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陕西 > 陕西民俗
+

八仙桌上大舞台(陕南二人转,安康小场子)

2013-7-5    作者:    来源:文史资料    阅读:986

安康小场子
“小场子”演出经常能吸引大批观众(资料图片)
董卿在安康现场演绎“小场子”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董卿和歌手庾澄庆曾在安康现场演绎“小场子” (资料图片)

  一男一女在不到一平方米的方桌上和着清脆的锣鼓载歌载舞,或倾吐儿女恋情,或演绎传奇故事;说唱逗捧,蹦跺颤扭,起落有致,应付裕如,这就是流传于安康的民间艺术——“小场子”。虽然经历了300多年的风雨磨难,但这一艺术依然历久弥新,深受陕南地区人民的喜爱,以它旺盛的生命力和鲜明的艺术特色活跃在大众舞台上。目前,安康市相关部门正在为此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安康“小场子”

  会馆文化的发展产物

  “‘小场子’的形成发展经历了和安康其他民间歌舞、民间戏曲一样的演变过程,即唱民歌——打围鼓(赛唱)——小场子、地蹦子(民间歌舞)——民间戏曲(如八岔戏)。安康是民歌之乡,妇孺皆能吟唱‘赛家什’(即打击乐比赛),‘打围鼓’(有敲击有歌唱的艺术表演形式),古已有之,常常一‘闹’就是几个通宵,这种艺术表演形式至今仍在安康两山地区流传。”安康市汉滨区文广局党委书记罗先余谈到安康“小场子”时如数家珍。他说:“清乾隆中期(1773年-1774年),两湖移民大量拥入,促成了恒口经济文化空前繁荣。恒口会馆庙会文化繁盛,建于此时的会馆庙宇有15座之多,且其中9座都建有乐楼、会馆、庵观、寺院,活动四季不断,民俗、节庆活动需求巨大,正是相对繁荣的经济和旺盛的文化需求与南北文化的交融,为‘小场子’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良好的条件。于是,演员在‘打围鼓’的基础上跳了起来,舞了起来,唱起了故事,演起了人物,扮装上了八仙桌,形成了今日独特的‘小场子’。”

  上世纪80年代,“民舞集成”期间,政府部门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对“小场子”进行了抢救性的挖掘整理,老艺人们也倾囊相授,“小场子”得以保留。20多年来,汉滨区政府一方面尽力扶持民间仅存的五六对“小场子”组合,尽可能地给予他们演出和活动的机会,使之能够保存延续下来;另一方面,专业文艺工作者将“小场子”经过改造,加工锤炼,使“小场子”成为精品节目,久演不衰,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2009年,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节目组走进安康,主持人董卿在观看完“小场子”演员的表演后,还特意和台湾歌手庾澄庆走上八仙桌,现场模仿演绎了一段。

  表演形式独特

  小方桌上的“大舞台”

  “小场子”的形式独特,表演诙谐生动,年节、喜庆或昔时的庙会娱人娱神都能见到它。一些资深曲艺专家在深入研究“小场子”并与其他地方曲艺比较后认为,“小场子”有三个明显的特点,首先是在八仙桌面上跳舞、唱歌、演故事,绝无仅有;其次,舞蹈组合中的精粹部分“三缠腰”、“三见面”、“三碰头”等,一套动作向三个不同方向重复表演丝毫不露痕迹,不多见;此外,丑角耍草帽圈,30多种帽花转身即变,独此一家。

  “小场子”的表演必须在方桌上进行,这种老式方桌大者边长不过二尺八寸,小者只有二尺四寸,可称“方寸之地”。在这样的桌面上,两个人不但要说唱,还要蹦、跺、颤、扭,十分不易。据悉,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山区农家场地狭小的环境,照顾观众防止拥挤;另一方面,对艺人要求严格,如果艺人功底欠佳,技艺不高,就无法演出。

“小场子”在表演风格上,丑角以逗趣为主,表演泼辣,旦角含蓄。唱词说词诙谐幽默,插科打诨,动作洒脱,细腻缠绵。

  “小场子”的演出形式也颇有趣味:闹台打毕之后丑角上场,随着旦角上桌后,二人在锣鼓伴奏中表演走“圆场”、“三缠腰”、“三见面”、“三碰头”等舞蹈组合,然后二人对唱“拜场花鼓”,意为问候观众拜请同行关照的谦和之辞。接下来,又在花鼓长板锣鼓中走“拐子撒金钱”、“绞花剪”、“半片月”等动作组合,根据事主情况唱几段即兴花鼓就转入“正戏”,按唱本的要求演唱八岔戏小调或花鼓调,主要是以说唱为主,仅在锣鼓间奏中做些即兴舞蹈,结束时照例有一段“落场花鼓”给观众作以交代,最后随着长板锣鼓做与开始相似的舞蹈组合。

  “群众之所以喜欢‘小场子’,不仅仅是因为其诙谐幽默滑稽逗笑,更重要的是它表现的内容与安康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通俗易懂,不仅陕南人听得懂,外地人也听得懂。”说到兴致之处,罗书记情不自禁地表演起来,抖肩扭臀一招一式惟妙惟肖,让人忍俊不禁。

  对演员要求高

  “小场子”高超技艺难保留

  “小场子”虽然几经兴衰,传承了300多年,但是,现在很多“小场子”中的一些技艺已逐渐消失。

  3月15日上午,记者在安康市巴山中路76号一栋破旧的家属楼里,找到了安康市汉水曲艺团团长胡清沛和妻子柳花纯夫妇。今年64岁的胡团长说,自己从小酷爱民间艺术,尤其是“小场子”,“‘草帽圈’是‘小场子’的重要道具,丑角在方桌上舞蹈转身的一瞬间即可变出很多种花样,以此揭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内心的变化。据老艺人们讲,‘草帽圈’的变化最多可达30余种,但我只会变出七八种花样。如今最能耐的要数恒口的一位老艺人了,他可以变出18种花样来。”胡团长的老伴柳花纯女士拿着“草帽圈”一边绾花子,一边向记者介绍说:“这种镶边的‘草帽圈’道具是我自己动手做的,如今戏曲道具店已经买不到了,更谈不上有多少人会用了。”

  “小场子”艺术表演的精髓,随着著名艺人的逝去而凋零殆尽。虽有些专业团体仍坚持表演,但歌唱、舞蹈,包括乐器的敲击都不那么地道,无法完整地继承前辈的艺术成就。另外,观众也出现了大量流失的现象,过去“小场子”这种曲艺几乎是人们唯一的文化生活方式,但随着如今文化娱乐的多元化,各种现代艺术的冲击,“小场子”已没有了昔日的魅力。

  “我们正在加紧对‘小场子’进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要是能够成功,就会得到更多方面的关注和资金,从而可以全方位挽救‘小场子’的传统技艺。”安康汉滨区文广局党委书记罗先余表示,“今后我们会在‘小场子’的舞蹈动作方面进行整理、录像、保存,还要对‘小场子’中歌唱与伴奏的部分进行收集整理出版。”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 相关评论
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陕ICP备08105594-2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