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陕西 > 陕西民俗
+

周至老汉话除夕!

2019-2-4    作者:屈毓晓    来源:秦之韵文史    阅读:1048



    2019年的第一埸雪,比往年来的更晚一些。数十天的干燥气候,伴随着漫天的雾霾,想下点细雨,实屬不易,老天也难为无米之炊,天上无雲,也难下雨。

眼看一月快完,二月将临,春节逼近,再不下雪,连瑞雪兆丰年的吉祥话,也不敢再提。

苍天有眼,大地无垠。小年祭灶的香火,供品,甜糖抹满了灶王爷的老嘴,感念世人托其上天言好事的一片苦心。天宫奏明玉帝,人间多月无雨,霾邪横行,众祈速降甘霖,解民旱忧。玉帝垂邻之心乍起,略施小雨,以应民恩。耐小雨稀漓,难以普润大地。人间科技发展,为庆降雨,小施礼炮300余枚,上天闻讯大喜,清晨降雪,以谢下民,漫天飞舞的雪神,横扫冬的落叶满地。


    兴奋的雪姑飞舞扬眉,凄惨的黄叶飘零一地。雪花兴奋地告诉人们,我带来了春的喜讯,淒落的黄叶,带着冬的羞愧,和雪水一起融入大地。雪中的寒梅一技,傲对寒雪,告诉人们,展开双臂,拥抱春姑娘的回归!


     瑞雪兆丰年,倒数个五,四,三,二,一。肥猪拱门,春回大地。


周至老汉话除夕!


春雨那个惊春清谷天,

 夏滿和忙夏二暑连,

 秋处了露秋和霜降,

冬雪过雪冬到小大寒,

一年过了二十四节气,

大寒一过就迎年,

孟春正月为岁首,

春打六九就万物生。


    人常说"大寒迎新年,春打六九头",今个己是腊月十八,再过了就是小年,小年祭灶,连忙几天,就要过那么猪年的新年,狗快走了,肥猪哼哼着就要来拱门了。

大寒节气是中华二十四节气中,一年最后一个节日。寒尽春快来,红梅朵朵报喜来。二十四节气,一年一轮回,2019次的轮回即将到来。大寒就是告诉人们,寒冬已尽,除旧迎新。过了腊儿,忙碌的昏天昏地,是真正启动迎新年活动的里程碑。

城市处处张灯布景,农村酒扫庭除,上年集,办年货,全民大动作,春运大迁涉,亿万人流动大潮。都因为中国人把过年看的很重要。春节一过,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新的生活。二十四节气也周而复始,从岁未的一天,立春节气,赶着大年三十除夕的年夜饭,就降落人间,走进千家万户,迈向江河平原,報春的黄迎春花,就会开在田野,公园。



周至老汉话除夕!




年未岁首话节气。

    众所周知,二十四节气是按公历划定的,上半年为六,二十一。下半年为七,二十三。这大寒节气却年年落在阴历的岁尾年终。民间俗语说的好,过去大寒,又到新一年。这个年不是指公历,因公历巳过新年元旦。这里泛指春节,大家习惯把春节叫新年呢?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長河中,新年也不断在变,日期也不一致。早期与节气蜜切相关,春,冬,节气也在过岁首出现。立春为岁首,予示春来又一年。立为开始,春显暖意,春来蛰出,春到阳起,正是《孟春正月为岁首,立春之际万物生》,新的一个节气轮回由此开始了。


   春节折射了中国社会的变迁,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态的一面镱子。春运人口流动量在逐年减少,说明就近创业,农村脱贫,外出务工人员减少,农村经济发展向好的方面发展。有吃有穿有钱花,谁愿拋家舍子,为挣钱奔波在异地他乡。


周至老汉话除夕!


  赶年集人的心态,形形色色。有卖自家自产的蔬果的,有倒手来加价的,有现场加工的,有空手套白狼的,还有中间经记人用说事弄钱的。又为了洋火胡逛,也有赶集瞅对象的。更有几个老妹妹多年没见过面,湊到一块,边哂太阳,边数落儿媳妇,疼女子的。你不用到跟前打听,从老远一看老婆的动作,你就知道是骂儿媳或希千自家女子。咬着牙,包着嘴,用拐仗狠狠地打地,那是在骂儿媳,狠不得咬牙切齿,把她打入地缝里!你看用袖子抺眼泪,鼻涕一把汨一把地哭诉,用拐仗在地上划圈園时,那一定是在说自已女兒可怜的在婆家受气。可忘了自已即是女兒娘家,又是兒媳的婆婆。哎,几个死老婆说的真动情。听,几个老汉边抽旱烟边唠叨!老哥你不知道,去年给娃娶了媳妇,花了一河滩,把曰子过的日烂了。哎!哎,今年又要起发女子,虽然彩礼也不少,给去年补了些窟窿,但可是个挨求事。年年不松泛。


   

   赶年的交通工具变化也很大。过去推車,挑担,肩扛手提,背个背屡钱插,后来拉个架子車,现在是三轮車,摩托车,面包車,农用車,車后盖一开,摆摊卖货,自动房一搭,食堂开张,年集也呈现出新的气象,把手中的年貨卖出去,把需要的年货卖回来,互利交流,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径济。为新春亲友团緊早作准备。赶集是心情的放纵,赶集是展示一年的好收成,付出的是汗水和辛苦,收获的是喜悦,幸福感和满足的好心情。

贴一副祭灶对联,唱一段祭灶歌谣,把小年过嘹!


    贴对联之事,民间有讲究,有门必贴,有神必敬。天地神联有一一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有一一土中生白玉,地内产黄金。财神联有一一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灶爷联为一一上天言好事,回府降吉祥。单联还有一一抬头见喜,旺旺钱来,满院春光,猪年大吉之类。或祈福,或纳祥,或抒情,或写景。但可不敢写肥猪拱福,红杏出墙什么的。



各地小年的民谣风趣上口,

腊月二十三,打发灶爷去上天。多把好事言。

腊月二十四,家家扫房子。

腊月二十五,家家发面蒸年馍,油的肉的热包子。

腊月二十六,猪肉买了几吊子,回家煮肉拦臊子。

腊月二十七,人人晾新衣。

腊月二十八,发面搓麻花。

腊月二十九,换衣洗澡理个头。

腊月三十午前后,放掛炮,请门神,名门对联都贴齐。

体现了从小年开始,一天比一天紧张的准备,

童谣唱的好,二十三,祭罢灶,小娃拍手哈哈笑。

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吃糖果,耍核桃,叮叮咣咣几声炮。

反映了兒童盼过年的欢乐心情。

有钱没钱,剃头过年。

有钱没钱,洗净过年。

有钱没钱,都要回家过年。

赶集的人流浩浩蕩荡,

回家的車队浩浩蕩蕩,

都把回家装满車廂,飞机,汽車,高鈇只有一个方向。

那就是久别的家乡。

你回来了就是年。

年是什么?

年就是全家团圆。

家产万千,不如一家人平平安安。


作者简介:

屈毓晓,终南二队人,陕西历史文化使者,原新华社陕西分社《聚焦陕西》专题部主任。现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39所退休干部。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 相关评论
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陕ICP备08105594-2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