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村史 > 渭南村史
+

富平县淡村镇历史概述

2020-1-22    作者:西安峰    来源:秦之韵文史原创    阅读:498



淡村镇位于富平县西南部。镇区距离县城9公里, 距铜川新区25公里,距咸阳国际机场30公里,距省会西安50公里,210国道、西铜高速庄里连接线穿境而过,是关中通往陕北的要冲,交通十分便利,特别是新建成的淡村连接富平二级公路,使淡村加速融入富平县城8分钟经济和生活圈。全镇总面积76.8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13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1537人,耕地面积76212亩。


人文历史悠久。

5000年前皇帝、大禹在此荆山铸鼎。近代,漆沮文化、民间自乐班享誉三秦,“嫦娥游富平”风靡全县。1985年被命名为革命老区,2001年设为建制镇,2010年由原淡村镇、南社乡合并而成。现有新石器时代的盘龙湾、夏朝的斩壕、战国时期的郑国渠遗址三处,其中盘龙湾遗址为陕西省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址,遗址面积3.5平方公里。此外,这里是习老长达76年革命生涯的起点,现存有他早年间革命活动遗迹等众多革命活动旧址。革命年间,朱德、刘伯承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誓师抗日,途径淡村,谱写了众多军民团结鱼水情地动人篇章。


产业基础良好。从2010年8份起,县委、县政府在淡村启动了总投资36.5亿元、占地5.42万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目前核心区占地面积突破1.5万亩,建成温室650座,引进企业35家,形成了瓜菜、林果、花卉、养殖四个主导产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综合试验站全面建成,中哈人民友谊苹果园、移民创业示范园、古西葡萄示范园,西盘优质桃园等快速推进,促进全镇家庭农场达到26家,当地农民务工包棚约2000人,带动核心区农民人均增收8000元以上。

生态环境优美。镇域内自然地貌南高北低,川塬河谷相间,石川河、赵氏河涓涓汇流南下,水利资源得天独厚,泾惠渠、桃曲坡两大水系覆盖全镇,红星水库调蓄水量540万方。淡村镇始终秉承宜居休闲自然理念,坚持走绿色生态无污染道路,大力实施频阳大地园林化项目,三年来,共栽植各类苗1240万株,建成了全县最大规模林苗木花卉繁育中心和北部三村占地面积2000亩柳树基地,高标准实施了富淡二级公路绿化工程,全镇林苗木面积超过6000亩,享有富平县城西部绿色天然生态“氧吧”之称。

投资环境优良。淡村人民勤劳善良、民风淳朴,好客四方,改扩建成的仲勋学校和新复修习仲勋生平陈列馆,为各级领导来富视察,广大党员干部接受党史、党性、革命传统再教育打造前沿阵地,年接待120万人次。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完成了《淡村镇总体规划》(2013-2030),镇区规划面积1.21平方公里,预测城镇人口1.2万人,未来形成“一核”(镇区包括中合村、淡村村)、“三轴”(依托现状交通形成三条发展轴)、“五极”(盘龙、荆川、石桥、南社、肖郭社区)、“多点”(其他一般村)的镇村体系,产业形成现代农业示范区、季节蔬菜种植区、经济林种植区、红色文化旅游区、两河生态旅游区、综合服务新镇区六个功能区。实施建设项目29个,建成并投入使用18个,完成投资5亿元。社区已建成住宅10栋、592套、38800平方米(其中,独户公寓40户、9080平方米,公租房552套、29720平方米),在建6栋、144套(棚户区改造项目)、20156平方米,已有96户群众被安置进社区,34户群众实现入住。近期内,棚户区改造项目还有10栋、322套、43433平方米住宅将开工建设。2013年10月幸福家园社区被列入全省21个新型农村社区试点之一,2014年7月被住建部评为全国重点镇。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 相关评论
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陕ICP备08105594-2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