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村史 > 宝鸡村史
+

历史传说话青化

2019-5-19    作者:苗志玉    来源:苗志玉    阅读:1136


  在沧海横流,宇宙洪荒的太古时期。青化塬下全是一片水的世界,南北两塬,中夹滔滔渭水,把先民们赶到两岸高塬上去繁衍生息。大约七千年前,由于地球运动的逐渐缓慢,洪水逐渐减退,青化这个地方就逐渐形成冲积扇形塬台地。先民们也逐渐移向了靠近水源的台地生息。青化嘉会堡出土的礳制石刀、石斧、石球和陶器,使我们似乎看到了新石器时代先民们渔猎稼墙、制陶缝纫的景象,青化地区的先民们也从此在这片依山傍水的二阶塬台寻找自己的栖息地。在青化这块肥美的土地上,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和美好传说。                                


 一、  华夏民族的发祥地 


  传说时代的青化,留有炎黄子孙东去发展的足迹,当夏族部落东迁华山周围定居后,这里仍留下夏族炎黄支派的十二个妣姓氏族。有熊氏、有虞氏、有扈氏、夏后氏等部落居住在这里渭河的两岸。


  唐尧、虞舜时期,黄帝之孙帝喾的后裔,有邰氏在青化对岸的邰(今之杨凌),形成了较大的部落。这个部落称作周人,周人的始祖叫弃,他母亲叫姜嫄。诗经里讲出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次,姜姬在野外见到一个野人的脚印,惊奇的踩了一下,后怀孕生子,姜姬以为不祥,便抛于郊外,但牛马不踩,乌翼保护,姜嫄认为是神灵保护,抱回收养,取名叫弃。弃长大后,善于种庄稼,各种农作物都能丰收,解决了人们的饥饿问题,被舜推为农官,号称后稷。


  弃下传了三代,到公刘做首领时向豳(bin)地发展。公刘下传了九代,到古公亶(dan)父做周人首领时,他承后稷之艺,继公刘之业,经过辛勤努力,不但使部落公共仓库里装满了粮食,而且父系氏族也有了一定的积蓄。周人的富强引起了北方戎狄族的贪欲,为了回避戎狄族的侵扰,古公亶父毅然率众渡过漆水,翻过梁山,来到渭河北岸,岐山南麓的一块黄土平塬上,他们以自己的族名命名这块肥沃的土地叫周塬。


  古公亶父在周塬定居后,除了发展农业生产,他开始设置官吏,建宗庙,盖宫殿,建立了一支军队,除了发展农业生产,他还重视青铜器和陶器的制作。因北山多土丘无矿石,他曾“渡彼渭水取砺取碫”,经青化入泥峪凿石门(遗址尚在),在青化塬上勘龙脉,留下了美好的传说:“周亶王勘龙脉,入泥峪凿石门,取砺取碫,这里要出三石六斗菜子颗儿的官。”


  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叫泰伯、仲雍、季励。季励的儿子姬昌少富才志,古公亶父想要他继承自己的事业,但不符合夏以来传长不传幼的礼制,于是,长子泰伯就让位与季励,季励勇猛,继位不久就被商王文丁所杀,姬昌便继承了父位,被商封为西伯。


  姬昌掌政后,勤于政事,并从农业、经济、军事、政治上对渭河以南青化地区进行开发。教民稼穑,从风俗礼教对周南地区进行雅化。在农业生产上首先派遗农官(姬姓),在渭河以南移民垦耕,上青化的熊家河滩,即为有熊氏的后裔,下青化竹峪沟以南为姬家沟,均属早周时移民垦耕留下的村落。周的后人为了纪念周人的先祖,在姬家沟东坡高地修建姬亶庙,在青化坡上面仓峪建有文王庙,庙旁玉女泉,相传与岐山周公庙泉水同消涨。


  在经济发展上,姬昌亲自过渭河勘地访贤,派司工继续渡彼渭水取砺取碫,昌公原下留下他的脚印,西骆峪铜昌岭是他亲自找到的铜矿,上青化南山铜峪口是初周取砺取碫,冶炼青铜器的基地。青化竹峪沟留有周时制陶的作坊(1965年后不存)。


  在政治上,他把自己的亲族分封在渭河以南进行管辖,泰伯的后代封于眉地,称作申邑,他们执掌申国时,把先祖泰伯、仲雍、季励的家庙修建在太白山上,据说今天太白山上的大爷海为泰伯,称大太白,二爷海为仲雍,称二太白,三爷海为季励,称三太白。青化人传说:大太白因让贤性温和,二太白不管事,三太白性刚烈,神灵验,由于他做过国君,所以三爷海从北登临,位置最高最远。武王伐纣建立西周后,“申邑至信迈王时饯于郿”。东迁河南,成为申国。春秋时被楚所灭。申伯虽去,但太白山上神奇的高山湖泊却给后人留下了历史的遐想。


  在军事上,姬昌从被商纣释放时就开始做翦商的准备,为了与商在西部两个属国崇国(长安境内)、丰国(户县地区)抗衡,让自己最好的朋友南宫适(kuo)统兵,驻扎青化把守青龙关抵御商朝西部的崇、丰二国。南宫适后裔在青化这个地方,经武王、成王、康王、昭王四朝,统领周师达一百五十多年,他的儿子旅,在西伐反夷的战争中立有战功,邵公姬奭(shi)从京城丰镐来青化对旅所领的周军进行嘉奖,嘉奖的地方又给青化原下一个村落留下了一个美好的名字——嘉会堡。 南宫适在武王伐纣战争中以身殉国,死后埋葬在青化二庙村北,坟冢占地数亩,青化人常称叫冢疙瘩。二庙村现在的几户南姓人家,据传说是微氏南宫家族守墓人的后裔。


  “华夏民族”是炎黄、东夷、苗蛮三大集团,在长期争战和和平相处中融合而形成的,这个夏族由西向东发展,他们活跃在黄河流域,定居在华山周围,所以称作华夏,表示文明高大的意思。自夏商周以来中原地方居住的人统称为华夏,由此来看“华夏”并非一个民族的概念,而是涵盖着多个民族的地域文化的概念。


二、青化名字演绎的历史与传说

   由于历史的沉积,岁月的浸染,青化这个名称的由来被人们淡忘了,于是便生出不少美好的传说。据说周亶王在青化塬上占龙脉时,认为青化塬台地势象龙头伸向渭河,所以青化南边的沟叫青龙沟。从泥峪口引入青化竹峪沟的渠也叫泥龙渠,传说青化在商时叫青龙关。武成王黄飞虎因被纣王所逼,弃暗投明,反出五关,这里是通往西岐的最后一关。当文王知道黄飞虎到来后,亲自来青龙关迎接。按常理,武成王黄飞虎是不能直接入岐的,文王就在今天老白寨祁家庄为当时准备从绛帐渡渭水入岐的黄飞虎修建“天齐宫”,并让其驻兵那里。这个天齐宫在黄飞虎死后,被后人尊为东岳庙,至汉代时迁至今之蒋寨东岳庙。


  青龙关传到汉代,因为地形险要,阻通防守有利,乃兵家常争之地。且塬上塬下突峻,历史上常以塬上塬下为周眉分界线。成为京畿通往畿外的重要关口。

   秦汉时,周至属京畿之地。秦时,在阿城以南,周至的黑河以东为皇家上林苑,苑中建长杨宫、射熊馆,至汉代武帝时,上林苑在秦时基础上扩大至周至青龙关(今青化)。《关中记》说:“汉时上林苑从东至西,共有门十二个,中有苑三十六座,皇帝行宫三十六个,道观二十五座”。《汉宫旧仪》说:“武帝时上林苑中行宫奴婢侍从及徒置天下贫民共五千人在苑中养鹿,收抚鹿矢,人日五钱,至元帝时七十亿钱以给军机西戎”。青化黄鹿塬发现的汉墓群,从规格看多属平民,当为汉时养鹿人家的坟墓。汉时上林苑的西门就在青龙关。青龙沟边有一座高大宏伟的精雕石碑楼,楼门额叫‘清华苑’,毁于上世纪60年代。这个‘清华苑’就是三十六座苑中最西边的一个苑门了。应当是皇家的门,虽然这个“清华”有谀颂帝王的意思,也为显达官员的门第,但他却蕴含着华夏古文明的深刻意义。上林苑的清华门虽是皇家大门,但从汉时就给清华又赋上地域文化的色彩。人们也随之以常,把这地方叫做清华了,或则青化湾也许是清华苑的变读。

  传说最广的是董卓修路晋大萝卜的故事。相传在东汉末年,董卓在郿坞发现有人种了一个萝卜,一大车还装载不下,就以天下奇迹,晋送给京城长安的皇帝,由于青龙沟的土门洞太小,不能通过,就奏请皇帝修青龙沟土门洞,其实,董卓是为自己从长安往返眉邬摆谱而修。由于青龙沟土门洞地处汉上林苑清华门对面,后人也就把它叫做清华洞子。


 传说毕竟是传说,董卓晋大萝卜的事是否真实,不可置信,但董卓修路确有史据。据《董卓传》载:董卓帮助灵帝平息了宫乱后,功极一时,权倾朝班,但卓性暴虐,贪淫欲,肆生杀,废灵帝立献帝,从洛阳迁都长安,卓以姜子牙自比,自号尚父。为了依仗自己在西凉武洲的军事力量,防止京变,在距长安以西的平阳县(今眉县)别筑小城,体制一如长安宫室,选民间少男美女充其中,仓廩积蓄20年粮食,内藏从洛阳旧都掠得金银财宝不计其数。太师府设在长安,郿坞实为狡兔之窟。董卓在长安弄权施威,每逢半月返郿坞一次,车马仪仗,僭越天子之仪。由于汉末连年战争,从长安到郿坞道路失修,周至山谷诸水越道而过,多有横断,青化士而坡塬台北构,水向南湾,塬台像一道绝壁,只有青龙沟一条小道可通郿坞。据《后汉书》中记载,董卓为了自己往返之仪,“筑郿坞,修官道,役民夫二十五万”。他沿着青龙沟的人行小道修宽约5米官道,沟口以崖势修洞子深数十丈,洞口题额亦为“清华,”,并在青化包袱沟上修建石桥一座,后来人们常叫它青化洞子。因石桥上有猴头石栏,人们忘记了他的原名,一直叫他猴娃桥。青化洞子实际上成了董卓西去郿邬的门户。在朝廷翦除汉贼的斗争中,董卓被诱诏进京,行至清华洞子,车子掉了一只轮子,改乘马,马又掣断辔头,董卓问其使者:“这是什么兆头?”使者骗他说:“这是太师应召汉禅,此兆乃弃旧换新耳。”董卓到了长安便被诛戮。权倾一时的奸雄董卓虽被历史和人们所不齿,但毁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清华洞子,和现已两次北移的猴娃桥却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深思。


  青化从汉代的清华到今天写作青化,上青华村史溯源中说“古华同化,其实极不准确”。这是有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王朝为了瓦解北方和西北方少数民族的力量,并达到补充兵员和劳动力的目的,对少数民族进行了招抚,甚至强迫他们向内地迁居,由于这些民族在生产和生活方式及习俗上与汉人有着很大的差异,加之统治阶段不断向内迁民族征收繁重的赋税和徭役,加剧了民族矛盾,他们起来反抗汉族统治,在东晋末年北方先后出现了一些割据政权,期中最主要的几个民族是鲜卑、匈奴、羯、氐、羌。史称五胡乱华,在北方少数民族的相互角逐中,强大的鲜卑族拓跋珪于公元386年在山西大同建立了政权,史称北魏。北魏孝文帝时迁都洛阳,统治了黄河流域的北方。孝文帝在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建树的少数民族皇帝,他把迁入北方的少数民族和占领北方匈奴、羯氐族统一了起来,进行汉化,清化民风、民俗,强制性的让以游牧生产方式的少数民族学习汉族人的农耕技术,学习汉人的礼仪、生活习惯以及风俗习惯。在这次清化改革中,北魏孝文帝带头说汉语,穿汉服,并把自己鲜卑族的拓跋姓改为汉姓元,提倡各族人与汉人通婚,并带头娶汉族大臣的女儿为皇妃,将自己的女儿嫁于汉人为妻,在国家朝臣中三十岁以上的官员不说汉语就降黜。魏孝文帝清化民风的这一伟大举措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运动,清化一词也成了时尚的词语,因此南朝史学家范晔在汉书里批评统治阶级不能像魏孝文帝那样,有“不能宣赞风英,补助清华”的句子。

三、青化村落的形成


   青化村落上承商周时代,基本是从塬上往下发展的,最早的村落可追溯到人类穴居时代。竹峪沟、坡典、青化湾至今还有窑洞的遗迹。先秦时的村落有嘉会堡、二郎庙,公路两边的村落多属汉唐以后逐步形成的。在往北河滩的村落多以地形起名,中部村落多属金元时屯田命名,军屯曰寨,民屯曰屯。下部村落以居住形式命名,上部村落的形成传说颇多,多已失考。中部村落尚可从历史中印证传说。


  中部的村落在汉唐时大多散居于高地,以姓为庄,为村者较早,为寨者多于金元时期形成。从南宋偏安临安时,北方就沦为辽、金、夏统治的地区,金人灭辽后,占领了北方中原大部分土地。陕西、山西、河南均属金辖治。从金贞佑二年到正大二年的12年时间内,金将扬沃衍奉旨屯陕西泾阳至陇州一带,在征辽和西夏的战争中屡建奇功,他统兵9万,分为十翼五统,在渭河两岸驻兵屯田,公元1225年元灭西夏后,从大散关攻金。扬沃衍与部将白留奴、刘兴哥、刘胜率兵抵抗,据守凤翔,凤翔失守后,从眉县过渭河,以渭河为天险,把清华作为据点,开展抗元战争,扬沃衍扎寨在今之下阳寨,白留奴的军队驻扎在今之老白寨,刘兴哥据守南坞桥,从1225—1231年,6年时间,奋抗元军使其不得东进。1231年元军大进,陕西行属令扬沃衍坚壁清野,毁掉野外庄稼,不让敌人占有。扬沃衍为了农民第二年有粮吃,拒不执行,坚持战斗,使农民收获了当年的庄稼。但终因寡不敌众,部将刘兴哥战死在青化,扬沃衍败走均州,金朝大臣大都投降,部将白留奴、刘胜也降元,扬沃衍不受劝降说:“我本平民,受国大恩,投降是我的耻辱,只有一死以谢国家。”遂向汴京三拜自刎。


  元军在青化一战胜利后,首先屯兵扎寨在杏园以西的地方,蒙语叫滹沱寨。《元史·兵志》记载:1278年元灭宋后,在周至终南、尚村、青化的官荒地屯田,建孝子林、张马屯。第二年又将南山把口子巡哨军队800人在杏园屯田,青化的滹沱寨就是元在青化的政治、军事中心。从此元时被扬沃衍驻过兵的村庄叫成白寨了。


  周至大凡带旗的寨子都属清入关扎寨屯田的地方,满人推行的八旗制度当初只指满人,后来发展到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八旗军与绿营兵成为国家防守职能部门。至清末逐步瓦解,青化当时的旗寨有两处,西有聂家村叫卫旗寨(现称围旗寨),东有下朗寨叫朗旗寨,哑柏有蒋旗寨。清初的汉军八旗担任着行政、军事和生产的职能,驻扎在青化的汉军八旗在卫旗寨北建有养马场,在北边河滩地上屯兵种田,战时打仗。过去人们把当兵叫吃粮,把当兵的人叫粮子,所有后来人们就把卫旗寨北屯过兵的地方叫清青化粮子。今天改叫联庄。


   据周至县志记载:“清乾隆元年六月初八、九两天暴雨,渭河水溢,崩毁围旗寨军民房无数”,传递文报的白寨坊及沿河诸村皆受水患。此时受害村落均有南迁,白寨东迁叫新白寨,杨寨南迁叫上阳(杨)寨,朗旗寨南迁叫上朗寨,蒋旗寨南迁叫大蒋寨,围旗寨西迁叫西聂村。
此次大水经上游治理后,渭河从北蒋寨北徒归川,不经故道,渭河北徒后,就有人家在水涝不断的河滩地寻荒垦种,最早的叫做老户,仅数十家。但到了清末民初,河滩内迁移民逐渐增多,解放前后兵荒、水旱、自然灾害把山东、山西、四川等十八个省份的难民集中到陕西求生,河滩的官荒地容纳了这些灾民。解放后政府把他们编册入户,现在叫做联集、联庄。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在河滩十八省的移民大融合中,他们寻求生存的顽强精神,以及风俗习惯的清化,在苗木花卉的生产开发上为青化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领军的作用,昔日的荒草滩,变成了美丽的花园。


四、青化治所的历史考证

    青化地属周眉两县,从先秦时期的青龙关,两汉时的清华门,北魏时的清化到到民国时的青化,是经过了很长历史演变的,但青化在历史上,它多属地域文化的名称,而作为行政区划名称,两县均很少用。原因是两县一名怕误导社会,据民国十二年《县志》载周至唐时共十七乡,三百二十五社,青化属县城西四十里丰邑乡,辖18社。由于青化地跨周、眉二县,两县以塬台为界,故塬上为上青化,属眉县管辖,塬下为下青化,属周至管辖,唐宋以来,下青花习惯叫做青化店(音dian,意底下)。《西安府志》记载:“泥峪渠经眉县塔庙务平寨过谭家寨流至青化店湮。”元明史无变载。

   青化建镇应推至康熙年间,据民国十四年县志记载“清于雍正七年,为征收赋税在全县建社仓是一个,期中有青化镇一处。”雍正帝无为,推想建镇应当在康熙大帝之时。虽然青化在康熙时建镇,却未按青化之名设行政区划。据《县志》记载:乾隆年间,周至分为四乡,三十九里,阳花亦为里名,青化不为里名。县西30里的凤泉里,即为青化地区。民国十四年县志载:“县内大河,渭河自眉县青化堡经周至凤泉里至县北入武功。”足见凤泉里为青化地区。青化清时虽不为行政治所,但据县志载康熙年间,全县在青化、马召、终南、西骆峪、黄巢峪设瞭守巡查塘坊五处。在白寨、哑柏,界上、祖庵设传递关文报塘坊五处,并设兵站和烽火台。民国十四年县志中,靑华在清和清前的史事中用清化,民国时的史事用青化,说明今之青化确属民国时改成。青化成行政治所从民国时期开始。据民国十四年县志记载:民国时周至分五区,西北区以哑柏为中心辖今之西四乡,那时青化地区分两乡,青化乡公所辖14堡,白寨乡公所辖18堡。解放后,青化属哑柏二区管辖,叫白寨乡,治所在新白寨。1958年迁滹沱寨叫青化乡,当年成立人民公社后,迁至今址。1984年将青化公社改称青化乡。2015年撤乡设镇

五、解放前青化的地下党组织

  青化不仅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近代也曾传播过中国共产党革命的火种。青化地下党支部在这里建立,扶眉战役从这里打响。一九四九年初,原隶属眉县地下党组织领导的青化乡,下青化支部负责人冯裕同志,以军医的身份,打入敌秦岭守备区一团三营。根据党组织指示,策反该营营长东立武起义。经过冯裕同志讲述全国解放战争形势及我党的政策,东立武感到国民党大势已去,表示愿意弃暗投明,不跟何文鼎南逃。1949年东立武宣布起义,按地下党组织指示带领全营兵力在长益公路沿线烟筒沟、包袱沟、下青华、上阳寨等交通要道,多次拦击胡宗南西逃的车辆共40于辆,缴获卡宾枪20多只,步枪200余支,卜壳枪400余支,以及大量的军用物品,胡军受到严重打击。1949年6月人民解放军战略转移到周至东部白马河以东,冯裕同志和地下党员董廷瑞、李兆生、安尊先等人,组成游击队在青化、横渠一代开展游击活动,打击敌人散兵和地方反动武装。俘敌20名,缴获长短枪10余支,子弹300余发,并派李永生去阳化、竹峪区公所做策反工作,两个区公所武装人员全部投降。扶眉战役打响后,人民解放军19兵团进驻下青化前沿阵地,在任家城攻坚战争中,冯裕和地下党同志积极向解放军介绍地形,被邀请参加战斗指挥。解放军经过他们带路,迂回到敌后,进行激烈的夹击战斗,消灭了任家城和青化塬上的敌军,保证了人民解放军顺利西进。国民党十七军退伍旅长,民族同盟会员李少棠在周至有一定的威望和影响,冯裕主动接近他,团结他,使他对党组织有了一定的了解,表示愿意合作,他积极掩护地下党员,资助地下武装。并积极帮助地下党做张明珊、武良汉的策反工作,加速瓦解了敌军武装,为周至地下党组织的兵运工作作出了贡献。

   古往今来,雄关漫道,中华民族的发展在历史的长河里写出了一篇又一篇的华章,中华大地到处留下华夏文明的倩影,青化在历史的演绎过程中,始终是踏着华夏文明的高峰。华夏族被公认为中华民族的始祖,青化无疑与中华民族的孕育诞生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这块神奇肥美的土地,维系着我们民族的团结、和谐,浸透着历史传统文化、风俗道德、观念和意识。蕴藏着民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今天的朋友们请不要忘记我们青化的过去,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爱我家园,爱我青化,勇于奋进,无愧于历史,有益于家乡。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 相关评论
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陕ICP备08105594-2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