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村史 > 蓝田村史
+

蓝田(洩湖镇、焦岱镇)十里铺村历史由来

2014-7-10    作者:丰镐裔子    来源:丰镐裔子原创    阅读:3952

蓝田县洩湖镇十里铺村    
    十里铺村(shi li pu cun )属洩湖镇最东边的一个行政村,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因距县城10华里而得名,历史上曾有卫湾村之称 。东隔十里河与三里镇席家河接壤,南邻灞河与安村镇杨刘坡村相望,西接本镇薛家河村,北连徐梁坡村。全村现有7个村民小组,共558户2369人,以雷、李、万三姓为主。耕地面积2338亩,是洩湖镇的一个大村。
   据《蓝田县志》载,十里铺村清代属故城乡亓张里,民国24年(1935)归第六区开卫联。新中国成立后归洩湖二区一乡,在十里铺设乡人民政府。1956年,同徐梁坡村成立五爱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归洩湖公社管理委员会宋家庙管区,1966年“文革”中更名东方红大队,1970年恢复十里铺大队,1984年改为十里铺村至今。

村史链接
1.【官路壕】 明清时有从长安城经村北通往县城的古官马大道,俗称官路壕,村西官路壕上架有一座桥,亦有说桥由九根檩条组成而得名。村东官路壕旁开有杂货铺和中药铺。建国后,建十里铺养路道班及汽车客运站,先后有冯十公路、西蓝高速公路分别从村北、村南经过,沪陕高速公路西商段在村北邻界而过,其支线高架桥由村东南向北穿过,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十里铺村各级公路蛛网相连,交通方便,自古至今是西安向东南方向通行的交通要道。 
2.【十里铺渠】清光绪六年(1875)建十里铺渠,村人称北渠,可浇灌百亩稻田。1955年建北峰渠,1958年建成的辋灞渠由村北自东向西穿过,60年代村南修有一条清水渠,成为旱涝保收的福地。80年代,因水源减少,不再种稻田,改为旱地,昔日稻田景色不再。。
3.【堡子】位于今一组,因有城墙而得名,建于清同治年间,村中雷李两姓富裕人家为防战乱,在村西一处地势险要地段筑墙建堡,堡子南北长约160米,东西宽约60米,城墙高约10米,宽约6米,夯土筑成,建有南北两个城门楼,东西城墙外分别有涝池和瓦窑。随着岁月流逝,城墙毁坏严重,逐渐被村民当作肥料挖掘拆除,但城墙残垣至今依稀可见,门墩尚存。
 
4.【店子】民国时西荆公路建成通车后,村中几户人家在公路旁自家土地建房开店,因距村中较远,又以开店为生,村人称店子而名。解放后蓝田县养路段在店子设十里铺道班及汽车客运站,先后有洩湖供销社分社、洩湖地段医院分院及村综合厂、村小学校在此设立,人流频繁,自然形成店子小集镇并逐渐繁荣。1992年后,随着312国道北移和分社、分院的撤销,店子小集镇逐渐衰落。村民又在新国道旁规划庄基地,盖起两到三层楼房,两旁商铺林立,兴办有商店、超市、理发店、饭店等各种服务业,每日人来人往,又形成新的小集镇,较前更为繁华。
 
5.【老爷庙】位于四、五组之间,建于何时无考。坐西向东,有大殿三间,上殿三间,左右有道房各两间。每年农历正月初七为关帝庙庙会日,远近香客参拜者络绎不绝。解放后,爷像拆除,正殿改一乡驻地,庙院内有水井一口,柏树一棵,高约20米,树围1米,有明嘉靖年代铸造的铁钟一只,高约六尺,重约千斤,钟身铸有出资者姓名几百人,1958年大炼钢铁时柏树、铁钟被毁。庙前建有戏楼,坐西向东,砖木结构,石条砌成,雕梁画栋,古式古样,简朴典雅,每年庙会日在此唱大戏。民国28年(1939)在庙门外建十里铺中心国民小学,吕仁贤为首任校长,建两层木板房教室。解放后又将戏楼改为两层教室,除本村学生外,吸纳周边席家河、徐梁坡等村学生,1969年,小学下放村办县管,该校多次被评为渭南地区先进学校。1984年小学搬迁店子后,此处全部拆除,被规划为村民庄基地。
 
6.【灯笼会】每年农历正月初七为十里铺村灯笼会的日子,相传清代举人雷发声为正月初七生日,每年过寿庆典唱大戏,引兴灯笼会,灯笼会上以销售灯笼、蜡烛为主,伴随着庙会和唱大戏,热闹非凡。“文革”中灯笼会被取消。20世纪80年代恢复送灯的习俗,灯笼会逐渐兴起,地址移至店子,但已没有昔日的规模。
 
7.【千年古树】 十里铺村是个神奇的地方。生长在十里铺村四组千年国槐,高约20米左右,直径约3米左右。尽管树身中心的空间,可容两三个小孩藏身,却枝繁叶茂,高接云天。仰望遮天蔽日,远闻花香扑鼻。站立树下,一股凉爽子脚下生出。古树在李姓祖孙几辈人的精心呵护下,枯木逢春,一派生机勃发之势。另十里铺村四组万志斌家的的古皂角树,虽不及国槐年代之远、直径之大,观其形,查其身,却不难辨出它的生长年轮绝不下于千年。树身的颜色呈灰白色,树根裸露在地面之上,盘根错节,伸展自如。村里的周会计说,每年结的皂角也卖不少钱。真可谓根深方能叶茂。而和古树相毗邻的,是它衍生出的一颗年轻之子。


蓝田县焦岱镇十里铺村    
    焦岱街村(jiao dai jiecun )位于蓝关镇西南12公里秦岭北麓,白鹿原南端,焦岱河北岸。宋置,向属蓝田县,元因之,明改名为焦岱镇。以焦、戴二姓得名。为县南农副、山货贸易重镇。宋《元丰九域志》载蓝田县有“焦戴镇”。镇内有西汉鼎湖宫遗址。《三辅黄图》有: 鼎湖宫“昔黄帝采首山铜以铸鼎……汉武帝于此建宫”。陈直注:“鼎湖宫遗址在今蓝田县焦岱镇”。后在此出土有“鼎湖延寿瓦当”。《汉书•郊祀志》有“天子病鼎湖甚”。《唐诗纪要》说唐时焦戴为风景名胜地。附近有金和中型钍矿。民国二十四年(1935)7月,红二十五军驻此。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 相关评论
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陕ICP备08105594-2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