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村史 > 蓝田村史
+

前卫镇凫峪村史

2016-5-5    作者:挺直的松    来源:陕西文史    阅读:2429

 

                     凫峪村简介

 

    凫峪位于白鹿原的东南方,荆峪沟的发源地,是当年白鹿掉落灵芝的地方,所以自古以来有“荆峪福地”之誉。在这炎热难熬的夏天,只要你一走进荆峪沟,就会感到扑面而来的凉爽。是天然的避暑之地。当城市人正在承受着炎热的煎熬时,我们坐在门前的阴凉处,面前放一杯浓郁的香茶,不用举手动扇,自然风就会为你效劳。晚上,放一张躺椅,听一段音乐,享受着凉爽的夜风,观赏着姣洁的月亮,看云图变幻,无疑是一件乐事。

 

    凫峪地肥水旺,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满目皆是绿占尽,林间难觅住人家。

 

    当你走进荆峪沟就像走进了森林,满目绿荫。河塘中盛开的荷花,嬉戏的白鹅野鸭。村中间的常年不断地欢快流淌着的小河,林间百鸟奏响的美妙的音乐,足以让你陶醉。

 

    这里不但景色美,人也美。小伙个个彪悍,姑娘人人漂亮。自古到今人才辈出。凫峪的郭巨宝就是解放前最有名的人物,是誉满鹿塬东半原的有名的保长,近代有担任县级领导干部的也不乏其人。现在考上大学的更是多不胜数。

 

    地域辽阔,庄稼年年丰收,先辈们选择这里栖息,无疑是聪明的。郭家就是这里发达的家族之一。郭家的老先们就出了不少人才,这里的兴旺发达引起了一些人的妒忌。对坡的古塔就是当年一个阴阳使的坏,他发现郭家居住的地方是一个鱼穴就戳使给这里修了一座塔,压住了鱼的翅,想致使郭家永世不能发达。

    

                    凫峪的地理

 

    凫峪是荆峪沟的发源地,地势是东高西低,南北高中间低,成簸萁状.最东边的尤家岭略高于荆山成为白鹿原最高处,和荆山相望,两者应为一个整体。南北岭夹击中的沟道地势平坦而且开阔,成鱼肚状。从将军红旗渠道的断面的一层沙石一层细土可以看出,原来这里是一片汪洋,通过冲积形成白鹿原,水位的下降,河流的冲刷,拉了这条沟,所以发源处荆山脚下高,随着水流的不断加入,冲击力越来越大,沟道越来越宽而且越深。主要是接入施家渠水,四凹沟水。施家渠从尤家岭脚下发源到施家高头塄下与主沟接通。四凹沟水发源于何家沟地中的一个泉眼,向西又折向西北汇集了南岭湾水加大了冲击力度,沟立时开阔加深折向西去,到了沟口处又折向西北更加开阔。三道水的冲击到小洼打了个旋,形成更加开阔的地带,因前方的阻击收拢了冲击的方向偏北向西流去。沟底土地平坦肥沃,黑油土。它的东边荆山和尤家岭受水力冲刷,东边有陶峪河河流,南边有老虎沟河流,两者夹击使荆山从南山分开形成细脖项,成为白鹿原与南山唯一的连接处。在荆山与尤家岭之间有荆峪沟水的冲刷使二者之间形成低洼而分开,形成两个孤立的高地。从尤家岭向西通到迁河门前,这片塬体东高西低,土地肥沃黑缮土。南岭湾南北高中间低洼地东高西低。土地肥沃。施家高头就是尤家岭下土地质量差是坡体,东西南坪成不规则的平台或坡体,特别是西平通到施家高头门前是施家渠与荆峪沟水的分水岭。荆山土质是沙土,地质差,四凹沟以西成坡势南高北低,岭上较平坦。

 

                    凫峪地名的来历

 

      【凫】鸟凫水的意思,原来有一种水鸭子生长在这里。【峪】山的出口。秦岭有72个峪,凫峪并不是山的出口,72个峪里也没有它。

     【凫峪】位于白鹿原的东南,荆峪沟的上游,是荆峪沟的发源地。荆峪沟的上游分为两个发源处一处在魏家沟的上方康豁口,一处在凫峪的上方将军疙瘩下方。后来,有人编了个传说,就把荆峪沟叫成鲸鱼沟了。文化大革命中改村名为防修大队。有时也有人错误地写为富裕村。
    凫峪地理分片地名:一组和二组为下凫峪,一,二组叫陈家也叫张家,二组坡叫马庙坡。从陈庄下来村北迁河上头处叫小洼。三组往上通叫上凫峪。三组叫郭家,四组叫尤家,五组叫施家高头,六组叫尤家岭,《蓝田县志》中错误地写为刘家岭。因原有一户姓尤的居住,就是四组张重生的舅爷家,后因做生意搬去外地,这里就叫尤家岭。六组沟道就是荆峪沟发源处居住地叫郭家阴坡。南坡叫南岭,北坡叫北岭,四组有东坪西坪南坪,施家渠等。

 

                凫峪的交通

 

   主要一条从曹庙河蓝汤路直穿沟底到尤家岭和将军康偏路杨将路联接。一条从杨将路东联学校西到一组和沟底路接通。一条从何家沟到三组和沟底路接通。到陈庄有一条从一二队经小洼的土路。去桑魏沟有三条土路,一条是一组,一条是三组,一条是五组。

 

 

                凫峪的四邻

 

    凫峪是前卫镇的最东边的一个村,东边和大寨的陶峪河联接,南边与杨木寨接壤,东南有将军村。西南与陈庄正西鹿走沟的迁河联畔种地。北边与安村乡的桑魏沟相邻东北与安村乡的康豁口紧邻。

 

                 凫峪的行政区划   

 

   在清朝属焦吴里,民国属鹿走镇联凫峪保,建国后属鹿走区凫峪乡,乡政府在一组存仓家驻扎。1956年4月调整后属鹿塬区吴村庙乡。1958年属红旗二公社吴村庙乡。1961年后属巩村公社,后改前卫镇至今。
   解放前迁河村和凫峪是一个村,后来分出去了。初级社时八个队,包括将军两个队,分别是:陈下北岸是一队,南岸是二队,郭家是三队,尤家是四队,施家高头是五队,尤家岭是六队,将军是七队和八队。到了高级社时将军2个队分出另立村。成为六个队,排列如前。

 

                  凫峪的历史(一)

 

    自有人居住以来到如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当时河道一片湿地,到处是水无法居住,先来的就居住在高处,所以这坨就叫施家高头。随后来的水也慢慢地退去,就居住在下边。

    一二组主要是陈家,樊家,张家。二组有几家姓王的,所以叫陈家。三组有郭家,赵家,和几家刘,李,陈姓,所以叫郭家。四组有尤家,张家,黄家。所以叫尤家。五组全是姓施的。六组姓魏的,郭的,张的,周的。叫尤家岭是原来有一家姓尤的在此居住,后来搬到别处去了。六组分为两摊居住,梁上一滩沟下一摊。

 

     一组陈家是从陈庄迁来的,另一种说法陈庄的陈姓是从凫峪迁去的,张家是从张疙瘩迁来的和韩家寺的张姓为一家。

     二组王家是从壕家十字王家迁来的,刘家是从孟村黑坟迁来的。二组张家和一组张家是一家。

     三组郭家是从牛心峪迁来的,李家一家从后沟窑迁来的,一家从陶玉河的雷家湾迁来的,刘家一家是从老虎沟迁来的,一家是分社时从二组分上来的。陈家是从壕家十字迁来的。施家是分社从五队分下来的。

     四组黄家是从何家沟迁来的,(吴村庙的黄家是从四组迁去的),尤家是从蔡家坡迁来的。

     五组施家是从张虎嘴迁来的。

     六组朱家是从安村乡朱寨招上魏家门的,郭家是从牛心峪迁来的。马家是从将军迁来的。黄家是原来在尤家岭买的地后从四组搬上去的。张家是同样的原因从一组搬上去的。

    其余六组魏家刘家,一组樊家,二组陈家,四组张家,三组赵家,从那里而来不得而知。

凫峪历史上的保长郭巨宝、张恒昌。

凫峪参加抗美援朝的有施宗奇,郭福成,黑恩,刘智堂。

 

 

            凫峪的历史(二)

 

               郭家历史

 

 

 

         皇清处士郭公墓志铭

 

 

 

    皇清待赠大耆德佐卿郭公墓志铭

 

 公姓郭讳朝臣字佐卿世隶蓝邑牛心峪遭遇世变迁居鹿塬之凫峪里即荆峪之发源地也祖讳从仁文讳愈公少失怙恃遗公方数岁而家无斗筲荧荧在痎疢不加忧戚日以司牧为生有甯戚百里奚之遗风经数年公始置田园方立门户然犹以产薄为患凡经营货殖揣风沐雨之劳靡不备当其险阻艰难还难尽述公处乡里义气激昂言论慷慨虽鱼之佛健汉彦之何以过焉厥**计稍优充焦岱镇社仓正管仓数年枯钱数百贯毫无怨色公之大度厚德往往类此公田约而岂宜不兑魏风俭啬之俗乃公于岁饥之时涸辙之户倒仓倾廪施济邻朋赒恤婚媾曾不少吝殊有伏波散财之概尧夫助麦之风是又谓难能而可贵者虽不事儒业颇好诗书更能教其子具列胶庠至其治家之法睦族之谊严而肃和而厚更不待言矣公生于雍正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于时卒于嘉庆十四年正月一十八日丑时享寿七旬有七元配方孺人生子三长中魁岜庠生娶杜公讳文英女次应魁邑武生娶陈公讳顺女其季登魁业农娶邑太学生樊公讳应泰女继配王孺人生女二长适陈公讳库子名士桂次许*公讳玉宝子名逢春年尚幼未出闺孙七人行一彦行二杰行三焕行四俊行五英行六经行七煜具业儒孙女三人长适邑武生曹公讳文祥子名金城次季年幼守闺兹于嘉庆十四年十一月初四日午时葬公于村北原祖茔丁山葵向其子中魁等以志铭嘱余余孙姻亲知公甚悉因历叙其颠朱云尔铭曰佐卿郭公租卓有古风既寿而富高朗今终鹿塬之坂维君之宫翠柏森秀灵草青葱卜之其吉百世兴隆惟德不朽丘脉并崇

 

 

 

   吏部侯铨儒学训导岁贡生眷姻晚生杜君用顿首拜撰文

 

   吏部侯铨儒学司训廪贡生眷晚生贺时醇顿首拜篆盖

 

例授文林郎侯铨按擦使经历眷晚生李世桢顿首拜书丹  

 

        煜

 

        经

 

    登  英

 

孝男中孙彦曾孙宗仪泣血上石

 

    应  杰

 

        焕

 

        俊

 

 

 

富平县刘玉书刻

 

 

 

    三组郭家有碑文记载,是从牛心峪来的。当时是和官差发生冲突,有了命案,才迁移到白鹿原之凫峪里,即荆峪沟之发源处。郭公年幼丧父,家里很贫,以放牧为生。到凫峪后在焦岱管过粮仓,因经营不善而亏损。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吃了不少苦头,才建家立业。当时很有实力,在现在的二组村西和陈庄一带有跑马场。儿子中有做官的,有务农的。此公生于雍正11年11月20日卒于嘉庆14年正月28日享年77岁。郭公逝世时距今201年【1810---2010】。

   

                   凫峪的党政团体

 

     凫峪自解放后就有了党的组织,陈长寿曾担任党支部书记,赵应贤担任副书记兼大队长,继后有韩应贤,吴学俊,郭文喜,尤立杰担任过支部书记或副书记。吴学俊71年上任,(曹鹏举落实政策时)尤立杰—74年任团支部书记,74年任党支部副书记,84年任村长,任期一年。郭文喜—74年任支书,66年入党。樊富玉—74年任大队长,84年下台。樊富昌—62年以前任大队长。施宗奇---朝鲜战争回来,53年任支书。

共青团支部在那几年也开展活动,积极地配合党支部工作。曾担任过领导的有尤立杰,郭满性等。

     妇联,赵省贤曾担任妇女主任。                

 

           凫峪的民兵建设         

 

    自解放以来就成立了民兵组织,曾担任民兵连长的有:张恩余,张缠让,樊清轩,施青峰,张拴姓。
    复员退伍军人有:郭永汉,王发财(解放兵),王民安(死到部队),郭犬性,樊田仓,陈昌文,施順礼,施建民,尤争献(尤洪涛)、张新儒、郭生印、樊延虎、黄石泉(石头)、郭鹏军。
    在外军人有:张德荣、郭广田、尤建军

 

             凫峪的体育教育文化         

 

 

    解放前村中就有学校,就在现在的学校,这里原来是老爷庙,邻村何家沟、迁河的孩子就在此上学。学校地方很小,难以容纳学生增加的数量,在四组号学家分去了一部分学生,后来又移到大队,就是从五队下来的坡下。在这里还开办过学前班,幼儿教师是王省会,她对工作认真,爱护学生,深受村民的好评。再往后,学校扩建后,学生才全部收纳到一起。学前班的教师是胡普惠,直到解散。过去文化生活十分贫乏,有文化的人寥寥无几,教书先生有张积善、郭文选,施怀玉几个人,绝大多数都没有文化,娱乐活动更是可想而知。

    二队的王文远虽说不是教书先生,但其很有文化。

    凫峪在六十年代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以张同西夫妻为主的文艺团体曾享誉鹿塬,主要演员有郭巨奇,张喜学,张建仁,张文学,尤爱琴等,一般上演的都是传统剧目。自郭满性担任团支部书记后,继承了上一辈人的事业,继续发展了戏曲艺术,除传统剧目外,还上演新剧目,最著名的有《三世仇》、《电杆河边》,《夺印》等,那时青年们参与者不少。
    因派系到南岸北神洞出演,观众人山人海。
    体育事业在六十年代也小有名气,是老虎沟的翟献坡的翟文彦在西安体校毕业,到我村的张缠让家出门,在他的带动下,青年们纷纷参与,很快一个体育爱好的队伍就发展起来,极大地活跃了体育事业,主要是篮球。还经常去邻村进行篮球比赛。

    教育事业也有所发展,自民国就有学校,是将三组老爷庙改建而成。解放后全部改成学校,并进行多次修建,原来是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完全小学,现在只有1-4年级,5-6年级搬到岭上的东联小学。原来的桌凳都是学生自己拿或是土台,现在有了许多单位的捐献和村上的补充,这种情况已不复存在。解放前到现在最有名的老教员有张安善,郭文选,施怀玉,施迎仓,施怀儒,施绪仓,施秉善,施清碧,张喜学,郭新汉等。

   凫峪的文化也有几个小有名气的人,尤生印就是书法家,张同西爱好绘画,但未成名。其他的那几年也有人学过,郭秉田学过绘画但后来放弃了,经常为村上团支部和戏班绘画出墙报。

 

                  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人

  郭巨宝,(生于1904年腊月一日,死于1976七月初四日。)小名来仓,1916年在本村私塾念书,念了四年。1918年后做了庙祝。那年起开始信基督教,一直到1940年。1941年当凫峪保的保长,那年春在县上训练和一百多名伪保长全体加入国民党。回来后就正式当了红名字保长,职三年。 一九四三年三月,将保长职移交于天河村代子学,又当选了乡镇民代表职。四七年我又接当第二次保长职。自接事就和北半保打官司,二次当保长因打官司赔了钱。第二年就将保长职辞给张恒昌。是当时最有名的保长之一,在白鹿原享有很高的声誉。他有着魁伟的身材,高尚的品德,深受人们的好评。虽已离世多年,仍让人惦念。
    张恒昌:1948年接任保长到解放。

    尤信德,家里很穷,三组的郭巨秀很早就参加了基督教组织,在他的引荐下加入了进去,并有了很好的发展,担任了蓝田县基督教董事会主任委员。

    陈长寿(1928年4月初4日-----1993年3月1日,终年65岁)  在凫峪小学上学时被陈嘉德(甲长)拉了壮丁,后来投诚成了解放兵,转业到地方工作。在甘肃省某地任区长,后因反右打成右派而回村。一直在家务农,还在大队开的菜地干过。平反后在蓝田县水电局工作。樊富玉(生于1928年11月24日生日,故于1988年7月15日),是凫峪大队干部中最有能力的人之一,在乡上说话也是很有分量的,说是能成事,到乡上就一定能成,说是不行到乡上就一定不行。心眼最多,能言善辩,在修红旗渠时,当时的营长孟兴全就说:樊富玉把半个嘴捏住,咱拿十张嘴也说不过。这是一句毫不夸张的话,形象地说明了樊富玉的能力与善辩。

    赵应贤,初级社高级社时担任主任兼支部书记。改成大队后担任大队长兼副支书。他是1954年4月8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过农会主任,调解主任,生产队长等。他为人软弱,处事圆滑,没有坏心眼,是好好先生,不得罪人,也办不了啥事,光光溜。

    张英华(小名安善,生于19年月日,逝于1997年正月十四日。)他是有名气老教师,和蓝田县书法名人贺百忍关系不错,陈庄联中从陈庄村搬到凫峪二组岭上有他巨大的功劳。

    尤恩荣,(生于1910年8月27日,死于1982年11月18日)互助组时因劳动积极被评为劳动模范。

 

       

 

             凫峪的主要姓氏

 

    一组,张陈樊。二组,陈张王。三组,郭赵刘李。四组,张尤黄,五组,施。六组,郭,周,刘,魏。

 

           凫峪的土地和人口

 

    土地面积3783亩,共有289户,人口1300人。

 

 

 

              凫峪的民族

 

     汉族    回族。

 

              凫峪历史上的大事

 

 

 

一,施家人最早进驻施家高头。年月无从考证。

 

二,郭家老祖先郭公出生于清雍正11年11月20.*日死于嘉庆14年正月28日死时77岁。

 

三,郭家牛心峪发生变故逃到凫峪,来时据说66岁,在此生活了11年。

 

四,1958年左右发生抗粮抗款事件。将军两个组分出。

 

五.光绪26年修三组对坡古塔。

 

六.1966年学校门前古塔和三组对坡古塔遭受破坏。

 

               凫峪的供销社史

 

   初级社时雷志金在五队顺仓家,后迁至一队(大体在)秉宽家是樊锁奇经营。后又迁至四队捧雪家(现在的重生后院)黄生荣经营,从此地又迁至三队郭养性家营业员是刘三堂。后张怀新接手多年后又交给张拴姓分了社而终结。

  另外樊金荣在吴村庙供销社工作过,陈新江在前卫供销社担任过主任。

 

               凫峪的企业

 

 

   凫峪村的企业发展主要有灯泡厂,木器厂。灯泡厂是吴学俊当干部时创建的。大约是1975年左右,主要是回收废旧灯泡经过重装然后密封。木器厂是樊田仓当干部时创建的,大约是八十年代。六组还搞过一度玉米皮编织。改革开放后,村民做沙发遍及全国。随后做门窗也畅销引镇灞桥一带。樊文会在一组开办木器厂多年。现在在城下开门面的和在县城开玉石店的也有几十家之多。

 

               凫峪的科研卫生

 

 

     科研站成立于公社建立后,科研人员有郭巨善,郭养汉,施振国,尤立杰等多人。进行育种和科技普及,在此带动下,各队都进行过配种,菌肥的发酵工作。

    医疗站最早是四村联办,在陈家庄。我村有医生李毅,刘青霞,后分开到各村,五队坡下建起的大队部的东边的三间房里。有人医李毅,施振国。兽医有陈稳正,配药员张雪兰(粉),后赵悦英。分社后解体。李毅在自家屋就诊。随后施振国和刘新民(余仓将军人)在谢佩英家开业不久又夭折。再后就是陈伟在三组郭余才家开办诊所。现在是张辉诊所。在此以前有徐河人徐志深在二组岭上开诊所至今。

              凫峪的通讯广播

   最早的人没有任何通讯工具大队开会的通知是由郭巨善的父亲把通知送到各队,后来由刘克顺接替,从吴村庙拉到迁河上来一条电话线,木头杆,一根铁丝,安装了手摇式电话机,也只能跟公社通话,公社配置话务员,转接。当时的大队部在赵家四爷房里,坐西向东的厦房里,安的干电池。72年大队办公室迁到学校前边的东边又迁到东边。再后来到了韩应贤上任后,从各队抽地在四队就是到五队去的坡下建起了六间大房,大队才有了正式的办公室,大队部在西边,中间三间是会议室,东边一间是团支部,医疗站在东边的另一间里。从何家沟拉下一根电话线通到大队部,安的还是手摇式电话机。一队的张小儒在公社电话室是话务员。
    在六十年代各家各户安装了纸质圆形喇叭,记得柱子上安着,从上边拉下一根地线埋到地下,这以前是耳机,有一个匣子装着设备,把耳机套在头上就可以听。72年后村上拉了电,才给各队按了高音喇叭一二队在桥口安着两个,三四队两搭界安着两个,五队安着一个,六队安着一个。到了散社喇叭才不用了。这期间有了收音机,拴绪当会计时二队买了一部黑白电视机,大队买了一部黑白电视机。
    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安装电话的有张生华(大队)、李捧虎(公用)、郭耀亭、王院丽(公话)。

                凫峪的耕种及机械加工

     过去的人们种地全部靠的是人力耕作,牲口是人的主要辅助劳动力。犁地牛拉犁人扶,地犁一遍,晒干后,雨淋湿风化再用讲子造一遍,然后用磙子压碎,用耱耱碎用糟子拉平,到种地时用讲子或犁种,人扬种,后来有了化肥也是人扬,种后再用糟子拉平。做红地(就是没有种庄稼的地)时,也有用人力翻的,一忙罢翻几亩地。
    解放前后根本就没有任何机械,磨面是石磨子,人推或牛拽,两片磨扇,摞在一块,下边的是固定的,推动上边的一扇,粮食从中间的孔中流下去到两个磨扇的中间研磨,在固定的磨扇下边有一个土或木制的圆形盘,磨好的面从两页磨扇中间流出落在磨盘上,然后扫下来,地上放一个蒲蓝,里边支上木叉棍,上边放上箩,用手来回拉动,面就从箩里落下去。箩里的面倒在磨子上继续磨。三组的刘养民家,李新治家安有石磨子。
    收庄稼用的是镰刀人力割,推车子拉,到了场里,人摊,套上牛拽着碌碡碾,然后翻场,再碾,起场。扬场,人力用木锨。
    七二年后,有了电,各队才买了粉碎机、电磨子,喷灌机,电风扇,电碌碡。电碌碡是给碌碡上安一个铁架子,中间安上铁轴,在碌碡顶头起打一个眼,把轴穿进去。架子的后边上安上马达,在架子的前方绑一根数米长的木棍。前后绑上两条绳子,用于牵引。场的上空架一条电线,电缆从空中的盒子里接出,和碌碡上的马达接通。一个人做碌碡,一个人站在身边摆线和持线盒子的木杆。
    二队的张群才和三队的郭永乐、郭养汉是最先买回拖拉机的人,郭养汉和郭永乐两人联合买回一台拖拉机,在南场碾场,因操作不熟悉,导致着火,吓得赶紧把衫子塞了进去,火才熄灭。
    改革开放后,村中买拖拉机的有陈军录、尤*峰、王选利、陈维科。现在有陈维刚、施恩昌、施红涛、刘西荣。施恩昌还有一台收割机,施红涛、刘西荣还有旋耕机。货运的有樊建红的大型汽车,施俊礼的农用车,赵平印也有。
    农业社时各队都买回了电磨子,二队的电磨子在建军沟下老房前的小房子里,三队在北岸仓库和饲养室中间的一间房里,谢培英上磨子,这以前三队在丙田家前头房里安有轧花机、弹花机。四队的磨子在仓库的东边的小房子。开放后,二组的张来印、三组的郭犬良、一组的樊德厚、五组的施余田、四组的尤六平都先后买回了小型电磨子。这些拾掇后,三组的郭选田、四组的尤民海买回了电磨子,继此以后三组的李西昌,继后一组的张红涛、三组的李捧虎,现在的陈昌文都先后磨过面。压面机三组在分社前就有,郭巨盈就压过面,分社后三组的王发财、赵康贤都压过面。四组的黄淑文(毛蓝)也压过面。做豆腐三队在农业社时在养性家前头房里开有豆腐坊,分社后一组的陈家富做豆腐,继后张炳仓,三组的郭广红都做过豆腐。在生产队时使用人力和石磨子,后来的人们用的是粉碎机,郭广红时就是豆腐机了。
    人们彻底摆脱了人力耕作的局面。

    

 

               凫峪的宗教

 

    凫峪有大小庙宇5个,一组的观音庙创建于民国二十七年。(有门扇雕刻文字为证)。二组马王庙,现已无存。位置在河道交叉处。三组老爷庙就是现在的凫峪学校,创建年代久远,无从查考。四组药王庙现已倒塌。五组庙宇尚存,到底是谁的庙也不得而知。

    四队岳王庙上上辈人修建,1945年以后修建过一次,2013年月日以神头张重生为首的一帮人带头修建。张从爷手到父亲都是神头。1938年前后在此设立学堂,刚开学有9天就搬到一组菩萨庙去。有三年时间,又搬到三组老爷庙至今。

  三组老爷庙至今有70年之多,至于啥时建修已无从查考,这个时间应该是翻修时间。

    信仰基督教的有尤信德,郭巨秀和其女郭竹雪。现有尤信德的儿子在县基督教工作。

  

                       

               凫峪的变迁

 

    凫峪村落原来比较小,随着这几年的经济发展,村落面积不断扩大,一组向西扩展了近乎一半,二组沟底基本搬迁完,岭上原来只有几户,现在已经形成一个新村,三组最早只有北边,后来发展到南边又向西发展,现在正在向南岭发展。四组也是原来只有北边,后来发展到南边,现在也正在向南岭发展。五组村落变化不大,现正向东发展。六组有所变化但不大。整体来说,是在自由发展中,没有统一规划,村落零乱。特别是沟底胡栽乱栽,严重地影响了村容。

 

            凫峪人的吃、住、玩、行

 

解放初期,人民的生活条件十分困难,一年吃不上几顿白面,白馍更是不敢奢想。六一二年时,因饥饿饿死人的事常有发生,吃野菜,树叶,黄膏馍。生产队开办食堂,从食堂排队领回来后再穿些菜,烧开一家人才分着吃。为了填饱肚皮,人们采集树叶,挖野菜,吃斑斑土,三组开办了三个食堂,北岸两个,南岸一个,最后合并成一个。

平时主要的饮食是:糊汤(拌汤),碎面(穿些浆水菜),馍很少见到,为了解决饥荒有人用软枣叶子打调粉。随着经济的逐渐好转,饮食条件也有了改善。主要有:片片,哨子面,凉面,凉皮(也叫曩皮子),煎饼,红苕馍,搅团,浆水菜是主要蔬菜。早上吃拌汤就的是,中午吃碎面给锅里穿的是。白面和肉只是到了过年才能见到,再就是生产队死了牛才能分的一些牛肉。娃们的盼着过年,因为过年能吃好的,穿新的,显得很有意思。

到了年终,队上决分,余粮户分钱,一家能分上二三百就显得很不错了。职工户一般都是缺粮户,就到余粮户家里去借钱,一回借个十块二十块的,交给队上才能把粮拿回去,余粮户都是些在队上出工多的,家庭劳动力多的户。

这时候的主要粮食有:小麦,小米(谷子)玉米(包谷)荞麦,洋芋,红苕,等。蔬菜自家自留地都种,生产队开有菜园,三队的自留菜地就在村西。生产队的菜地就在现在的学校西池塘南。

那几年队上还种西瓜,三队就在北岭梯田地种过,瓜比现在的甜得多。

一到秋天收玉米时,娃们就折没有结娃的玉米杆吃甜杆,很甜的。

食物的加工

糊汤:把锅水烧开,舀上适量的玉米糁子,一边用勺搅一手拿着碗摇,糁子下去要均匀,不要结疙瘩,稀稠根据自己所爱。

也叫糁子、拌汤,

搅团:把水烧开,舀碗玉米面,量根据需要。和做玉米糁一样,不过要稠,不能稀,要一挖一块了,然后,和些水水,再把做好的搅团舀到碗里,就着水水吃。用玉米糁子也可以做。

片片:把擀好的面,一般擀成圆形。切成方块,和些水水,舀成干的吃。

碎面:把干好的面切成条形,很笮,切的宽了就成了宽面。然后根据喜好,加调料。如酸汤碎面。

臊子面:把干好的面切成很笮的面条,然后干捞,再添加臊子,臊子一般是由肉,葱、豆腐等各种蔬菜做成。 

调粉:用神仙草(一种树叶)(雷家湾山里有),采集来用开水烫,然后再用冷水激,再用双手揉搓,搓成泥状,挤着粘(ran)就行了,然后放到盆里,停住就好了。做好后用刀片切成小方块,舀到碗里,浇上水水,就能吃。吃时不要咬。凉爽可口。

河马咕嘟:做搅团时,舀出搅团,倒进有眼的盆里,在盆里用勺一边使劲搅压,搅团受压从眼中挤出成鱼状,然后再倒进水水中吃。

煎饼:把面粉和成面汁,倒进烧热的干锅里,用勺搅匀,再翻一遍,就可出锅,卷些洋芋丝或沾水水吃,再熬些米汤或稀糁子,一边吃一边喝。

皮子:也叫曩皮子。把和好的面水倒囊皮箩箩里,要均匀,然后放进添有半锅水里烧,烧熟即可。出来切成条状,和些水水吃。

红苕馍:把红苕切成薄片,晒干,磨碎,然后蒸成馍,很蔓难咬,这是那几年没啥吃的时候人们常吃的食物。    

    解放前有钱人有四合头,穷汉人土墙木结构,还有住草棚的。有钱人的房子不但结构好,用料好,坚固而且还雕梁画栋,门楼高大,朱漆大门,两旁青石门墩。有钱人不用说穿得好盖的好,穷汉人就差远了,就是解放后初期的六一二年,炕上也是泥皮铺些麦草,能铺上凉席或芋席的就算不错的日子。 一般盖房都是自己打几摞胡基,进山掮些椽檩,生产队烧些砖,大家帮忙就盖起来了。钱也花不了多少,到了改革开放前,墙根底下摆上几层砖,往上就全是胡基,椽檩上边覆盖芋子打成的芋箔,再用泥摸攒,再参瓦,后来发展的有了焦胡基穿靴带帽,人们就吼红了。解放前的人们有一句话:“以后就是日子过穷了,抱垫脚卖墙根都能过活”。改革开放后,这种话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经没有用处了。刚开始人们的观念还转不过弯,盖房不用胡基能有几家能用得起砖的。砖倒卖给谁呀?纯用砖盖房的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十多年人们连柴房也不盖了,全成了楼房。

      改革开放前盖三间房花上三千元就盖好房,现在两层楼房要花十多万到二十多万。那时盖房都是大家帮忙,除了匠人。现在人们都出外打工,盖房都得包出去,只是上板才叫人帮忙的。人常说:“娶媳妇盖房大家帮忙”。四队那几年受灾时盖房都是三队五队免费帮忙的,只是管几顿饭就是了。

   解放初期,人们的出行都是步行,进一次县的一天时间,上焦岱,上庙都是步行。沟下人进县上北岭走腰刀过罗井经郭村下原坡过文刘坡趟县河进南关。另一条路是走尤家岭过韩寺经尚寨下原坡到文刘坡趟县河进南关的。北原人到焦岱也是走北坡上马面坡经顾家下老虎沟进焦岱的。去吴村庙走小洼过鹿走沟,还有一条是走孙家崖背子过鹿走沟的。70年前后才有了自行车,那是有几个品牌“永久”、“飞鸽”、等,李毅因其在医疗站有固定收入买自行车名列前茅。人们拉运东西主要是推车子木轱辘,很是吃力,后来才有了橡胶充气的轱辘。72年前后住队干部老方推行轻便车,当时人们不习惯,这种车子行礼都在车头,所以不好掌握,一推就倒,三组做出的第一辆轻便车是里一家的,后来磨房子着了,随之而毁。改革开放后自行车已被逐渐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摩托和小车,现在村中的年轻人出行都是摩托。许多人在外挣了钱的已纷纷买上小车。

       人们的劳动强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已大大减轻。那几年种地全靠人力,从收到种,深翻土地,耙磨,造地,遭地,犟地、犁地、种地。收庄稼全凭的掮、担、推。炎热的夏天,人们要经受着高温去翻地,种地,收庄稼,到了冬闲时节又要冒着寒冷去拉粪,担粪,把粪运到地里倒成堆然后再用铣扬开。肥料的主要来源是人畜粪便,肥料缺乏就拆旧墙换老炕。上边一年才分那么一点化肥,人们也不重视,更不相信。记得那年把磷肥担上南岭头倒成一堆搞的扬开。有人在河道种新品种包谷,人们还不信,种了一辈子庄稼还有个新品种。新品种包谷叶子向上直冲,长势良好,产量很高。从此后人们才相信了。

      72年拉了电,四队买了一台电风扇,有个老人抓了一把麦糠向空中一扬说:“这玩意要是能扬个场,我吃狗吧的”。二队首先买了黑白电视机,在**家前边屋放映,后来被两个人偷去了,被公安人员破获。大队也买了电视机,是李拴绪当会计时的事。

      村中买收音机最早的要算李毅了,以前各家每户柱子上安一个有线的纸喇叭,后来有了耳机,最后才有的收音机。改革开放后电视机逐渐普及,彩电代替了黑白,现在正向液晶发展。               

玩:

改革开放以前,人们的娱乐活动都是健康的青年人主要是打篮球,南岸翟献坡的青年翟文彦和一组张缠才家是亲戚,经常来我村,组织青年辅导打球,他是体校毕业生。不但在本村打,而且还到邻村去比赛,到康庄就比赛过 ,而且还是凯旋而归。其次,上年纪的人就是丢方。青年人少年儿童的娱乐活动就更是丰富多彩了。打尜喝哨,藏梦,走柳木腿,耍狮子,跳房。成年人还下象棋,上一辈人就不知道了,据所记得的尤群堂下棋主要是攻势好,棋也下得泼辣,技术高,尤立杰主要是守势好,棋艺也不错,还有陈智上,尤北海都是高手。爱好者不少,有陈冬季,技艺一般,郭永汉爱但水平不高,他和冬季下棋永远都是输。

丢方张兴余掐人心重有送外号毒蛇胆。丢方是最方便的一种游戏,不论是开会还是休闲,地上画一个方块,一方树枝一方泥蛋就开火了。

 

          凫峪的习俗

 

婚:旧社会的女人受封建思想的束缚,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没有自主权,全由父母做主,据老人说的笑话就可以看出,一个人引着女子去看婆家,那是只能站在老远,看见村中大树下有几个人在上碾子,你看好,就是喔跛的。女子一听是喔播的,就同意了,结果结婚后才知道是个跛子。还听人说,一个女人在涝库洗衣服,洗毕后,乘机把脚也洗一下,过来一个男人说是把他偾了。

   一般都是订婚前不知道男方的情况,只有结了婚才知道。解放后实际上还是父母包办,不过没有以前那么保守,女人能参在公共场所和女人一样,男女之间能见面了。

由媒人提说,双方相互打听,然后背见,再封礼,婚事就算成了,等到男女双方长到年龄后再打闹---办喜事,双方都要过事,男方村中的同龄人给帮忙抬食货架子和柜。女方招待男方时,给女婿另吃。然后才抬着女方娘家陪的和给亲戚摊派的礼物。回来后要举行仪式,一个司仪拿着盘子一边撒草一边说着词。进门时要换上新布鞋,抢着进门,再进洞房,头一黑晚上同龄人来耍房,三天内没大小,谁都可以耍。生下第一个娃后要做满月,主要亲戚都来拿着礼物。娘家给娃拿的最多,一般用水担担着两个马提笼,有抱褥小衣服等。

改革开放以后,说媒的少了,青年们大部都是自由恋爱。

丧:人死了,先要给换上老衣,然后停在门板上,再盖上被子,脸上覆盖蒙脸纸,用单子遮挡,摆上一个桌子,放上香火,前边放上装着麦草的袋子,孝子们要跪在上边,桌下点上煤油灯不要灭。

   叫来村人,安排报丧的,老位家必须是儿子亲自去还要由门中长辈引路,一般一次到三次,其他亲戚派人去就行了。

下来安排执事,搭棚请乐人,亲戚都来出门,村人都来搭礼,路祭时,乐人唱戏,亲戚做戏,到了2点前就要下葬。

到了晚上才黑,提上一笼麦草到坟上去打怕怕,一连三天。下来是过头七直到五期,下来过百日,头周年,二周年(空周年),三年。(要大闹)。

其他:以前村中娶媳妇盖房,都是大家帮忙,就连忙天场活也是互相帮忙。集柴是精壮男劳都来,主人家就像过事一样准备酒菜,当大家把场起了柴也集了,就做到主人家吃喝。后来随着改革开放,人们都进入了经济社会,多在外少在家,盖房帮忙的现象也逐渐的没有了。结婚送埋老人当执事,现在还存在,总的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帮忙意识淡薄了。

 

            凫峪的经济作物及其它

            

    玉米,小麦,黄豆,苹果,核桃,桃杏,黑豆,稻谷,红薯,洋芋,谷子,荞麦等。

凫峪的渔业也很丰富,现有鱼塘三个。树木种类繁多,主要有杨树,柳树,榆树,柏树,核桃,柿树等,花草种类更是无法胜数。

                    

 

 

                  终结

 

   随着改革开放,凫峪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代替了土木结构的柴房,水泥路面代替了泥泞的土路。近几年新建的水塔基本满足了全村的饮用问题,用深水取代了浅水,增大了健康系数。运输车辆也在逐年增多,各种小车,摩托车,农用车,农机基本能满足村民的出行和收种,加上外来车辆的支援,基本上摆脱了繁重的农活负担。农闲时间除做生意者外,大多以建房为业,匠工名扬东半塬及川道地区。凫峪正在随着时代的列车奔向美好的明天。

    

           

 2015年8月20日修改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 相关评论
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陕ICP备08105594-2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