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陕西 > 陕西历史
+

礼泉县名由来

2013-11-30    作者:    来源:文史资料    阅读:1768

  礼泉县(1956年简化前为“醴泉”,简化后为“礼泉”)秦为谷口邑,汉为谷口县。《太平寰宇记》载:在今天县东三十里处,汉宣帝时建置了一座宫殿,在宫殿旁边有一股泉水涌出,其味如醴,因此称醴泉宫。隋时又因宫名县。

      秦汉谷口县考诠释:

    《 史记·封禅书》载:"其后黄帝接万灵明廷。明廷者,甘泉也。所谓寒门者,谷口也。" 索隐引服虔云:"寒门,黄帝升仙之处。"又《战国策·秦策》范睢说秦王云:"大王之国,四塞以为固,北有甘泉、谷口,南带泾渭,右陇蜀,左关阪。"甘泉、谷口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北塞要地,也是秦汉时期皇帝避暑离宫所在和通往漠北河套的直道起点,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甘泉"指甘泉山,在今淳化县北部,秦代在山麓建有甘泉宫和林光宫。《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齐人茅焦说秦王曰:'秦方以天下为事,而大王有迁母太后之名,恐诸侯闻之,由此倍秦也。'秦王乃迎太后于雍而入咸阳,复居甘泉宫。"刘钦曰:"秦王政二年,起甘泉宫。"秦直道即由此开始,北通九原。《汉书》颜师古注:"秦二世造林光宫。"《三辅黄图》载:"林光宮,胡亥所造,纵广五里,在云阳县界。"甘泉宫、林光宫一直到汉代依然存在,有汉元帝建昭元年(前37年)林光宫行镫可证[1]。汉武帝时曾扩建甘泉宮,《史记·封禅书》载:元封二年"甘泉则作益延寿观,……乃作通天台……于是甘泉更置前殿,始广诸宫室。"甘泉宮區建有通天台、泰畤等。秦汉时期皇帝常常驻跸其宫避暑、祭祀、接见匈奴单于、处理国家大事。

"谷口"是秦汉时期咸阳、长安通往甘泉山,乃至塞北河套地区的交通要冲,也是一个战略要地。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设立谷口县,因地处谷口得名,楚汉之际废,汉文帝后元三年(前161年)复设,东汉并入云阳县。

关于谷口县故址,历来有"泾河出山口"和"冶峪河出山口"两说。泾河出山口之说占统治地位,大有成为定论之势。

泾河出山口说最早见于郦道元的《水经注》。郦道元说:"泾水东经九嵕山东中山西,谓之谷口。"《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也说:"谷口故城,在雍州醴泉县(即今礼泉县)东北四十里,汉谷口县也。"又《后汉书·顺阳怀侯嘉传》:"更始邓王廖湛将赤眉十八万攻嘉,嘉与战于谷口。大破之。嘉手杀湛,遂到云阳就谷。"李贤注:"谷口,县,故城今醴泉县东北四十里。《元和郡县志》亦云:"汉谷口县,在九嵕山东、仲山西,当泾河出山之处,故谓之谷口。"《长安志》、《醴泉县志》以及《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2]、《中国历史地名辞典》[3]、《辞海》等工具书均采用此说,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4]秦关中诸郡图和西汉司隶部图也将谷口县标在了泾河西岸,即今礼泉县北屯镇附近。我在《陕西地理沿革》和《陕西省志·行政建置志》中亦沿其旧,现在看来此说需要修正。礼泉县北屯镇地处泾河出山之口,与甘泉宫之间隔有泾河与冶峪河的分水岭仲山,自此向北,山大谷狭,无大道可以通行。北屯附近至今亦未发现秦汉遗址,在此设县的可能性不大。

冶峪河出口说见于《汉书·郊祀志》:"所谓寒门者,谷口也。"师古注:"谷口,仲山之谷口也。汉时为县,今呼之治谷是也。以仲山之北寒凉,故谓此谷为寒门也。"杜佑《通典》注亦云"谷口,今云阳县冶谷是。"又《太平寰宇记》云阳县条:"冶谷去云阳宫八十里,《封禅书》所谓谷口是也。其山出铁,冶铸之所,因此为名。"此冶谷即冶峪河出山之处,宋代属云阳县,今属泾阳县,在泾阳县口镇附近。《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5]谷口条采用冶峪说,云:"谷口,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并引用颜师古之说以作其证,但在同书的谷口县条又引用《元和郡县志》之说,云:"谷口县,汉置,后汉省。故城在今醴泉县东北七十里",自相矛盾起来了。

首先从文献记载分析,《汉书·地理志》载:"谷口(县),九嵕山在西。有天齐公、五床山、仙人、五帝祠四所。莽曰谷喙。"《汉书音义》亦曰:"九嵕山在左冯翊谷口县西。"又《史记·河渠书》载:"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索隐曰:"小颜云:'中,音仲。即今九嵕山之东中山是也。邸,至也。'瓠口即谷口,《郊祀志》所谓'寒门谷口'是也。与池阳相近,故曰'田于何所,池阳谷口'也。"这两条史料说明谷口县境内有九嵕山和仲山,两山都在谷口县城以西,而九嵕山又在仲山之西,泾河从两山之间穿过。九嵕山在今礼泉县北屯镇北泾河以西,横亘于礼泉县北境,仲山在今淳化县南与泾阳县交界处,也就是泾阳县口镇以西,它是泾河与冶峪河的分水岭。如果谷口县故址在今礼泉县北屯镇附近,那么仲山就不在谷口县西了,而是在其东北了。若谷口县在今泾阳县口镇附近,与《汉书·地理志》和《汉书音义》所说的"九嵕山在西"正好相合,也与《史记·河渠书》索隐所说的"此山(指仲山)在冯翊谷口县西"相合,因为泾河出山之处在"九嵕山东、仲山西"。今泾阳县口镇原名冶峪口镇,因地处处冶峪河出山之处得名,后简称口镇。这里是通往甘泉宫的必经之路,顺谷而上,经车厢阪,可达云阳和甘泉宫,古今均为大道。秦汉时期在此设立谷口县是理所当然的事。

最重要的是,据考古调查得知,礼泉县北屯镇附近迄今未发现秦汉遗址,而泾阳县口镇附近却有口镇、杨赵、东曹、贾河滩等四处秦汉时期的大型宫殿遗存,仅口镇宫殿遗址面积就达90万平方米,杨赵宫殿遗址也有40万平方米[6],这些宫殿遗址都有宫殿建筑基址,出土有汉代绳纹板瓦、筒瓦、陶水道、几何纹铺地砖、云纹和带有"宫"字的瓦当等。据《汉书旧仪》载汉代"祭参、辰于池阳谷口,夹道左右为坛也。"这些遗址应该就是谷口宫遗址,其中也可能有祭祀参星和辰星的祭坛遗址。谷口宫的遗物见于着录的有两件,一件是元康二年谷口宫鼎,现藏淳化县博物馆。体呈扁球形,覆钵形盖,盖与器子母口扣合,一对附耳向外曲张,腹部有一道凸棱,三条蹄形足。通高24、口径21厘米。鼎外壁有"谷口宫元康二年造"八字铭文(图一)[7]。"元康"是汉宣帝刘询的年号,元康二年为公元前64年。另一件是太初四年(前101年)谷口宫鼎仅见铭文拓本[8],铭文为:"谷口宫,太初四年造,谷□。"谷口县应该就设在谷口宫附近,或许就是这四处遗址中的一处。要得到直接证据,有待于今后的考古发掘了。

秦汉时期在通往甘泉宫的大道沿途各县都建有行宫,以供皇帝往来甘泉宫临时住跸。除谷口县建有谷口宫外,云阳县也建有云阳宫,《汉书·外戚传》载:"冯昭仪徙云阳宫。"《淳化县志》载:"云阳宫在故云阳县,秦离宫也。"云阳宫创于秦,经汉、魏至后周仍在使用,《周书·太祖纪》载:"魏恭帝三年,太祖有疾,还至云阳,十月己亥崩于云阳宫。"池阳县也建有池阳宫,有传世的甘露四年池阳宫行镫可证[9]。池阳县故址在今泾阳县西北宝峰寺村附近,也是长安通往甘泉宫的大道必经之地。从池阳县(今泾阳县宝峰寺村)去甘泉宫必须经过口镇,然后沿冶峪河谷西北行到今淳化县,再上原北行即可到达;并不需要涉泾水到礼泉县北屯镇,沿泾河谷北上,再翻仲山到甘泉宫。

谷口县治的故址既然在今泾阳县口镇附近,那它的辖境应包括哪些地方呢?我认为秦汉时期的谷口县的管辖范围应包括今泾阳、礼泉县二县北部。《汉书·地理志》载:"谷口(县),九嵕山在西。有天齐公、五床山、仙人、五帝祠四所。莽曰谷喙。"说明谷口县辖境有九嵕山。九嵕山是泾河与泔河的分水岭,逶迤于礼泉县北部,主峰今名五凤山,高1467米,位于礼泉县南坊乡北,唐太宗的昭陵、肃宗的建陵就在九嵕山的南麓。所以说谷口县的辖境应包括今礼泉县北部。

另外要说明的是《汉书·沟洫志》所载:"太始二年,赵中大夫白公复奏穿渠。引泾水,首起谷口,尾入栎阳。"其中所说的"谷口",当指白渠渠首所在的大地名--谷口县,而非指渠首所在的具体地点"九嵕山东、中山之西"的泾水出山之处。"九嵕山东、中山之西"的泾水出山之处当时属于谷口县管辖,故只言县名。"谷口"与"栎阳"相对,栎阳亦指栎阳县。古书记载简赅,县名未带县字,这可能就是《括地志》、《元和郡县志》和《后汉书注》的作者们误把泾水出山之口当作谷口县故址所在地的依据吧!

 

注    释

[1] 容庚:《汉金文录》3.20。

[2]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魏嵩山主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 《中国历史地名辞典》,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4] 《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主编,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5]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臧励和等编纂,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6] 《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国家文物局主编,西安地图出版社1998年版。

[7] 姚生民:《淳化县固贤村出土谷口宫鼎》,《考古与文物》1983年期21页。

[8] 孙蔚祖、徐谷甫:《秦汉金文汇编》(上海书店书版社,1997年)334,铭文为:"池阳宫行镫,重十二两,甘露四年工虞德造。"

[9] 容庚:《汉金文录》1.1,刘体智:《小校经阁金文》11.39。

(刊于《陝西史志》2005年5期)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 相关评论
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陕ICP备08105594-2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