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陕西 > 陕西历史
+

潼关火车站清代、民国、新中国历史

2015-10-23    作者:老杨    来源:新浪博客    阅读:2000

清代民国潼关火车站历史

      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是年十二月五日,陕西巡抚曹鸿勋,在汴(开封)洛(洛阳)铁路开工之际,奏请清政府修建潼(关)西(安)铁路,估计需银400万两。拟采取土药加厘,盐斤加价和积谷改捐三项办法筹集资金。并建议洛阳至潼关由河南主办,西安以西拟与甘肃商议,同时并举,一气衔接,建成一东西大干线。后因河南对洛潼段尚无定议,甘肃无力修建,久议无成,曹鸿勋提出筹集资金的三项办法亦难实行而作罢。光绪三十三年(1907)六月十七日,曹鸿勋奏请官商合办潼西铁路,成立陕西铁路有限公司,招商股一半,计200万两。至三十四年(1908)八月,只征得商股64万两,尚未开收。宣统三年(1911)五月九日,清政府颁布铁路国有政策,干线统收归国有,七月六日宣布潼西铁路商办无效,改为官办。当年十月,发生辛亥革命,筑路之议遂停。

     中华民国(以下简称民国)民国2年(1913)5月,洛阳至潼关段开工,民国9年(1920)5月1日、民国13年(1924)7月19日又与比利时铁路电车公司、荷兰海港建筑公司订立借款合同。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军阀混战的影响,修建工程时修时辍,进度缓慢,直到民国20年(1931)12月,历时18年,方通车到潼关。
潼关火车站清代、民国、新中国历史
X
 
潼关城内看火车
民国20年(1931)4月,潼(关)西(安)段开工,民国23年(1934)12月,通车到西安。
民国20年(1931),陇海铁路通车至潼关,陕西省境内始有铁路员工。
潼关火车站清代、民国、新中国历史 
民国20年(1931)12月,潼关车站建成,是陕西省境内第一个火车站,到1949年,陕西省境内共有车站56个。
潼关车站辉煌历史
      潼关车站从民国20年(1931)陕西始有铁路到民国37年(1948)末,共有营业站57个,客运设施简陋。各站建有售票房。潼关、华阴、渭南、临潼、长安、咸阳、普集镇、蔡家坡、虢镇、宝鸡、三原、耀县等站有候车室或穿堂检票厅,总面积487平方米。有砖、石砌面站台20座,余为土站台。行包房和无候车室或候车室面积小的车站,一般使用芦席棚、油毡棚。
民国20年(1931)12月18日,潼关车站首次接发徐州~潼关1/2次特别快车,为陕西省境内铁路旅客运输工作之始。
潼关车站辉煌历史 
1/2次列车民国20年(1931)12月,潼关车站办理客运业务后,就有小贩自发地在站内销售食品、卷烟、茶水等。次年6月,陇海铁路管理局规定,小贩凭车务处核发的执照进站营业。此项规定后来仅在潼关等较大车站实行,小站仍由小贩围车叫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站、车饮食供应工作,由铁路旅行服务所统一组织管理。
陇海铁路管理局在陕西境内最早建立的铁路医院是潼关医院,成立于民国21年(1932)。当时设院长1人,司事1人,司药1人,没有病床。
民国21年(1932)8月,潼关车站正式办理行李、包裹运输。此后,新开营业站都相继办理行包业务。旅客行李、包裹分免费和收费两种。免费携带行包,头等客票每人准带80公斤,二等客票60公斤,三等客票40公斤,超过重量部分按规定收费。
民国21年(1932),潼关车站开办不满整车货物的自理运输。次年11月10日,潼关站同徐州、郑州等站实行零担货物负责运输。
民国22年(1933)1月,陇海铁路管理局成立职工教育委员会。是年春,在潼关成立职工文化补习学校,设初、高级两个班,授以识字及公民常识等课程。7月,又在潼关车站设立民众夜校,校长、教员共3人,开办两期,入学人数第一期45人,第二期51人。
民国22年(1933)11月20日,潼关车站被开辟为水陆负责联运办理站。水陆联运零货使用黄布黑字专用标签。
民国23年(1934)7月,陇海铁路管理局第三车务总段十分段在渭南成立后,即开始列车乘务组织工作。年11月1日,开始值乘潼关~渭南特别旅客快车(以下简称特快),年底通车到西安。
民国23年(1934),陇海铁路管理局将旅客托运的行包(俗称快件)分为包裹类、牲畜车轿类、金银证券类、鲜货类和灵柩共五类。
民国23年(1934)3月,开工程客货混合列车1对,11月1日开潼关~渭南特别快车1对,年底通到西安。次年4月25日起,日开行北京~长安直通客车1对,长安~浦口直通客车1对,长安~宝鸡普通客车1对,潼关~宝鸡客货混合列车1对。
民国23年(1934)12月27日实行的陇海铁路行车时刻表规定,潼关至西安段,7次特别旅客快车运行时间为7时55分,旅行速度【注:列车旅行速度:列车在区段内运行,加上停站时间每小时的平均速度。】为16.3公里/小时;79次混合列车运行时间为8时55分,旅行速度为14.5公里/小时。
民国24年(1935),西安至潼关间每日开行客车1对,混合列车1对,西安至徐州特快1对。
潼关火车站清代、民国、新中国历史 
民国24年(1935),潼关车站内外到处都是拥挤的士兵,军人和外籍人员,列车每天在站排空车一直到解放后。
   民国26年(1937)前,陇海铁路管理局调度总所设郑州。是年,于潼关设立调度分所,指挥潼关以西铁路行车运输。次年,调度总所随管理局迁西安,撤销潼关调度分所,在西安设一分所和二分所,分别指挥茂陵至宝鸡、潼关至咸阳各站的运输生产。
    民国26年(1937)前,车辆大、中修由潼关机车厂承担。 民国时期,因铁路实行分线管理,故陇海铁路通信设备未与全国联网。在陕西省境内使用的通信设备有:用以指挥列车运行的调度电话,其总机分别设在潼关和长安(今西安,下同)车站,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原有通信设备不能适应战时需要,采取了一些加强措施:增设军用配车电话线1对;在潼关、长安、宝鸡等车站装设手摇式无线电台;
民国27年(1938)前,陕西省境内铁路未设统一的管理机构,仅在潼关设车务第九分段。
民国27年(1938)后,牲畜车轿、金银证券类因无人托运而停办。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通信设备在原基础上略有增加。截止民国38年
(1949),通信设备主要有:潼关至北道埠458公里和咸阳至矿场(今铜川,下同)135公里的架空明线。其中,潼关至长安铜线1对,铁线四条;潼关至宝鸡、咸阳至矿场各站装有路签机,宝鸡至北道埠各站装有用于行车闭塞的磁石电话机。在潼关、渭南、长安、宝鸡、拓石、葡萄园、北道埠、三原、耀县、矿场等站设有磁石式电话交换机,各车站均装有磁石电话机。
在潼关、华阴、渭南、长安、咸阳、武功、蔡家坡、宝鸡、拓石、北道埠、三原、耀县、矿场等站设有音响式电报机。在潼关、长安、宝鸡、葡萄园、北道埠、矿场装有无线电台。电务段】分段承担电务设备的养护维修。
民国35年(1946),针对道班(养路)工人中文盲多的状况,在宝鸡、长安、潼关、耀县设立四个教区,教道班工人识字,参加学习的人数每年约有千人左右。
民国37年民国36年(1947),潼关~宝鸡段日最大行车密度为11对
民国37年(1948)前,陕西省境内铁路4个行车区段,潼关至长安、长安至宝鸡间最大行车密度11对,每列车最多载重1130吨;
民国37年(1948)10月25日,陇海铁路行车时刻表规定,潼关至长安段,17次旅客快车运行时间为7小时,旅行速度为18.7公里/小时;123次例行货车运行时间为8时20分,旅行速度为15.8公里/小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铁路技术设备更新和运输组织工作改进,列车运行时间、旅行速度有大幅度变化。 潼关(孟塬)至西安段:(1948),装运行包263吨。
1948年,每日开行长安至潼关间寻常客车1对,快车1对,货车1对。
1949年前,陕西省境内先后有4个行车区段,即陇海铁路潼关至长安段、长安至宝鸡段、宝鸡至天水段和咸铜铁路支线咸阳至矿场段。
1950年撤销宝天电务段,成立潼关电务段。
50年代,主要由潼关口向东。在风陵渡黄河桥建成后,主要是由风陵渡向北。潼关、风陵渡交接口,曾被铁道部多次评为“红旗(排空)口”。
1950年,在3辆餐车配备烹调师傅和服务员,旅客到餐车就餐。潼关、长安、宝鸡等站,有流动手推车供应食品。
1951年,旅客列车(105次)运行时间为3时54分,旅行速度为33.6公里/小时;货物列车(903次)运行时间为6时44分,旅行速度为19.5公里/小时。
1951年底,潼关、长安、宝鸡站开始实行整零计划配装。次年2月后,其他零担办理站相继实行。
1952年,撤销宝鸡、耀县、华阴机务段,成立潼关机务段,对机车交路进行调整。潼关机务段承担陕州~潼关、潼关~西安区段的运输任务,实行半循环运转制;
1952年7月,西安铁路分区工会成立速成识字法推广委员会,推行速成识字法。培训专职教员和工作人员70人,在耀县、西安、宝鸡、潼关、咸阳、三原、渭南等站区设立速成识字学校,采取脱产和在职学习相结合,集中突击学习和分散巩固相结合的方法,组织3100余名职工参加学习。当年还办了高小班,学员300人,初中班37人。
1953年,在西安西站、三桥、咸阳、宝鸡、潼关等地建立地区性食堂。。
1954年,潼关至西安间日均通过能力26.6对(其中旅客列车4对),年货物输送能力306万吨。
1955年4月,开展电话、信函订票和定点送票业务。次年,西安、潼关、宝鸡等客运大站开设军人售票窗口,凭军人身份证或通行证,优先购买车票,不受列车满员限制。
1957年12月,撤销潼关电务段。根据铁道部“全国一盘棋”的运输要求,铁路局(分局)每天须向管外排送一定数量的空车。排空车方向与重车流相反。
1982年底,潼关车站共开行各式列车59列 ,车站景象一片繁忙。
1989年,客货列车运行时间分别为1时50分、3时6分,旅行速度分别为67.2公里/小时和39.2公里/小时。 (潼关)至西安(西安东)
截止1999年,潼关站共开行宝鸡到连云港,西安到济南等等旅客列车38列 日均最高旅客输送量达1900余人次
潼关火车站清代、民国、新中国历史
20世纪下半叶的潼关车站和潼关城
2004年,为服务广大旅客和市民,潼关县和铁路局决定重新装修潼关车站,经过重新装修的潼关车站 简约漂亮,,令人赏心悦目,更好的服务广大旅客。
潼关车站辉煌历史 
现在的潼关站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 相关评论
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陕ICP备08105594-2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