个综合及专业集贸市场。同时,城乡集体、个体商业网点和农民运销队伍也迅速发展起来。1989年,全县商业门点发展到1122个,从业2961人,社会商品零售额由1949年的327万元上升到7668万元,集市贸易成交额2507万元,新建路、北关路市场被评为陕西省先进农贸市场。与此同时,对外贸易不断扩大,以辣椒干、核桃仁、各色云豆为主的出口产品由4种增加到8种,年出口总额达308万元。

    卓有成效的经济建设,使地方财力和民力不断增强。1989年,全县社会总产值1.7亿元,国民生产总值1.02亿元,国民收入9376万元,财政收入121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5元,职工人均工资1659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906万元,电视机、收录机、洗衣机等现代化家电产品和席梦思沙发床、摩托车等高档消费品已进入一般人家。县城街道整修一新,城镇公用事业有了较大发展。新建了供电、供水设施和排水防洪工程,开辟了文化路、北关路、新建路和炭市街4条街道和新一村、北坡两个居民住宅区,拓宽硬化了大小街巷9条,绿化美化了主要街、路,兴建了商业、办公、住宅楼百余幢。昔日的“秦都汉关”,如今已楼房林立,绿树成行,街巷交错,车来人往,一派繁荣景象。在农村,越来越多的农民住宅也已由土木结构逐步变为砖木结构乃至楼房。全县人民正在朝着小康目标前进。

    四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迄今,境内发现挖掘古村落、古城堡、古墓葬群等古文物点110处,其中新石器时期57处,周、秦、汉代48处,唐及唐以后5处。出土文物2287件,其中出土的新石器晚期陶器,证明栖居于古陇州的先民,在四五千年前已开始在器物上绘制纹饰。1976年出土的商代矢戈,在全国尚属首见。1986年发掘的先秦铜柄铁剑,把我国冶铁业的历史向前推移了一个世纪。距县城西北40公里的景福山、龙门洞,始于金,盛于元,是道教全真教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的开宗栖居之地,为关中山水奇观,有“小华山”之称。其间有36洞、24潭,栈道索桥于绝壁悬空而起,庙字楼阁沿山依洞而建,混元顶、丘祖洞、八仙崖、定心峰、八棱空心铁塔等建筑移步即景,玄妙无穷。这些,充分反映了古陇州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卓越才能。1984年,龙门洞被列为陕西省首批对外开放旅游点。近年不断扩建修缮,景色更加秀美,每年春夏之交,游客云集。

    古代陇州,重教兴学,人才辈出。南宋时,城内设有州学。明宣德十年(1435)陇州举人阎璿在家舍(今城关乡祁家庄村)创办静乐堂。弘治八年(1495),其子阎仲实改静乐堂为岍山书院,内设崇经阁,藏书万卷,经、史、子、集皆备,广请名师,教授乡里子弟。清康熙时,有社学19所。正统元年(1436),知州郭宗仪在州城文庙建儒学。嘉庆二十三年(1818),陇州司牧张纫庵创办官立五峰书院,陇州州同方玉润主训课事。宣统二年(1910)全县各类小学堂增至185所。民国17年(1928),学龄儿童入学率约为三分之一。28年(1939),西安二中迁入陇县,建立了省立陇县中学,时全县中、小学校达到127所,但一般群众子女多数仍难入校门。建国后,教育事业迅速发展。至1989年,全县共有234所小学,18所中学,3所职业学校。近年来,积极稳妥地推行了教育体制改革,城乡办学条件不断改进,教育质量显著提高。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5%。1978至1990年,共向高等院校输送学生373人,向中等专业学校输送学生1252人。农村成人教育师资培训、综合教育工作先后被陕西省教委、教育厅评为全省先进单位。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本县哺育了不少文人名士。明、清时期,陇州先后科举考中举人73名,进士18名。民国以前,陇籍朝廷官吏达80余人。当代,更是人才济济,全县共有本籍在外工作的地师级以上干部11人,县处级以上干部百余人。历史上曾涌现出了一些蜚声全国的人物。明成化进士阎仲宇官至兵部尚书。明成化进士李善,任南京工部尚书期间,激浊扬清,公正无畏,抑邪恶、除奸佞,治水患,安良民,功绩卓著,深得朝野敬爱。弘治年间任浙江道都察御史的阎价,勤政为民,刚正不阿,太监刘瑾乱政,他上疏弹劾,受到世人赞誉。当代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翻译家张仲实,青年投身革命,穷毕生之精力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马列著作编译工作,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本县勤劳的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改革耕作制度和生产工具,努力探求提高生产力的方法,但是,直至1949年,全县仅有徒具虚名的农事试验场1处,县内的科技活动一直处在自发的无组织状态。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重教兴才,大搞技术革新,建立健全科研、科普组织,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普及推广先进科学技术。1989年,有县级科学技术学(协)会22个,科学技术研究推广机构6个,乡镇科普协会19个,专业学组92个。有专业技术职称的科技人员3567人,有技术职称的农民444人,城乡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4365人。另有本籍在外工作的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技术干部42人。40年来,先后进行了小麦“小群体、壮个体”高产途径研究,十万亩玉米高产技术开发研究,地膜栽培、丝黑穗病综合防治措施研究,粮食间作套种技术的推广,甘兰型油菜引种试验研究,肿腿蜂防治青杨天牛研究,黄牛奶改培育发展技术研究,提高关山牌牛奶粉质量的研究等一系列科研和技术推广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大推动了农、林、牧、工各业的发展。

    在与疾病作斗争中,充分发挥了药材之乡的有利条件,运用中医草药,不断发展完善了传统的医疗手段。民国时期,城镇医疗设施简陋,农村缺医少药尤为严重。民国21年(1932),霍乱蔓延,死亡2万多人,尸横遍野,惨不忍睹。数千年来,地甲病、大骨节等地方病,一直严重地危害着山区人民的健康;天花、麻疹、虐疾等传染病流行。28年(1939)才建立了县卫生院,开设门诊治疗。至38年(1949),全县有中医287人,西医58人,医疗事业十分落后。建国后,中医中药文化宝库得到充分发掘,西医西药迅速普及。先后创办了县、乡医院21所,设病床455张,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530人,添置各种医疗仪器16类157台(件)。60年代起,村村办起了医疗站。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发展个体医药户18家,至1989年全县纯药品经营网点达32个。同时,实行中西医结合,坚持不懈地开展地方病、传染病防治,卫生防疫和妇幼卫生保健工作,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采集和加工生产,逐步形成了一个防治结合,医药配套,县、乡、村联网的医疗卫生工作体系。天花、鼠疫、霍乱等传染病已经绝迹,地甲病、大骨节等地方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本县勤劳聪慧的人民,在几千年的岁月里,创造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动形式和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昔日,古陇州曾使秦皇涉足、汉武览胜、唐宗巡幸、戍边将士旅居、不少诗人墨客为之赋兴吟颂。《古诗源》中的《陇上歌》,魏晋时徐陵的《关山月》、南北朝王褒的《关山篇》、唐代卢照邻的《朝天岭》、杜甫的《青阳峡》、宋代陆游的《陇头水》等诗篇,情文并茂,脍炙人口,都从不同角度描绘了陇州的山河风光,风土人情。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木刻、雕塑、壁画、皮影制作、刺绣、剪纸等民间艺术,均以精细、形象、逼真见长。建国后,小说、散文、戏剧、故事、美术创作不断发展,出现了一批获省、市奖的作品。社火艺术形式多样。马社火规模宏大,威武雄壮;高芯社火玄妙险峻,形象生动;跷跷板社火意趣横生,生动活泼;背社火粗旷剽悍,热情豪放,在社火艺术中独树一帜。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柳木腿”等形式。每逢元宵佳节,城内社火云集,五彩缤纷,热闹非凡。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格,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1980年以来,先后有美、英、法、澳(澳大利亚)、新(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来陇观光采风。戏剧以历史剧为主,有秦腔、眉户、皮影、木偶等形式,曾出现过一些生、丑、净、旦名角。50年代,历史剧和现代剧在文艺舞台并蒂开放。“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中,历史剧停演,“样板戏”一花独放。改革开放以后,古典剧重返舞台,陇县人民剧团在陕甘两省颇有名气。十余支农村业余剧团异常活跃。陈列于西安大庆路上的《丝绸之路》大型石雕群,是本县百余名农民石匠,采用当地红色花岗岩石料350立方米,用点刺手法刻制组装而成。其汉官卫士、胡人驼峰、战马毛狗栩栩如生,把远古时代征人在塞外旷漠西行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农民艺人陈召贤自创一格的西路皮影,多次赴省观摩展出,部分优秀作品送往上海、北京与国际友人交流,受到各路皮影专家的推崇。建国40年来,先后建立了广播站、新华书店、文化馆、图书博物馆、体育场、游泳池、影剧院、剧团、戏校、电影公司、电影院等文化设施和机构。1989年,全县有影、剧院(场)65个。图书馆(室)37个,共藏书7.5万册。电视转播台18个,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日趋活跃。当年,被评为陕西省大文化先进县。

    光辉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勤劳的人民,丰富的资源,赋予本县以无穷的发展潜力。这种潜力在改革开放中已逐步发挥。纵观历史,50年代以来本县的发展变化是惊人的,但如果横比,其发展速度尚慢,主要制约因素是:工业基础薄弱,总产值和经济效益不高;财力不足,用于开发性建设的投资有限;自然灾害频繁,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人口素质不高,科技力量不足等。这些不利因素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是可以逐步克服和解决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本县的振兴指明了方向,数千年来,特别是建国以来创造的物质财富,为本县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固有的优势正在发挥,新的优势正在形成,经济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无限的生机。

    这里,能源充足,境内有年产原煤10万吨的戚家坡煤矿,预计“八五”末年产量可达到15万吨;有产量大、运距近的毗邻甘肃省华亭矿区,煤炭供应可资利用;有刘家峡两条330万千伏高压输电线路穿越全境,有容量1.06万千伏安和35千伏线路40公里,10千伏线路488.6公里及与其配套的供变电站设施。本县已列入“八五”期间国家实现农村初级电气化试点县规划,目前正在实施中。届时,全县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9182千瓦,发电量达到3983.5万度,电力自给能力达到75%以上。

    这里,交通便捷。宝(鸡)平(凉)、宝(鸡)天(水)两条省级主干公路在此交汇。正在兴建、计划1995年通车的宝(鸡)中(卫)电气化铁路,穿越县境54公里,设有4个客货运输站,它将贯通陕、甘、宁三省和陇海、包兰两线,联结东西南北。一个公路、铁路相互配套、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正在形成。

    这里,开发潜力大。农、林、牧业相对发达,工业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各业之间相互关联,经济发展回旋余地较大。当前,许多产业门类尚未形成生产能力,相当一部分资源未得到开发,众多的宝藏尚在地下沉睡;农、林、畜、特产品加工才开始起步;各大产业内部的潜力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其相互之间衔接配套的运行机制也还尚未形成。经济实行综合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无穷的潜力。

    这里,经济辐射力强。随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陇海经济带的开发势必渐次向西推进,宝鸡经济区的发展也必将向两翼展开。“八五”期间,国家将投入巨额资金开发建设与本县毗邻的华亭矿区。这些,都将使本县得以越来越多的吸收现代经济技术的辐射。同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力要素的流动,发达地区渐次向欠发达地区开发,是大势所趋。本县优越的生产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其巨大的开发潜力,将日益吸引先进的科学技术向这里流进。

    立足基本县情,思考未来,人们强烈意识到:在新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教育奠基,科技领先,广开民智,发挥资源优势,进行经济开发,扩大对外开放,使经济与社会同步前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得益彰。

    在历史跨入90年代的时候,本县根据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和新的社会经济态势,确定了“两个侧重,一个搞活”的经济工作指导方针。社会经济在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上,适当向工业侧重;农业经济在保证粮食稳定增长的前提下,适当向多种经营侧重;在加快生产发展的同时,努力搞活流通。当前,农业领域,正在实施“五项工程,一个建设”,即段家峡水库灌区综合开发工程、以30万亩基本农田为主要目标的中低产田改造工程、高寒山区温饱工程、农田生态林防护工程、万头奶畜千吨乳品开发工程和以10万亩林果为重点的多种经营商品生产基地建设。工业正在实施《陇县九十年代工业发展纲要》,加强基础,优化结构,培植实力,提高素质,主攻以建材为主的矿产开发,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轻工业,以水电为主的电力工业和以医药、染料中间体为主的化学工业为战略产业,培育工业主体,国家、集体、个体一齐上,尤其注意发掘乡镇企业的发展潜力。流通领域,正在按照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加快发育市场机制,建立新的流通网络。

    本县人民世代图强,谱写了光荣的历史,开拓了辉煌的业绩。近十多年的改革,只是振兴乐章的序曲,前景目标的实现,需要继续艰苦奋斗!新编《陇县志》的编纂和出版,为本县两个文明建设提供了全面系统的资料,有助于科学地、系统地认识陇县的自然和社会,研究陇县的历史和现状,为振兴陇县尽其功能。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明日的陇县必将以繁荣、富庶的崭新面貌,崛起于西北大地。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 相关评论
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陕ICP备08105594-2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