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村史 > 阎良村史
+

阎良古今天灾(地震、冰雹、水灾、)总汇

2014-7-5    作者:霸主哥哥    来源:陕西文史    阅读:3560

地震
 区境地处汾渭断陷地震带西南端,居中、强地震活动带,被列为重点监视地段之一。据史料记载,境内虽无5级以上大地震,但小震、微震次数很多。周边5级以上大地震波及区境,造成严重灾害的有7次:
    西汉绥和二年九月二十五日(前7年11月11日),长安6级地震,烈度7~8度。灾及阎良,有伤亡。
    唐贞元四年正月初一(788年2月12日),长安5.75级地震,烈度7度。波及阎良。
    唐贞元九年四月十三日(793),渭、华6级地震,烈度7~8度。波及阎良,重灾。
    明成化二十三年七月二十三日(1487年8月10日),临潼县6.25级地震,烈度8度。椐《临潼县志》载:“山崩屋塌、震声如雷,死亡1900余人”。阎良重灾,伤亡甚多。
    明弘治十四年正月初一(1510年1月19日),朝邑7级地震,烈度9度。波及阎良,重灾,伤亡甚多。
    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1555年1月23日),华州8级地震,烈度11度。据《临潼县志》载:“是夜大震,有声如雷,城郭庐舍殆尽,压死数以万计”。阎良重灾,死亡不可数记。
    明隆庆二年三月五日(1568年4月4日),临潼县5.5级地震,烈度8度。城垣房舍倒塌,人多压伤。阎良重灾,伤亡甚多。
    建国后的46年中,境内发生过两次小地震和一次地裂缝,分述如下:
    1970年10月5日6时48分22.4秒,武屯乡1.2级地震。
    1993年4月16日22时51分0.6秒,北屯乡与阎良乡之间,1级地震。
    1995年7月24日中午1时,区建材厂院内北侧经振兴乡蒲家沟向西到三原县徐木乡朱家湾村一带出现一条地裂缝。西安市地震局技术人员鉴定,认为此缝为构造性地裂缝。后在造纸厂门前再次出现地裂缝,东南、西北走向,断断续续穿过北塬部队礼堂向西北方向发展,造成大礼堂墙面多处断裂。经有关专家鉴定,认为是前次裂缝的延续,是交口——关山断裂带基底活动造成的。


冰雹
   境内冰雹多在晚春和夏季的午后伴随雷阵雨出现。降雹时间虽然不长,但给农作物带来严重危害,有时对人畜、建筑物造成毁灭性灾害。建国前发生过多次雹灾,其中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农历五月初八日,境内南部今北屯乡一带,冰雹成灾,庄稼受损严重。建国后的1969年5月23日,振兴、北屯、阎良各乡遭受冰雹袭击,持续40分钟,冰雹大如核桃,未收的大麦全部被毁,颗粒无收,小麦严重减产。振兴乡半数地块籽种未能收回,房屋、树木破坏严重。

水灾
是本区又一主要自然灾害,多由暴雨和连阴雨造成。椐史籍记载,民国21年(1932)农历五月初二寅时,清河水暴涨,水头高3丈余,沿河田禾、瓜、果均被淹没,人民淹死甚多。五月初三,石川河水骤发,沿河居民房屋、器具、禾苗、食物概被淹没,计冲淹田地1478亩,人民生活断炊绝望,哭声不绝,极其悲惨。民国22年(1933)7月23日,石川河暴涨,水势汹涌,沿河各村房屋、田禾冲没净尽。
    境内暴雨多发于每年6月下旬至8月底,建国后,自1959年至1980年的22年中,共降暴雨14次,平均每年0.6次。连阴雨是造成水涝灾害的又一主要因素,多集中于每年9至10月。1959年至1980年的22年中,境内发生连阴雨41次,其中造成重大损失的21次。
    1950年,10月13至25日,连阴雨,其中14至19日雨量过大,遍地积水,河水泛滥,淹没农田,造成很大损失。
    1951年,8月下旬~9月上旬、10月中旬,两次连阴雨,降水量较常年增长70%以上,境内严重水灾。
    1952年,4月上旬,暴雨;5月上旬,9天连阴雨;8~9月,两次连阴雨,使境内遭严重水灾,造成夏粮减产,秋田作物受损严重。
    1953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境内连降大雨,清河、石川河数发洪水;冲毁农田。
    1954年,4月中旬降暴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增加5倍;5月中旬大雨;5月下旬暴雨;7月中旬大雨;8月上旬、中旬暴雨。是建国以来雨水最多的一年,河水猛涨、泛滥成灾。
    1955年,9月上旬至10月上旬,连阴雨40余天,晚秋作物被淹,严重减产,小麦不能适时播种。
    1956年,6月中旬至7月下旬,连阴雨40天,8月中、下旬,阴雨19天,两次连阴雨造成夏粮减产、霉坏。
    1957年,7月上、中旬,连降暴雨,冲毁部分粮田。
    1962年,9月25日至10月10日,阴雨16天,房屋有倒塌。
    1964年,年内大雨7天。其中9月1日暴雨造成农田冲毁、房屋倒塌,人畜有死亡。
    1966年,年内大雨6天,其中7月5日暴雨一次。9月11~21日又连阴雨。
    1970年7月,暴雨,石川河水大发,水势汹涌,浪头高4米以上,河滩农田、房屋、窑洞全被冲毁,人畜多有伤亡。
    1974年5月11至21日,连阴雨11天,6月29日和8月8日,分别降暴雨1次。
    1975年9月,连阴雨,地下水位上升,渍水严重,不少耕地有明水。
    1976年,8月9至29日,连阴大雨11天,降水量163.8米,境内普遍起积水。
    1981年,8月7日至9月7日连阴大雨1个月,降水量达375.4毫米,为近20年所罕见,造成房屋倒塌、畜禽死亡,秋粮、棉花受损严重。
    1983年,5月14日至10月7日,多次连阴雨,累计降雨量673.7毫米,农田积水,高压线路、防空洞等市政设施遭到破坏,全区倒塌房屋479间、围墙1762米。
    1988年,7月19日晚9时,突降暴雨,持续1小时,降雨量87毫米,冲塌厂房、民房109间,36孔窑洞滑座,754户居民被水围困,75万斤粮食被水冲走,13万斤粮食被水淹,8500亩粮、棉田被冲毁,损失惨重。8月又降暴雨,荆塬洪水大发,塬下大片农田被淹,蒲家、昌平、断塬等村受灾严重。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 相关评论
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陕ICP备08105594-2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