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村史 > 长安村史
+

长安区高桥马务村历史概述

2014-4-1    作者:丰镐裔子    来源:丰镐裔子    阅读:3620

西安古村揭秘:西安市长安区高桥街道“马务村”!

【高桥】

东高桥位于西安市灞桥区红旗街道鲸鱼沟的高桥村《咸宁县志》记载“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由陕西乡绅陆永桐与曹相臣各捐千金修石桥,此桥高大雄伟,得名:高桥”。因位于西安以东人称“东高桥”。

南高桥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兴隆街道办钵鱼寨村,《长安县志》记载:石板桥位于村南潏河上,人称石高桥。清雍正六年(1728年)改为7洞平桥。因位于西安以南人称“南高桥”。

西高桥位于西安市长安区沣西地区高桥街道办槽坊村。《长安县志》记载:文昌桥位于西安故城西三十里的沣水之上。原桥始建于明永乐十二年,清咸丰年间因本地马务村刑部尚书薛允升在沣河上重修文昌古桥,为石轴柱桥,计二十七孔,得名:高桥。因位于西安以西人称“西高桥”。

西安古村揭秘:西安市长安区高桥街道“马务村”!

【西咸新区】

西高桥现在名曰:高桥街道办,隶属西安新区沣西新城管辖,修高桥的刑部尚书薛允升就是高桥街道马务村人。马务村在高桥街道以南偏西,是方圆驰名大村,村民将近3000人,分南北两个堡子五个自然村。

西安古村揭秘:西安市长安区高桥街道“马务村”!

【沣西】

关于“马务”村名来历和养马有关。西安地面上古代养马的地方不少,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于大河相邻。马务村地处沣西,毗邻沣河、沙河、水草丰茂,是个天然的养马场。马务村毗邻宗周丰镐二京,史载早在西周时期此地就有养马的记录。《周礼·夏官》记载:“校人掌王马之政,辨六马之属”,从沣京西周车马坑出土的马车遗迹看,马已被用来驾车,挽具也较完备。周天子每年还要为马政操办“执驹之礼”。

西安古村揭秘:西安市长安区高桥街道“马务村”!

【沣西车马坑】

秦国时期,中央九卿之一的太仆就是主管全国马政的最高官员。在西北马场设“六牧师令”,专责养马。马务村北有西汉上林苑的“龙台观”遗址,史载,龙台观最早是西周的“驹神宫”,《周礼·夏官·庾人》曰:“马八尺以上为龙”,故名:龙台。

关中地区是我国历史上传统的畜牧业基地,汉唐时期统治者就在此地大规模地饲养马匹。史载,河东路“山川深峻,水草甚佳,其地高寒,必宜马性。”.

到了宋朝,陕西地处辽夏金边境,是抵御周边民族侵略的前沿阵地,驻扎了大量军队。据史料记载,陕西边境在宋英宗治平年间屯驻的军队就达45万余人。

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九月成立陕西营田务,种粮、养马、以备军资。其中军马尤为重要,北宋时期西北地区先后建立了24所马监,占全国马监数额的近三分之一。

(宋)宋敏求:《长安志》记载:“《兴平》陕西兴平普通城,地跨渭水两岸.兴平有龙,大马,小马,羊泽4马务,庆历年辟为营田”,可见到了宋代渭沣两岸更是成为官方的养马之地。

西安古村揭秘:西安市长安区高桥街道“马务村”!

【马务村】

马务村此地,夏属雍州,商为崇国,周为丰镐京畿,秦汉为上林苑之地,据1997年新编《长安县志》记载:唐代及以前长安、万年两县的村庄就有马务村(含马务、寨子、老堡子)。唐朝时期长安城外辖59乡,马务此地当时叫“丰邑乡”。

西安古村揭秘:西安市长安区高桥街道“马务村”!

【唐长安区域图】

但马务村村碑记载:村子建于北宋庆历年间,宋代《长安志》记载,当时村名为“四马务村”。据宋敏求《长安志》载“长安县设6乡6里”马务此地属“封邑乡”。明朝时期,“四马务村”已更名为马务村。 明代隆庆年间,长安县共设49里,马务村隶属苑西乡张旺里。

西安古村揭秘:西安市长安区高桥街道“马务村”!

《嘉庆长安县志》

清嘉庆时,长安县知县张聪贤修,著名学者董曾臣纂的《长安县志》记载:长安县分18廒,马务村隶属西乡马王廒管辖,记载为:马务南堡、马务寨、马务北堡,三个村子。

西安古村揭秘:西安市长安区高桥街道“马务村”!

《民国两县续志》

到了民国初年,长安县县长翁柽修,著名学者宋联奎纂的《咸宁长安两县续志》对马务记载更为详细:长安县设18廒,马王廒 在县西[南]50里,分10保障,统36村:廒在马王大堡。有住户2234户,人口12040人。全廒北界咸阳,西界鄠县,沣水自冯籍、姜仁两廒间流入,经韩家庄南左分一支,曰沙河。其正支北流入田许廒。沙河自韩家庄南分沣水北流,经曹坊村西,又西流,经栲子屯北流入咸阳界。书中所载:马务北堡,马务南堡,上二村今统名马务寨,前志马务寨另列一村。

中华民国时期,长安县辖32乡,马务村已经隶属“沣西乡”管辖。1949年建国后,长安县设25个区,马务村隶属沣西区马务乡。人民公社时期,马务村隶属高桥管区。直到,2009年撤乡并镇,高桥乡升格为街道办,马务村隶属至今。

西安古村揭秘:西安市长安区高桥街道“马务村”!

【薛老爷】

要说马务村,就不得不说“薛家”,马务村主要以薛姓为主,薛姓相传是明初山西大槐树移民,落户于此,继而发展为村中望族。到了清朝后期村中出了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薛允升”。

长安沣西地区特指灵沼、马王、高桥三个乡镇。有清一朝沣西地面上出了五大老爷。

最早的是灵沼小丰村的梁化凤梁老爷,官职:江南总督,爵位:三等男爵。

第二个是灵沼冯村的柏景伟柏老爷,曾为左宗棠幕僚,长安18廒西路团练使;

第三位是马王大原村的赵舒翘赵老爷,官居刑部尚书,入主军机;

第四位是高桥西江渡的殷化行,官职:广东提督,爵位:云骑尉。

第五位就是高桥马务村的薛允升薛老爷,官居刑部尚书。

其中小丰村梁家和冯村柏家是儿女亲家,冯村柏景伟是大原村赵舒翘的老师,大原村赵舒翘又是马务村薛允升的外甥。

西安古村揭秘:西安市长安区高桥街道“马务村”!

【薛墓建筑】

清朝时期,西安是回-民传统聚集地,沣西地区有海家坡、拜家村、沙河村、计家村、马务北堡、赫家村以及南场等地,皆是回-民所居。清同治年间,回汉冲突,柏景伟为西路团练使,训导就是小丰村梁家的梁翼之,统领周至、户县、咸阳以西团练。受左宗棠委派,柏景伟创立了陕西省团练堡寨总局,负责西、同、凤、鄜、彬、乾六府修筑堡寨之事。一时间,各村寨都开始修筑城墙,马务村也修了一座四四方方的城墙,仅开北门,外有护城河,门上有城楼,解放后黄土搬家被拆毁。

西安古村揭秘:西安市长安区高桥街道“马务村”!

【残件建筑】

薛允升薛老爷生于清嘉庆二十五年,咸丰六年就中进士,为官41年,清正廉洁,至 光绪十九年升任刑部尚书。因不顾及大太监李莲英脸面,将慈禧太后宠信的太监李苌材斩首示众,被罢官回乡。

义和团运动兴起, 八国联军进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都逃亡西安。为了与洋人和谈,慈禧太后赐死主战派刑部尚书赵舒翘。薛允升疾呼:“赵展如斩决,天理何在"。

慈禧太后又把薛允升召回任刑部尚书,因赵舒翘一事,薛允升怒气交加,在随驾返北京途中,病逝于河南开封。

灵柩归葬马务村薛家祖坟,其墓神道两旁石羊、石马多已遗失,现留有残迹。神道碑刻文:“皇清赐进士出身诰授光禄大夫紫禁城内骑马重赴鹿鸣筵宴刑部尚书薛公神道碑”。

西安古村揭秘:西安市长安区高桥街道“马务村”!

【建筑残件】

薛 浚,薛允升之子。颖悟过人,光绪庚辰年中进士,官内阁中书。历任上官视之如左右手,有大著作必让薛浚主笔。历次京察,皆以一等记名道府。其父病逝河南,至此辞官不出。

西安古村揭秘:西安市长安区高桥街道“马务村”!

【神道碑】

《咸宁长安两县续志》之《忠烈传》记载:薛 坤 马务村人,正直有胆。同治初年五月十七日,村中回-汉不睦,孤身赴礼拜寺晓以大义。回不听,且露刀刃。薛坤不屈,遂被刺伤。二日后,伤重大病故,年四十一岁。

《咸宁长安两县续志》之《义行传》记载薛文萃 马务村人,尚书薛允升堂兄。德高望重,在乡中设义塾收贫苦子弟入学,时长助桑梓贫人婚嫁。同治三年,陕西饥荒,曾施粥数月。贫苦者购米,送其米,而退其钱物。乡民不受钱物,则将钱藏于米中亲自送去。私塾教师张文轩死,薛文萃抚养其孤。族人薛珉亏官帑,欲自杀。薛文萃代其补空,随免牢狱之灾。临终前,薛文萃将乡邻欠贷文书,悉数焚毁。

《咸宁长安两县续志》之《烈女传》记载:武氏,马务村薛尚卿妻。年十八,薛尚卿病殁,遗子甫周岁,守贞抚孤,备历艰辛。年七十卒。戚党为树碣道左表扬之。黄氏,马务村薛文华妻。年二十六夫亡,子女俱幼,安贫守节,待其婚嫁。年五十七卒。先是,黄有母孀居丧明,弟幼弱,穷无所依。黄迎至家,侍养二十年。母死归葬焉,弟亦成立。

马务村薛家有一所老祠堂, 修于道光年间,后薛允升之子薛浚出资修缮,民国时期成为沣西乡公所,张海坡的革命烈士张周勤,就是被麻子头杨乡长逮捕后关在老祠堂内。解放后变成了村中的小学。现在的马务村地处沣西新城科教园核心地段,离拆迁已经不远了,再过几年:沣水碧涛长流兮,马务古堡难觅哉。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 相关评论
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陕ICP备08105594-2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