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陕西 > 陕西民俗
+

西安100年前年俗大不同

2014-7-27    作者:霸主哥哥    来源:华商网    阅读:1780

西安100年前年俗大不同

西安老照片,清末民初西安过年时的街景

   很多年俗是千百年来延续下来的,但不知不觉中已经随着时代变了很多,100年前,西安人过年都有哪些习俗与讲究?今天真没几个人知道了。

  昨日,记者采访了文化学者、地方史专家宗鸣安先生,他多年来致力于老西安风土人情的研究,并在酝酿专著《长安节令与旧俗》,通过他的讲述与老照片,让我们一窥100年前西安人的过年生活吧!

  祭先祖:家家户户焚高香

  正月初一,和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西安老百姓早上家家户户要焚香祭祖。有些家庭的祖先是用牌位来表示顺序的,从先高祖到近时,一层一层地排列在上房大厅中央的条案上,而中间墙壁上则多悬挂一牌匾,上书“某氏先祖神位”等字样。无牌位的,则是一布质挂轴,自上而下画有先祖家谱顺序,有些还艺术化了,把家族系统画成一棵大树,祖先是根,子孙分为许多小杈或小树。这些牌位或挂轴平时并不展示,只有在过年祭祖、祖先生辰、忌日需要祭祀时才排列、展开。

  压岁钱:小小麻钱枕下藏

  祭祖后,小辈要去拜长辈,长辈则要用红线穿几个铜钱作为赏赐,称为“压岁钱”。近代以来,西安大多人家都是在除夕晚上就把“压岁钱”放到小孩子的枕头底下,以便让小孩子大年初一起来就有个惊喜,昭示今年一年的吉利与富足。纸币没有使用前,西安多用制钱,就是“麻钱儿”,用红线串成一串,多少不等。

  今天,这个习俗依然在,只是用当面发红包代替了。

  拜大年:十三印纸灿如霞

  大年初一早上,就有亲友开始拜年了。拜年,过去叫做“贺岁”,同巷同里,或同街上的商家之间都会相贺新年,见面互道“过年好”。不相熟悉的也无所谓,因为这是一种习惯和礼节。于是初一早上,商家或讲究一点的人家总会派人抱着拜帖匣子,将大红的贺岁帖从门缝里塞进去也就算是相贺新年了。

  前人有诗句描述此景:“十三印纸灿如霞,命仆分投阀阅家。”“十三印纸”就是红纸,“阀阅家”指大户人家。一般来说初一都是直系亲戚或向师长之间的拜年,住在外面的子侄辈,初一要回父母家拜年,当然也有去拜问其他长辈的。

  熬娘家:初二娘家慢慢熬

  正月初二,现在大多是女婿携媳妇去岳父母家拜年的日子。过年去看望丈母娘、老岳父,一般都是很重视的,“四样礼”是不能少的。酒、烟、点心、水果,过去不兴送水果,一条猪肉、一瓶酒应是必备的。女婿来拜年,自然岳父、岳母要好好招待一下,吃喝毕,女儿一般要留下来住一两天,西安老话称之为“熬娘家”。这里“熬”是用火慢慢地煎煮。回娘家是过好日子,当然要慢慢地“熬”着。

  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

  初五刚过,西安古老的明城墙里,南院门花坛两边卖灯笼的就开始汇集了,这是过年期间西安城中最有名的灯市之一,一直持续到元宵节。

  元宵节的重点是在晚上,也是儿童们的欢乐之夜。平日家长是不会让小孩在外边玩很晚才回家,十五的晚上便可随意的玩耍。这天夜上,街巷里到处是提灯笼的小孩儿。兔子灯、小猴灯、小羊灯、方形灯、圆形灯,各种灯笼穿梭往来。调皮的男孩子还会用灯笼互相碰撞着比谁的结实,谁会先烧着。他们一边撞着一边还会高声喊道:“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真要到了回家睡觉的时候,大多数灯笼已经烧得只剩下架子了,只能明年再来啦。

  游百病:游完一年不生病

  正月十六,年过的也差不多了,这一天西安城的市民们多会去郊外走走,称之为“游百病”。就是说游走以后,百病就不侵害身体了,一年里就能平安不生病。一年里只锻炼这一次就能防病,前人真是会找借口。说是“游百病”,其实也就顺便逛逛庙,城南的大雁塔(大慈恩寺)、小雁塔(荐福寺)、牛头寺是主要的游走目的地。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 相关评论
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陕ICP备08105594-2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