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旅游 > 导游讲解
+

陕北红碱淖导游词

2013-5-30    作者:    来源:文史资料    阅读:1175

      红碱淖1995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年来,它以优美的塞外风光和蒙汉两族文化交融的地域风情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无数游客,凡到此游览者,无不认为它最适合休闲娱乐、旅游度假的理想之所。
  红碱淖位于神木县西北部,地处鄂尔多斯草原与毛乌素漠的交会处,南距神木县城70公里。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相连,闻名遐迩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陵园离这里仅40公里。“淖”在蒙古族语中是水泊、湖泊的意思,不言而喻,红碱淖风景名胜区就是以湖水为主体的旅游胜地。包括周围的林木、草原、沙丘,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是陕西省大的高原性内陆湖,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素有“大漠珠”、“沙海明珠”之美称。
  红碱淖并不是它原来的名字。红碱淖西北有一条小河叫蟒盖兔河,由于流域内地上多碱,涝时将碱冲入此处;另外15公里外的碱湖查汗淖处在西北风头上,冬春季节西北风将地碱面刮来,久而久之,碱土越来越多。每年冬春及夏季雨水时,地面上便留有一层淡红的碱土,海水随之也变成淡红于是,人们把这个海子叫做红碱淖。
陕北红碱淖导游词
  红碱淖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内陆湖泊,系沙区凹地汇聚地下渗水及天然降雨形成的,据说只有50多年的历史。清道光年间它还只是一片沼泽地,每逢天旱,便无积水。在1928年,北方大早,这片沼泽地甚至可以骑马而过。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半个世纪以来,它的蓄水量逐年增加,开始逐渐形成湖泊。1946年、1947年两年大涝,到全国解放时,红碱淖面积增加到3万亩。1954年大涝,水面增加到6万亩。20世纪50年代周边群众大搞以疏通排水渠为主的改造下湿滩地工程,木独石犁河、壕颊河、柒卜素河、营盘河、拖河、蟒盖兔河、尔林兔河7条季节性内陆小河水流入红碱淖,积水一年比一年多,再加上地下的泉涌以及1961年、1967年两次大涝,到现在,水面己经达到10万亩之广,总水量为8.1亿立方米,一跃成为陕西省最大的内陆湖泊。
  我们看到的红碱淖水天一色,湖面辽阔,清澈明净,因为红碱淖随着水量增加,碱水稀释,含碱量相对减少,海水也变成现在的清澈碧水了。红碱淖形似不规则三角形,东西最宽处10公里,南北最长处12公里,水面面积67平方公里,湖岸线长43.7公里,平均水深15~16米,最大深度20米,湖面海拔高1100米。湖面四周地形开阔,林地、草原、田野、沙滩自然景观丰富。湖东尔林兔草滩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15公里,有以沙柳为主的大面积固沙防风林草。湖西有10万亩的天然草场,水草丰茂,牛羊成群。景区夏季气候凉爽,是天然的大型游泳场和避暑胜地;冬季则是天然的大型滑冰场,并可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冰灯节。
  现在我们乘着快艇向西南行驶,搏击在层层巨浪里,骇然过后的欢欣和喜悦会令您回味无穷。我们到达的地方是湖中唯一的半岛——红石岛。红石岛面积约0.39平方公里,因其边缘有一块巨大的红色岩石,故而得名。该岛三面环水,与陆地相连最窄处仅200米。岛上地形奇特,沙滩洁净,是极好的天然浴场。沙上灌木丛生,野生禽类自由繁衍生息。岛的东北角建有龙王庙,至今流传着四海龙王神奇而美丽的传说。
  蓝天、湖水、沙漠、草滩构成红碱淖优美独特的自然景观,环湖10公里范围内以及注入的河流均没有任何污染,为红碱淖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使它成为许多候鸟理想的栖息地。据统计,共有30多种野生禽类在此繁衍生息,主要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遗鸥,国家二级野生动物白天鹅以及鸬鹚、鱼雁、海鸥、野鸭、鸳鸯等。遗鸥是近几年发现的,属世界濒危物种,在国外仅分布于俄罗斯的贝加尔湖和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湖,数量极少。我国在内蒙古、新疆、河北等地有少量分布,而在这里生活的遗鸥总数就达1500多对。每逢春秋两季,成千上万只鸟聚集于此,上下翻飞,翻翻起舞,场面十分壮观。
  红碱淖不光是鸟的世界,还是鱼的乐园。湖内盛产淡水鱼17种,其中鲤鱼、鲫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但凡食之,不交口称赞;大银鱼色泽明亮、圆润,质地优良,闻名海内。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 相关评论
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陕ICP备08105594-2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