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村史 > 渭南村史
+

白水县古今集镇

2017-8-22    作者:代峰\编辑    来源:白水县志    阅读:1291

明弘治元年(1483)有农村集镇8个:南临川(即今古城)、雷衙(今雷牙)、新窑(亦名窑壑、今名尧禾)、铁牛镇、雷村、冯雷、西故(今西固)、武庄。清代乾隆时,增加孔走镇和新村(今划归蒲城辖),共10镇,晚清时又增添龙山、和苏(今贺苏)、史官、纵目、北原、收水、林皋7镇。因史官、纵目两镇日兴,孔走河、武庄、和苏3镇于同治、光绪年间先后废掉。民国时期,因雷村镇兴盛,废龙山镇;西固镇兴起及白水煤矿区发展,废冯雷镇;尧禾镇兴盛,废收水及铁牛河2镇。建国后,因雷牙镇的机关学校及事企业单位随公社机关迁至吊庄,集会逐渐消失。
    1983年,全县除城关镇外,有集镇7个:尧禾、西固、雷村、史官、纵目、北原、林皋。7镇均为各所属人民公社党政机关、学校、企业单位的所在地。许道、云台、大杨3个公社所在地因社办企业、商业的迅速发展,巳初具集镇雏形,正向集镇方向发展。除此,门公、收水、冯雷、雷牙、北井头等公社驻地虽无集会,但均成为或正在成为公社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服务的中心,是社队企业发展的基地。
    一 尧禾镇
    位于县城西北15公里处,是尧禾公社所在地。元代至元年间(1271~1294),因民多在土窑居住,并开店者多,而取名窑店。明代建文年间(1399~1402),又因其北邻沟壑,且人口稠密,商业较为兴盛,更名窑壑镇。明代万历年间改称新耀镇,因“窑”“耀”谐音,且时该镇商贾兴繁,遂改新耀。1949年定名为窑壑镇,后以同音字“尧禾”代之。
    尧禾为白水第一大镇,明代巳初具规模。清顺治年间有间日集,乾隆至光绪100多年为该镇清代最兴盛之时。当时的同州(今大荔)、蒲城、渭南、富平等地的客商来往不断,山西省的商人在该镇也设有会馆、栈房。民国时期该镇有坐商和作坊共57家,从业人员278人。其中粟店14家,饭店4家,肉馆4家,京货铺5家,杂货铺4家,中药房6家,烧酒作坊3家,铁木业8家,皮麻业3家,印染业2家,竹器业1家,理发1家,缝纫2家。远近闻名的是万顺源、西顺源、卜益堂、聚泰堂、新兴台等商号。
    尧禾镇位于雁门山南,是宜君、黄陵、洛川、富县等地粮食、木材、药材等农副产品及山货南运的出山口和集散地,也是日用百货北运的必经之地。上市商品一般是产销见面。粮食交易旺季,每天成交约100多石(约3万余斤)。镇北沟深路窄,崎岖难行,北来之物皆用畜驮,亦有人力担挑。每帮有驴骡驮畜百十条,相互攀比,熙熙攘攘。南运货物及南来京货多用马车拉运。出山货物以粮食为大宗,进山以布匹及日用百货为主。商客、小贩、经纪和牙侩汇集于此,讨价还价,吆喝叫卖,喧闹声此起彼伏。时此镇成为粮食、木材、山货、日用百货的交易中心。因而外地人只知有尧禾而不知白水者,不乏有之。
    清代以前的商号,集中于该镇东街,民国时期渐由东街转向西街。东街为东西走向,长约150米,宽5米多;西街为南北走向,长约200米,宽5~7米,街中心有戏台1座。每逢集会,向南、向西的5条街巷,都为买卖场地,赶集者摩肩擦踵。
    建国后,1953年起,粮油逐渐实行统购统销。60年代以后,规定粮、棉、油、木材等农副产品不许上市,因而集市贸易渐衰。原逢农历每旬的三、六、九日的集会因赶集人渐少,而仅存三、九集会日。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发展经济的政策,取消了许多限制性规定,集市贸易日渐兴盛。逢会,则商贾云集,人拥车挤,货物堆积,交通塞阻。1978年后,把街道向南延伸1,200米,路面拓宽为25米。由于白(水)尧(禾)公路修整,东西公路修通,交通四通八达,遇集,货车川流,街道帐篷相连,摊点摆满道旁,人行道上亦货物堆积,虽街道加长拓宽,相当子建国初的10多倍,仍感货拥人满。至1983年,有国营和集体工商业共计29户,有供销社、贸易货栈,生猪及药材收购站、新华书店、药店、农具修造厂、食堂、榨油厂、食品加工厂、照像馆、理发店等。个体户118户,从事日用百货、烟酒、糖果、成衣针织、五金交电、干鲜果、照像、理发、旅社、修理、食堂、缝纫、加工等业。另外,还设有粮油购销站、农行营业所、公安局派出所、工商行政管理所、税务所、法庭、林业站、地段医院、邮电支局、兽医站、良种场、变电站、文化站、电影队等。有县办完全中学1所,镇办初级中学1所,小学1所。镇所在地包括尧禾、满义两个自然村,共694户、5,628人,主要是汉族,亦有少数回民。
    二 西固镇
    位于县城东10公里处,为西固公社所在地。远在西周时期已形成村庄。传说西周宣王时,韩侯两妹分别嫁于党、杨二姓,住东西两地,韩之父母分称其东姑娘、西姑娘。因之居东者得名东姑,居西者得名西姑,两村相距1公里多。清顺治时西姑曰西故,乾隆时曰西顾,后改名西固,于明代设镇。
    西固处于县城东的中心地带,自然地理优越,交通方便,是白水县的粮食主要产地之一,地下煤炭资源丰富。清末民初镇周围有小煤窑16处(旧时民称东梁)。清顺治四年(1647),每清晨有集。道光年间集会兴起,会期为每月的初五、十二、二十一、二十八日(农历)。由于人口集中,村庄稠密,小煤窑不断增多,因之来此定居者或经商的日渐增多。民国年间共有店铺29家,其中杂货业4家,粟店4家,药房4家,饭馆4家,还有京货铺及皮麻、铁木业等。义盛堂、万顺裕、锡盛堂等商号负有盛名。
    西固镇旧街道,在镇中心,东西走向,长约150米,宽约7米。建国初,供销社在街中心设立了综合门市部,随后增设生产资料门市部。1979年,对东西街道拓宽取直,供销社新建了两层楼房的营业部。集市贸易也活跃兴盛,集会由以前的每月4次增加到6次(农历每月逢二、七日)。逢集时,市场向西延伸到老爷庙前,向东延伸到南下池,街北的两条巷、街南两条巷、北边的一条东西走向巷也挤满了人,隔洛河相望的澄城县的客商也纷纷前来赶集。
    随着市场开放,经济繁荣,工商业活力大增,镇已成为县东部文化教育、商品交流的中心集镇。至1983年,镇周围小煤井增至60多处。镇上设有工商管理所、法庭、公安派出所、农行营业所、粮油购销站、地段医院、邮电所、税务所、食品购销站、新华书店、棉花收购站等企事业单位。1982年,公社住址由街东端迁到镇东北500米处新址,临近建起剧场。街北在寨子城旧址改建中心小学,街东南700米处设初级中学1所,街南设有县办中学。街上并设有文化站、电影队。供销社经营范围扩大,增设日用百货、五金交电、烟酒糖茶、生产资料、农副产品收购等门市部。个体商业经营百货、针织、照像、理发、镶牙、旅社、食堂、车辆及农械修理、加工、医药、陶瓷等,共30多家,摆摊设点者达90余个。
    镇所在地有13个生产队,622户、3,334人,其中非农业户30户、165人,汉族居多,亦有少数回民。
    三 雷村镇
    位于县东南14.5公里处,为雷村公社驻地。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因雷姓居住此地而得名雷村。明代万历年间,人口密集,交通方便,北来的山货、煤炭,南来的日用百货,均在此地集散。街上有麻店、盐店、酒店、油店、北店(大车店)等。清乾隆时,农历每月初十集会1天。道光时增加每月二十五日集会1天。时有店铺24家。清光绪三年(1877)以后,因灾荒,集市萧条,取消了镇称。民国时有店铺8家,比较有名的是三兴堂、德义东、延庆堂、春茂堂,还有德茂大车店等。民国后期,集会改为农历每月逢十日,但赶会者廖廖。建国后,1983年重新立会,农历每月逢五、十日为集会。因经济发展,商品交易日兴,集会日渐兴盛,赶集人多时达5,000多人。
    旧街道集中在东城门附近,为东西走向,街长不足百米,宽约10米。1958年后,街道向西直线延伸800多米,宽度拓为20米,沿新街建起一幢幢新房,1979年后,又增建楼房。至1983年,建有公社机关、粮站、社办初级中学、中心小学、食品收购站、信用社、棉花站、卫生院、邮电所、拖拉机站、食堂、百货及生产资料门市部、收购门市部、贸易货栈、剧场。7家个体户也建有营业部。
    四 纵目镇
    位于县城北36公里处,为纵目公社驻地。相传西周共和行政年间,村子建在一条南北梁上。居粱上遥望四周,地势平坦,极目处天地相接,故村名取之纵目。清乾隆以后设镇,未形成街市,仅有南店、北店两店铺,供往来行人食宿。民国初年,街道长约60米,有客店两家,中药铺两家,杂货铺、染房各两家,烧酒作坊1家。民国八年(1919)设立集会,农历每月逢六日为该镇集会日。
    建国后30多年来,旧街道逐步得到改建。1975年,拆掉了原来的完全小学,街道延伸到400米,宽为20米,相当于旧街道面积的8倍。镇上新建楼房连成一片。至1983年,有居民125户、1,13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6人,成为洛河以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镇内县属单位有邮电支局、农行营业所、公安派出所、工商管理所、新华书店、药材及食品收购站、林业站、地段医院、法庭等,并有镇办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电影放映队1个,供销社1个,文化站1个,以及个体商业户7家,照像、工艺品各1家。
    五 林皋镇
    位于县城西部21公里处,为林皋公社驻地。该地有10个生产队,385户、2,210人,均系汉族。
    据传元至元年间(1336~1340),因王姓人家居住这里,名王家村。明嘉靖十九年(1540)以王部主事刘玑的号“林皋”定为村名。清乾隆后设镇,街道东西走向,长约150米,宽约8米。有药房、染房、杂货等数家小手工业者及商户。民国时期工商户增至18家,农历每月初1、12、22日为集会日。建国后,发展较快。1958年在镇上设立了县办完全中学。镇于1970年设立社办中学1所,后设中心小学1所,幼儿园1所。并设有文化站、电影放映队。经不时修建,至1983年街道伸长至1,000米,宽20米。镇上有供销社、邮电所、食品收购站、农行营业所、税务所、地段医院、公安派出所、兽医站、林业站、工商管理所、食堂、旅社、供电所、信用社等,还有个体商户及流动摊贩20多家。集会改为农历的每月逢二、七日。
    六 史官镇
    位于县城东北28公里处,为史官公社驻地。据传春秋宜臼年间,因黄帝左史官仓颉葬于此地而得名。清康熙时就有店铺,乾隆时农历每月逢七为集会,但未设镇。民国始设镇,有店铺6家,集会改为农历每月逢一日。
    1952年,白水县供销合作社始在镇设立门市部。1959年合并大县时,镇为武庄公社驻地,往来人较多,集会规模大。分设白水县后,集会又渐小。1979年后,镇工商业有了发展。供销社新建了百货、五金交电、生产资料门市部,并设有食堂、旅社等,个体商户也不断增加,集市贸易日渐繁荣,逢集会,摆摊点百余处,赶集者2,000~3,000人。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街道向东延伸100多米,街东端新建了剧场。每年谷雨节的仓圣庙古会移在该镇举办,会期一般5~7天,会上必请名剧团或戏班演出,卖东西的搭棚设点,张灯结彩,吸引来澄城、黄龙、洛川、宜君等县的客贩和群众,有时人数达二三万人,盛况空前。
    七 北原镇
    又名厚原,位于县城北部40公里处,是北原公社驻地。清乾隆后期设镇,无集会。民国时有店铺8家,农历每月逢二日为集会日。因周围群众居住分散、偏远,这里赶会的人有异于别处,是中午才从周围村庄赶来上会,一直延续到晚上点灯以后才陆续散去。
    1978年以后,该镇变化大,新修建两条街:一为东西走向,沿旧街向东延伸200米;一为南北走向,由街中心向南开拓长100多米、宽20米,成丁字形。街南端是新建的剧场。该镇是白水县北部边沿一山区小镇。至1983年,办有社办中学、中心小学,还有合作商店、供销社、卫生所、食堂、旅社、邮电所、信用社、拖拉机站、兽医院、林场、综合加工厂、社办企业,以及逐日增多的个体工商户,初步形成县北部山区的贸易中心。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 相关评论
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陕ICP备08105594-2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